慈云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471
颗粒名称: 慈云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342-3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云寺是位于县城北门外的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立的古寺,曾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由门楼、拜亭、正堂三进式石木结构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正堂奉祀“准提佛母”,上悬“如来大觉”横匾,东侧祀“伽蓝爷公”,悬匾“法雨宏施”,西侧祀“达摩祖师”,悬匾“法雨济世”。寺内保存有清代嘉庆二年、嘉庆七年、道光元年的碑刻三方。
关键词: 诏安县 名胜古迹 慈云寺

内容

慈云寺,又名佛母堂,址在县城北门外,属南诏镇北关街。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康熙二十年(1681)、道光元年(1821)和民国时期曾先后重修,1982年再次重修,1987年被列为我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寺坐北朝南,由门楼、拜亭、正堂三进式石木结构组成。正堂为单檐悬山顶、抬梁式、为九檩前步廊,斗拱为一斗三升式连弯曲额枋,其梁架结构基本保持清代建筑风格。寺连寺前埕、内埕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门楼上悬“慈云寺”横匾,门对为“慈帆渡千界,云幡救众生”。门楼和正堂屋顶皆有“八仙八骑”雕像,门楼外墙有壁画及人物、花鸟及浮雕。门楼内就是内埕,埕面宽敞洁净,埕东侧有一小花园,内广植花草,四时溢芳。园内有一井,名“慈古井”。埕两侧厢房,署“西斋”,现为寺管理处。
  正堂门上悬“三摩地”匾额,联对为“准我慈悲救苦救难含有济,提人觉悟虚圣虚贤总成真。”门对为“院清尘不染,堂雅佛归来”。
  正堂中间奉祀“准提佛母”,上悬“如来大觉”横匾,东侧祀“伽蓝爷公”,悬匾“法雨宏施”;西侧祀“达摩祖师”,悬匾“法雨济世”。明间石柱联对有二,其一是:“佛有准焉坐团说谛成妙果;世能提也立岸拈花示迷津”。其二是“五觉六空瞻仰慈尊众生普渡,三涂八难皈依佛母万国同欢”。正堂有东、西厢房各一间,房前各有边门通寺巷,东巷道为厨房,西巷道有一厅连左右厢房。厅祀“佛音娘娘”,上方悬“洗心之藏”横匾,系黄道周所书,联对为“观空有色西江月,听世无声南海潮”。慈云寺历史以来,因为“灵验”,所以在我县民间及海外侨胞中享有盛誉,前来烧香礼拜者络绎不绝。
  寺内保存有清代嘉庆二年捐田碑刻一方;嘉庆七年寺与合社所立的界碑一方,道光元年施主沈炳文喜捐粮田碑一方。依次附后:
  (碑长60公分×宽32公分)
  本社沐恩太学生沈辉炳偕侄潘因祈长男剑冲乡试中式,有应。兹将红坑田一坵,土名石敢,受种一斗二升,逐年租二石七斗为佛母香灯田,付住持掌管收租。日后毋许典卖。
  嘉庆二年正月吉旦立石
  (碑长52公分×宽28公分)
  本社信生涂周尚,缘旧屋有后门二口,面向庙埕,今改后门为前门。社众佥议,周尚捐银壹百圆,以为重修庙宇之费,嗣后不得侵占庙地,社众亦不得遮塞门路。议令勒后,永远存炤。
  嘉庆七年十月一日阖社公立
  (碑950公分×宽50公分)
  大子美村邑庠生沈炳文,字星岩,因祈求应愿,于康熙贰拾年间喜捐粮田四亩柒分五厘五毫陆丝贰忽,受种柒斗有奇,酬答佛母鸿恩。其田四坵相连,俱宿字号。坐址红厝寨前,土名喜吉坑,俗呼纬骨坑,佃耕早晚收粟,概付住持僧收取,以为香灯斋粮之资。令其世世相承,不得变易。合该勒后以垂久远,尚有叙议另镌于板。
  道光元年岁次辛巳五月榖旦
  施主长房、次房派下子孙全立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建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