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419
颗粒名称: 文化天地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30
页码: 187-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文化天地情况。其中包括文化使者·诗人·书法家——记林林先生、走遍天涯不忘根——记沈炳光;黄任芳伉俪的艺术人生;古邑传文明翰墨香万里——记诏安三届书画艺术节盛况;胸怀时代豪情笔写锦绣家山——《盛世漳州》千米书画长卷诏安分卷的创作;略说吴得先的《守琴轩诗稿》;潮剧音乐概述;诏安汉剧漫话等。
关键词: 诏安县 文化天地

内容

文化使者·诗人·书法家
  ——记林林先生
  吴友元
  2002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百年人生丛书”系列。其中有韦君宜的《思痛录》、吴冠中的《生命的风景》、周汝昌的《天·地·人·我》和林林的《八八流金》等等。这些世纪老人从时代的角度,对沧桑历史回顾,对祖国命运的关切情怀,使读者感动不已。他们的回忆,让我们触摸到近百年中国历史跳动的脉博。
  林林,1910年9月27日出生于诏安县桥园村,原名林仰山,林林是他在日本东京写诗时起的笔名,取自柳宗元的“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1929年,林林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1933年毕业。当年夏天赴日本,到东京早稻田大学读经济学,后转为文学。
  1934年夏,在东京参加左联东京分盟。1936年回上海,到《救亡日报》社工作。
  1938年5月,林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救亡日报》被迫停刊,林林被廖承志派往菲律宾,主持地下报刊《华侨导报》工作。
  1947年,林林回到香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林林到广州市接管委员会文艺处工作。1950年任中共华南分局宣传处副处长、华南文联秘书长,后任广东省文化局副局长。
  1955年调任印度大使馆文化参赞。1958年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亚非司司长。1973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1978年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连任第六、七届两届,共十五年。又兼任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文化使者
  东方的文化有个奇怪的现象,由于古代中国灿烂文化的影响,在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带,当地的文化都深深地打上汉文化的烙印,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大量的中国侨民,又在侨居国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很少受到当地文化的同化。
  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由于这种现象,中国与东南亚、日、韩等地的文化交流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共同的文化内涵,成了国与国之间友好往来的纽带。
  林林先生一生主要的业绩也正是作为一个文化使者,在沟通和加强我国与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34年,在广大留日学生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秘密成立并开始活动。林林先生此时加入左盟组织,负责干事会工作。左盟东京分盟办了三个杂志:《杂文》《东流》和《诗歌》。当时盟员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凭着一股热情,进行了进步的文化活动,翻译马克思文艺论文及苏联理论家、作家的文章、出版文艺理论丛书、介绍法国、苏联、日本左翼作家的小说诗歌、介绍世界文学动态。这些作品,对国内文学青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36年至1941年,林林在抗日的烽火中,参与了《救亡日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为夏衍的助手,转战在上海、广州、桂林等地。《救亡日报》在宣传抗日救国和统战工作方面起到重大的影响。
  1941年,按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廖承志指派林林和张敏思作为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女士的代表,前往菲律宾筹办出版报纸。周恩来同时安排胡愈之到新加坡、王任叔去印尼,目的和任务都一样,就是以报刊为载体,团结当地华侨社会进步力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兵东南亚。1942年1月马尼拉陷落。林林和菲律宾华侨社会的数百名精英分子撤到中、南吕宋。当时的交通线都有日军巡逻,他们只好夜行晓宿。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和屡历险境,林林一行抵达邦板牙省的干达巴地区,受到菲律宾全国农民协会领导人的热情接待。地处偏僻的阿拉悦山区,树木茂盛,又多沼泽,正适合作为抗日的根据地。
  为迎接新的战斗,菲律宾华侨组成“特委”,林林任宣传部长。1942年3月,成立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4月,创办《华侨导报》。
  华侨在中吕宋岛山区高高竖起武装抗日大旗,在菲律宾近代历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当地民众的抗日武装与菲侨武装一起战斗,他们的英雄行为,一直鼓舞着菲律宾惨遭涂炭的生灵。
  1943年9月,林林奉调到《华侨导报》工作,返回日寇盘踞下的马尼拉。
  《导报》高举抗日大旗,在菲侨中产生强烈的影响,极大鼓舞了侨胞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导报》是一份地下油印的报纸,第一期只印发了100份,每周1期,16开两版。随着斗争的发展,逐渐增加到300份、600份、800份。《导报》的抗日宣传作用似匕首、似投枪,使敌寇十分恐慌,采取了种种手段进行封锁堵截。
  为了躲避敌人的迫害,《导报》数度转移。报社每搬一次家,都要根据房子的结构,研究如何妥善隐藏收音机、钢板、蜡纸、油印器材和文件。有时利用炉灶,有时利用墙壁、楼梯等进行改装,日本兵来搜查时,不露破绽。
  《导报》的传递发行也十分严密,充满风险。报纸到了读者手中,他们便如获至宝,秘密传阅。《导报》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抗日组织也从众多的读者中发展新盟员。因此各地基层组织都把发展《导报》读者当作一个重要任务。
  1944年底,《导报》编辑部和秘密发行站遭到破坏,许多战友壮烈牺牲。林林等转移到新的地点继续进行斗争。
  1945年日本投降。《导报》从此由秘密转为公开,周刊改为日报,油印改为铅印。1945年2月9日,第一张铅印的《华侨导报》在苏巴兰街出版,这是马尼拉光复后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报纸。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林林除了抓好报纸的组织领导、编印发行外,还以杨墨的笔名经常撰写社论、诗歌和其他文章。
  1947年,《导报》被迫停刊,林林回到了香港,继续从事文化工作。此时,他当选为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常委,为《华商报》编副刊《笔谈》和《读书生活》,并在南方学院兼课,讲授延安文艺作品。
  1949年,林林奉命回广州,参加接管文化单位的工作。
  1955年调任驻印度大使馆文化参赞。这期间,他研究了中印文化交流史和佛学;陪同严文井等组成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及赵朴初率领的佛教代表团访印;写了散文《玄奘游历过的巴比扬》及《印度诗稿》。
  1958年冬,林林调任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亚非司司长。这期间访问了苏联、阿富汁、缅甸、日本、印尼、阿尔巴尼亚、柬埔寨、阿联酋、巴基斯坦等国,接待了越南等国来宾。
  1973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主管亚非地区工作。
  这期间,接待了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日本西园寺公一先生、书法家丰道春海、艺术家平山郁夫、日本茶道代表团、日本俳人代表团等访华的团体和名人;访问了日本、爱尔兰、英国、印度、伊拉克、尼日尔、加蓬、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圣多美·普林西比、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等国家;先后15次访问日本,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多项文化活动,如纪念中日茶文化交流、中日俳句交流等活动。
  作为一个文化使者,林林先生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特别是与日本的交流作出极大的贡献。
  诗人
  林林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文章。他的散文是学者式的随笔,旁征博引,才思纵横,涉笔成趣,如行云流水,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得益匪浅。他的政论、评论笔力犀利、叙述严谨,一语中的,有深厚的功力。
  林林先生文艺上的成就在诗歌方面更为突出。他在上初中时,就喜读冰心的小诗集《繁星》《春水》等,这语文老师的奖品不知不觉地奠定了他爱好诗歌的基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日本东京为左联刊物撰稿,发表了反映红军题材的诗歌《盐》,这首诗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刊物《诗精神》上发表。1936年回上海编辑《诗歌生活》。
  1941年在菲律宾期间,翻译菲民族英雄阿塞·黎萨尔的绝命诗《最后书怀》和爱国诗人波尼法寿的作品。1947年香港文艺生活杂志社出版其诗集《同志打进城来了》,后改名《阿拉悦山》。1949年,翻译出版海湼政治诗集《织工歌》、《奴隶船》。1959年出版《印度诗稿》。197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林林从日语翻译的《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集》。1982年出版散文集《扶桑杂记》。1983年翻译出版日本松尾芭蕉等诗人的《日本古典俳句选》。1987年出版散文集《海和船》。1990年翻译出版《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1991年出版诗集《雁来红》,艾青作序。1992年12月应京都友好汉诗协会的邀请在日本座谈,作《中国汉诗的现状与展望》的讲话。1995年出版汉俳和短歌集《剪云集》,袁鹰作序。1996年出版《扶桑续记》(附《扶桑吟草》)。
  林林先生说:“诗人是艺术家,也是战士”。他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博,写出大量富有时代感的革命诗篇。
  在诗词方面,林林先生的最大贡献还在倡导和实践“汉俳”的写作。
  1980年春,林林先生和赵朴初、钟敬文二老共同首倡写作汉俳。虽然得到日本朋友的赞赏,但中国诗界同仁对这种新鲜事物应和者廖若晨星。早行者并不寂寞,他们继续孜孜不倦地继续耕耘,“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倡导,这种短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知音。
  日本的俳句,是一种最短的三行诗。林林先生等参照日本的俳句,创作了中国的“汉俳”。他幽默地把“汉俳”称为汉诗的“外孙”:“古代汉诗到日本,产生了和歌、连歌生出俳句。从日本俳句回到中国产生了汉俳,如果说汉诗是老祖宗,汉俳有点象外孙了,因为汉俳有外亲的血缘。”
  汉俳与日本的俳句,具有同样的两个特征,一个是五七五的音节,另一个是使用季语。但也有差别,日语多音,汉语单音,所以汉俳的十七音比俳句的十七音含意更多。
  在汉俳的创作中,林林认为要做到:(一)深入生活,把对人间社会、自然风光的感受写出来,不在叙述而在表现,不在于讲理而在于抒情。(二)避开因袭的语言,力求单纯精炼含蓄暗示,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三)用字必须认真推敲,一字之差,可定优劣。
  林林先生写了大量的汉俳作品,出了《剪云集》等诗集。这些诗,短短3行17个字,却情思无尽,韵味无穷。其中《花云》一诗被日本文学辞书作为“汉俳”词条的例句。
  花云
  花色满天春,
  但愿剪来一片云,
  裁作锦衣裙。
  林林先生的古典诗词功力深厚,在旧体诗平仄押韵等严格韵律的约制下,仍能纵约有度、得心应手,用典遣词皆如信手拈来,毫不牵强。
  郭沫若先生逝世时,林林写悼念文章,中有《忆秦娥》词:
  哀思切,女神起舞星空阔。星空阔,壮怀激烈,喇叭声发。
  何期妖孽多猖獗,破门逼害诗心裂,诗心裂,心光如月,耀辉天厥。
  在词中,“女神起舞”“星空阔”“喇叭声发”“诗心裂”等词语都有出处,对郭沫若来说,都用得极为中肯恰切。
  诏安籍漆艺大师沈福文举办漆画展时,林林曾写七绝一首以祝贺:
  勤学一生业已精,超前功力起中兴;
  鱼游水中人称绝,漆艺新编入艺经。
  四行诗句,便将福文先生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漆艺的重大贡献及其代表作《金鱼》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而且诗中还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乡情和友情。
  书法家
  林林先生对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迅速发展及对外艺术交流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他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诏安县,自小耳濡目染,对书画艺术有一定的兴趣和修养。以后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也经常关注书法艺术。抗日战争期间,他长期与郭沫若先生接触,有机会收集到不少郭沫若的手迹,可惜后来在战争年代的颠沛流离中遗失了。
  林林先生担任中日友协副会长后,接待了大量的日本书法界人士,如丰道春海、西川宁、村上三岛、今井凌雪、殿村云田等日本书法名家。书法是从中国传承过去的,但是在日本,书法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本土书法艺术却近乎荒漠。林林先生看到此种状况,心中十分着急。他认为,要发展我国的书法艺术事业,就必须成立书法家协会。而且日本书法代表团来,由对外友协接待,但还要有专业人士组织对口交流,于是他建议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1981年12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书法界的同仁欢欣鼓舞。林林担任第一届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的成立,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中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有中国书协的组织领导,开办书展、书赛,创办书法报刊,加强与国外的交流,组织对传统书法遗产的挖掘和研究,举办书法培训班等活动。从此,在古老的神州大地,掀起了书法热潮。这门独特的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书法人才。
  林林先生从不以书家自称。但是他的字中融有一种长者的雍容大度、一种学者的超凡脱俗和一种智者的天真烂漫。
  他写字时纵笔自如,不矫揉造作,不囿于桎梏,不刻意求工,在朴实中又有跳跃和灵动。长长短短、大大小小、浓淡枯湿、轻重迟速,都是那么自然和谐。他作品的内容又不是别人写滥的唐诗宋词,而是自己创作的短歌俳句,更使人感到清新独特。
  他对当今流行的怪诞书风深表反感。他说,所谓的“变”要在传统基础上变,如郑板桥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以画入书,才能怪得令人信服。
  林林先生不看重钱财,别人求字,特别是家乡人,几乎是有求必应。他为家乡小学、商场等题匾,为漳州市千米书画长卷题“盛世漳州”卷首,为许多个人的诗文书画集题签。
  世纪老人林林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中国近百年历史的一段缩影。正如他在《八八流金》的卷后语所说:“回首平生,与同辈的许多文化人相比,我的一生虽然没有太多的波折,但却是和二十世纪坎坷多艰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是与时代休戚与共的。”
  走遍天涯不忘根
  ——记沈炳光、黄任芳伉俪的艺术人生
  吴倔冷
  “诗乐和鸣比翼飞,情深鹣鲽两相依,妇词夫曲真楷范,称誉艺坛享晚晖。”这是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理事长朱添寿对沈炳光、黄任芳夫妇艺术人生的高度评价。
  书画之乡培育俊才
  沈炳光、黄任芳都于1922年出生在福建省诏安县,自幼勤奋好学,更有幸得到家乡名儒林仲姚、沈光等良师的培育和点拨,为以后词、曲的创作和成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家乡炽盛文风的薰陶,富有艺术天赋的沈炳光,11岁就参加诏安国乐会,崭露小荷尖尖角。1940年炳光于诏安师范学校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音专深造,得到德籍教授马列占士和蔡继琨等名师的指点,学业成绩优异,1943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奖状。
  1944年又以一曲《菩萨恋》,夺得音专全校作曲比赛的最高奖。1945年音专毕业后,随俄籍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阿夫夏洛莫夫攻研作曲,并赴南京音乐团工作。
  任芳在沈光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古典文学与新文学功底日深,渐显文学才华。
  《借问流云》缘定今生
  在龙溪师范求学的黄任芳,与在南京音乐团工作的沈炳光,关山阻隔,但难隔相慕之情。炳光盼来了女友任芳邮来的芳笺:“借问流云,如此匆匆,何处去?愿为我到故乡,当她推窗翘首,告诉她,我还是一样的心!借问流水,如此匆匆,何处去?愿为我到海边,当她徘徊沙滩,告诉她。我还是一样的情!”
  欣喜的炳光立即把这首优美的诗,谱成动人心弦的乐曲,曲名便是《借问流云》。心灵的碰撞,结出爱情之花,这段词曲和鸣的故事,在家乡传为美谈。
  1947年春,炳光、任芳喜结良缘,双双赴台执教。
  炳光任教台北师专,先后创办音乐科、国立艺专音乐科,培育了港、台、新、马的大批音乐的人才。1958年应聘到北婆罗洲任教,课余执着于当地民谣的搜集整理。1968年春,荣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奖学金,赴美深造两年,系统钻研高级指挥和20世纪音乐问题,1970年起,受聘任沙巴打京那巴鲁建国中学校长。
  黄任芳到台湾后,边教学边读书,1957年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马来西亚讲授中国文学,并担任沙巴广播电台《妇女家庭》《音乐园地》节目主持人,还成为《亚庇商报》的《姐妹之间》专栏撰稿人。任芳深深热爱着祖国和家乡,她创作的小说,多表现人生的奋斗历程,使人深受启迪和鼓舞;她的诗句秀丽隽永,特别讲究音节协韵,抒发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在海外赤子中激起心声共鸣,成为享誉东南亚文艺界的名人。
  1991年6月,沈、黄应邀双双飞抵桂林,出席中国第四届当代诗词研讨会,任芳在会上发表了《我对传统诗词发展的管见》专论,《桂林日报》作了专题报道,评价为“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会后又双双飞抵上海,出席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沈炳光声乐作品音乐会”。1993年8月,新加坡总统王鼎昌亲自为沈教授乐曲《金胡姬》的演出当指挥,盛况空前,震动星岛。1994年德高望重的沈教授被推崇为新加坡华夏知音协会会长,被誉为“乐坛巨擘”。
  诗乐和鸣鹣鲽情深
  1974年沈炳光应聘任新加坡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兼国家剧场作曲班导师,从此,夫妇定居在新加坡。这年秋天,炳光应邀赴日,其新作弦乐四重奏“海峡三景”,驰誉京都第二届亚洲作曲家联盟大会。任芳是多元文学作家,小说创作和专栏撰稿外,更擅长新旧诗词的创作。任芳诗词新作,炳光优先吟诵,炳光刚谱成的乐曲,任芳捷足哼唱,词与曲作品发表前,夫妇相互切磋,真个珠联璧合,已臻“诗乐和鸣”的妙境。夫妇俩合作的艺术歌曲130多首,流传至全球各地。
  2002年5月2日晚,星岛维多利亚音乐厅庆贺沈、黄伉俪双双80高寿、结婚55周年而举办别开生面的“诗乐和鸣比翼飞——黄任芳作词、沈炳光谱曲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引起东南亚的轰动,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新加坡总理公署的曾士先参加了音乐会,盛况空前。5月中旬,沈、黄伉俪应邀飞抵宝岛,5月21日晚在高雄市举办了黄任芳、沈炳光词曲作品专题音乐会,再次引起轰动,应台湾学生的要求,沈教授主持了专题讲座,出席了当地出版的《沈炳光独唱曲集》《沈炳光合唱曲集》两本新书首发签名仪式,签名购书场面热烈感人!
  海外赤子有我中华
  沈、黄伉俪虽长期远离故里,浪迹天涯,仍不忘中华祖国。1991年他俩飞回祖国,参加在桂林、上海举行的沈炳光声乐作品音乐会后,立即谢却方方面面的盛情邀请,赶回魂牵梦萦的故乡诏安县,拜访了沈光恩师,会晤了老同学。是故乡情搭桥,沈、黄伉俪与笔者虽素昧平生,然一见如故,真是今生有缘。笔者将他俩热爱故乡的言行,写成《一对归燕星洲来》。沈教授的一曲曲乐曲作品有如一段段热爱华夏故乡的诉说,《冬夜梦金陵》《扶桑忆故人》《中华组曲》《海峡三景》《龙舟竞渡庆端阳》《从今天起都讲华语》……都溶入炎黄赤子的爱国思乡之情。在《唱出传统》那一辑九首歌曲中,任芳以简洁精练而富节奏美的词语,写出了清明、端午、七夕等九个传统的特殊意境,经炳光谱就曲子后,更增添了缤纷多采的迷人魅力。任芳在创作《诗乐和鸣》歌词中,饱蘸爱我中华民族的赤诚,纵情讴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足迹;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的光芒。炎黄子孙,胸怀坦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炙热的文字,字字矶珠,尽表海外赤子爱国爱乡之情。面对同胞们的赞誉,任芳谦逊地说:“我只是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才是高耸云天的大树,给了海外游子取之不竭的智慧和源泉。”
  古邑传文明 翰墨香万里
  ——记诏安三届书画艺术节盛况
  沈幼仙
  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诏安书画之风长盛不衰,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从唐代的钟绍京到清代的谢颖苏、沈古松、汪志周,延至当代沈福文、沈柔坚、林林、沈耀初,历代诏籍书画名家辈出,各领风骚,闻名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先后成立了书画院、美协、书协、硬笔协会、指墨研究会、书画收藏协会、青年和农民书画研究会、诏安县诗词学会等群众性文艺团体,书画的创作、展览、培训、收藏、欣赏、销售等呈现一派兴旺景象,处处丹青耀眼,家家翰墨飘香,诏安书画声名远扬。中央、省、市电视台及多种报刊经常介绍,县外、境内书画人士经常参与我县书画活动。1993年12月,国家文化部群文司授予我县“书画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为尽可能发挥我县书画艺术这一大特色,借此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带动我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拉动旅游业的发展,2000年至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丹诏大地上先后举办了三次书画艺术节,当时笔者在县委办新闻科工作,有幸参与报道并见证了书画艺术节的盛况。
  2000年1月,政协第十届第二次会议期间,吴友元、吴少卿、沈耀明等政协文艺组委员联名上交“关于举办书画艺术节的建议”提案。政协在广泛征求文化界、经济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经主席办公会研究,于2000年4月28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举办“诏安书画艺术节”建议案,对举办的时间、内容、规模、组织均提出详细的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建议案,县委书记黄浦江当即作出批示,同意政协的建议。千禧龙年,正值诏安建县470周年之际,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县委、县政府主办“纪念建县470周年暨首届诏安书画艺术节”,成立组委会,由县委书记黄浦江任主任,政协主席沈耀喜、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宝钧、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陈汉夫、县委副书记周肖峰任副主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7个小组,即项目组、接待组、宣传组、书画组、展销组、会务组和安全保卫组,分别由县领导陈汉夫、周肖峰、林爱珠、田明辉、兰万安、沈玉治、沈木聪任组长。
  9月28日至29日,在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诏安县迎来了她的470岁华诞和首届书画艺术节。诏安县城花团锦簇、汽球高悬、彩旗飘扬、处处欢歌笑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晚上,华灯初上,节日霓虹灯幻化出五彩斑斓,火树银花不夜天,把丹诏古城装扮得分外妖娆。
  这几天,诏安嘉宾云集、高朋满座,莅临开幕庆典活动的各级领导和嘉宾有省市领导: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童万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金美;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郑道溪,漳州市人大副主任何红孙、黄汉河,漳州市副市长林奕斌,漳州市政协副主席杨琼,漳州市市委巡视员宋秋涓,漳州市长助理、市交通局局长许少钦。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冯玉兰女士、省农行纪检书记杨永坤。部队首长:广州舰艇学院李乌目少将,91师副政委高居东。老领导、老同志:原厦门市司法局局长林细婴,原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从龙。
  书画界的领导和专家:中国美协副主席、西安画院院长刘文西,中国美协中国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孙克,已故著名画家沈柔坚先生的夫人王慕兰女士,《美术》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王仲;黑龙江省画院院长于志学,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教授杜滋龄,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王之海,江西省美协主席、江西省画院院长蔡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薛永年,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曦林,中国美术馆展出部主任研究员王明胡,《中国书画报》副主编曲燕女士,中国指画研究会副会长、闽西北手指画研究会会长林奇英,复旦大学教授唐金海,汕头画院副院长李永年,广州画院院长尚涛,福建省美协主席陈一峰,省政协常委、福州画院画师朱文铸,台湾叶氏文化基金总裁、书画家叶荣嘉,台湾画家、台湾惠春鞋业有限公司经理王文石。
  在开幕庆典主席台上就座的领导和嘉宾还有:曾担任过诏安县委书记、县长的姚金孝、柯永麟、林祥远、刘兴玉、方华荣、肖炎根、周跃红等同志;省直市机关有关部门领导,解放军驻诏部队首长,龙海市、漳浦县、南靖县、华安县、芗城区、东山县、平和县、长泰县、云霄县、龙文区等兄弟县市区的领导;东山海关、东山商检局的领导;新华社汕头支社社长王炜中等省内外新闻单位领导和记者;泰国福建会馆顾问王流溪先生,泰国福建会馆副理事长沈炎龙先生;旅居台、香港的诏籍乡亲代表、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外侨胞代表;福州、厦门、漳州等地的诏籍乡亲代表,劳模、专家、老干部代表,本县书画家代表、企业家、在诏投资的外商代表。
  参加开幕庆典的还有:县五套班子领导,县人武部领导,县直机关、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农民代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代表,工商界人士代表和师生代表。
  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习近平、全国政协常委胡平、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任少川、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赵学敏、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中共福建省委常委陈营官、梁绮萍、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潘心诚、曹德淦、新加坡诏安会馆、台湾诏安同乡会、台湾谜学研究会、福建省委统战部、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侨联、文联、漳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许多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个人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向庆典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9时整,开幕庆典活动正式开始,当主持人宣布庆典活动开始时,礼炮齐鸣,几万只白鸽在广场上空盘旋,无数彩色汽球冉冉升起,整个广场笼罩在浓浓的节日喜庆中。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主持人县长陈宝钧介绍参加庆典活动的领导、来宾及贺电、贺信后,县委书记黄浦江致辞,漳州市委副书记郑道溪、厦门大学教授张鸿斌分别代表上级领导和旅外乡亲代表在庆典大会上讲话。紧接着,盛大的广场文艺表演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集团军军乐团演奏《歌唱祖国》《古老的出征》《祝你好运》,整齐威严的阵容、雄壮高昂的乐曲,展示了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风采。接着是诏安潮剧团、艺校潮剧班和南诏、桥园锣鼓队组成的大型鼓乐队演奏“欢庆大锣鼓”、还有“红绸舞”“腰鼓舞”“金龙、金狮、玉麒麟表演”,祝福诏安县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万紫千红的花季,又迎来了吉祥如意的年华。
  开幕庆典一结束,来宾们便赶到刚竣工剪彩的电力大楼欣赏各式各样的书画展。这里展出的有诏安当代书画展、诏安美协、书协会员作品展、诏安梅州农民画展、诏安儿童画展。诏安当代书画展展出的作品中,有沈福文、沈柔坚、韩柯、林仰峥、许沙洛、高继文、林林、沈吉文等早已闻名遐迩的老书画家的墨宝,也有江水沐、沈舜乾、许介川、江宓、吴燕明、许伟林等一批享誉诏安及省内外书坛画苑的中青年书画家和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力作。这些作品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位于渐山脚下的梅洲乡,历来民风朴儒,人才辈出。建国后,林少丹、沈吉文、沈荣煊、孙恩同等书画名家先后到此任教,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艺术种子。在名家的精心培育和熏陶下,梅洲农民舞文弄墨风气日盛,形成目前拥有吴龙法、吴于平、吴松光、吴德然、吴秋雨等30多名工于书画的农民,成为全县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农民书画创作群体。这个仅有1万多人口的小乡,就有15名省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这在省内外是少见的。
  他们这次参展的有88幅书画作品,画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有楷书、行书、草书、行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们的作品主题鲜明,富有农村气息,初次与参加艺术节的海内外嘉宾见面,便以其朴实、自然、逼真的风格博得众人的喜欢。
  此外,艺术节期间,诏安一些知名画廊也纷纷推出一些个展及收藏展。如沈冰山书画展、小南楼、博雅斋、墨缘居、紫羽笔庄的书画收藏展。各种画展五彩缤纷,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就在开幕庆典活动之前,9月28日上午,由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会举行成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沈耀初国画艺术研讨会。活动内容有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会成立揭牌、沈耀初书画作品赴京展览预展和历代书画作品收藏展。参加沈耀初国画艺术研究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著名画家、书画评论家,对诏安的书画艺术,特别是对沈耀初国画艺术推崇备至。著名画家、理论家刘文西、王仲、孙克、薜永年、刘曦林、张立辰、杜滋龄、于志学、蔡超、刘棣等会聚诏安,对沈老先生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作为首届书画艺术节的一出“重头戏”,9月28日下午,书画拍卖会在诏安县新落成的电力大厦举行。当天,有72幅作品参加拍卖,有清代的谢樵、林嘉、沈绍箕、刘国玺等一批书画名家的代表作,有当代诏籍沈柔坚、沈福文、沈耀初等一代名家的力作,有生前为中国书协理事、著名书画鉴定家谢稚柳,中国书协理事周慧、陈奋武,中国美协理事程十发、贺左直等国内知名书画家的作品,还有活跃在诏安本土的一批书画家作品。这些书画作品经过编号,全部挂在大厅四周的墙上,墨香飘逸、满堂生辉。在两个多小时的拍卖会现场,大部分书画作品很快以高出估价的金额被竟买,共有62幅作品成交,成交金额104.6万元人民币,已故诏籍旅台画家,生前被评为与张大千齐名的“台湾十大画家之一”沈耀初佳作《菊花》以32万元的高价落入香港来诏兴业的竞买者手中,沈耀初绝笔《梅花》则以42万元的天价落入广东汕头的竞买者手中。诏安书画虽已初步形成交易市场,但象这次公开拍卖艺术作品还是头一次。
  艺术节期间,海内外书画界名家大师在诏举行笔会,挥毫泼墨,切磋技艺。全国著名画家尚涛、杜滋龄、王文海、刘棣合作的《金风玉露》,祝愿诏安人民吉祥安康。中国美协副主席刘文西作了《荷花》《黄土人物》《山水》等三个主题的画,杜滋龄则创作了《牧羊》《回归》《奔腾》三幅画,杜滋龄、蔡超、于志学、张立辰也合作了以长寿为主题的8尺大画。
  9月28日晚和29日晚,在县委大楼广场,总政歌剧团交响乐团和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分别应邀举行大型音乐会和文艺晚会。在总政歌剧团交响乐团《中外名曲音乐会》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张积民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潘淑珍、程桂兰倾情演出。省芳华越剧团也莅诏献艺,为诏安人民送来了一份精美的文华大餐。文艺演出舞台流光溢彩,广场观众人山人海,不夜的古城万人空巷。
  9月28日和29日晚,诏安良峰公园还举办大型游园活动,有盆景、根雕展、灯谜晚会、茶艺表演、潮乐、古筝合奏。9月28日下午,在电力大楼良峰路、各乡镇举办名优特产、工艺品展销会;9月30日上午,诏安诗词学会、书画院在一中敬师楼举办诗书画雅聚;9月30日晚,在县委大楼广场上,省艺校诏安潮剧班举办潮剧折子戏专场。
  首届书画艺术节历时三天,庆典活动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组织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难忘筹备过程中的日日夜夜,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参加筹备工作的同志敬业奉献,精心准备。
  2001年元月20日,正是寒气逆极,梅花怒放的大寒日,诏安第二届书画艺术节与梅花节同时举办。《福建省第二届当代工笔画展》在我县新落成的广电大楼隆重展出。该展览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福建省工笔画学会和诏安县人民政府承办,展出郑乃珖、谢振瓯、檀东铿、杨启舆等50位工笔画家的工笔画力作100件。这些工笔画作品继承传统又能兼容并蓄,师古而能达变,依样而另画葫芦,融中西而自出机杼,形式有异又不失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蕴。展览期间还在我县瑞煌宾馆召开“福建当代工笔画创作研讨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大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洪惠镇、原省美协副主席、福建师大教授、著名青绿山水画家杨启舆、省美协副秘书长唐国新、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吴东奋等全省40位工笔画家参加了研讨会。在此次展览中,我县江水沐、江顺才、江惠恒、沈燕、沈培森、沈俊新、张秋吉等七位画家的作品经评委会评选参展。
  展览及研讨会期间,画家们还应邀参加了红星乡第二届梅花节。画家们亲历了以梅为媒、经济唱戏的盛大的招商引资洽谈会。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梅林“香雪海”之中,无不激动不已,纷纷挥毫作画,对梅写生,把梅花傲雪耐寒的品格、清雅素艳的风韵表现到各自的作品中,一幅幅画梅佳作,老干苍虬蟠屈、嫩枝疏瘦挺拨;疏影横斜、奇崛刚健、令人爱不释手。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洪惠镇为记下从未有过的创作场面,在自己的画作上题下:“梅花乡里画梅花,千树万株迎雪花,笔墨有香挥不已,围观更喜是农家。”
  2002年11月22日至24日是诏安第三届书画艺术节,又恰逢一年一度的诏安梅花节,在刚落成的诏安宾馆二楼展厅,我县举办“全国名家咏梅画展”,由文心阁向崔子范、丁希宁、冯远等各地书画名家征集并主办,共展出全国各地名家咏梅大作80件。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林林老先生特意为画展写横幅“希望这咏梅画展能使人闻到来自苦寒的梅花香。”这次以梅花为主题的全国名家画展在国内尚属首次,其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咏梅画展在诏安展出后,又赴厦门、上海等地巡回展出。本届书画艺术节共推出十个专题,除咏梅画展外,还有沈耀初国画展、吕绍福国画展、书画院作品展览、诏安风光摄影作品展、诏安县首届扇面画展、诏安县首届楹联一条街书法展、诏安县指墨书画展览、诏安一中校友书画展览、青年协会五人作品展。
  胸怀时代豪情 笔写锦绣家山
  ——《盛世漳州》千米书画长卷诏安分卷创作经过
  严逸芳
  2000年10月,漳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策划创作跨世纪千米长绢《盛世漳州》画卷。
  我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领导小组,特邀老一辈书画家为顾问,组织以沈洪生、吴友元、许毅聪、陈俊辉、盛鹏飞、许柏柱、黄镇辉等中青年书画家为骨干的创作队伍。创作组成员激情洋溢,认为这是讴歌改革开放以来我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弘扬我县书画艺术之乡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盛举,把诏安风貌留给后代子孙也是一件富有历史使命感的事。大家本着严肃认真的精神,经过反复讨论推敲,制定了创作方案,上报市委宣传部、文联,得到了肯定。
  10月10日,创作组成员分赴城乡各地深入生活,跋涉山区、平原和海疆采风,亲录各地风情,对景写生,特别注重家乡这片热土的古今变迁,新事新貌。画家们带着对生于斯、养于斯的家乡的无限热爱,对中国书画艺术一片深情,对饱孕人文积淀的家乡作一番历史的回眸,尽量使长卷画作既能折射出历史渊源的情思,又能凸显时代的雄健节奏。
  创作组经过十多天的写生收集素材,对众多的写生稿进行筛选,提炼,统观全局、重新组合、突出重点,于10月20日创作出草图,邀请县书画院顾问、县有关领导莅临参观,提出修改意见后送市审稿。
  11月5日前画出了百米宣纸第一稿,再次邀请县领导和画院顾问提出修改意见,再一次送市审稿。
  11月5日创作组在沈耀初美术馆进行第三次草图定稿,着手进行绢画面长卷宗的创作。
  长卷分为五个部份,画家也分为五个组进行创作。
  (一)丹诏迎曦,渔米之乡(20米)
  诏安面海,东海和南海在这里交汇。诏安有较长海岸线,长卷此段绘出钟门巨浪、望洋台、六百年的悬钟古城、宫口港繁荣码头、腊屿山祥麟塔。在画家笔下,竞展闽海奇观:有着浓郁南国风情的渔村欣欣向荣、兴旺发达;郁郁葱葱的木麻黄绿林带展现海岸线的风姿;多种养殖业如吊蚝养殖、鳗鱼养殖、网箱养殖、对虾养殖等,以及各种捕捞业,均在画面上令人神往地生动表现出来;双峰高耸的渐山、巍峨挺拔的祥麟塔、甲洲的临江亭、仙塘抗倭古城堡也古趣盎然的呈现在观者面前,一轮红日在浩瀚的大海上冉冉升起,染红了锦绣山河,令人勾起古今的悠思遐想。
  (二)雄秀山区,今昔巨变(18米)
  诏安山区,有迷人的苍山秀水,美丽的梯田、果林茶园,更有独具特色的圆楼农舍畲汉聚居。
  苍峻的乌山为红色根据地,有几十年可歌可泣的革命游击战争遗址,这是英雄的山,是诏安的骄傲,在画卷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秀篆河口古塔,以及三级发电站、官陂圆楼、彩楼民俗风情活动,名闻遐迩的万亩荔园都一一生动地在长卷中得到展现。
  诏安的乌叶荔枝果大色艳、清香甘甜。全县种植面积12万亩,是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乌山胜景,青梅之乡(18米)
  红星乡的乌山具有开发大风景区的许多优越条件,是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乌山麓的红星乡万亩梅园更是风光无限,名冠省内的青梅产地,一年一度的梅花节吸引众多中外来宾。梅花开时,真是香雪之海,蔚为大观,集经济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一片旖旎风光被画家们在长卷中艺术的凸显出来,站在画前仿佛置身香雪海中。
  (四)诏城新貌,九侯风光(20米)
  诏安县城自明末置县以来,是一个僻远小城,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迅速发展,以良峰山下县府大楼为中心,画面表现诏安首届艺术节庆典活动场面,一中新校区、烈士纪念碑、西郊厂区、安居楼群、电力大楼、天然楼、沈耀初美术馆、牌坊古街、新旧对照城区扩展很大,表现出一个古老小城20年来变化是如此惊人,看了令人信心百倍,愈益增加对家乡的热爱。
  九侯山是我县一处旅游风景胜地,九侯寺始建自唐代,作者以其精湛老练的笔法来抒写这古老的名寺——省级风景区的绝胜风光。此段画得很有特色、很有气派,笔墨与景色相得益彰,艺术上十分成功。
  (五)闽粤雄关,八仙茶香(24米)
  作者们绘就漳南第一关的分水关秀色,这里是闽粤交界处,改革开放使昔日荒寂的古岭变为繁华地带,如今这里是闽粤经贸旅游开发区,万家灯火,各业兴旺,新貌容光焕发,一派城镇风貌,古牌坊,大士庵和新建筑群耸立在蓝天白云下,一一载入长卷之中。
  此卷西潭乡斗山岩、白洋八仙茶园逶迤在八仙山上下,也尽显美色,连接下来的三角点开发区也引人入胜,这都是改革开放的硕果,长卷都给予生动地刻画。长卷分五个部分,各部分都有诗书印相互映衬。
  此长卷历经50天的不懈创作,几易其稿,终于圆满完成了!这50天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领导的关怀。长卷创作注重传统的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着力表现地方特色和当代精神,在艺术技法上,又注重各家兼容,传统与创新并举,力求全卷和谐统一,气韵连绵灵动。呈现这块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家乡热土的旖旎风光和盛世的建设新貌。
  百米长卷创作深具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是一支盛世的笔墨交响曲,是一首家乡的赞歌,更是自诏安画派到书画艺术之乡100多年来艺术创作的总体检阅和当代诏安画坛的实力体现。
  百米长卷在漳州展出,得到各方人士赞誉,认为是来自书画之乡诏安的力作。
  长卷创作组再接再厉,又连续奋战一个月创作完成宣纸本《诏安风光百米图卷》,敬请书法家林林先生题写卷首,于2001年2月4-8日由诏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南诏镇人民政府主办,在“沈耀初美术馆”展出,县委黄浦江书记题写了前言,这次展出得到了诏安父老乡亲的喜爱赞赏,展后长卷留县珍藏,永志纪念。
  通过长卷创作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我县书画之乡雄厚的艺术潜力,同时也为今后更宏观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提供经验和方向。
  2000年《盛世漳州千米长绢》获吉尼斯世界纪录,2003年获漳州市首届文艺百花奖三等奖。
  长卷创作顾问、领导、作者名单:
  总策划:黄浦江、陈宝钧、沈耀喜、林爱珠
  领导小组:林爱珠、吴雪东、沈洪生、江水沐、吴友元、许沙洛、沈娅敏、胡然
  顾问:许沙洛、沈荣添、高继文、沈吉文、许崇五、许岳材
  国画组:沈洪生、吴友元、许毅聪、陈俊辉、胡然、盛鹏飞、许柏柱、陈国沛、
  黄镇辉、沈金耀、沈逸舟、江顺才、沈培森、林谦、江慧恒、林丹
  书法篆刻组:沈耀喜、许沙洛、沈荣添、沈吉文、吴友元、沈舜乾、沈逸舟、严逸芳、林丹
  诗词组:沈耀喜、许沙洛、韩学宽、许慕辉、林建发
  略说吴得先的《守琴轩诗稿》
  吴仰南
  吴得先(1893-1962,一字竹仙,名蘛,𦱀我县北关内人),遗作《守琴轩诗稿》由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出版。诗集由《蔗尾草》(残稿)和《三无宝诗稿》两部分组成。前者是作者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求学时发表的诗歌剪报集,约四五十首,散佚于“文革”期间,仅留下根据剪报抄录下来的十一首;后者收集了作者抗战胜利后至五十年代初在新加坡写的71首诗。《守琴轩诗稿》是吴得先艺术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试从诗集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两个方面略作评介。
  吴得先诗歌的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祖国前途的关心、对民瘼的同情和关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列强欺凌,内战频仍,国运阽危,民不聊生。正在北京求学的吴得先对这一严酷的社会现实的了解认识是比较深刻的。《都门杂感》这组诗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这一思想认识。“摩挲古剑意纵横,举目疮痣百感并”是对当时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认识的写照。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是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碰撞、斗争最尖锐的地方。吴得先也不例外地受到这种环境气氛的熏陶,再加上他的老师,南社重要成员黄节等爱国诗人的影响,他的思想认识发生深刻的变化,为革命力量的蓄势待发而寄予厚望。“寄语苍黎须觉悟,新潮澎湃曙光莹。”正是这种思想认识的流露。厦门论陷后,吴得先南渡至新加坡,由于“廿年旧稿,悉毁兵燹”。《餐英楼诗稿序》。今天,我们无法看到他在三十年代及抗战期间的作品,但从他在抗战胜利后写的诗歌中,我们依然可看出诗人在民族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气节。“劫后分人鬼,谁防裤后穿。蔓葛蒙楚棘,射干自顾妍。”这是《丁亥六月,雪蕉访予星寓,劫后相逢,怆然有感,即以题其小照》这首古风中的四句。“裤后穿”即“衣后穿”,语出《史记·佞幸列传》,“蔓葛蒙楚棘”语出《诗·望风·葛生》其意是葛藤爬满荆树、枣树。作者借此写出了那些在这场浩劫中卖身投敌的民族败类的丑恶。他们如同史书上记载的奸佞小人,作者对他们给予强烈的遣责,表示出一种极大的蔑视和憎恨。“射干自顾妍”是作者的自况,他为自己在民族斗争的紧要关头坚持文节而深深感到自慰和自豪。
  在漫长的海外飘泊的日子里,吴得先始终没有忘记祖国、忘记家乡,这种真挚深沉的家国情结,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前身本华裔,采采托素香”(《题在炎阿茝》),再如“长夜鸣素琴,浩然忆故乡”(《感怀·为清泉题在炎菊花册》)。前者是自豪的宣称,后者是愁苦的诉说,均发自肺腑,情感是炽热动人的。
  在咏物诗中,吴得先常借水仙、梅花、菊花等美好的形象,来表达他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如《苏大咏水仙戏步元玉》:“不妨水石永相侵,圆峤苍茫倒影深。羞向疏篱呈色相,岂同泥滓证期襟。在山终使霾净土,现世何能傍上林。一几清供堪傲岁,凌波犹抱炎黄心。”再如《感怀·为清泉题在炎菊花册》其六:“南洲有阿茝,托根无寸土。嗟彼霜雪姿,悄然厄荒圃。岂真羡炎燠,羞与折腰伍。何以佐夕餐,芳心徒自苦。郁结凭谁舒,黯然著菊谱。”面对世风日下,小人得志、好人受罪的社会现实,吴得先更多的是直言无讳的遣责。如:“服艾可盈腰,世道已陵迟。”(《感怀·为清泉题在炎菊花册》)“直谅多闻无处寻,滔滔便嬖苦煎侵。”(《题在炎三友图》)“炎凉世态今犹是,雪意霜华认旧盟。”(《题在炎蕉梅》)
  吴得先还是一个书法家、篆刻家,他常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深邃的艺术见解。在《赠甘仁村》这两首古风中,他对绘画(实际上也包括书法、篆刻)提出了下列的观点:一是文艺创作要直面人生,肯定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百态状人生,风骚旨可揽。”二是指出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提高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荡胸生层云,笔底龙蛇舞。”三是强调掌握基本技能、艺术规律的重要性:“率一治万变,缀兆肃干羽。”四是强调要有创新的精神:“返虚得其中,落笔破俗胆。”在短短的20行诗中,或议论,或比喻,提出了这么多中肯的艺术见解,也是令人叹服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守琴轩诗稿》洋溢着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热爱祖国的激情,反映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格,闪烁着作者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真知灼见,是其高尚人格和卓越学识的综合体现。
  吴得先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比较突出的。其一是善于用事(亦称稽古)。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由于典故及前人典籍中的有关材料的思想内容深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在诗文创作中可适当地加以引用,既能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能达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历来受到诗文作者的重视。吴得先博闻强记,有着扎实的古诗文基础,加上他深刻的理解能力,因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用事的例子俯拾皆是,且给人一种“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的感觉。如“服艾可盈腰,世道已陵迟。”这是化用《楚辞·离骚》中的“户服艾以盈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借屈原对世风日下,是非颠倒的无限感慨来抒写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既贴切,又显简洁有力。再如“直谅多闻无处寻,滔滔便嬖苦煎侵。”前句语出《论语·季氏》,谓正直,诚实,见识广的朋友于今不可多得,后句语出《语语·微子》,谓依附权贵、胁肩谄笑的小人比比皆是,表现了作用强烈的是非观念,既高度概括,又具体形象。又如“日暮劳徒倚,修瘦两清绝。”“徒倚”语本《楚辞·远游》,作者借此自喻,写出自己寄居异邦彷徨愁苦的心情,也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其二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尤其是在题画诗方面。吴得先跟新马的书画家多有交往,一些画家常请他在画幅上题咏,故《三无宝诗稿》以题画题居多。综观这些题画诗,其表现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托物咏怀直抒胸臆
  如《题在炎绿竹》:“淇澳有佳人,猗猗自磋切。伫月舒蒨丽,排云亮高节。岂无应物心,奈此霜与雪。日暮劳徒倚,修瘦两清绝。”这是化用《诗经》中的有关句子来描绘绿竹的美好形象,赞美它敢于向上的坚韧不拨的可贵精神。在《题在炎阿茝》两首诗中,作者借用比兴的手法,高声地宣称:“前身本华裔,采采托素香。”(其一)“投荒无寸土,盘根托所生。葳蕤随夷变,用言保幽贞。”(其二)一再申明自己不忘故土,不忘祖国的心愿,表明自己在剧烈动荡的年代要保持坚贞气节的决心。联系到日寇占领南洋期间,这位弱不禁风的书生竟然“手自执锄,以图耕食”,(见其印稿自序)度过了三年半的耕牧生活,我们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由景及人讽喻世情
  如《题郑光汉山水》:“浅草傍孤舟,丛梅挂虚壁。天半耸云峰,遥对双绮柏。茅屋三两间,来往绝人迹。那得静中趣,映门万顷碧。举世栖栖者,形神苦于役。”前六句纯属写景,后四句既流露出自己对这种环境、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更是推已及人慨叹劳动者生活的艰辛。“同予有何人?田田空净植。”《题墨莲》中的这两句诗在反问中表现出作者洁身自好的情怀。一个“空”字把自然人格化了,是融情入景,因景寄情的写法,显得意绪深沉,发人深省。
  借题议论言近旨远
  如《题曾汉光罂花》,先描摹其形象:“妖冶谁家子?绝域耀奇芳……从知倾城顾,形神两俱尫……”表面上似是赞美,骨子里却是贬斥。“煌煌能有几?鸠毒竟难忘。”诗的结句告诫人们,尽管罂花外表艳丽诱人,但我们绝不应忘记它对人们的毒害和摧残。鸠毒的比喻既具体形象,又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盘托出。这首诗的思想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联想类比深化内容
  如《题柳蝉》:“闻道灞桥新柳色,临歧偏绾离人衣。岂真秋絮随风舞,未许蝉声曳别枝。”作者由画面上柳树的形象联想到长安灞桥古人折柳送别的风俗,诗句十分自然地流露了海外游子思归的思绪,又十分巧妙地把画幅的景象跟故乡的景象联系了起来,把今人和古人的情感沟通了起来,深化了画幅的内容,让人在画幅的面前俳徊沉思,情感起伏。
  其三是体裁的多样化。诗集仅收八十来首诗,但形式却多种多样,既有古风,又有律绝。古风中又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之别。
  毋庸讳言,吴得先的诗作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题咏的题材不够广泛,也许是生活的局限和书生意气使然,作者的视角尚未能投向社会的许多角落,其晚年,直面人生的作品比较少。其次,有的作品用典较多,内容显得艰深隐晦,反映了作者浓厚的学者习气。“霜姿”“老去”等词汇的重复使用,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语言表达力。但综观全集,这些不外是白玉微瑕,《守琴轩诗稿》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
  潮剧音乐概述
  沈汝淮
  潮剧形成于粤东、闽南、流布于台湾、海南岛、香港,远播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明代有潮腔、潮调之称谓,清初亦称泉潮雅调,以后有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潮剧等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潮剧。
  声腔渊源及发展
  明代,南戏流播江南等地,一支以中州声韵演唱的正字戏流入闽南、粤东一带,为潮剧的形成奠下基础。潮州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1432)手抄戏文《刘希必金钗记》和揭阳出土写有“嘉靖”字样的《蔡伯嘴》戏文,正是南戏流入闽南粤东的明证。正字戏搬演戏文过程中,把南北曲合套演唱,很受当地群众接受。当地艺人从正字戏搬演戏文和声腔,以潮语腔调演唱,易为白字,称白字戏,又称潮腔、潮调,清人屈大均说:“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起初的潮腔正仿效正字戏的规模和声腔改用乡音演出,属官潮杂陈的演出阶段。曾有“半夜反”的演出形式。戏谚说“正字母生白字仔”就是由此而来,而后,逐渐吸收当地民间声腔(如民歌、小调、歌册、佛曲等),丰富音乐内容,使潮调更具地方特色。明嘉靖丙寅年(1566)潮泉二部校正重刊的《荔镜记》出版,而后又有《荔枝记》《金花女大全》,连同附刊的《苏六娘》《颜臣》共五个戏文,其中四个完全是用闽南潮语方言编写的地方故事戏文,说明四百多年前潮剧演出概貌。
  明清时期的弋阳腔、昆山腔,以及后来的梆子腔、皮黄腔相继流入,对潮剧音乐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清顺治八年(1651)《新刊时兴泉潮雅调陈伯卿荔枝大全》刊行,其中出现了加赠板曲牌,如[梦蝴蝶]等,这是潮剧吸取昆曲的特长而趋向高雅的腔调,是当时在曲牌上的创新。在演唱技巧上也遵循昆腔讲究字正、腔纯、板正的规矩,演化为潮剧唱念的“含、咬、吞、吐”四字诀,并从昆腔吸收其唢呐牌子,笛套,充实伴奏表现力。
  吸收弋阳腔的剧目和唱腔,在曲牌的头、尾和中间插入滚唱的创腔方式更为自觉。现存的曲牌唱腔中“加滚”普遍存在。滚唱的运用使曲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潮剧现有相对固定的音乐结构,又自由灵活的曲牌规范。
  清乾隆以后,西秦戏和外江戏(后称广东汉剧)流播闽粤,潮剧开始搬演其剧目,甚至在舞台上串演外江戏。其时,潮剧音乐大量吸收西秦戏和外江戏的唱腔、锣鼓、器乐曲,加以融化和使用。它们的节奏和频繁的速度、力度变化的板式,以及流畅、绮丽的唱腔曲牌,对潮剧唱腔产生巨大影响。潮剧唱腔在曲牌联缀和滚唱的基础上,发展出板式变化的新腔,为后来“对偶曲”的节节创新和繁荣打下基础。
  潮剧音乐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发展,既保留曲牌联缀的传统声腔,又吸收融化板腔变化的曲调,使剧潮更具特色而风靡粤东、闽南。
  唱腔结构与艺术特色
  潮剧唱腔结构由曲牌、对偶曲、词牌小调三类,构成曲牌板腔混合的唱腔体制。
  曲牌习惯上分头板曲牌、二板曲牌、三板曲牌、散板曲牌和尾声(又称“落尾”)。
  头板曲牌,以一板七眼为主体,多板上起唱,艺人称为“镇头板”第五拍为虚板,即加增板。唱词为长短句,多为四句,也有五句、六句至十句等,结构上,以上、下两个短句为主体,头加序段,尾加收句,中间衬以锣鼓过渡。起腔句和收腔句均有包腔锣鼓。头板曲牌承南北曲结构规范,腔调较为古老。
  二板曲牌,一板三眼和一板一眼二种,多为起、承、转、合句式结构,板上起唱,包括起段、发展段和收段。起收段均有包腔锣鼓,并以锣经作为过渡,二板曲牌在发展腔段常插入板腔形式的对偶腔句。
  三板曲牌,包括有板无眼、散板、有板无眼和散板相结合三种。有板无眼曲牌具有强烈的节奏和紧凑的锣鼓科介,近于说唱,善于叙事,多用于二板曲牌之后,如[驻云飞]等。
  散板曲牌,多用于套曲的前段,作为序引,如[新水令]等。
  尾声,属三板曲类,有快慢二种,用于套曲尾部,有较强的结束感。
  对偶曲上下句体,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上下两句为一对,对与对之间以过门连接,上句一般不停顿,下句衬以帮唱。板式有二板慢、中、快,三板慢、中、快及牵句,二板对偶曲多于弱拍起唱,三板曲多于强拍起唱。对偶句多用于唱工戏的“彩场”。
  词牌填词演唱的固定曲调,词牌曲调有古曲、弦丝、昆曲曲牌等。
  小调来源较广,有流行于民间歌谣的[灯笼歌],有江南小曲[采茶歌],有小戏曲调[补缸歌][骑驴歌],有佛曲的[弥陀经]等。
  唱腔用调分为“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反线”和“轻三重六”五种曲调。五种曲调的名称来自潮州音乐早期的记谱法“二四谱”。“二四谱”出自古代筝谱,采用数字“二、三、四、五、六、七、八”作为记音符号。而“二、四”两音为固定不变的稳定音,也是潮剧主弦的定弦音,故曰“二四谱”。演奏古筝时轻按“三六”弦,发出“6、3”两音,重按之则发出“7、4”两音,有“轻三六”和“重三六”之分。“二四谱”与工尺谱、简谱对照如下:
  “轻三六调”,以“56123”为骨干音,“74”为装饰性辅助音。曲调流畅、轻快,善于表现跳跃、奔放的情调。有[石榴花][红衲袄]等。
  “重三六调”,以“57124”为骨干音,“63”为装饰性辅助音。曲调深沉、含蓄,善于表现庄重、愤怒、激昂的情调。有[四朝元][下山虎]等。
  “活五调”,(也称“活三五调”),最有地方特色。特点是“2”“二四谱”中的“五”)音升高,游移于“2”到升“2”之间(约升高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音),没有“3”音。音阶中的“724”三个音级,“7”音略降低,“4”音略升高,“2”音处于游移状态,善于表现悲怨、忧思情绪。有[罗绮香][花前]等。在传统剧目中,也有悲调喜唱的用法,如《京城会》中的[皂罗袍]和《闹钗》中的唱段。
  “反线调”,带有小调风味,基本属“轻三六调”的变调(下五度调,以凡为宫)。骨干音为“6124”,具有明快、诙谐等特点,善于表现轻松活泼的情调,有[琵琶词][罗汉云]等。
  “轻三重六调”(三音“6”,六音“4”)是介于“轻三六”和“重三六”之间的特殊曲调。骨干音为“56124”。适宜于表现沉思、自叹等内心感情,有[锁南枝][斗鹌鹑]等。又称此调为犯腔犯调。
  一出戏或一个唱段,可视需要选用以上五种中的某一种曲调,也可中途转换其他曲调,五种曲调的伴奏乐器,除“反线调”以常大、小唢呐主奏外,四种曲调多以二弦为主奏乐器。二弦与大、小唢呐不同时使用。
  调门唱腔及伴乐习惯用F调(俗称四孔);唢呐牌子保留使用多种调门。
  用声以童龄声调和音域为主要特点,演唱用真嗓,加以帮声。丑角末角由成人扮演,用声灵活,大致有双拗(即低八度真嗓)、实声、填声、痰火声等。演唱音域分为高、中、低三韵。高韵约为1-i之间;中韵约在5-5之间;低韵约在2-2之间。
  乐队及伴奏音乐
  乐队由文爿和武爿组成。文爿主要乐器有二弦、椰胡、扬琴、二胡、三弦、大有、大小唢呐、横笛等;武爿乐器有大锣(斗锣)、深波、大钹、小钹、钦仔、月锣、锣仔、磬仔、平锣、苏锣、大小鼓、木板、号头等。根据打击乐器的不同组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三种。大锣戏端庄、激情;小锣戏轻快、活跃;苏锣戏热烈、雄壮。
  潮剧伴奏音乐,分锣鼓科介曲调类、唢呐牌子类和弦诗乐曲类。
  锣鼓科介曲调类又分锣鼓科介、唱腔弦介和常用伴乐介三种。
  ①锣鼓科介又称鼓介,属于打击乐演奏部份。如[三站锣鼓]和[号头站],用于演出前的开台锣鼓。其[叫介][过门][暗价][收介]在以烘托情境,与表演程式配合,形成多样相对固定的锣鼓介。如用于交代时间,说明环境的有[安更介][天光介][响雷介]等;用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绪的有[激面介][想计介][水波浪介][惊逃介][打架介][贼科介]等;用于配合演员说白和做科的有[英雄白介][相思白介][台前介][纱帽头介][火炮介][家丁介]等;用于烘托表演动作和美化形象的有[划船介][破城介][恋科介]等,常用锣鼓科介有几十个。
  ②唱腔弦引介分二板介、三板介和杂介三种。唱腔弦引介是唱腔的前奏乐句,接弦乐引句和演员唱腔,有多种变化和组合。有不同板式的不同鼓介,如二板弦引介、三板弦引介;同一板式的不同鼓介,如二板快介、二板中速介和二板慢速介等;同一板式不同锣鼓组合介,如二板小锣介、二板大锣介等。此外尚有扣仔头介、三脚介、魂飞介和新水令介等。
  ③常用伴乐介经常作为舞台气氛音乐、间奏音乐和过渡性音乐使用。分为[随点][插科介][二板双套锣经][想计介]四种。
  唢呐牌子
  唢呐牌子分为套曲牌子和应用牌子两类。
  ①套曲牌子一般由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有相对固定的排列与锣鼓编配法,用以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或表演内容。如《封相》表现苏秦封六国相的故事,配有模拟表演。《十仙》表现八位仙家向王母娘娘庆寿的故事。潮剧开台前用套曲牌子有《开台团圆》,表示开锣大吉,用演出结尾的《收煞团圆》,表示收锣圆满。
  套曲牌子继承传统鼓吹的演奏方式,唢呐吹奏与锣鼓演奏紧密结合,各个曲牌的旋律与锣鼓句法相对稳定,保留鼓吹乐的风格与特点。
  ②应用牌子应用牌子用于配合剧情,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如武将行兵用[一江风],文官行兵用[朝元歌],排阵、中箭用[满江红],官相升帐用[无头坠子],写信、对话或上奏用[急三枪],授艺、玩耍或开荒用[秋千歌],结婚拜堂用[大拜堂],反面角色上场,对骂或答辩用[七句半],搜宫、搜府用[女搜宫],武将坐高台、拉山(起霸)用[粉蝶],相会或离别用[山坡羊·清]等。应用牌子与舞台表演结合起来,形成相对固定的吹奏程式,较多地保留在传统剧目或历史剧中,现代戏较少应用。
  弦诗乐曲
  弦诗乐曲分为弦诗、笛套和杂曲三种。
  ①弦诗原为古乐诗谱,结构严谨,板拍均称。由[头板][拷拍][三板]三段组成,每段均六十八板的称为[排诗],如[平沙落雁][寒鸦戏水]等。现存排诗十余首,俗称十大套。舞台应用,一般作为过场或两个唱段中间的表演或说白的间奏音乐。
  ②笛套吸收自昆曲牌子、古乐曲、汉调音乐而成。多作为迎送、拜堂、饮宴、赏月等清静优雅场面伴乐,如[百家春][迎仙客]等。
  ③杂曲大多来自正字戏、昆腔、汉调的伴奏音乐及民间小曲和地方音乐。如[柳摇金][小桃红]等。还有部份乐师创作小曲如[五月五][象弄牙][朗清月]等。这些小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既为舞台伴奏音乐的一部份,也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
  附记:
  1983年国家下令编篡《中国戏曲志》,福建省被定为首批编篡的省份,省、市都成立戏曲志编写领导班子和编辑部。当时,我被指定为潮剧音乐撰稿人。1983年9月,我参加省戏曲志编辑部组成的代表团,赴广东海陆丰等县对正字戏、白字戏进行考察。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观看正字戏和白字戏的几场演出,召开了两次老艺人座谈会,颇有得益。对“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说法较有理论依据。回来后,撰写《潮剧音乐》初稿,1984年4月参加省戏曲志音乐辞条研讨会,在会上作《潮剧声腔的形成和唱腔艺术特点》发言。之后,修改稿刊于《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县潮剧团部份演员的唱段也随之载入志书。
  1998年10月,县文化局举办“诏安县艺术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参加者有县潮剧团的演职员和市艺校潮剧班部份教职员(中级职称者除外)计四十多人。文化局约我为培训班讲授潮剧音乐课,再三推辞不了,只好在原有稿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参考有关资料,写成《潮剧音乐概述》作为讲义,登台复命。同期讲课者尚有沈文生、杨秀娟、沈金耀、沈小秋等人。艺术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的举办,在县文化史上留着印记。
  诏安汉剧漫话
  涂绍聪
  诏安汉剧的来历:
  诏安汉剧,又称“外江戏”,与广东汉剧、闽西汉剧同一剧种。
  汉剧源于湖南祁剧,以中原音韵中州音演唱,主要声腔属弹腔南北路。曲调优美、丰富,唱腔委婉而又严谨,很受人欢迎。汉剧流布范围甚广,除了我省闽西、闽南以及粤东、江西地等外,我国的台湾省与东南亚等地方也甚流行。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外江戏始入诏安演出。
  据老一辈回忆,县前街“福德公妈庙”建成于咸丰元年(1851),落成庆典时,就请“外江戏”来演出。这说明,清咸丰以前,汉剧已在诏安一带流行。
  后来,诏安也组织了“外江戏”,参加活动的人都是自发的,即使当不上角色,听听戏、打打杂,也很乐意。外江馆的活动经费,均由大家自愿捐筹。凡是参加“外江馆”活动的人,都是抱着积极、热情的态度。一些地方上的仕绅也常常参加活动,听听音乐,有时也随兴学唱几句,做为一种享受,因此这些人也常常拿出较多的银两做为活动经费。因此,从来不曾出现过缺经费的情况。
  “外江馆”除了人家前来聘请演出外,很少自己去收戏来演。
  在正常的活动中,“清唱”也是“外江馆”活动的一种形式。为了吸引观众,在清唱中还常常配合木偶戏的演出。因此,每个“外江馆”几乎都附带有自己的木偶戏班。可以这样说木偶戏也是“外江戏”的一个组成部分。
  诏安汉剧有三个最为活跃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汉剧”刚传入诏安的时候。据老辈所述,当时外江馆日夜笙歌不断。这个时期都是外来戏班来诏演出。如“老三多”班、“老福顺”班、“荣天彩”班等。由于“外江戏”曲调高雅,而且人们认为是外来的“官戏”,群众感到清新奇特,仕绅又认为捧这种“官戏”不会降低身份,所以在城乡都受欢迎。这是“外江戏”得以在本地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时期,在清末到抗日战争前。外江戏爱好者开始聘请教师教习外江戏音乐和唱腔,先后办起三个曲馆。清末时,诏安城内设有“醉玉馆”,王墩头村(后迁北关)设有“楚南馆”,两馆各成一派。民国9年,南关办起“三玉彼”,属“醉玉”派系。
  两派各自吸收学员向农村发展。属“醉玉派”的有含英、西坑、寮仔、菜园埔、山保雪等村;属楚南派的有大布、美营、龙坑、上陈、沈寨、溪南、埔上、上湖等村。这说明,当时汉剧已遍及城乡。
  各处地方绅士与商贾都愿为扶植本地的“外江馆”出力、助威,促使各个“外江馆”形成竞技竞艺的局面,常常在某一个庙会或某一节日的演出中唱“对台戏”,互相竞争,唯恐失了脸面、坏了名声。有时为取胜对方,还常常邀请外地戏班前来助威。
  由于有了这种竞争的局面,各个“外江馆”的活动就显得更为活跃、更有生气。竞争促使戏班的技艺更上一层楼。当年常常演出的剧目也日益增多,如《百里奚认妻》《铡美》《虎头牌》等20多个剧目。但演出时多为折子戏。
  第三个昌盛时期,就是建国后的10年里。当时“三玉”与“醉玉”合并为“醉玉汉剧业余剧团,后由县长姚金孝提议改名为”新声汉剧业余剧团。”“楚南外江馆”改名为“楚南汉剧业余剧团”。在县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新声”与“楚南”二个业余剧团积极参与党的各个时期的中心活动,经常四出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法令。他们自编自演,原“海燕潮剧团”的编剧涂少谟先生曾多次为他们创作剧本,如在宣传统购统销政策时,涂少漠先生为剧团创作小戏《踊跃缴公粮》;在走合作化道路时,创作了小戏《走合作化道路》《吹箫引凤》;在大炼钢铁中,创作《钢水奔流》等剧目。
  “新声汉剧团”的频繁活动,曾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特别是广东省汉剧院一团来诏演出时,著名演员黄桂珠、黄磷传等先生亲临“新声汉剧团”指导,还赠送了大量的行头、道具,并邀请“新声汉剧团”负责人杨尚武、姚婀娜等同志到广东做客。龙岩汉剧团赴诏演出,主要演员也多次到“新声汉剧团”和“楚南汉剧团”进行指导,并举行联欢会,互相交流。在省内外各有关团体的支持与鼓舞下,“新声”与“楚南”两个汉剧团干劲更大,活动更为频繁。特别是“新声汉剧团”还曾公开在戏剧院卖票演出,一连一个多星期,观众反映很好,卖座率也不错,这说明“新声汉剧团”的演技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受到观众的认可。
  1962年,龙溪地区举办“文艺汇演”,涂少漠先生为“汉剧团”创作了小戏《选婿》荣获龙溪地区“剧目奖”与“演员奖”。
  十年动乱中,这个群众文娱活动的团体受到查封,至今尚未能恢复。在家母姚婀娜多方收藏下,目前尚保留下“总纲”(剧本)20多本,计有折子戏近百出。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