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415
颗粒名称: 读者·作者·编者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读者、作者、编者的情况。其中包括《悬钟城明代摩崖石刻辑录》部分题刻人身份补遗、关于田考三代人一些史实的订正、读者来函等。
关键词: 诏安县 读者 作者 编者

内容

《悬钟城明代摩崖石刻辑录》部分题刻人身份补遗
  《诏安文史资料》第21期刊登傅崇毅先生记录整理的《悬钟城明代摩崖石刻辑录》一文。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一些诗文题刻人的身份不详。在30方石刻中有15方近20人“不知何许人也”。
  后来收到漳浦县政协文史委林祥瑞先生提供的旧《漳州府志·兵记》方面的资料复印件,从中又查出部份题刻人的身份,现补遗如下:
  题刻九:呼良朋,福建镇卫千户。隆庆六年(1572)任南路参将。
  题刻十:邓铨,铜山寨钦依把总。按,明制,钦依把总与守备同体事,权颇重,非各营哨名色把总之比。
  题刻十二:梅应魁,武进士,孝陵卫指挥。万历七年(1579)任南路参将。
  题刻十五:李趋,浙江松门卫人。万历十年(1582)任南路参将。
  题刻十九:蒋基,武进士,苏州卫百户。万历十七年(1589)任南路参将。
  又,题刻二十三:“陈廷筹”应为“陈廷对”。陈廷对,明天启间(1621-1627年)任南澳副总兵,武状元,福州人,善草书。
  现尚有部份题刻人未查出其身份,一些人以其字或号题刻,更难查明,今后如有发现新的资料再作补充。
  漳浦林祥瑞先生热情提供资料,在此特表感谢。
  (本刊编辑部)
  关于田考三代人一些史实的订正
  主编同志:
  《诏安文史资料》第10期登载田考孙女田娘叶1988年12月24日从星洲寄给政协陈福亮主席信。介绍她祖父田考出洋谋生发家致富和田振安公司经营发展、田庄学校创办等事迹,纠正一些传闻讹误。她是田考五子田祈旺女儿,家族成员反映史料,当较符事实。
  《诏安文史资料》第21期所载《田考三代人和田振安公司的业绩》《诏安最早的华侨私立小学——田庄学校》2篇文章,对照田娘叶提供史实颇多出入,特提出个人意见:
  (一)田考既然生在1838年,16岁出洋时间当为1854年,两年后应为1856年,文史中1844年和1846年当属笔误。
  (二)田考在南洋结婚,生育7子2女,长子祈福、次子祈顺、三子祈德、四子祈佑、五子祈旺、六子祈端、七子祈源。祈源十岁病故,仍当算七子。田考首次返诏探亲时,他嫂子代聘许氏夫人,又生3子,即熙春、淑和、有秋。如是,田考应有10子,而不是6子。
  (三)田考病故后,接管田振安公司和发展壮大的是二子田祈顺,功不可没,但他1911年就病故了,死时才42岁。
  (四)继承发展的人是田考五子田祈旺,不是孙子田贵宗,一直经营至1930年,因大房祈福、二房祈顺子孙要求分家,才结束田振安公司。
  (五)田祈顺生有6个儿子,田贵宗属四子,而不是独子,五子名贵全、六子名贵盛(一、二、三子名未详)。
  (六)田庄学校是1920年田祈旺回里探亲时倡议、并负责经费筹拨,而由其胞弟田有秋创办的。田有秋是满清末科秀才,办学有经验,田考遗产同样有继承权。何文谓1918年由田祈顺创办有误,因祈顺1911年已逝世。娘叶女士提供材料较符事实。
  以上六点提供参考。
  撰安
  沈大文
  2002年2月10日
  读者来函
  一
  诏安文史资料编辑部:
  《诏安文史资料》第21期刊发傅崇毅先生采写的《诏安县重要纪事·“文化大革命”时期(上)(1966-1970)》一文中,录“1968年3月30日,一派群众组织以批斗‘走资派’为名,派持枪的学生到看守所提押原县委书记罗全贵,副书记刘锡平,扬青云、何瑶波等人到戏院批斗。”但事实何瑶波烈士从未被抓进看守所,而从看守所被提押。应改为何瑶波“在原县委宿舍被强行提押。”特此说明,以免引起混淆。
  黄尖
  2002年元月
  二
  诏安文史资料编辑部:
  贵刊第20期《沈东海其人》一文中第89页“沈皜芳”应改为“沈若”。《诏安县重要纪事》一文第17页“深桥村同凤寮村械斗”应改为“深桥村同凤寮村的吊窝寨械斗”。
  傅崇毅
  2002年12月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