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92
颗粒名称: 教育春秋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10
页码: 116-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山区育出栋梁材——诏安县红星中学概况;告别落后飞跃发展——红星乡小学教育回顾;巡回艰险路老区育新人——记全国劳模;原红星学区校长陈友光等。
关键词: 诏安县 教育春秋

内容

山区育出栋梁材
  ——诏安县红星中学概况
  吴坚成
  诏安红星中学座落在闽南革命老区乌山脚下,学校占地面积1474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1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6个,教职工44名,学生近千名,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1970年以前,红星农场(1984年才建乡)没有自己的中学,学生只能翻山越岭步行到西潭、官陂等中学求学,十分艰难,能上初中者寥寥无几。
  1970年红星农场党委为解决本地学生入学问题,决定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中学。经考察,决定暂借供销社的三间房子做教室。同年3月,由农场分管领导沈院子主持,在农场场部食堂举行隆重的开办典礼,取名“红星农业中学”(简称红星“农中”),由方文庚任学校负责人,开设初中2个班,学生60多名,教师5人,初中学制二年。学校创办之初,设备十分简陋,唯一的财产是30余套课桌椅。借用的3间房子除2间当教室,剩下的1间小房子就做教师的宿舍和厨房。为维持生活,师生动手开垦学校周围的边角地,种上瓜菜。5名教师轮流挑水、煮饭,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开展起来。
  同年7月,农场党委决定把学校搬到农具厂。时值文革,大搞政治运动,虽是暑假,但教师全部参加学习班,场党委指定罗猛森老师留校筹备搬迁工作。当时农场党委拨了几百元,另找些旧材料,请几位泥水匠修修补补,用2个月时间,终于把农具厂儿间破烂不堪的肥料仓库整理出来,共得教室3间,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厨房各1间。后县主管部门又拨下2000元添置办公用具,终于完成新学期的筹备工作。
  9月,县革委会宣传组派吴清于为红星中学校长,学校改名“诏安县红星中学”,并从诏安一中等校抽调5名外地教师充实学校教学力量,还增配4名后勤人员。从此,教师才摆脱轮流煮饭、分饭等事务,学校开始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为解决学校经费不足,学校特向农场租地由张仰春老师带领师生搞试验田。
  1971年,农场党委为了恢复农具厂的正常生产,决定将学校第二次搬迁。但在新校址的选定问题上各方意见分歧很大,几次磋商协调,最终把新校址定于许寮村南侧的后山头(即现校址)。当时县下拨2000元为基建款,学校成立以校长吴清于为组长的筹建小组,发动全校师生劳动建校。由于资金不足,拖了1年才完成平房教室6间,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各4间,厨房餐厅1座,总造价约3万元,超支数千元,生活设施尚未能完善,师生用水、厕所无法解决,只好利用农具厂留下的厨房。上下午放学后,师生得步行1公里的路程到农具厂吃饭,提水,而师生大小便则须到许寮村或荔枝树下解决,一直到1973年才基本结束这种状况,全部移到新校舍。1976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掀起办农场的热潮,重新组织学生劳动建校,搬掉校址上的小山头,并于当年春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自带粮食、集体住宿到芹山作业区内田仔的山峰上开办农场,但由于人力、物力不足,不久就停止了。
  1976年9月学校扩办高中部,学制二年,但由于学校条件差,师资不足,交通不便,后勤工作难以跟上师生生活极端艰苦,教学工作难以保障。1979年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高中部停止招生,1981年学校撤销高中部。
  1980年为扩大学校基地,学校主动与所在地村联系并取得其支持,同意砍伐学校范围内的荔枝树40余株,从而净化了校园环境,排除了农村体制下放后群众的干扰。此后学校逐年节约资金购买石板条,完成366米的围墙,既保证学校安全,又避免当地群众的侵占和对教学秩序的干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学校开始整顿校风校纪,确立了“教学严谨,开拓进取”的校训,学校教学开始走向正规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4年9月,许养庆接任红星中学校长,随后几年里,学校又新分配了一批青年教师加强了学校的教学力量。在许养庆校长带领下,全校教师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中考开始了“零”的突破,并年年有提高,逐步跃居全县上游,1989年许养庆校长获“庄重文优秀校长奖”。随着学生数的逐年增加,1989年学校动工兴建混凝土结构教室2层4间,1992年在此基础上往东连接2层6间教室,并修建食堂1座,教师宿舍(平房)8间。至此,学校设施基本能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994年9月,胡镇南接任红星中学校长。随着生源的剧增和原来平房老化成危房,学校的教室又明显不足。从1996年开始,学校抓住“普九”验收契机,多方筹措资金,逐步拆除七十年代兴建的所有平房,精心规划布局,兴建了教学楼、综合大楼、教师宿舍楼;扩建了运动场、铺了水泥校道、栽花种草;同时,装备了电脑室、图书馆、教职工活动室、实验室等教学生活辅助设施;发动全校师生再掀劳动建校新高潮,修建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校门通往公路的水泥校道。从此,红星中学师生有一个美丽而整洁的校园环境。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重视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依山傍水,校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建筑布局井然,是我县第一批“花园式”学校。1999年被省绿化委授予“省绿化红旗单位”,获漳州市“环境优美奖”,2000年5月获漳州市“校园建设与管理先进学校”,2001年被县评为“绿色学校”。优美的校园,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几年来,学校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巩固,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千方百计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并通过教代会制定《教师工作量要求》《教师出缺勤及奖惩办法》,强化内部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以理服人,以制度管人。同时,根据我校地处山区,条件艰苦,青年教师多,外地教师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学校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尽可能多地为教师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党支部、工会注重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给予照顾,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业务上积极组织教研、培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函授、自学考试,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大胆提拔和任用青年教师担任各种重要工作,目前有的青年教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成为学校的领导和教学骨干。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安居乐教,外地教师不仅愿进来,且留得住,彻底改变了以往在他们印象中的“红星窟,会进不会出”的看法,在每年新教师的选岗中,红星中学是他们的首选对象。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学校每年的中考上线率和综比率均居全县普通中学前列,多名教师、学生多次获省、市、县奖励。
  学校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在社会上博得良好的赞誉。几年来,红星学生没有一个要求转学或到外校借读,而要求到本校来的外乡镇学生却比比皆是。同时,由于本校的办学成就突出,多次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曾获漳州市“办好初中先进校”,县“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
  红星中学建校3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们这些人中,有的成为政府官员,有的成为企业家,有的成为教育界的领头羊,更有大批在各条战线上默默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他们正为红星的富庶和繁荣,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山区出了栋梁材。
  面对明天,我们任重而道远;面对困难,我们毫不畏惧;面对前景,我们充满信心。
  红星中学历任校长或负责人
  方文庚 1970年3月-1970年8月 负责人
  吴清于 1970年9月-1975年8月 校长
  徐东经 1975年9月-1978年8月 校长
  林汉清 1978年9月-1979年8月 校长
  张建祥 1979年9月-1980年8月 校长
  沈大钦 1980年9月-1981年8月 校长
  林汉清 1981年9月-1984年8月 校长
  许养庆 1984年9月-1994年8月 校长
  胡镇南 1994年9月至今 校长
  (本文资料由罗猛森、胡镇南、林枋旭诸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告别落后 飞跃发展
  ——红星乡小学教育回顾
  张新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英明政策给红星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红星人民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同心协力,建设家乡,出现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人民丰衣足食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伴着经济的发展,红星教育也由落后走向辉煌。
  一、落后的底子
  红星乡——原名金溪,地处乌山群峰环抱之中,边远偏僻。解放前这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文化基本空白,只有个别村设有私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举国上下掀起抗日救国热潮。为传播新文化,教育国民,在抗日的烽火中,红星创办了第一所公立小学——金溪初级小学,校址设在庙兜村神庙里,当时仅有2名教师(校长兼职),学生30余人,校内设施如黑板、桌椅、教师办公用品、生活用具等都是由各村临时筹凑的。因校舍狭窄,1938年迁址金溪墟镇金庙里。
  二、艰辛的步伐
  解放后,红星乡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金溪初级小学学生数发展到近百名,教职工共4人。因校舍不足,1953年春,又迁址圆林村崇文祠堂。同年,老区革命根据地——进水基点村创办进水初级小学,校舍在祠堂,老师2名,学生30余人。1953年由国家拨款筹建土木结构校舍,1954年新校舍落成。1955年,金溪初级小学升格为金溪中心小学,下设4所分校:石楼村分校、西埔村分校、下河村分校、朱厝村分校,每个分校只有1名教师(校长兼),学生数多则几十名,少则十几名。1956年,进水小学升格为完全小学,白路盆、北蔗村设“巡回教学点”。当时陈友光校长为山区教育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1956年他出席全国劳模大会,《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曾报道了他的模范事迹,陈校长为山区的教育事业树立了一面旗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红星乡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渐改善,至1966年,各村都办起了教学点。教育虽然有了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当时除了进水小学校舍外,其它都设在祠堂或简陋的民房里,校舍破旧、残缺、昏暗、潮湿,“日出鸡蛋影,下雨叮咚声”,学生冬天寒颤颤,夏天热辣辣。当时的师资依靠“外援”,红星本地公办教师只有6人。因经济贫穷,上不起学,大多数的学生徘徊于校门外,女孩子无人入学,各校基本是“和尚班”。这就是当时红星乡的教育现状。
  三、飞跃的发展
  何时才能改变这落后面貌?红星人民盼望着、追求着。1978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为发展经济、振兴红星,乡党委、政府做出了治贫治愚的决策,树立“科教兴乡富民”观念,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分两步目标进行:(1)1992年开始奋斗实现“一无二有”工程。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校舍告别了旧祠堂,取而代之的是土木结构的新校舍。(2)大力宣传九年义务教育法,在社会上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为改善办学条件,乡、村两级政府克服困难,多方集资387万元,扩建、新建校舍1.6万平方米,村村都有混凝土结构新校舍,校校都有石砌围墙,每个村子最高、最美的就是学校的教学楼,崭新美丽的校舍校貌成为红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全乡干部、群众、教师同心协力、铁心拼搏下,1995年实现了“一无二有”“十配套”工程,1997年5月扫盲工作通过省验收达标。1997年秋,“普九”工程如期达标,得到参评领导的赞誉。乡文技校因势发展而先后举办了多次专题讲座:“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乌龙茶的初制工艺”“优质青梅的培育与管理”等等,有力地推动了红星乡经济的发展,农民们尝到了科技富民的甜头。
  红星乡的基础教育,由于抓住发展机遇,建立学校管理机制,制定系列规章制度,激励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取得办学效益。德育方面:少先队工作曾获省最佳奖杯;智育方面:统考成绩综合比,10多年来稳居全县前茅,今年统考更进入前3名,每年为诏安一中输送优秀学生,为学生升上高一级学校就学走上成才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年来,红星乡的基础教育为国家、为家乡的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现大中专生遍布全国各地。红星乡的教师不但自给有余,全县各乡镇都有红星籍的教师,以坪林村为例,全村总人口460多,解放前没有一个人识字,改革开放前只有高中生3人、初中生12人、没有大中专生。现在180个青少年,个个初中毕业以上,高中生36人、师范生9人、中专生6人、大学本科生2人,这就是红星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四、园丁的赞歌
  红星乡教育实现飞跃性的发展,除了党政领导的关怀外,更有园丁们的辛勤耕耘,在教师群体中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学区领导发扬当年陈友光校长的精神,为红星教育的崛起呕心沥血、执着追求,不管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们涉水跳壑,深入各村各校搞调研,做到胸有成竹、因势利导、以身作则、从严治教,克服不利因素,力争创佳绩。为振兴红星乡的教育事业,多少教师默默无闻工作,孜孜不倦求索,奉献出他们的光和热。如共产党员杨大贵、张两木、许仙球等老师,他们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积劳成疾,身患重病仍坚持在第一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用他们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园丁赞歌。如省模范教师罗济之,优秀共产党员张再胜坚持边远山区任教,一任就是20多个春秋,工作扎实,爱生如子,更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争创第一,屡屡夺魁,在他们心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红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五、未来的希望
  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红星乡基础教育进行机构改革。新世纪伊始,红星乡便召开教代会,通过红星乡中心小学管理系列章程,并加大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使红星乡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有一个团结奋进的中心校领导班子,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我们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巡回艰险路 老区育新人
  ——记全国劳模、原红星学区校长陈友光
  吴倔冷
  党和人民忘不了建国初期坚持在乌山革命老区播种文明、为“红星”教书育人的陈友光老师。
  199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录入了陈友光献身老区教育的光辉事迹。2001年7月31日市、县、镇的党政、工会、劳模协会有关领导和县医院的主治医师,冒着酷暑,翻山越岭到偏僻的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看望安度幸福晚年的全国劳模陈友光,把全国总工会慰问金3000元,送到他手上;为他挂上诏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授给的“劳模光荣之家”的牌匾;主治医师详细地为他检查身体,以保老劳模延年益寿。2001年8月31日,福建省的《劳模通讯》报道了陈友光的近况。陈友光矢志为老区培育人才,操劳过度,三次病临险境,是党和政府为他延医开刀,精心治病,才得以化险为夷。党、政府、全社会的亲切关怀,鼓舞了陈友光及其家人,也激励了广大教师和群众。
  一
  陈友光于1925年出生在白叶村一个普通农家,父母把希望押在友光身上,起早摸黑、节衣缩食,期望他上学成才。想不到1943年从广东省饶平县初级农业中学毕业的友光,年年找不到工作,饱受有钱人的冷嘲热讽。1947年,央人说情,好不容易当上了村里自筹的教员,可极微薄的薪水,又给本村保长侵吞了,友光找保长论理,差点儿被砸破脑袋,对旧社会太失望的他,气得把家中珍藏的书一把火烧个净光!
  1950年,迎来新社会的陈友光参加了土改队,受到党的培育,冷却的心田看到希望而沸腾起来。他找时间向小学的老师请教,把丢荒多年的知识拾回来。1952年组织上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派他到革命老区的白路盆和北蔗两个小村巡回教学。两个村在万山丛中,四月天下霜、六月天穿棉袄、八月天满山迷雾。旧社会时北蔗村也曾家家凑了钱,用轿子抬上一位先生来教书,供养了个把月,先生受不了山高水冷,偷偷地溜走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党十分重视老区的教育事业,选派有志向的知识青年上山。友光深刻理解在乌山上播种文明的意义,冲破了亲友的劝阻,告别妻儿,背上行李,挑着几十本课本和练习薄,踏着寒霜上山。村民得到讯息,早已煮好饭菜,恭候这几代人热切盼望的老师,热情令友光十分感动。学校环境十分艰苦,教室、黑板、桌椅几乎没有,学生数少,困难大大超过了他的想象,可是友光铁了心搞好教育事业:8个学生要当80个来教,山神庙当教室,借木板架桌椅,要坚决把学校办起来。村里要办学校了,群众十分高兴,一个单身汉主动让出半边屋子当教室,红军妈妈吴阿柔发动群众送来几块木板,挑光亮的刷成黑板,其余架成桌椅。朗朗的书声,燃起陈友光对人生的希望,也激荡着老区人民对未来的向往!
  二
  北蔗距白路盆,有26里极为崎岖的山路,上坡时鼻子几乎碰到山壁,下坡好象滑铁索,群众说“上山攀树枝,下山坐飞机”。两村的群众要轮流护送友光巡回教学,友光说什么也不答应。一个浓雾天,几步外什么也看不清楚,友光刚走出白路盆村口,民兵队长追上来拦住了他说:“大雾天野兽常出来,怎能让你独自去北蔗?明天我陪你去吧!”“不,我决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他谢绝了民兵队长的好意,坚决走了。半路上,刚发现有野兽的粪便,抬头一看,迎面来了6只张牙舞爪的恶狼,友光急中生智,张开手中的雨伞,用力挥舞,群狼突然见这“新武器”,惊慌失措地逃走了。巡回在这条惊险路子,每一回生死的锤炼,都使友光的革命意志得到一次的升华。教学以外的时间,他都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生了病,他代请医生,代付药费;阴天、雨天、村民无法烧木炭,生活更加困难,他便带群众找生产门路,组织起来开了200多亩荒地,增加了收入;村庄间的路,年久失修,他发动群众修了一条又一条的道路,时间长了群众遇到什么难事,都找他商量。友光不适应山区气候,常流鼻血,群众着急了,为他从远地请来医生,买了鳗鱼和高丽参,治好了这个病。当时,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刘永生访问老区,“五老”争先向司令夸奖陈友光,司令特地到学校拜访友光,倾心交谈老区的发展大计,使友光更坚定了扎根老区的信心和毅力。陈友光成了老区教育的一面旗!
  三
  1955年国家加大老区文化建设的步伐,拨专款在进水筹建完全小学,以解决周围11个村学童的升学难题,调友光当校长。他当时患痢疾1个来月未愈,但立即打被包到进水。他带病挑沙、打砖坯,把建校款一元当两元钱使用,实际行动成了无声的命令,老师和群众也跟着他干起来。莽莽乌山终于破天荒耸立起一座宽敞、明亮的校舍,为老区小学告别危房破庙做出了示范。从单人巡回教学到领导一个完全小学,友光明白:不能只靠自己苦干,要带动全校教师同心合力干!他对老师“约法三章”:校长要象学生那样尊重老师的人格,象知心朋友那样和老师交流心声,象亲人那样关心老师的家庭和生活。一位犯过错误的老师调来进水,深怕被人岐视,想不到友光在业务上真诚拜他为师,让他感到有“用武之地”,成了学校的业务骨干;一位团员教师工作上拈轻怕重,友光同他促膝谈心,带他访问群众,使他深刻感受校长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坚定了为老区教育献心的决心;一位老师因与爱人矛盾恶化而苦恼,友光象亲哥哥那样让他在爱人面前剖析自已的不是,并多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使小俩口重新和好。1956年陈友光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他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使学校越办越好。1958年上学期,全学区18间小学统考,进水小学名列第一。友光多次被评为省、市、县的教育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并当选省政协委员。1956年,陈友光赴京出席全国教育工会代表会,他的先进事迹,传遍全国城乡。
  四
  陈友光的名字响了,社会地位高了,他为老区教育献身的信念也更加坚强。1959年友光到县里开完教学改革大会,冒雨返校,到大布时山洪爆发,滔天浊浪挡住去路。村领导和群众热情留他暂时避雨。为了及时传达大会精神,他谢绝了挽留,雨中强渡大布溪。到西埔溪时找不到船只,他急中生智,请群众用“谷桶”当渡船,抢险强渡,“谷桶”驶入进水溪时,群众看到“谷桶”渡来比亲人还亲的校长,大受感动,会游水青年的扑通跳下水向他泅去,簇拥着“谷桶”,护卫校长安全上了溪岸。至今,老区仍盛传着“谷桶渡校长”的故事。这年12月,中共诏安县委作出决定:树立陈友光为“红勤巧”的标兵,号召全县人民,掀起学习陈友光的热潮。1960年友光再度晋京,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大会授予陈友光“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组织上多次征询陈友光有什么要求、什么愿望?他总是说:“坚持老区教育是我唯一的要求,也是我最大的愿望!”所以他一直扎根在乌山这一方红色沃土。进水小学升格为中心小学、学区,陈友光随之担任中心小学校长、红星学区校长。为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他深入公田、龙磜、六洞等村,使70多个荒废学业的学童重新回到教室。是他,善于发动群众,让103名幼儿全部入园接受学前教育;是他,抓好扫盲工作,让94.3%的青壮年扫除文盲,并进一步组织284名脱盲青年在业余高小就读……1981年10月起,陈友光光荣退休后了,但20多年来,他仍热切地关注着改革大潮中“与时俱进”的教育事业,关注着“三个代表”学教运动的深入开展。经常到白叶村看望他的有党政领导、老同事,有他培养成才的学生和结下鱼水情的老区群众。他晚年的幸福生活,成了人民教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友光啊,共和国牢记着你!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