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乡的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88
颗粒名称: 红星乡的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2.1
页数: 2
页码: 109-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红星农场的乡镇企业发展历程。自1958年社办企业开始,红星农场在橡胶种植方面取得了成功,并兴办了食品加工、青梅果场和龙建试验站等企业。但在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企业被关停。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开始发展,红星农场也逐步发展橡胶生产。后来,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橡胶生产效益下降,红星农场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改种青梅等其他作物。此后,红星青梅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并促进了青梅加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诏安县 红星乡 企业发展

内容

乡镇企业的前身为社办企业,1958年“公社化”以后,全县相继掀起“四土化、四大搞、大办公社工业、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1959年我县开始试种橡胶并获得成功,红星农场也开始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业,成为全省五大产区之一。刚刚筹建起来的红星农场,借助这股强劲东风,大力兴办企业,红星食品综合加工厂米厂、紫梅坑青梅果场、龙建试验站等相继成立。
  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社队厂场大量关、停、并、转。红星农场也仅有红星食品综合加工厂得以保留。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1982年作为全县橡胶种植五大主产区的红星农场胶量日见增加,到1985年已发展到1.04万亩成片胶林,随着万亩胶林的种植和产胶量的增加,橡胶厂也应运而生。1984年10月红星乡人民政府成立,乡、场并存,县里成立乡镇企业管理局,社队企业易名为乡镇企业。是时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橡胶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干胶价格低廉,橡胶生产的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因此,红星农场大胆作了农业结构调整,砍伐了大部分橡胶,改种青梅、八仙茶和其它杂果。1987年,由于当时外部环境宽松,内部机制灵活,市场购销两旺,乡镇企业进入了“黄金时代”,合作或个体创办企业蔚然成风,一批名、特、优产品开始显山露水。我乡乡镇企业利用优惠政策与扶贫资金,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培植骨干企业,开发市场适销产品,壮大规模经济,赤竹坪林场瓷厂开始兴建,1989年投产。红星食品综合加工厂,增资扩产开发罐头、蜜饯等生产线,主要产品有荔枝菠萝、杨梅、枇杷等罐头。到1988年产值达57万元,税利28万元。
  1991年,时值国家实行治理整顿,经济环境趋紧。我乡依据扶优限劣原则,相应关停制胶厂、红星食品加工厂、赤竹坪农场制瓷厂。
  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告别了短缺逐步进入买方市场。随着红星青梅种植业发展壮大,红星青梅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全县青梅产量、品质、加工量、出口量、科技水平、市场占有率“六个全国第一”的目标。红星乡以个私经济区为龙头,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在巩固发展青梅基地种植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青梅鲜果质量,突出发展青梅精深加工产业链。以诏安被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为契机,重点建设万亩优质青梅原料基地,抓好现有金川等青梅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大对青梅浓缩液、干湿梅、青梅酒、话梅、青梅茶等青梅系列加工品的开发力度,促进青梅加工向多样化、精深化方向发展,盘活青梅营销市场,形成产、加、销、科研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互相依托,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提高青梅产品附加值,推进青梅产业化,促进青梅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坚持“不论成份一起上,大中小企业齐发展”的方针,兴办乡镇企业。出台了《红星乡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意见》,从投资用地优先、简便手续、减税征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金川、金三源、绿进亚欣、绿源等5家中日合资、台资、内联青梅加工企业和1家绿香园茶业(诏安)有限公司加工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境内的5家青梅加工企业,年加工干湿梅5000吨,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年产值6000万元。由于乌山充足的水利资源,2001年三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前来办厂,北蔗四级水电站开始兴建,一期工程可望2003年底竣工。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金雄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