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困境·展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87
颗粒名称: 辉煌·困境·展望
其他题名: 诏安红星农场发展概述
分类号: F306.1
页数: 3
页码: 106-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红星农场在万山丛中,四面环绕着乌山和点灯山,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农场的发展几经波折,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然而,近年来农场面临着困境,经济形势困难。新一届领导班子制定了“外争项目、内挖潜力、增收节支、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红星农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 诏安县 红星乡 农场

内容

诏安红星农场在万山丛中,乌山和点灯山四面环绕,山青水秀,重峦迭嶂。农场的发展几经波折。
  一、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诏安红星农场辖芹山、下河、许寮、东埔、西埔、朱厝、五洞7个作业区和龙建试验站、紫梅坑青梅场,场部设在东埔,场部机构设置有:办公室、计财科、生产科、保卫科、工会等。全场土地面积119356亩,其中水田1533亩、农地514亩。1992年底统计,全场有人口6008人,其中干部职工2791人,在职国家干部职工21人,以工代干85人,离退休职工458人。
  历史沿革1958年5月,随着“大跃进”鼓声轰鸣,诏安县大办农场,红星农场也于那时开始了筹建工作。由何文光、詹功伟、沈平经等人带队,进行实地勘察和论证,成立了公田茶场和庙林农场。庙林农场是由芹山林场扩建的,后又更名为金溪农场。公田茶场和金溪农场就是红星农场的前身。1958年10月22日,由金溪农场、公田茶场和金溪、进水、公龙三个乡合并,组建成立红星农场,定为县属农场。1962年初由县属改为省属,1967年初又改为县属,延续至今。1984年10月红星乡人民政府成立,形成了农场、乡政府并存的管理体制,1套班子,2个牌子。
  历任主要领导名录:(1)党委书记:沈茂成、汤培德、毋立超、俞家兴、韩发昌、郭秀林、黄忠、钟元荣、刘金钗、钟阿掌、杨镇发、张君羽、许秋平、沈明瑞。(2)农场场长:张建忠、吴掌院、张进臣、宋瑞池、俞家兴、韩发昌、郭秀林、黄忠、钟元荣、刘金钗、林文逊、林发荣、游水苔、沈舜龙、陈辉明、谢德祥、沈义勇、李汀麟。
  二、辉煌的过去
  红星农场的创办与发展通过几代农场人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场,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
  红星农场地处山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农场领导带领职工开山、造林、种果、种植橡胶树,兴办工业,建立了食品综合加工厂、瓷厂、制胶厂、米厂、水电厂、卫生院、紫梅坑青梅果场、龙建试验站等。建场以来,国家对农场的投资,累计885万元,现有固定资产450万元,拥有300千瓦水电站1座,小型水电站3座,总容量344千瓦,总投资63.5万元,满足职工生产生活用电。拥有库容12万方的水库2个,水陂5条,渠道13公里,总投资43.2万元,缓解旱涝的危害。
  红星综合厂:1959年创办,至1986年扩大经营业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47万元。下设锯木、罐头、蜜饯等车间,主要产品有木箱、农具和荔枝、菠萝、杨梅、枇杷等罐头。1988年产值57万元,税利28万元,是农场的骨干企业。
  赤竹坪林场瓷厂:1987年兴建,1989年投产,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球磨机、抽浆压榨机、真空炼泥机、滚压机、轮机等,为半机械化生产流程。主要生产日用瓷器,产品销售省内外,年产值15万元。
  橡胶种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为了打破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经济、军事封锁,解决橡胶这一主要的战略物资的生产,1959年我县开始试种橡胶,获得成功。红星农场是我县橡胶种植5个主产区之一,至1985年已发展到1.04万亩,胶林成片,产胶量日见增加,打破了外国橡胶种植权威关于北纬18。以上不能种植橡胶的断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我县农业科技项目“橡胶在北纬18。-24。大面积种植技术”获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这一重奖凝集了我县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红星农场人的心血。随着万亩橡胶林的种植和产胶量的增加,橡胶厂的建立也应运而生。30多年来,红星橡胶厂共生产干胶180万公斤,产值达1440万元。橡胶种植和橡胶厂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星农场的骨干产业。
  1985年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和发展成为国际新形势的主流,外国对我国的封锁已宣告失败,同时由于橡胶生产的成本的提高和干胶价格的低廉,橡胶生产的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因此,红星农场大胆作了农业结构调整,砍伐了大部分橡胶,改种青梅、八仙茶和其它杂木。红星农场的土壤、气候十分适宜青梅种植。如今,连片的青翠胶林已换成香雪海。
  三、面临的困境
  1984年10月设立红星乡人民政府后,使乡、场并存,但管理职能分离。建乡之初,基本上由场带乡,因此农场的负担渐趋加重,加上农场的职工逐渐由青壮年转入老弱病残,医疗费用逐年增多,而曾经做为农场支柱的橡胶产业又逐年萎缩。近年来,青梅、荔枝、龙眼等产品又价格低迷,因此农场经济形势山穷水尽近无路,虽经过几任农场领导的全面拼搏,始终无法走出困境。
  四、未来的展望
  新一届农场班子在红星乡党委的领导下,在乡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决心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订出“外争项目、内挖潜力、增收节支、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首先,在乡党书记沈明瑞同志的具体带领下,努力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做到敞开门户,欢迎各路神仙到红星农场做客落户。由于方法得当、态度真诚,到目前为止,一家合资企业“三河水电开发公司”已在农场乌山北蔗流域投建水电站,预计明年可投入生产。其次,芹山作业区内千亩荒地也正在筹划开发中,引进超大集团前来投资开发。还有稳妥地分流富余人员,控制非生产性费用,从严控制支出。同时,对一些闲置的资源进行盘活,使各种生产要素重新优化组合。
  通过一系列措施,经过全场人员的共同努力,红星农场一定能够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逐步走出困境,进入经济良性运行轨道。我们坚信,红星必定闪闪亮。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汀麟
责任者
何文光
相关人物
詹功伟
相关人物
沈平
相关人物
沈茂成
相关人物
汤培德
相关人物
毋立超
相关人物
俞家兴
相关人物
韩发昌
相关人物
郭秀林
相关人物
黄忠
相关人物
钟元荣
相关人物
刘金钗
相关人物
钟阿掌
相关人物
张君羽
相关人物
许秋平
相关人物
沈明瑞
相关人物
张建忠
相关人物
吴掌院
相关人物
张进臣
相关人物
宋瑞
相关人物
林文逊
相关人物
林发荣
相关人物
沈舜龙
相关人物
陈辉明
相关人物
谢德祥
相关人物
沈义勇
相关人物
李汀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乌山街道
相关地名
东埔镇
相关地名
西埔镇
相关地名
五洞镇
相关地名
杨镇镇
相关地名
梅坑镇
相关地名
玉带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