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梅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47
颗粒名称: 侨乡梅岭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梅岭镇是重点侨乡之一,许多梅岭人侨居海外。华侨在侨居地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现有人口众多。梅岭镇现拥有中学一所,中心小学3所,小学12所,几乎村村有学校,家家有读书声。华侨回故乡投资办厂,发展滩涂养殖业,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农、渔、工多种经营为一体的规模经济区。梅岭籍广大侨胞在异国他邦赢得了侨居国政府和所在地人民之称赞。
关键词: 诏安县 侨乡 梅岭

内容

我县是重点侨乡之一,全县有27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还有13万归侨、侨眷。就地域而言,除建设农场、梅洲华侨农场聚居被排遣的难侨外,出洋历史较久、人数较多的应推梅岭镇的田厝村和桥东镇的仙塘村、甲洲村。如果从人口比例来说,则以梅岭镇和桥东镇为最。这里我们仅以梅岭镇作介绍。
  梅岭镇位于诏安东南沿海之滨,三面临海。优越的地理条件,给群众向海外迁徙提供了便利。故该地建国以前过南洋谋生者甚众,为全县之冠。早在清乾隆年间,梅岭便有人洋过海闯天下了。田厝村籍马来西亚华侨田考的上祖和高坑村籍旅居越南、现侨居美国的医学博士黄俊英的上祖,就是在这个时期随盐船前往南洋的。梅岭人侨居地分布较广,据查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加拿大、柬埔寨、越南、文莱等国家,人数约有16079人。他们在侨居地艰苦创业,成家致富,繁衍后代,现有人口众多。如田厝村总人口为2827人而马来西亚的古晋市,田氏公会的田姓人口已达到5467人,是现有田村人口数的2倍。
  梅岭籍侨民身在异地心系桑。解放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他们在祖籍国伟大变化的影响下,在党中央华侨政策的感召下,纷纷回故乡探亲、考察,寄款帮助亲人建设家园,发展企业,同时,捐资办学,修桥造路,重修名胜古迹,为繁荣故乡经济贡献了一定力量。这些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华侨捐资办公益事业的款项达人民币1671万元,尤为重视捐资办学。梅岭镇现拥有中学一所,中心小学3所,小学12所,达到村村有学校,家家有读书声,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民素质的提高。每间学校都有华侨捐资,有的则是由华侨全资创办的。如下何小学便是由新加坡华侨陈友诚先生和何杰荣先生等捐资创办起来的,学校占地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大大方便了人口较为稠密的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马来西亚田氏公会现任主席田绍熙先生、新加坡华侨李玛成先生、林友明先生等,都曾多次为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积极倡议并康慨解囊。1993年新加坡诏安会馆和砂朥越古晋坡诏安会馆为梅岭中学捐资人民币23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梅岭镇利用华侨多的优势,运用党的侨务政策,全面开展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工作。多渠道引进外资,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扶植侨资乡镇企业,发展农、渔、工多种经营为一体的规模经济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岭镇籍华侨回故梓投资者日众,除帮助家属办一些企业外,不少侨眷在海外亲人的帮助下,兴办了滩涂养殖业,放养对虾、甲鱼、牛蛙、螃蟹、鳗鱼、吊蚝等,大大繁荣了全镇的经济。到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2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4850元,上升到2000年的5656元。全镇15个村委会,已有10个村超过百万元村,并实现亿元镇。现在全镇50吨级渔船有340艘,滩涂养殖有7435亩。由于地质优良,饵料丰富,对虾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省之冠。现全镇乡镇企业(含三资企业)约有2000家,总投资4亿元左右,主要经营造船、水产加工、养殖、饵料生产和海上捕捞、机械修配等。华侨从资助亲属发展小型企业及试探性小量投资向独资性的大量投资发展。镇党委、政府全方位开展三引进工作,并致力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梅岭镇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开始就较注意抓华侨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个是交通,一个是教育。“要致富,先修路。”现在梅岭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水泥公路在梅岭境内纵横交错。全镇已完成1万多伏变电站、9千门程控电话扩容工程和移动电话基地站等一系列设施建设。悬钟的祥麟塔、帝君庙等名胜古迹也都修葺一新。因而,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梅岭镇已成为我县华侨投资的热土。
  梅岭人杰地灵。华侨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大多从事工、贸活动,也涌现一些政界、科学界的拔萃人物。如林厝林碧梓先生,曾长期担任新加坡政府水电局局长之职。宫口村第二代华人张宗治先生现任新加坡国会会员、次长兼新加坡国际机场总经理。高坑籍旅居越南的华侨黄俊英先生,曾获太平洋医学博士学位,在世界医学界颇有影响。该村第二代华人黄汉文先生现任美里市议会议长(市长)。田厝村籍旅居马来西亚华侨田绍熙先生是马来西亚人联党七名创始人之一,也是常委之一。其子田承凯是砂朥越州立法议员、古晋市市长,在侨居地举足轻重。总之,梅岭籍广大侨胞弘扬我炎黄子孙艰苦奋斗、团结进取之可贵精神,在异国他邦赢得了侨居国政府和所在地人民之称赞!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政府在县侨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大力贯彻落实华侨政策,纠正了冤假错案15起,归还侨房43户,计104间,面积达8370平方米,回收干部、职工7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华侨的真诚关怀。如马来西亚华侨、田氏公会总务田印求先生,于前年专程从砂朥越回来,证实自己在故乡的私房已经归还,并亲眼看到故乡的巨大变化,感动地说:“人民政府真好,我们华侨利益受到了真正保护。我回去后一定要把这情况告诉同仁和乡亲们,……”华侨政策的落实,温暖了广大侨胞之心,大大激发了广大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友诚
相关人物
何杰荣
相关人物
李玛成
相关人物
林友明
相关人物
林碧梓
相关人物
张宗治
相关人物
黄俊英
相关人物
黄汉文
相关人物
田绍熙
相关人物
田承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