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诏安县城的街道和民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27
颗粒名称: 解放前诏安县城的街道和民居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352-35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解放前诏安县城的街道和民居情况。文章详细描述了民国初期诏安县城的分布情况,包括城内、城外各部分的主要街道和特色街区,其中还说明了1930年代开始进行的城市改造工程,拆除扩建原有街巷,修建中山路和三民路等主要道路的事项,还特别提及新式楼房的兴建和一些富裕家庭的住宅布局。
关键词: 诏安县 县城 街道

内容

街道
  诏安县城建置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民国初期,县城分为城内、城外两大部分,以石头城墙和护城河分隔,城内、城外面积均约1平方公里。城内东西走向主干道只有一条,即东起东门灵侯庙的东门中街,经文昌宫接县前街,经县政府、中军府,直至西门的城隍庙,是一条建有八座明代石牌坊和众多庙宇的古文化街,城内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有夺锦街、圣祖街、鑑塘街等,城内小街巷纵横交错,有布街、沈公书院巷、考棚巷等。城外按地理坐向称东、西、南、北关,东关毗邻东溪,水路交通发达,是县城主要商业区,街道中较有特色的有岳前街(米、麦、豆、薯等农产品交易地)、灯笼街(迷信丧葬品生产地)、绵远街(俗称面线街)、打石街(商会所在地)以及永兴街、长兴街、寒泉巷等;南关有筊笠街、石牌路、宫前路、宫后路、东路墘巷、水车街、担水街、文德巷、后寨巷、南雅园、大路尾等;西关人烟稀少,有西门中街、永兴寨街等,终点是西觉寺;北关有两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大路街和新市街两街到妈庙交接到真君街直至塗城仔,其它有妈庙巷等小街巷。
  民国19年(1930年),时任国民党中央直属陆军步兵第49师中将师长的张贞,驻防于漳州,他热心家乡建设,便在修建漳汕公路中,发起在县城中间修建一条纵贯东西的马路,地方官绅、殷商富户纷纷响应。此工程可谓是诏安县城第一次的“旧城改革”工程,在当时已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马路东接通济桥,西至大路尾,其中拆除扩展、裁弯取直的原小街巷有:(自东向西)观音亭街(在通济桥西侧,原有一间明代石桥观音亭寺)、关帝庙路(原有一座小关帝庙)、石牌街、米市街、金鸡仔头、东路墘巷、五常街(林氏五常祠堂前)、杉桥仔头(有一座杉木小桥)、田元帅庙巷、水车街、直至大路尾,全长约1.5公里,宽15米,水泥路面,两侧开挖廊沟(下水道),建成后命名为中山路。自桥头至杉桥仔头一段西侧兴建颇具香港、潮汕一带风格的骑楼式三层洋房。骑楼,诏安俗称“五脚踦”,便于行人避雨遮阳。一楼均开商号,商贾云集,成为诏安县城商业最活跃的街区,并以其西洋风格建筑而令过往者注目。
  民国22年(1933年),在原俗称“铁门”处开辟一条南北走向的三民路,与中山路成“十”字交叉,三民路南段拆除扩展原来的筊笠街,终点与石狮爷巷相接,称为三民南路(群众仍习惯称筊笠街),三民路北段拆除扩展原来的水丙街、岳前街、五显街(俗称蒲厝街)、长宁街,终点与里仁街连接,称为三民北路,三民路路面宽约9米,三民北路初段,建有一市场,俗称林厝市,为东关居民主要的生活市场。
  民国27年(1938年),拆除南诏城垣。拆下城墙条石,筑成一条数千米长以原墙基为基础的环城路,按原来的四城门分成环城东、西、南、北四个路段,县城内、外的交通大为改善。一部分城墙条石用于原三民北路的泥土改铺条石路之用,使三民北路也日渐繁荣。
  民居
  诏安县城的民居,原多数是低矮的平房,土木建筑,三合土墙壁,窗户既少又小,通风、采光都显不足,较富裕的家族,多以“同字壳”型布局,正中一厅两房,大院子,两边厢房,可作卧室和厨房,适合当时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的居住需要。
  清朝中、末期有四座较有名的民居建筑:一是清代画家谢琯樵的高祖父在北关慈济宫(妈庙)左侧东溪边的园林式建筑“笋庄”,惜毁于兵燹;二是笔者太祖父在清道光初年于城内布街建造的洋式楼房“番仔楼”,墙体选用上料“灰沙练”,铁钉钉不入;三是东关“翰林府”,为清光绪年问翰林编修林壬所建;四是清光绪年间署新加坡总领事吴世奇在北关所建的“慎斋”,有矮楼,甚为宽敞。
  民国中期,一些诏籍侨商富户,久居异邦,受西洋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开始回家乡建造钢筋混凝土楼房。1925年,香港天寿堂药行老板吴子芹,聘香港建筑师设计施工,在县前街建一座集西洋诸国建筑风格的五层楼房,历时5年竣工,取名“天然楼”,为当时全县最高的楼房,设置避雷针,当属全县首例;1930年,缅甸华侨李庆标在夺锦街建“李氏小宗”,以诏安民间“四点金”形式用钢筋混凝土兴建;华侨林绍之(林学渊之兄)在东关大晏巷建“逸园”;归侨林渊源在东关永兴街兴建“四点金”式楼房;华侨沈乃善在东城南坛边兴建三层小洋楼;泰国华侨沈保池在中山东路建一座四层楼房;1942年,北关妈庙后怡丰布店及长丰当铺也建有四间楼房。
  以上所列都是当时侨商富户所建的在县城较有名气的新式楼房,在南诏古城可谓“鹤立鸡群”,使民居住宅形式上更趋多样化。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