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史事回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25
颗粒名称:
史事回眸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2
页码:
349-3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海运史话、解放前诏安县城的街道和民居、世纪回眸丹诏沧桑(下)1950-2000年等内容。
关键词:
诏安县
史事
海运
内容
诏安海运史话
伍绍明子羽
诏安的海运业,据史书记载,远自唐代,即有人开始经营。到了宋代,诏安的梅岭港已成为漳州府最早的外贸港口。宋赵汝适的《诸番志》明确记载:早在宋代,漳州和潮州一带的物产,如丝绸、布匹、瓷器、金银、茶叶、沙糖、纸张和果品等,即从梅岭港出口输往外洋,并从外洋输入香料、珠宝、药材、香米、蕃薯、绿豆、金、锡和矾土等。为了保护外贸、征收捐税,当时的漳州府已在这里设官治理。据《诏安县志》记载:“梅岭,即旧志安边馆濒海之地,漳之洋舶,实先发于此。原设主薄镇,后诏安设县,镇除,兼辖南澳、铜山。环拱既周,而此方尚固。是处,调立海边,洋舶得以经至,不可不视为要塞也。”
当时,正值南宋经济繁荣,海外通商盛极一时,泉州港成为当时世界有名的大商港。从南宋到元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从福建的泉州港出发,经梅岭,到广东的海南、西沙,再远到南洋群岛,又转往暹逻、缅甸、锡金和印度,最远到达阿拉伯。《宋会要辑稿》还进一步指出:“漳、泉、福、兴化,凡滨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备财力,兴贩牟利”。当时,诏安东南部海岸线长达九十多公里,群山环列,海岸蜿蜒曲折,梅岭港是个水深浪平的良好的避风港,在这里商船成阵,桅杆高耸,商船南来北往。北上辽东、京、津、苏、杭,南到菲律宾、吕宋、南洋群岛。有名的明代地理学家张燮,在他所著的《东西洋考》,也明文记载:“漳州府对外通商,先是发舶在南诏之梅岭。以后盗贼之梗阻,才改道海澄之月港”。以上史志的记载说明我们诏安的梅岭港,早在宋代已成为漳州府最早的外贸港口,只是到了明嘉靖以后。由于吴平等海盗集团勾结倭寇的抢劫和破坏才使它走向衰落。
清初,为了断绝郑成功与东南沿海的联系,朝廷先后两下诏大规模“迁海”。严令沿海居民“三十里以内,不准片板下海”,诏安梅岭港因此一度流于荒废。到了清朝收复台湾统一中国以后,梅岭大驳船的运输业又逐步恢复。在《漳州府志》中就有“商船又浮海攘利”的记载。乾隆时内阁大学士方苞对当时有人提出恢复海禁时,曾写信向漳浦蔡新求教。蔡新在回信中对实行海禁和断绝对外通商,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他信中也可看出当时对外贸易的盛况。如蔡新提出:
一、“闽粤洋船不下百十号,每只船价大者造近万金,小者亦四、五千金。一旦禁止则皆无用,已弃民间五六十万之业矣。”
二、“开洋市镇如厦门、广州等处,所积货物不下数百万。一旦禁止,势必亏折耗蚀,又弃民间数百万之积矣。”
三、“洋船来往,无业贫民仰食于此者,不下千百家,一旦禁止,则以商赀无,以农无产,势将流离失所,又弃民间千百生民之食矣。”
四、“闽广两省,所用皆番钱,两省统计岁入内地近千万。若一概禁绝,东西之地每岁顿少千万之人。”
从这信中所刊条款,可看出当时海运与国计民生之利害关系,蔡新的见解是很精明的。
据嘉庆《诏安县志》也提到“诏地西北负山,南东际海,山泽多而膏沃少。五谷所登不足自给,民间糊口半资外运商舶”。印证诏安当时经济已是依靠海运来支持。与蔡新信中所写的情况相符。
清代的乾隆、嘉庆到道光(1736-1821年)诏安兴起大北船远航运载。这种大北船(又称大驳帆船)载重可达400-500吨位。它们运载着闽南土特产如花生、红糖、茶、荔枝、桂圆、柑桔等物远航到辽东的旅顺、营口及京、津、上海、宁波等地。从北方的天津等地运回冬菜、皮蛋、参茸药品及纺织品、花瓶、大龙缸、茶壶等。经营大北船行有沈一、沈严正、林天球、沈虎的先人,还有北关的谢硕兴号,举上村的沈振兴号等等。他们资产雄厚,拥有大驳航船十几只至几十只。
但是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外国洋轮横行海而,加之设备简陋,常受台风袭击,有时也遇到盗匪的抢劫,给海运带来困难。在光绪年间,诏安如丰泰、顺记、中泰等船行,合资购置了锅炉蒸汽机作动力,装在大型木船上作为“机运船”运载客人。这种“机运船”有海珠、青州等号十余艘,它们往返京津和广州、香港等地,运载土特产以及工业品。
从1941-1945年,由于闽南地区受到日寇的进犯,海运几乎断绝。
抗战胜利后,从1945-1947年间,本来有一段复苏时期,本县的大型电汽船和小火轮可以直接通台湾,运输红糖、大米等物资,但由于国民党发起内战,民生凋蔽,海运也受到极大冲击,“电汽船”几乎破产,连民间运输木帆船,到建国以前也遭受严重损失,抗战时期木帆船就损失82只,胜利后逐渐恢复。
建国后,木帆船运输从1949-1959年间,为沿海运输主要工具。1956年7月1日,成立诏安县沿海木帆船运输社,全社有干部、社员138人,木帆船33艘,总吨位332.5吨。
1959年诏安沿海木帆船运输社更名为“诏安县交通局航运公司沿海队”全队有船35艘,船员138人。出色地完成沿海各项运载任务。
1971年,从漳州购来水泥木帆一艘,可运载60吨位。开辟我县水泥木帆船运输的生产新项目。
1977年后,沿海队转为机运船和拖船运输。木帆船海上运输只是本县农副业产品从在我县内海运往东山、云霄和广东潮汕一带。
1985年农村以运输木帆船有175艘,沿海交通专业木帆船有大驳船4艘,最大吨位120吨,最小吨位5.5吨,小驳17艘,每艘2.5吨位。
与此同时,又发展了机运船,县航运公司在1977年间,先后购置5艘,最大吨位120吨。总吨位为608吨,开创溪河联运水上运输线。这些机运船、拖驳船、机航船,活跃于闽粤两省邻县,海上运输业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解放前诏安县城的街道和民居
谢淇
街道
诏安县城建置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民国初期,县城分为城内、城外两大部分,以石头城墙和护城河分隔,城内、城外面积均约1平方公里。城内东西走向主干道只有一条,即东起东门灵侯庙的东门中街,经文昌宫接县前街,经县政府、中军府,直至西门的城隍庙,是一条建有八座明代石牌坊和众多庙宇的古文化街,城内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有夺锦街、圣祖街、鑑塘街等,城内小街巷纵横交错,有布街、沈公书院巷、考棚巷等。城外按地理坐向称东、西、南、北关,东关毗邻东溪,水路交通发达,是县城主要商业区,街道中较有特色的有岳前街(米、麦、豆、薯等农产品交易地)、灯笼街(迷信丧葬品生产地)、绵远街(俗称面线街)、打石街(商会所在地)以及永兴街、长兴街、寒泉巷等;南关有筊笠街、石牌路、宫前路、宫后路、东路墘巷、水车街、担水街、文德巷、后寨巷、南雅园、大路尾等;西关人烟稀少,有西门中街、永兴寨街等,终点是西觉寺;北关有两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大路街和新市街两街到妈庙交接到真君街直至塗城仔,其它有妈庙巷等小街巷。
民国19年(1930年),时任国民党中央直属陆军步兵第49师中将师长的张贞,驻防于漳州,他热心家乡建设,便在修建漳汕公路中,发起在县城中间修建一条纵贯东西的马路,地方官绅、殷商富户纷纷响应。此工程可谓是诏安县城第一次的“旧城改革”工程,在当时已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马路东接通济桥,西至大路尾,其中拆除扩展、裁弯取直的原小街巷有:(自东向西)观音亭街(在通济桥西侧,原有一间明代石桥观音亭寺)、关帝庙路(原有一座小关帝庙)、石牌街、米市街、金鸡仔头、东路墘巷、五常街(林氏五常祠堂前)、杉桥仔头(有一座杉木小桥)、田元帅庙巷、水车街、直至大路尾,全长约1.5公里,宽15米,水泥路面,两侧开挖廊沟(下水道),建成后命名为中山路。自桥头至杉桥仔头一段西侧兴建颇具香港、潮汕一带风格的骑楼式三层洋房。骑楼,诏安俗称“五脚踦”,便于行人避雨遮阳。一楼均开商号,商贾云集,成为诏安县城商业最活跃的街区,并以其西洋风格建筑而令过往者注目。
民国22年(1933年),在原俗称“铁门”处开辟一条南北走向的三民路,与中山路成“十”字交叉,三民路南段拆除扩展原来的筊笠街,终点与石狮爷巷相接,称为三民南路(群众仍习惯称筊笠街),三民路北段拆除扩展原来的水丙街、岳前街、五显街(俗称蒲厝街)、长宁街,终点与里仁街连接,称为三民北路,三民路路面宽约9米,三民北路初段,建有一市场,俗称林厝市,为东关居民主要的生活市场。
民国27年(1938年),拆除南诏城垣。拆下城墙条石,筑成一条数千米长以原墙基为基础的环城路,按原来的四城门分成环城东、西、南、北四个路段,县城内、外的交通大为改善。一部分城墙条石用于原三民北路的泥土改铺条石路之用,使三民北路也日渐繁荣。
民居
诏安县城的民居,原多数是低矮的平房,土木建筑,三合土墙壁,窗户既少又小,通风、采光都显不足,较富裕的家族,多以“同字壳”型布局,正中一厅两房,大院子,两边厢房,可作卧室和厨房,适合当时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的居住需要。
清朝中、末期有四座较有名的民居建筑:一是清代画家谢琯樵的高祖父在北关慈济宫(妈庙)左侧东溪边的园林式建筑“笋庄”,惜毁于兵燹;二是笔者太祖父在清道光初年于城内布街建造的洋式楼房“番仔楼”,墙体选用上料“灰沙练”,铁钉钉不入;三是东关“翰林府”,为清光绪年问翰林编修林壬所建;四是清光绪年间署新加坡总领事吴世奇在北关所建的“慎斋”,有矮楼,甚为宽敞。
民国中期,一些诏籍侨商富户,久居异邦,受西洋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开始回家乡建造钢筋混凝土楼房。1925年,香港天寿堂药行老板吴子芹,聘香港建筑师设计施工,在县前街建一座集西洋诸国建筑风格的五层楼房,历时5年竣工,取名“天然楼”,为当时全县最高的楼房,设置避雷针,当属全县首例;1930年,缅甸华侨李庆标在夺锦街建“李氏小宗”,以诏安民间“四点金”形式用钢筋混凝土兴建;华侨林绍之(林学渊之兄)在东关大晏巷建“逸园”;归侨林渊源在东关永兴街兴建“四点金”式楼房;华侨沈乃善在东城南坛边兴建三层小洋楼;泰国华侨沈保池在中山东路建一座四层楼房;1942年,北关妈庙后怡丰布店及长丰当铺也建有四间楼房。
以上所列都是当时侨商富户所建的在县城较有名气的新式楼房,在南诏古城可谓“鹤立鸡群”,使民居住宅形式上更趋多样化。
诏安县重要纪事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65年)
傅崇毅
1957年
★上营、下园村械斗。2月26日,上营村同下园村,因错砍甘蔗事引起纠纷,酿成解放后第一起械斗,双方多人受伤。县委派员深入调查,要求有关人员各自多作自我批评,召开团结会,两村重归于好。
★贯彻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4月26日,县委召开干部大会进行传达,部署机关干部学习一个月,要求各级干部在工作中要分清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要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开展整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5月4日,召开县直机关动员大会,传达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宣布整风运动开始。从学习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入手,组织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克服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
★贯彻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5月21日在机关干部大会上传达。强调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开展大放大鸣和反“右派”运动。6月上旬,县委统战部邀请党外人士大放大鸣,帮助县委整风。之后,县直机关单位分别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大放大鸣。7月间,开展反“右派”斗争,一些在大放大鸣中敢于独立思考,提较尖锐意见的,被当作“右派”言论进行批判。运动又延及中小学。后来,有些干部、教员被划为“右派”分子或“中右”分子。
★农村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9月间,围绕解放前后对比,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物资供应等问题,在农村开展辩论,以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对农民进行正面教育,对地富反坏进行批判、斗争。
1958年
★开展“双反、双比”。春耕前,城乡普遍开展反暮气、反右倾保守、比朝气、比干劲活动。机关还以大字报形式,揭露存在问题。
★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3月问召开县一届二次党代会,5月间召开四级干部会和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6-29日举行,选举县长姚金孝,副县长何瑶波、解志成)。反复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联系本县实际,县委提出“鼓足干劲,苦战三年,建设社会主义新诏安”和“实现粮食千斤县”的口号。
★组织各行业大跃进。工业大搞工具改革、农具改革,要求“解放肩膀,大搞运输车子化”。农业进行高度密植、移苗并丘。6月间开展全民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还搞“全民办工厂”“全民办学校”以及“全民诗歌化”等。
★三姑娘渠道建成通水。总长102公里的三姑娘渠道,是当时全省第二大水利工程。在上年12月20日破土动工后,经过全县人民齐心合力,投工242万个劳动日,投资177万元人民币,挖填350万土方,14.3万石方,于6月30日竣工,7月1日通水,可扩大灌溉农田10万亩,发电700千瓦。
★晚季农业生产的高指标、瞎指挥。为争上游、大跃进,晚季竞相提高生产指标,晚稻从亩产数千斤“一跃再跃”而报数万斤,晚番薯从亩产万斤而跃至数十万斤,搞“放卫星”“盖球田”。种植上“高度密植”“越密越好”。怀疑或抵制此风者被“反右倾”“拔白旗”,遭受调职、免职或撤职处理。
★举办人民公社。10月间,全县197个高级农业社,合为8个“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村与村、社与社互相无偿平调人财物,办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饱饭”,有的生活上还实行十几个“包”。
★土法大炼钢铁。秋收后,以“小、土、群”,开展全民大炼钢铁,大砍树木,大找铁沙,大收旧铁,到处有“小高炉”,炼出的铁质量低劣,几近废铁。
★办农场,种橡胶。下半年兴办国营建设、红星农场,冲破国际上所谓北纬17。以北为橡胶种植的“禁区”的“理论”,大面积引进种植橡胶树获得成功。
1959年
★贯彻毛泽东主席给生产队长一封信。信中要求生产指标要从实际出发,不可订得过高;生产措施要同群众商量,不可违背客观规律,不可违反科学道理。
★召开向山发展誓师大会。太平公社组织开发万宝山,提出一年实现竹、果、林、油茶“四个万(亩)”。5月间县委在新营大队开会,要求全县“学太平、赶太平、超太平”,向万宝山大进军。
★进行整风算帐。5-6月,召开为期一个月的县、社、队干部会议,开展纠正“五风”(高指标、瞎指挥、行政命令、浮夸、平调“共产”)的教育,县、社、队之间在公社化期间互相无偿平调的人、财、物,进行算帐退赔。
★地区早稻丰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6月下旬,各县县委领导人参加,地委书记洪椰子作报告,肯定我县早稻丰产成绩和县委“干劲第一,措施第二,条件第三”的领导经验。
★开展“反右倾”运动。10月间,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在批判全国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基础上,对本县一些怀疑、不满总线路、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干部。当作“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斗争、罢官。其间,还进行反“地方主义”。
★东溪防洪工程动工。秋收前集中劳力,开始修建东西溪两边堤防。
★掀起向山发展热潮。太平公社经过努力,宣布开发万宝山取得重大成果,一年实现“四个万”。全县普遍“学太平”,每个公社主攻一片山头,在秋收后形成向山发展热潮。至年底,统计上报,全县开山造林种果13万多亩。
1960年
★大兴“太平之风”。2月上旬,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视察太平“万宝山”,称誉太平人民敢想敢干、说干就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一种可贵的革命作风”,号召全省“大兴‘太平之风’”。《福建日报》以六个版面专题集中报道太平公社和诏安县开发“万宝山”的业绩。
★推广分水关改造低产田经验。春耕前后,县委总结推广上营大队组织专业队改造分水关低产田,使“死狗田”长出“状元稻”的经验,全县组织一百多支专业队改造低产田,被誉为“从一个‘分水关’变成百个‘分水关’”。
★推行“瓜菜代”。由于大跃进和办人民公社浪费粮食及物资,挖空集体储存,春耕后,各地普遍出现粮食紧张,物资紧缺。为解决“无米之炊”,在农村公共食堂推行“瓜菜代”,以度春荒。
★安置印尼归侨。遭受印度尼西亚当局迫害的归侨,2月底由祖国派轮船接运回国后,有1012名由我县接纳,安置于建设农场宝崙村附近的华侨新村,称为建华作业区。
★“六·九”特大风水灾。6月9日,12级的台风带来数百毫米大暴雨,酿成解放后最大的一次特大风水灾。刚建的东溪堤防被冲毁,东西溪两岸农田成一片汪洋,县城各个街道都涨上洪水,低处水漫楼顶,群众要上屋顶栖息;高处的县委会、县政府机关洪水也淹上办公室,连天然楼也进了水。全县损失资数千万元,损失粮食约2000万斤。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8月间,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提出“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要求集中一切力量,切实把农业特别是粮食抓上去,以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一中“高考红旗”。诏安第一中学高考成绩显著,继上年应届录取率居全省第二位之后,今年录取率又达100%,被誉为“山沟里飞出金凤凰”。
★整风整社,改造三类队。10月间,组织工作到四都公社,开展整风整社试点,主要是继续反贪污浪费、反命令主义、反官僚主义、反违法乱纪和纠正一平二调。对于被划为三类队的,进行重点整顿改造。
1961年
★贯彻“八字方针”。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指示,国民经济要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总方针,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要求“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
★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此条例又称“六十条”。贯彻中首先进行体制下放,调整社队规模。全县公社由7个分为26个(其中农村25个社分属7个区工委领导),生产大队由120个分为256个,生产队由1147个分为2249个。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执行等价交换、换劳分配原则,多产多分,多劳多得。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毛泽东主席《〈农村调查〉的序和跋》《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反对资本主义》三篇著作,以毛主席的“兴国调查”为榜样,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思想和要求,了解社会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宣布解散农村公共食堂。5月间,对从人民公社化以来举办的农村公共食堂,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不便社员生活宣布予以解散,恢复一家一户的生活方式。
★放宽公社的“小私有”政策。实行粮食“大包干”,按人口和工分相结合分配粮食;允许饲养家禽家畜;增加社员自留地、自留果;允许社员利用业余时间搞副业。
★深桥村同凤寮村械斗。8月30日发生,县委马上组织工作组前往处理善后事宜。
★开始压缩城镇人口。组织一些城镇无业户上山下乡,有到华安、长泰等县,也有到本县湖内一些人口较少的村庄插居。
1962年
★开展对干部甄别平反。县委书记罗全贵1月间往北京参加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后,对1958年以来由于“拔白旗”和“反右倾”而受到处理的干部进行甄别,其中,受错误批判、斗争的予以赔礼道歉,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错误处分的予以平反纠正。同时,还摘掉部分“右派分子”“中右分子”的帽子。
★召开“神仙会”。由县政协和县委统战部邀请各界人士参加,会上,“白天出气,晚上看戏”,“快活似神仙”,故名。执行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的“三不”政策,让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
★进行紧张备战。盘踞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扬言要“反攻大陆”,袭扰我沿海地区。5、6月,全县紧急动员,城乡进入紧张战备状态,加强民兵训练和武装巡逻,机关疏散档案到山区,全县人民随时准备迎击敢于来犯之敌。
★精简机构和人员。工交、财贸、文教的企事业机构进行调整、压缩、合并,一些1958年以来从农村调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动员回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以减少和压缩城镇人口。
★纠正“单干风”。10月间,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对在贯彻“六十条”后实行“包产到户”“包产到组”或者“自由一季”(即冬种个人种收)的做法,都当作“单干倾向”“单干风”予以批判、纠正。
★召开县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0月7日至11日举行。选举县长姚金孝,副县长解志成、沈奇善、钟振昌。
1963年
★召开中共诏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1月12-16日举行,选举第二届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5名。接着举行第二届县委委员会,选举常委11名,罗全贵为书记,张全成、吴章喜为副书记。
★召开1962年优代会。1月16日-21日举行农业、工交、财贸、文教各行各业的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工作者1218名参加。
★含英、上东山界争端达成协议。争论多年的我县含英大队与广东饶平县上东大队的山界问题,经过多次反复协商,终于达成协议。2月29日在饶平黄冈签订协议书。福建省副省长叶松、广东省领导人寇庆延等领导人参加签字仪式。
★抗击百年少遇的严重旱灾。自上年冬天以来,连续245天干旱无雨,旱情为百年罕见。春耕开始,全县人民投入抗旱斗争,运用各种抗旱工具,千方百计开辟水源,提水引水灌溉,抢种保收,使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歼灭台湾国民党小股武装特务。6月22日晚,10名台湾国民党武装特务在桥东寮雅登陆。我县数万名军民闻讯追踪包围。翌日下午把其全歼于风山地区的风吹岭。
★开展晚季超产运动。大旱使早稻比上年减产4成。为了“早季损失晚季补”,全县大抓晚季超产,进行加工加肥、加强管理,因而晚稻比上年增产4.2成,做到大旱之年不减产。
★召开县五届人大一次会议。12月11-15日举行。选举县长柯永麟,副县长刘锡平、解志诚、沈奇善。
1964年
★开始组织群众性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强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用毛泽东思想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问题,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撤区并社。原设区工委撤销,26个人民公社合并为8个。
★东西溪堤防防洪工程竣工。历时4年多,投资人民币400多万元,填土583万立方、石9万立方的65公里长堤(其中石堤2公里,石护坡堤6公里),于本年4月间全面完成,可保护65个村庄,4万多亩农田可免受或减少洪灾损失。
★实行县长接待日。农历四月初一(公历5月12日),首次实行县长接待人民群众来访日。以后每月初一日作为县长接待日。
★组织大批干部参加南安县点上社教。点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县原定在桥东公社开展,工作队于8月间进村。后根据地委通知,桥东运动停止。10月间组织数百名干部和社会青年到龙海县学习,于12月间集中到南安县。
★开展面上社教运动。下半年在全县基层,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又称前十条),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教育为中心的面上社教运动,进行清帐目、清财产、清仓库、清工分(又称“小四清”),反对贪污盗窃,反对多吃多占,干部要“洗手洗澡”,查上当,放包袱。
1965年
★召开贫农下中农代表会。1月9日至24日举行。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选举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会代表。其间,还举办阶级斗争展览馆。
★传达“桃园经验”,贯彻“后十条”。在县、社干部中传达介绍王光美在河北省桃园村开展点上社教的经验。而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问题的规定》(又称“后十条”),继续深入开展面上社教运动。基层干部向群众作检讨,经济上有“四不清”问题的进行退赔,对阶级敌人的破坏予以打击。
★农业学大寨,再兴“太平之风”。在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农业学大寨”中,4月间,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偕同福清县音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德顺,再次视察太平万宝山,号召全省“走音西之路”(发展粮食生产)、“兴太平之风”(向山发展、多种经营)。我县以太平为样板,开展学大寨、学音西、学太平运动,大搞农田建设,大抓向山发展。
★开展科学种田。全面贯彻“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农业“八字宪法”,大搞样板田,推行先进技术,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三结合”,开展科学实验,促进农业增产。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1亿公斤),比1957年增产30%,比1962年增产38%;粮食耕地亩产量达到471公斤,花生、甘蔗、水果产量和生猪存栏数大幅度增加,农村一派欣欣向荣。
世纪回眸丹诏沧桑(下)
1950-2000年
吴友元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0年5月7日,召开诏安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55人。
工会
1950年5月成立总工会筹委会。至1960年计建立89个基层工会,会员2354人。
建立基层人民政权
1950年,撤销原有保甲制度。城关区设8个街,农村一至六区设89个乡。
少先队
1950年,全县中小学生先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
土地改革
1951年1月,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征收富农和公产土地12万多亩、房屋5000多间,分配给贫雇农14万多人。
镇压反革命
1951年,配合土改,对一批反革命分子,视其罪恶轻重,分别给予枪毙、判刑和管制的惩处。
发电
1951年,开办“丽光私营电厂”,诏安开始用电照明,1953年改为“地方国营诏安电厂”。
抗美援朝
1951年,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动员群众“捐献机大炮”,全县集资旧人民币17亿多元(旧币)。
妇女联合会
1951年12月,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1957年12月改称诏安县妇女联合会。
农业合作运动
1952年,引导农民建立互助组,1953年,试办初级农业社。
“三反”、“五反”
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工商界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共青团
1952年5月4日,召开首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1957年7月,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
首次人口普查
1953年7月,进行解放后首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224989人。
工商联
1953年8月,县工商业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广播站
1953年,成立县收音站。1955年改名诏安县广播站。1963年成为我省首个“万户喇叭县”。
贯彻总路线
1953年11月,召开三级干部会,贯彻学习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掀起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
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6月,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县政协成立
1956年1月15日,政协诏安县委员会成立,首届主席由县委书记刘秉仁兼任,副主席为林仲姚、许秀峰。
中共诏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6年5月,召开中共诏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刘秉仁当选为县委书记。
港口渡工程
1956年。兴建港口渡工程,投入50万个劳动日和53万人民币,建成600米长土石混凝坝,港内水域300亩。
农业合作化
1956年底,全县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共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36个,初级社40个。
手工业合作社
1956年底,全县手工业者加入多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和手工业供销合作社人数1643人。
私营工商业改造
1956年底,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有私营工商业879户过渡为国营、公私合营和合作商店(小组)。
除“四害”
1957年,开展群众性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后将麻雀改为臭虫)爱国卫生运动。
民歌晋京会演
1957年3月,我县民歌《十二月花》(即《洗佛歌》)、《祭江歌》(即《龙船歌》)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演出奖。
“大炼钢铁”
1958年,全县干部、工人、农民、居民、中小学生及各届人士11万多人参加“钢铁大战”,炼出百吨废铁。
“大办食堂”
1958年7月,开始办公共食堂,全县办起多种形式的食堂900多个。
“大跃进”
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县委提出“大放卫星”,农村大搞“卫星田”,移苗并丘,浮夸成风。
肃反运动
1956年~1959年,开展肃反运动,历时三年零四个月,确定列为肃反清查对象的有417人。后大多得到纠正平反。
反右斗争
1957年-1959年夏,开展反右斗争,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的干部被错划为右派。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同志才获平反。
“三姑娘”渠道
1958年1月至6月,发动2万多民工兴修三姑娘渠道,渠道总长70.8公里,4条支渠31.2公里,挖填土石方661万方,受惠灌溉面积10.3万亩。
第一个人民公社
1958年,县成立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后又相继成立8个人民公社和3个国营农场,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太平之风
1959年,太平公社组织劳力开发“万宝山”,植树种竹。1960年省委书记叶飞向全省提出“大兴太平之风”的号召。
高考红旗
1959年,诏安一中第四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获全省第二名,《人民日报》、《人民教育》等刊登了专题文章。
台风
1960年6月9日,12级台风带来巨大破坏,堤岸冲毁,县城涨上洪水,农村更是一片汪洋。
收容难侨
1960年,先后接收印尼政府排华归来的难侨2批1012人,安置在建设农场建华作业区。
水力发电
1960年建成“马头水电站”,开始了水力发电。
三年困难时期
1961~1963年,经济困难,粮食歉收,以瓜菜代食,精简全民所有制人员,压缩城镇人口。
燃煤
六十年代,开始定量供应煤炭给居民作为燃料。
社教运动
1964年,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教育为中心的社教运动。
东西溪堤防工程
1964年4月,东西溪堤防工程竣工。工程投资414万元,投工467万工,筑土石堤总长68公里。
八仙茶
1965年,郑兆钦等科技人员培育出茶叶新品种八仙茶,被评为国家级茶叶良种,多次获奖。现种植面积达2.8万亩,产量2千多吨。产值6千万元。
第一张大字报
1966年6月9日,诏安一中学生贴出我县第一张大字报,揭开诏安“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武斗
1967年,两派对立的“群众组织”挑动武斗。一中百花楼、教师宿舍楼和中山路花纱布大楼被焚毁。
发行《毛选》
1968年,全县发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著作26万多册。
上山下乡
1969年起几年中,发动上山下乡。下乡知青1768名,城镇居民2370户,10480人。
中共九大代表
1969年4月,沈细群被推荐为党代表,赴京参加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打三反”运动
1970年,开展“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列‘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
农业学大寨
1972年,召开“农业学大寨”动员大会,四级干部4600多人参加。
计划生育
1972年4月,县革委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发动实行计划生育。
破“四旧”、立“四新”
1974年,全县开展大破“四旧”(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大立“四新”运动。
批判“师道尊严”
1974年,全县中小学开展批判“师道尊严”运动,学校陷于混乱状态,正常教学秩序难以维持。
大搞“人造平原”
1974年,全县学大寨,大搞“人造平原”,铲平山头39个,营造机耕路“沙固路”。土地植被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东溪河道淤塞。
庆祝打倒“四人帮”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全县举行吊唁活动。10月,热烈庆祝打倒江青等“四人帮”,举行庆祝游行。
复查冤假错案
1979年。复查“文革”中的各种冤假错案,先后为400多名受错误处理的人落实政策。
拨乱反正
1979年,召开一系列会议,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拨乱反正。
电视
1981年,我县开始有电视广播。1990年成立广播电视局,1996年,完成全县乡镇广播电视大联网,电视机已普及城乡各地。
全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
1981年7月,创办全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诏正有限公司,养殖对虾。
花墩糖厂
1981年10月,兴建日榨蔗2000吨的花墩糖厂。1984年2月,建成开榨。1999年倒闭。
落实政策、“四类分子”摘帽
1982年,县委为历次运动受错误处理而离职的83名干部落实政策,重新安排工作。为全县的“四类分子”摘帽。
《诏安文史资料》出版
1982年3月31日,诏安县政协文史委出版《诏安文史资料》第1期,以后每年出版一期。
自来水
1982年4月,日产2000吨的自来水厂向居民供水。此后几次扩大供水规模。1996年日供水量1.3万吨。
中医院
1983年12月,县中医院开业。
个体劳协
1983年12月,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全县会员1.2万人。
撤销人民公社
1984年,召开城乡工作会议,实行党、政、企分开,撤销人民公社,成立11个乡(镇)人民政府。
发现宋代瓷窑遗址
1984年,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发现深桥乡双港村东南山坡上和赤水溪村西侯山上的宋代瓷窑遗址。
400米栏全国冠军
1985年、1986年,谢小明参加全国田径赛,三次获得400米栏第一名。
扶贫工作
1986年起,省、市、县开始派工作队到贫困乡村开展扶贫工作。
与台通电话
1986年11月6日,居留诏安的郑先生与在台湾的女儿通了长途电话,这是解放后第一次挂通台湾的电话。
旧城改造
1986年,开始旧城改造,整修旧街道,开辟新街路,扩建新城区。1999年县城建成区为5.6平方公里。
电网
1986年大电网110千伏常山变电站建成,形成浦、云、诏、东联网供电。1997年,大电网莆美220千伏变电站建成。诏安由莆美变电站供电,县电网覆盖面达95%山上,年发电量10152万千瓦小时。
闽粤边界开发区
1987年在城西“三角点”周围建立“边界市场”,1988年改为“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面积33公顷。
液化气
八十年代,城乡开始以液化气作燃料。
全国水利先进县
1987年,诏安被评为全国水利先进县。
台胞返乡探亲
1988年2月,旅台同胞沈大毅率台北诏安同乡首次返乡探亲。
台胞寻根祭祖团
1988年10月,台胞黄振良率台彰化县黄姓宗亲一行31人抵霞葛五通村寻根祭祖。
古钱币
1989年,南诏镇发现2000多枚不同年号的古钱币,年代最早的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1990年8月,县计划生育协会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文联
1990年9月26日,召开县第一次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至1996年。所属协会11个,会员总数255人。
公路建设
1990年~1994年12月,国道324线诏安路段拓建为水泥路面,全长38公里。工程开辟基土石方80万立方米,石料75万立方米,水泥8.5万吨,砂19万立方米。
石器时代遗址
1990年8月,中国科学院专家在诏安发现1万多年前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等工具。
梅园路
1991年,开发拆建梅园南路,长350米,1994年新建梅园北路,长650米。1995年,拓建梅园中路,长。700米。
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2年10月,林爱珠当选为党代表,赴京出席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
1992年3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诏安县公安局“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
公园
1992年,建怀恩公园;1996年,建良峰公园。
渔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先进县
1992年,诏安被评为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和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
“书画艺术之乡”命名
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文司颁发证书:“你县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成绩突出,命名你县为书画艺术之乡”。
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先进系统
1994年,县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诏安潮剧赴港、新、泰演出
1995年至2000年,诏安潮剧团多次应邀赴香港、新加坡、泰国演出,蜚声海内外。
安居工程
1996年,开始投建“安居工程”,至2000年,计建设住宅大楼23座。
县委县府新大楼
1997年10月,县委、县府新大楼落成,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
机动车辆
1999年,全县有民用汽车1000多辆,拖拉机3000多辆。
沈耀初
国画大师沈耀初先生曾获台湾画学会最高奖——金爵奖,被评为台湾大十美术家之一,被英国剑桥大学编入《世界名人录》。1990年回家乡诏安建“沈耀初美术馆”。1990年10月24日病逝。
沈福文
漆艺大师沈福文先生曾任四川美院院长,四川美协副主席等职务,其漆画艺术承前启后,取得极大成就,2000年2月1日病逝,享年94岁。
沈柔坚
沈柔坚先生曾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美协主席、上海大学美院教授。1998年7月10日逝世,享年79岁。沈先生一生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10联动”
1998年7月,由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台、邮电服务台、120急救指挥中心、消费者投拆服务台、用水服务中心、电力公司调度室等7个部门12个单位联合建立的“110”社会联动机制全面启动。
教育“两基”工作
1998年11月,国家教育“两基”督导检查组莅县督查教育“两基”工作,对此予以肯定。
赴台画展
1998年12月,由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县8名书画家赴台湾举办“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诏安书画作品展”。
电话
至1998年,全县有住宅电话14185户,无线寻呼18587户,移动电话8328户,公用电话677部。
人口
1998年,全县有133447户,553087人。
国民生产总值
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36.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9.595亿元。
粮食
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455595亩,收获176168吨,其中稻谷244428亩,收获107647吨。
文化古街
1999年,开发建没文化古街,工程全长1.2公里,首期工程改造旧西门中街,长440米。
小学
解放后到1956年全县小学149所,至1999年全县小学已达225所,学生65505,教职工3583人。
中学
解放后至1966年,全县中学6所,至1999年全县中学共计28所,学生38435人,教职工1683人。
城雕
1999年7月,在花墩糖厂路口,新汽车站前建一座名为“开拓南大门”的不锈钢城雕,高10.8米。
新修《诏安县志》
1984年,成立地方志编委会,历时15年,於1999年完成180万多字的新修《诏安县志》。
水产养殖
至200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8.8万亩,总产量20.5万吨。其中牡蛎吊养面积22100亩,年产量8.5吨。
水果种植
至2000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37万亩,总产量11.7万吨,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1.58万亩,年产2.67万吨。
首届书画艺术节
2000年9月28日,举办“诏安县建县470周年暨首届书画艺术节”。全国许多书画名家和省市领导应邀出席。
残奥会跳高金牌
2000年10月,吴燕聪在十一届悉尼残疾人奥运会上以1.93米的成绩获男子F46级跳高金牌。
书画长卷
2000年11月至12月,组织16名画家创作“诏安风光百米图卷”,与漳州各县市接成千米长卷。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