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11
颗粒名称: 文教天地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23
页码: 316-3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私立办学闯新路——记诏安私立北苑中学、诏安民间器乐随谈、走出国门的诏安潮剧、腕底龙蛇襟怀清风——吴得先的书法篆刻艺术等内容。
关键词: 诏安县 文教 诏安私立北苑中学

内容

私立办学闯新路
  ——记诏安私立北苑中学
  许柳德
  在闽粤边界风光秀丽的良峰山畔,矗立着一座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这就是侨眷谢继武、庄明莞夫妇斥巨资创办的福建省首家私立中学——诏安私立北苑中学。
  经过十几年的惨淡经营,北苑中学由原来的草棚民舍变成现在拥有微机室、语音室和玻璃钢桌椅阶梯电化教室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教学班由原来的4班发展到现在的20班,学生人数由最初的200多名增加到现在的近千名,教职员工由当年的10多名扩大到现在的120名,成为我省唯一一所融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中学。
  走前人未走之路,为前人未为之事,谢继武先生以其过人的勇气和胆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私立学校的创办和发展进行了艰苦而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撰写的论文《努力探索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路子》获《中国教育研究论坛——99中学版》全国征文一等奖。1994年9月,谢先生应邀参加省委政研室、省教委召集的加快福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家研讨会,其办学经验受到广泛赞扬和肯定。他的事迹和传略被录入《世界各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政协委员风采录》等十多种辞书。私立北苑中学成为诏安教育战线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为国分忧,为民解愁,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为青少年开辟成才之路。
  1985年7月,原诏安县桥东中学负责人谢继武先生,为解决本县大量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困难,自筹资金创办诏安县华侨补习学校。校址在桥东镇宅仔园村,因陋就简,草蓬搭盖,租赁民房、厂房为校舍,当年招收高初中落榜生二百多名。经过一年补习,收到良好效果,在全县产生很好影响。1986年7月,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何龙章同志充分肯定了谢先生的办学精神和补校的办学方向。在县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从桥东迁至县城北关世德祠,隶属关系改由县政协领导,并调谢继武先生到政协机关,专职从事补校的领导工作。后来,由于国家教委有关文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1989年4月,县委、县府召集有关部门协调会,决定补校与县政协脱钩,归县教育局领导,谢先生调入教育局仍负责补校的领导工作。
  1992年8月,在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热潮中,谢先生建议在原来的基础上试办一所融普高、职高、职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民办高级中学。这一设想符合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得到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县教育局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对华侨补习学校创办高中的办学条件等问题进行调查论证,认为基本具备办学条件。1992年9月1日,诏安县人民政府以诏政[1992]综213号文件向省、市政府请示,市教委和省教委中教处专题作了研究,同意补习学校高中部着手筹建并开始招生。1992年11月22日《福建日报》首先报导了诏安县创办首家私立高中的消息,接着《闽南日报》《厦门日报》也作了报导。1993年1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导了“侨属创办私立高中”的消息,介绍谢继武、庄明莞夫妇办学事迹。1993年2月28日县人民政府以诏政[1993]综012号文件向上级教委报告,将“诏安补习学校普通中学高中部”正式改名为“诏安私立北苑中学”。同年5月,省教委以闽教中[1993]039号文件批复,批准诏安私立北苑中学注册。
  二、掏钱办教育无怨无悔,扶贫助学精神值得学习。
  谢继武、庄明莞夫妇从事教育几十年,对教育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诏安的教育事业,为了更多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谢先生毅然把其岳父菲律宾华侨企业家庄维森先生供其养家的巨额资金投入办教育事业。北苑私立学校的创立,是谢继武、庄明莞夫妇为国分忧,为社会作贡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学校创办容易办好难。谢继武把创办私立北苑中学的宗旨定为“人民教育人民办,我办教育为人民”。他遵循毛泽东同志勤工俭学的教育思想和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教导,坚持“四不二依靠”的原则。“四不”即:一不等政府拨款补助;二不盼“三胞”捐资赞助;三不向群众集资;四不搞高标准收费。“二依靠”即:一依靠办学者自己投资;二依靠发展校办产业,以工养校,逐步发展。在抓好教育质量的同时,谢先生倾注大量心血努力办好校办企业,把校办企业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从1台价值500元的机械打字机和1台旧油印机起家,发展到目前拥有一批现代化设备、固定资产达数十万元,年产值150万元的4家校办企业,学校印刷厂还被省新闻出版局指定为“内部资料出版物”印刷厂。校企盈利全部用于购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谢先生还自掏腰包近200万元购置原二轻五层办公楼供办学使用。目前又拟购买倒闭的国营第一食品厂作为新校舍,使校容更加宽敞雄伟,千余莘莘学子得以在优美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实践证明,北苑中学坚持自力更生,勤工俭学的方针是民办教育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很多专家学者对北苑的作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条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私立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谢先生倾资办学的精神可敬,而他惜才如命,精心护花,扶贫助学的事迹更感人。十多年来,他切实履行“我办教育为人民”的诺言,始终坚持为“老、少、边、贫”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低收费,不赢利的原则,高中三年,开办初期只收1000-2000元,目前收3000多元,只是中教委、物委下达收费标准6600元的二分之一。省教委主任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学校对贫困学生的收费还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减、缓、免。不但如此,他还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生。在西潭乡龙坑村,谢校长培养林木龙、林木明兄弟读书成才的事迹家喻户晓。林木龙、林木明家境贫困,兄弟俩初中毕业后先后上补校学习,谢校长全部承担起他们的学习、生活费用,直至林木龙考上省机电学校,林木明考上北京印刷学院。林木明上大学后的一切费用,仍由谢校长全力承担,每年达几千元。畲族学生钟武钦,临上大学时哥哥去世,家庭经济陷入绝境。谢校长毅然挑起帮助武钦同学上大学的担子。来自山区的学生江新文家庭贫困,入学时身体虚弱,谢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他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要人穷志不穷。在谢校长的精心培养下,新文同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每年春节,谢校长都要给贫困生送“红包”,把温暖送到贫困生心坎上,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谢校长收养外地流浪儿叶利秋的事迹更被传为佳话。出身泰宁县农村的叶利秋,因父母离异,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到处流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报上获悉诏安县有所平民学校,便写信向谢校长求助,要求到“北苑”读书。谢校长爱心油然而生,欣然满足他的要求,并亲赴厦门看望他。而此时叶利秋已离开厦门到江西找生母,遭冷遇后沦落街头,在绝望中他再次写信向谢校长求援。谢校长即寄去盘缠,接他来校。谢校长不是亲人胜亲人,与他同吃同住,对他关怀备至。一边让他学文化,一边安排他学技术,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他改正缺点。叶利秋在“北苑”两年,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间真挚的爱。1995年,他依依不舍离开“北苑”,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金钱有价,爱心无价,谢校长对贫困学生的关爱,谱写了一曲新的“爱的奉献”的赞歌。
  三、努力探索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把北苑中学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私立学校。
  “高举毛泽东教育思想伟大旗帜,努力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私立学校”是北苑的办学指导思想。私立学校不吃“皇粮”,随时随地存在着危机。谢先生始终认为,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私立学校要成为强者,首先要解决好方向问题和质量问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姓“社”不姓“资”,党和人民才放心;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人民群众才会信任、欢迎。他在《努力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私立学校》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私立学校,第一,要坚持私立学校的人民性,即它必须是为人民的;第二,要坚持私立学校的革命性,即它必须是为社会主义的,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三,要坚持私立学校的自主性,即它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的办学机制。”北苑中学就是根据这“三个特性”办学并获得成功的。它向人们充分展示:这是一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培养“四有”新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它当作培养全而发展的“四有”新人的“龙头工程”来抓。学校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要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指示精神,德育工作坚持以使学生具有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热爱祖国、热爱学校、尊敬师长、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为目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增强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自尊心、自信心,发扬顽强的拼搏精神。主要措施是:
  (一)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每学年新生入学先进行军训,每学期举办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周,每学期安排3次义务劳动,挑选一批班级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健全团总支、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约束机制。2000年6月,学校建立了党支部,成为我市第一家有党组织的私立中学,进一步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实开展。
  (二)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学校专门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全校德育工作,把加强德育工作任务分解到学校分管领导、班主任及团总支、学生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除注重抓好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外,还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纪念会、报告会、征文竞赛、办校刊、出墙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教育。学校还根据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和老少边贫困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宏志,树大志,为祖国而勤奋学习”的活动,号召学生学习北京广渠门中学由贫困学生组成的宏志班,像他们那样“家贫不坠青云志”,“自强自立,奋斗不息”,学习他们“特别有礼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开展“贫穷也是一笔财富”的讨论。各班纷纷举行故事会、报告会、主题班会,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在抓好德育的同时,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工作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严格把好师资质量关,既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又拓展了教育资源共享途径;为退休教师开辟了贡献“余热”体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北苑”麾下聚集了我县一批师道、师德、师品、师质俱佳的高、中级职称的优秀教师,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怀着办好“苑”,为诏安教育事业作贡献的良好愿望,不辞劳碌,不计得失,默默奉献。学校在实践中逐步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一是成立由9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委员会,负责统筹安排,全面指导,精心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实绩与奖金挂钩,年终兑现。三是教学相长,既注意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心,使师生关系融洽。四是完善校长访问教师制度。教师有病必访,家庭遇事必访,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中形成敬业爱岗,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新风尚。北苑生源差,起点低,老师们不嫌弃,提出学生差生教师不差劲。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的基础上,采取四条措施:一是补缺补漏,定时间,定对象,定科目,定辅导老师补缺漏.帮助“差生”迎头赶上;二是在学生中建立学习互助组,一帮一,一对红;三是加强辅导,每天晚自修,科任教师轮流深入教室辅导;四是召开家长、学生、教师各种类型座谈会,争取家校配合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充分调动教与学积极性,把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
  从补习学校到完全中学,十六年来,北苑在省、市、县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重视支持下,办学成绩斐然。学校坚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宗旨,举办各类教学班50多班,结业学员逾7000人,为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近2000人,为党政部门培养输送干部40多人,为企业输送职工200人,为各条战线输送合格劳动者4000多人。特别是升格为私立北苑中学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越办越好。历年高考,会考成绩均居全县同类公立中学的前列,成为我县仅次于省重点中学诏安一中的“高考大户”,多次获得漳州市的嘉奖。
  私立北苑中学取得佳绩的“奥秘”在哪里?中共诏安县委政策研究室在深人学校二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在于他们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这就是以江总书记关于“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要求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以师生们“大胆探索,无私奉献,敬业爱岗,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为体现的“北苑精神”。这是推动“北苑”前进的强大精神和取胜的重要因素。
  愿“北苑”精神发扬光大,“北苑”之风劲吹,推进我县民办教育再上新台阶。
  诏安民间器乐随谈
  沈汝淮
  诏安的民间器乐丰富多采,源远流长,有独特的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主要乐种有古乐、潮乐、四平锣鼓、中军乐等。
  古乐
  古乐古朴淡雅,端庄凝重,优美悠扬,节奏平稳。是我国优秀的古老的民族音乐。其演奏形式、曲目套曲及乐句的组成,与“中州古乐”有着共气相承的关系,大曲余韵犹存,对研究宋、元音乐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大批中原人民随宋朝廷南迁,经闽入粤,大量宫廷文化随之而来。地处闽粤交界处的诏安,是中原文化扎根传布之要地,故古乐曲目繁多、流传面广,至今演奏不衰。明末清初以来,诏安古乐能手辈出,人才济济,古乐演奏极为盛行。明代诏安人吴朴所著《乐器图》(《福建通志》乐二)惜已失传。清末民国初年,古琴尚在诏安流行,其时,诏安的古乐活动是昌盛时期,古乐名手陈纯卿、许大廷、张俞、张佩琼、张柱辰、沈炳林、沈锡沛、徐丹谷、沈松、吴〓、吴鹤琴、陈维新、张永固等人,乐技高超,传艺带徒,倡导古乐,为诏安古乐的繁荣发展有卓越功绩。不少古乐手,居南洋各国,从事古乐教学。
  清朝末年,城关乐手创办了“留香”和“南圃”二个乐社。
  “留香乐社”设在文昌宫边。诸多乐手经常聚集奏乐,诏安乐坛闻名的“张家乐”诸乐手,是乐社的主要成员。
  留香乐社乐手张俞技艺出众,传艺认真,尤善横笛,有“铁笛道人”之称。张柱辰乐技全面,是诏安古乐坛上的名手。
  “南圃乐社”设在菱仔街。主持人许镜堂。成员有许大廷、许子珍、许禹福、李戊午、许清江、许伟乾、许之舍、许秀峰人。
  名艺人许大廷既是主奏,又是导师,他为人耿直,授艺严肃认真,笛、箫、古筝、弦皆精,尤以笛箫见长。古稀之后,尚能长吹,风力饱满。《北进宫》《迎仙客》《小瀛州》等曲吹奏别有风韵,闲时爱清唱昆曲,自拉自唱,自得其乐。
  “留香乐社”和“南圃乐社”在当时社会上的器乐活动中起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933年9月,“诏安国乐研究会”成立,由马有涛任主任,演奏古乐及潮乐为主,不少古乐名手及器乐爱好者相继加入。有李光、许崇德、沈荣坤、沈耀钦、沈国成、许景壬、涂屏南、沈锡沛、许培芳、黄显德、张永固、张确等人。由于大量乐手集中、演奏频繁、活动面广,对器乐演奏艺术的提高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也培养出一批乐坛新秀。
  “四也乐社”1939年前后成立。社址设在“醉玉汉剧团”楼上。
  诏安还有“楚南”和“醉玉”二个外江戏班。其伴奏的弦诗主要来自古乐曲。主奏乐器用木弦,发音宏亮、高亢。长期演出以来,涌现出不少著名乐手。
  此外,县城及农村尚有很多乐手和器乐爱好者,工余时间也常集中演奏。
  诏安古乐能够保留着“中原古乐”的风格和唐、宋、清燕乐的余韵,其乐器和曲目是主要因素。古乐的乐器有古筝、竹弦、扬琴、有弦(椰胡)、琵琶、三弦、横笛、二胡、秦琴、月弦等。竹弦、古筝、扬琴属主奏乐器。每一乐曲的开头必由竹弦(或筝、或扬琴、或横笛)奏引子或第一乐句,接着所有乐器合奏至曲终。节奏平稳,通常以缓慢的引板开始,以快板的单推结束。古乐曲目繁多,曲名与唐宋大曲、宋词、金、元散曲的名目相同者不少。据老艺人忆述原有流行的乐曲有四、五百首,至今尚在民间流传演奏的有一百多首。如《步步娇》《蕉窗夜雨》《百春》《出水莲》《落水莲》等。
  1956年,诏安古乐参加龙溪专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89年,海峡之声电台专程到我县采录古乐演奏。
  古筝
  近代,福建筝主要流传在闽西南的诏安、云霄、龙岩、上杭等县。近几十年来,诏安、云霄的筝乐影响更大。福建师大音乐系副教授陈茂锦撰写的《闽筝初探》指出“诏安古筝在福建筝界有一席的影响。”自清初以来,诏安和云霄诸筝界能手不断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一种幽雅清淡的闽南筝流派,独立于中国九大筝派之中。
  清顺治年间,诏安东关有位古筝高手蒲水缸,精通传统筝曲百首,潜修四十载,精诀指法十种,筝术出众,传徒众多。诏安有弟子林红先、高仔力、龟板禹等人(据省艺术学院李戊午《古筝教材》)。自清初至今,古筝在民间一直流传不衰。
  诏安筝界,“张家筝”较出名。这里有段逸事。光绪年间,东门内白水寺前李家有位千金叫李篆,琴棋书画皆精通,特别喜爱古筝,她与武秀才张跃堂成亲时,其最显眼的嫁妆是一架精致的古筝。李篆把筝艺传给儿子张佩琼、张瑜,又传给孙子张柱辰、张永固、张确。现在,其曾孙张学海、张一飞、张阿林皆属筝界能手,张学海还于1986年应邀出席在扬州举行的“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在会上做了《略谈闽筝流派》的发言。李篆本家的侄孙李戊午,筝艺出众,曾于六十年代初期被福建艺术学院聘为专职古筝教师。李戊午在娴熟的诏安筝技巧上,吸收了潮州筝及北派筝的一些演奏技法,曾于八十年代参加省《武夷之春》音乐会,上台演奏他自己创作的《唐山锣鼓迎台胞》,获得好评。现在,李戊午、张学海都已作古,他们的学生都活跃在诏安筝坛上,其中陈婉英、沈秀丽、沈育娥都曾相继在省的音乐会上独奏古筝。现在陈婉英定居新加坡,仍是筝不离手。诏安古筝长盛不衰,弹筝能手相继涌现,除张家筝外,尚有陈纯卿、沈松、吴〓、吴鹤琴、陈维新、沈瑞仁、陈永修、吴卓钦、吴静严等都是筝界各个时期的场面人物,陈纯卿、陈维新等人曾到过南洋传徒授艺,陈维新还于1987年10月带学生回国到福州举行专场古筝演奏会。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家李萌,曾于1991年专程到诏安,采录诏安筝曲43首,编成《福建古筝曲诏安演奏谱》,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平锣鼓
  四平锣鼓,是闽南四平戏的伴奏音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明末清初,四平戏由江西传人福建,而后,向闽南、闽北发展。到闽南的形成闽南四平戏;上闽北的称闽北四平戏。当时,漳属七县都有四平戏流行。诏安、云霄有万利班、三胜班、宝华班、顺太平班、御乐班、庆乐堂班、金发班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闽南四平戏逐渐消失。
  闽南四平戏属弋阳高腔体系,伴奏音乐高亢嘹亮,乐器只有锣、鼓、唢呐,所以四平锣鼓的乐器亦相同。演奏上可以按照全剧的剧情发展,运用唢呐牌子、鼓点、锣花表现出来。如《三关》《五虎》《追舟》等戏出,都能奏上四五个钟头。视其情况,也可演奏全剧中某场戏,或折子戏,也可单独奏一两个唢呐牌子,俗称“草牌子”。为了阵容的壮观,一次出场所用平锣达二十面以上。过去,四平鼓班有东城龙文班、东关振明轩班较出名。此外,尚有旧宙班、下径班等也经常活动。1956年,县举行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东城村四平锣鼓班演奏《封相》,获得好评。1961年,省民间音乐采风队来诏安,东城四平锣鼓班再演奏《封相》,被录音保存。
  潮乐
  潮乐,是诏安民间数十年来最为流行的乐种之一。其曲目与演奏形式与古乐有密切关联。所用乐器与潮剧的文爿乐器近似。主要乐器有二弦、扬琴、有弦(椰胡)、二胡、三弦、秦琴、横笛、唢呐及板、鼓等。演奏上采用套曲或变化板式而增强乐感。套曲的有《粉红莲》接《梳妆》《粉蝶》接《采花》《南进宫》接《北进宫》等,板式变化上,同一乐曲演奏时以头板开始,转二板,转拷拍,最后以三板紧推结束。
  潮乐的曲目与古乐曲相同的很多,由于乐器与演奏方式上与古乐有不同之处,骨干音相同,装饰音普遍增加,旋法也有变化。乐手们创作的乐曲不少,也有吸收其他乐种的乐曲加以改编而成。乐曲也称弦丝,有大弦丝和一般弦丝之分,全曲68板的称大弦丝,如《寒鸦戏水》《浪淘沙》《昭君怨》等,其余的如《柳青娘》《一点金》《北进宫》等称一般弦丝。弦丝总数达四、五百首,目前民间流传的不上百首。
  清末至民国年间,诏安的潮乐已逐渐兴起,新中国成立后,潮乐蓬勃发展,五六十年代,是潮乐昌盛顶峰时期,城乡各地都有潮乐班组,一到晚间,到处都可听到潮乐声。县广播站经常录音广播,县举办的音乐会也离不开潮乐。近来,潮乐组织虽少了些,但其质量是有所提高的。潮乐曾多次参加市、省会演。1989年海峡之声电台专程来诏采录潮乐演奏,并编成专辑播出。
  由于潮乐的兴盛,乐手遍布各地,也涌现出不少名乐手,如已故的李光、林万福、林崇尤、沈水介、林贵有、许长才、沈士章等,都受到人们的赞扬。
  走出国门的诏安潮剧
  沈小秋
  诏安索以文风昌炽、翰墨飘香而闻名遐迩。历代以来人才辈出,肥沃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一朵南国潮剧奇葩——诏安潮剧团。
  诏安潮剧团前身为“海燕”潮剧团,成立于1956年。40多年来,历经磨砺,去芜存菁,涌现出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艺术人才,为潮剧界所瞩目。1995年8月,剧团首赴香港演出,受到广大同胞的热烈欢迎,获得很大成功,为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剧团三出国门,走向东南亚,蜚声海外。
  湄南河畔水仙情
  1996年2月,诏安潮剧团应“泰国商联总会”与“泰国弱智者慈善基金会”联合邀请,首次走出国门,在泰国首都曼谷皇家璇宫大戏院进行为期36天的文化交流演出。12月16日下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2375航班一抵曼谷廊曼机场,演出团经国际免检通道直达候机大厅,得到早已在大厅恭迎的东道主“泰国商联总会”“博大机构”的全体首长、泰国福建会馆、泰国沈氏宗亲总会、泰国沈氏吴兴发祥宗亲总会、各界知名人士高梧桐、沈炎龙、张细辉及众多亲友、戏迷等近百人的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金桂华亲自接见演出团领队,鼓励全体演职员以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以潮剧最精湛的技艺、以对泰国人民最炽热的感情,为中泰文化艺术交流架起友谊桥梁。12月19日,演出团举行首场义演。演出之时,座无虚席,场面壮观,《星逻日报》称之“开泰华之首例,创娱乐界之先河”。在庄严的泰、中国歌声中,全场肃然,拉开了深具意义的演出帷幕,泰国社会劳工福利部助理部长奔沙越阁下,中国驻泰文化参赞彭维学先生、泰国商联总会吴诚席、蔡罗惠君女士等分别上台致贺词并为义演揭幕剪彩,首演剧目《宋弘拒婚》赢得阵阵掌声。在十一台精彩剧目的三十六场演出中,场场爆满,幕幕添花。至演出后期,璇宫大戏院前后左右及过道加排,以满足观众前求。《亚洲日报》《星逻日报》《中华日报》等六大华文报纸称赞诏安潮剧团首次扬戚曼谷,赞赏演员“扮相潇洒、堪称文韬武略;妙舞清歌,激发思乡情怀”;“潮渊乡音情系心,艺苑奇葩苗发新”。并以重要版面发表介绍诏安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面貌日新的文章《湄南河畔水仙情》《福建省诏安县概况》等,UTV等几家电视台多次到戏院采访,专题报道。西班牙驻泰大使夫妇观看演出后,盛赞中国潮剧艺术精湛,技艺超群,并与演员合影,献花致贺。
  演出期间,在泰的侨领及各界知名人士多次到演出团下榻的美拉玛酒店看望演职员,诏安县周跃红县长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爱珠也先后率部分主创演职员拜会了泰国福建会馆、泰国沈氏宗亲总会,在泰诏安籍实业家王流溪、沈桂阳、沈云成、沈炎龙、沈秋虎、陈克文等,拜会了泰国皇家法学会秘书长兼法律学院院长高梧桐大律师,泰国佛学院许金龙院长、泰国警界胡树德少将等,向他们介绍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欢迎他们回家乡投资办企业和旅游观光。由于演出取得巨大成功,演出委员会执行主席蔡罗惠激动地在庆功宴会上说:“诏安潮剧团莅泰演出,在泰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不敢断言成功是绝后的,但可以肯定,它的成功是空前的。”为期36天的访泰演出,掀起一股“潮剧热”“诏安热”,为此,剧团回国之后,诏安县人民政府给诏安县潮剧团记集体三等功。
  乡音潮韵遍狮城
  应新加坡共和国“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管委会”邀请,诏安潮剧团乘着载誉泰京的春风,又于1997年4月8日取道厦门飞抵新加坡,在牛车水人民剧场进行为期29天的文化交流演出。演出团乍到狮城,“福建人演潮剧?”引起了观众的质疑,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以“诏安潮剧团团员都是诏安人”为标题的报道更激起观众的好奇心。但当新加坡电视台、“丽的呼声”声艺台记者现场采访演出团时,红氍毹上演员们的字正腔圆、招式新颖令观众们折服。一千多座席的牛车水人民剧场中午常挂起“今晚全满”“今晚狂满”水牌。至演出后期,票房提前五天告罄,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观众赴新看戏者鱼贯而来,络绎不绝。新加坡戏曲学院赠送的“宝刀常磨亮闪闪、诏安好戏响当当”精美花篮在群芳中格外夺目。
  演出期间,诏安潮剧团有幸得到新加坡漳州总会、诏安会馆、龙溪会馆、东山会馆及潮州八邑会馆热情款待。带团省、市、县领导拜会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及诏籍知名人士谢墉、陈晋昌、杨柳江、沈烈周、林友明、沈南方等,他们均表示要一如既往、不遗余力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诏安籍亚洲音乐大师、新加坡国家剧场俱乐部主席沈炳光伉俪连赞:真没想到家乡戏能到新加坡演出,有这样的轰动效应,了不起!
  5月7日,演出团踏上回国的旅途,樟宜机场送别人士恋恋不舍之情感人至深。真可谓:曲终情未了,惜别泪湿衫。
  再赴星洲创辉煌
  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CZ359航班飞越南中国海。于2000年3月21日晚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花束、花环、彩标伴着熟悉的脸庞,欢迎人群簇拥而上,欢声笑语融汇候机大厅。这是诏安潮剧团应新加坡共和国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管委会的再次邀请,到这美丽的岛国出访演出。时隔三年,盛情依旧。在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管委会假座龙风大酒楼为演出团接风的宴会上,管委会主席潘岑厘先生致词:“举办潮剧演出活动,向年轻一代传达华族优良传统与不朽价值观。新千禧年到来,如何让传统和现代能有更好的结合,是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务”。并与诏安潮剧演出团和林爱珠女士一同预祝演出再次获得佳绩。
  花篮依然挨着花篮,横彩还是接着横彩。在精心布置的牛车水人民剧场,每天都挤满热情洋溢的观众,为享受乡情乡音而来,又饱览精彩艺术而返。幕间休息片刻,后台常被挤得水泄不通,剧场只得请保安人员劝退观众,以正秩序。眼看水牌上的“今晚全满,满,满”字样,远道而来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观众只好观赏星期天日戏。美、德、匈牙利的学者、艺术家,饶有兴趣地到台上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在戏迷叙谈会上,香港陈楚蕙小姐谈及与诏安潮剧团的合作时,说诏安潮剧团有潮剧学校为他们培养人才,政府资助他们,有演出的场所,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比香港好得多,因此,前途是大有希望的。
  相知无远近,乡音总关情。诏安潮剧团三出国门,成了肩负对外文化交流重任的文化使者,在域外树立了良好的群体形象,赢得海外华人华侨的高度赞许。2001年2月27日,剧团又将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为“健康香港基金”筹募义演,我们期待“海燕”翱翔得更高更远。
  腕底龙蛇襟怀清风
  ——吴得先的书法篆刻艺术
  吴仰南
  吴得先(1893-1962年),名〓,以字行,我县北门内人,二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上海、漳州、厦门等地的中学、师范学校任教,曾任诏安中学校长。三十年代末南渡新加坡、仍执教职,是南洋华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又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
  吴得先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亲、伯父均为清末贡生,他幼受庭训,后又负笈厦门、福州,念完中学,有较扎实的古诗文根底。早年,他从帖学入手,深受清代浓墨宰相刘墉的影响,其书显得貌丰骨劲、娴静儒雅。二十年代后到北京求学,亲炙前辈,博览碑帖,眼界渐宽,更爱魏碑汉隶的苍茫博大,威仪凛凛,转而攻习魏碑。他从临写《张猛龙碑》《张黑女志》入手,中年以后又悉心研习《石门铭》《经石峪金刚经》,再参照康南海的笔意,逐渐形成了自己厚重雄浑、寓巧于拙的艺术风格,颇受时人的赞许。他在家乡担任中学校长期间,正值盛年,虽工作繁忙,但不论寒暑,每日凌晨即起,临池学书数百字后才进早餐,五年中从不间断。先生喜用玉扣纸临写,每月装钉成册,置诸案首,工作之余,逐页翻阅,对照原帖,品味得失,有时还在字旁加注,说明得失缘由。先生应人求书,从不苟且。写毕即钉在书橱上方的横木上,认真琢磨、品评,自觉满意,方才送出。三十年代,在漳州、厦门、汕头一带常可见先生的翰墨作品。先生书写的擘窠大字,更受时人的称道。他曾说:“大家必须一点一划都可以独立存在,令人看后有庄重之感方可,倘若流入媚俗,则去书道远矣。”据跟随他多年的学生说:“先生写字之前,必先饮茶静坐,然后凝神执笔,一挥而就。即使是大至数尺的字,他也从不重书。”吴得先的篆刻作品典雅秀丽,静穆大方,颇得汉印遗韵,充溢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他治印始于二十年代,后一度辍刀。日寇占领新加坡后,他闭门谢客,重操旧好。后挈妇将雏,举家避难于马来西亚乡间,因生活困逼,以刻印补助家用。1948年,先生在新加坡自订金石书例,教学之余,卖字鬻印,在晚年创作了大量的对联、立轴等书法及篆刻作品,赞誉之声日隆,
  影响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
  不管是书法还是篆刻.得先先生作品的内容均别具特色,反映出他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知识。其书法作品除了书写古诗名句外,更多的是他自己撰写的诗文或序跋,作品的文化品位自然比常人高出一筹。试看“天地一沙鸥”这一条幅,无疑是老人的自况,它将作者长期浪迹天涯那种凄苦无依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小大,必有所成。”这是先生书给长女立轴的文句,它不也是先生在人生、艺术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进取的写照吗?先生刻的闲章,文字优雅,含意深刻。“爱石不攀,临流不漱”的大印章是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洁身自好的深情流露。而“耕牧三载”一印记录了他不事外敌的生活,更是一个知识分子高风亮节的体现!先生篆刻边款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精彩,或是抒写新加坡沦陷时乡人心境,如“壬午秋仲,余与芬蛰居星寓,日惟调弄渼儿,藉遣于悒。盖殷忧窘顿,倏逾半年,而感世态炎凉不自今始,于今为烈也。”或是表达对篆刻创作的深刻见解,如“朱白文相间印,虽在审字无定式,要以朱白各占半通为不失雅正。”或是考订说明印章有关的历史知识,如“古人用印,多仅刻姓名,不加杂字,所以昭慎重也。”又如“斋馆印世传始于唐李泌端居室玉印,其后流风所及,人人皆有。”……它们都能准确、深刻地达到作者表意抒情的目的。给自己的篆刻作品增添了一份浓重的文学色彩,拓宽了作品的内涵。
  经过得先先生长女吴渼女士数年的搜集整理,最近,由得先先生生前执教过的南洋艺术学院相继出版了先生的四本书印遗作:《守琴轩书集》《守琴轩书集续集》《守琴轩墨迹》《守琴轩篆刻集》。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以突出的版面报道了这一消息,盛赞这位多元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在国内,《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权威专业报刊,也曾以显著的篇幅刊发文章,介绍这位艺术家的生平事略并刊登了他的书法、篆刻作品。
  沈卫崖的篆刻艺术
  严逸芳
  诏安的篆刻朱迹,有史料记载的始于沈起津。沈起津乃明末书画名家,他的印章多为自制,其印别出心裁,超凡脱俗。康熙、乾隆间的名画家康瑞、刘国玺,乾隆嘉庆间的叶观海都擅刻印章,后来的谢琯樵诗、书、画、印皆精。而咸丰至光绪年间的吴天章也擅治印,《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词条里称其为“铁笔吴天章”。清末民初的沈瑞舟(卫崖祖父)、许树谷(友农)、及稍后的吴得先亦善篆刻。吴得先旅居新加坡,一生致力于书法、篆刻,存世有亲钤的四册印稿后汇集为《守琴轩篆刻集》。然而在篆刻这块土壤里专心致志地耕耘并取得较高成就的应算是沈卫崖一人。
  沈卫崖先生是丹诏湖内乡长田村人。其祖父沈瑞舟是清末武进士,钦点内侍卫,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授予少将军衔。沈瑞舟虽系武官,但酷爱篆刻、书画艺术,长期研习不倦。卫崖之父沈剑秋雅善收藏,家存丰富的名家字画。卫崖就是出身於这样书香之家,他自幼就喜练书法,篆隶尤好,也能画花鸟,而诸艺中篆刻最精。
  卫崖原名沈洹,生于1908年,青少年时期生活于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公明中学,后曾到上海、杭州一带滞留,对海派和岭南派的书画艺术都极为熟悉,清末西泠八大家对其深有影响。
  卫崖1935年同父亲到南洋谋生,初到南安,任平仪学校校长,后转到新加坡,抗战时日寇南侵期间,他和国内一些到新加坡的书画名流均有接触,共同切磋艺术,开阔了视野,因而治印大有长进。新加坡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卫崖先生虽避居乡下,以开药铺为生,但常有书画作品表达其抗日救国之心。曾发表过抗日宣传画,刻有大印“抗战到底、抗战必胜”。新加坡光复后,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赏识先生的人品和学识,延聘先生任他创办的爱同学校的教务主任,受到陈先生的器重。
  1948年先生回梓身罹肺疾。在养病期间,仍以治印、绘画为生。解放后先生应县人民政府之邀,抱病挥毫为烈士陵园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隶书大字的碑文,其笔力遒劲、沉雄肃穆,颇受时人称誉。之后,政府妥善地安排了他的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热情创作,歌颂新中国。他曾创作了以毛主席《沁园春·雪》为内容的一组篆刻,一句一石,并附有部分边款,拓印成幅,寄往北京荣宝斋销售,这套在印文上有阴有阳,形式上亦圆亦方,又有不规则的印章,因章法上安排妥贴、合理,用刀扎实又富有变化而受到了同行的赞誉。
  卫崖先生治印路子正,在深入秦玺、汉印的基础上,又旁涉皖浙诸派,显出了扎实的传统功力。卫崖治印几十年心专意笃,刻出的印章显示了斯人风骨。他的印章遵循篆法,结体谨严、端庄;用刀冲切结合,刀法显得细腻爽利,回转自如,不露锋芒,只见中锋直入的痕迹;在章法上讲究法度,有刚柔和谐的传统美,显得舒和雍容、自然古雅;在印面整体把握上,他的印貌似平实,而平实中有一种不激不厉的生气,刻出了印人自己的情愫。其边款刻得娟秀、飘逸,有文彭之风。
  卫崖先生还刻过部分隶书印章,深受时人喜爱。著名画家宋省予、沈耀初、沈锡纯、徐序行等人曾请其治印。1958年,卫崖先生因肺病恶化,不幸早逝,享年53岁,身后有印集二册,今不知流失何方。
  (本文有关卫崖先生的生平由其子退休教师沈建基先生提供)
  附:卫崖先生印章三方,边款一方
  奏丹送沈剑秋铜墨盒序文小考
  沈耀明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中国文房用品中出现汇集诗文、书画、铭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铜墨盒。它因其文化品位高雅而为世人钟情,同时,其文化内涵也不断为人们所开掘,如镌刻于盒盖上的铭文,常是记载当时人文社会活动的宝贵史料。
  我因喜欢书画收藏,故对书画文房用品也很欣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艺友许君家见书桌上摆一陈旧的铜墨盒,遂引起我的关注。经主人允许,我用铜刷洗净铜墨盒上的积尘污痕,逐露出它昔日的神彩。此盒做工精致、呈正方形、边长各7.5公分,高3.8公分。二三寸见方的盒盖铭刻序文为303字,阴文小楷,布字18行、满格18字,序文为奏丹自写自刻,堪称绝技。其刻铜文、驱刀如笔,随态运奇中见潇洒秀逸;方寸之间内呈气象万千,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是铜墨盒之珍品。
  因镌刻铭文字小如蚁,经仔细辨认后,发现此铜墨盒非同寻常,它是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客居北京的奏丹与沈剑秋在京师的赠别之物。尤为可贵者是该铜墨盒《送沈剑秋序》一文记载了沈剑秋的父亲沈瑞舟中武进士以后,并非始终在京任职,也曾于在光绪三十一年间离京到河南(开封)任职的史实。查沈瑞舟,字苞九、号琴船,系诏安县湖内长田村人。光绪三年(1877)武进士,擅长花鸟,抚海派风格,并精篆刻,为诏邑清末画家。其生平及活动资料记载极少,仅知为“历任光绪、宣统两朝御前四品花翎侍卫。民国初,任过徐州镇守使等”。至今仍未见到有关沈瑞舟的其它活动记载。因此,其铜墨盒铭刻《送沈剑秋序》一文的发现,不仅增添了关于沈瑞舟鲜为人知的翔实活动资料,而且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一份填补诏安文化史的珍贵资料。
  铜墨盒主人沈剑秋,在光绪三十年(甲辰年)与胞弟证文客居京师,在京师期间由其弟证文介绍认识奏丹,并结为好友。其时,剑秋之父沈瑞舟在京供职。翌年(乙巳年)夏末,沈瑞舟离京赴河南(开封)任职,剑秋随行,临别时,奏丹以此铜墨盒相赠,成为剑秋心爱之物。后来,它随主人返回家乡诏安。剑秋性格豪爽,好诗文、工书画、有古人风,曾于1933年出任诏安县长。
  现将铜墨盒序文抄录如下,以飨读者,并就教方家。
  附原文:
  《送沈剑秋序》
  剑秋沈君漳溪绩学士。甲辰春,予及仲弟留学京师,与剑秋弟证文游甚相得也,已而介于证文以识剑秋。剑秋豪爽好客,有古人风,一见如故。予生平寡交游、客京师三年,戚友中罕相往来者,而于剑秋则屡过焉,予亦不自知何以得此于剑秋也。乙巳夏杪,琴船年伯自中郎将出镇开封,剑秋侍将符,谒于予曰:仆与君等相处年余令令行有日矣,将何以教我。予曰:夫大梁天下之冲,而四达之郊也,昔顾亭林筑室华阴。谓其绾毂山河,足以识天下豪杰,知天下事,夫嵩洛同华之间,地势多阻,不便於交通,而亭林犹尔,况大梁乎。剑秋适此、吾知其将遍交当世豪俊,增长其学识,以为天下他日用也,剑秋勉之哉。虽然剑秋行矣,予与予弟、与证文,与剑秋年余相契,一旦决然舍去,其能无介然于怀耶!愿诵退之云龙之诗,以为剑秋告。
  乙巳七月奏丹镌於京师并以志别。
  东城翰墨香
  吴惠聪
  “建县470周年暨首届书画艺术节”和“国庆51周年”期间,南诏镇政府和东城村老年活动中心合办“明宪书画展”。在建于明宪宗年间的沈氏大祠堂里,展出唐开漳圣王陈元光部将、武德侯沈世纪后裔子孙几代人的书画作品80多幅。诏安素有“书画之乡”美誉,明清以来书画名家辈出。这些书画作品既师承诏安画派之遗风,又有所突破。其中有清代东城村藉名士沈祖文、沈士箐、沈晴澜的书画珍品,也有享誉海内外书画大家沈柔坚、沈锡纯的佳作,有德高望重的教育界名人沈光、沈冠娥先生的遗作,也有活跃在省内外书画界的知名画家沈双又、沈岩、沈舜乾、沈锡仁、沈逸亭等人的作品。走近画展,姹紫嫣红美不胜收。这些作品从不同的生活层面,以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达语言,深情地抒发了对祖国、故土和生活的挚爱,颂扬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辉煌,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东城村是诏安沈氏大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居民与农业人口混居,历代以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文化生活和艺术品位也不断提升,自成一簇绚丽于基层文化阵地上的花朵。原中共诏安县委书记方华荣参观书画展后,欣然命笔题词:参观明宪书画展,深受教育。中共诏安县委书记黄浦江为书画展题词:光前启后,继往开来。两位领导的题词,既是对东城村书画艺术的肯定,也是一种期勉和激励。
  承办这次书画展的东城村老年人协会常年活跃着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年人;为全村老年人活动出谋划策,不遗余力组织开展各项老人活动,因此在全县老年人协会中,东城村会员人数最多,活动开展最为出色。这是一群可敬的老人,他们常年累月为协会奔走,为全村600多位老年协会会员的“五个老有”创造条件,自筹经费,不计报酬在节日期间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象棋赛、灯谜会、民乐演奏等。
  谈到书画展,东城村老年协会的儿位组织者喜形于色,他们表示由于经验不足,疏漏在所难免,遗憾之处一定很多,恳请方家、同仁赐教与鼓励。他们很诚恳,也很谦虚。这一方热土人才辈出,为丹诏增添不少亮色。从这块土地走出去的享誉国内外的名家和驰名省内外的中青年书画家大有人在,无须赘叙,迄今仍生息于故土的人才依然灿若星辰,如盲人画家沈冰山先生,身残志坚,几十年孜孜以求,名驰国内外;知名画家沈吉文先生沉疴之后,奋笔而起,新作更具神采;沈耀喜、沈响亮、沈庆麟先生以诗词、书法双佳为人称道;还有一批已走向成熟的中青年书画作者如沈耀明、沈金耀、沈永光、沈培森等;父子比肩如沈汝淮与沈一川,沈吉文先生与沈逸亭、沈逸舟、沈逸玲;兄弟同行如沈大琛与沈大钰先生,等等。
  东城村人有胆识有远见,他们表示,为了宏扬书画艺术,建设“两个文明”,为乡梓培养新一代人才。准备举办假期少儿书画培训班,让更多艺术新苗茁壮成长,使书画之乡人才辈出。
  诏安书斋及其楹联
  陈士培
  书斋,顾名思义,就是读书人所住的读书的房屋。解放前书斋的结构和摆设,也不同于一般家居或其他种类的房子,一般布置得比较清雅,静穆,适宜于读书或休憩。它有大小繁简之分,这得看主人的经济条件与地位,小者只是十几平方米的一间普通房子,大者可占上亩地盘,除主屋厅堂房室外,还附有凉台水阁或花园。如从前南关的西园,北关的笋庄。规模巨大,凉亭、花圃、池塘,配置齐全,四季花卉盛开,是较有名气的书斋。
  由于书斋的特殊品位,它的布置也别具特色。一般都有书画条幅悬挂斋中,而书斋的匾额及楹联,也不同于一般房室。匾额是书斋的名号,如某某斋,或某某别墅(别墅本为休息或游玩的所在,但后来书斋也有写作别墅的)。而斋门前的对联,一般都是主人款笔新撰或请人代书代撰的,带有永久性质内容,故书斋的楹联可以说也是书斋文化的载体,其中许多楹联内容健康,韵味十足,至今还为人称颂。像上面所说的书斋从清末到解放前,笔者记得起的,从城关到附近农村,就有一百二三十处,至今许多已改建作他用。而其中楹联,笔者记得起的,尚有二、三十副。现举其中几副,以飨读者:
  西门内“雅居”联
  雅而幽绻娱晚景;居之安宜写新篇。
  北门内“竹轩”联
  竹外枝斜呈画谱;轩然波起活文澜。
  北关“墨池斋”联
  墨花簇簇皆成画;池水潺潺半入诗。
  东门内“困学斋”联
  困而不惑修心砺志;学以持恒览古知今。
  东门内“守愚”联
  守身如守法;愚古勿愚今。
  新安村“觉园别墅”联
  有客醉无客睡万户侯何足贵;新花栽旧花开三方地任安排。
  官陂“益斋”联
  益友座谈天下事;斋僧扫尽世间尘。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