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福文先生追悼会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02
颗粒名称: 在沈福文先生追悼会上的讲话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2
页码: 301-302
摘要: 本文是陈宝钧在沈福文先生追悼会上的讲话。文章介绍了沈福文先生的背景和成就,他是中国共产党员、著名美术教育家和漆艺大师。沈福文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当代美术界和诏安人民的重大损失。陈宝钧代表诏安县各级领导和56万人民,对沈福文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陈宝钧详细描述了沈福文先生在漆画艺术方面的成就和对家乡文化事业的贡献,强调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文章最后表达了对沈福文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永远不会忘记的承诺。
关键词: 诏安县 沈福文 追悼会

内容

各位同志、各位来宾,沈福文先生的亲人家属: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沉痛悼念沈福文先生。沈福文先生是中国共产党员,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漆艺大师,四川美术学院前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重庆市老教授协会副会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沈福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2月1日凌晨4时20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不幸逝世,享年94岁。沈福文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国当代美术界的重大损失,更是诏安人民的重大损失。当我们听到沈福文先生不幸逝世的消息时,无不悲痛万分。今天,我们召开沈福文先生的追悼会。沉痛悼念沈福文先生,谨此,我代表中共诏安县委、诏安县人大常委会、诏安县人民政府、诏安县政协、诏安县纪委和诏安56万人民对沈福文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对沈福文先生的亲人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沈福文先生是诏安人民的骄傲。他的一生是创造漆画艺术辉煌的一生。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工艺美术家、一代漆艺宗师,沈福文先生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为了艺术,他广为涉猎,潜心研求,博采众长,不断开拓,求变求新,自成一面。他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一代漆画艺术的辉煌,成了中国漆画艺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以艺术创作和教育实践铸就了高尚的人格。沈福文先生青年时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他以充满激愤的画笔抒发了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憎恨,展开了积极的斗争。建国后,他以饱蘸激情的画笔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抒发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和对家乡的热爱,体现了作为一个文化艺术工作者崇高的品格。为下一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沈福文先生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虽然远离故土,心却永远和家乡联系在一起,为促进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鞠躬尽瘁。诏安素有书画之乡之称,历代文人荟萃,书画名家辈出。1989年,沈福文先生欣然将他晚年珍藏的295幅近代中国名家书画和自己的部分作品无偿地赠送给漳州市人民政府,为家乡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受到了漳州市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赞扬。为扶持培养家乡艺术新人,他甘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由于沈福文先生的关心爱护,热情帮助,诏安许多中青年画家得以脱颖而出。沈福文先生对家乡文化艺术事业积极的贡献,表现了一个艺术家高尚的品格。
  沈福文先生高尚的艺术品格和精湛的漆画技艺,使他几乎成为了现代漆艺的代称。沈福文先生的艺术精神内涵,是推动中国当代漆艺发展的动力,中国当代漆艺的辉煌正是这种艺术精神的呈现。
  沈福文先生以他毕业的精力献身美术教育事业,献身漆艺事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一代宗师沈福文先生虽然逝世了,但他的艺术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的艺术精神将不断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中永放光彩。
  东溪呜咽无语,点灯山痛哭涕泣。沈福文先生走了,带着对家乡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家乡父老的心里。
  安息吧!沈福文先生,诏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
  沈福文先生永垂不朽!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宝钧
责任者
沈福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