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98
颗粒名称: 诏安的由来
分类号: K295.7
页数: 5
页码: 290-294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诏安县的由来和诏安人的来源。诏安县地处福建省南端,面积约1247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文章首先回顾了诏安县的历史,提到诏安在古代属于扬州、七闽、义安郡、岭南义安郡等行政区划。随着汉人的南迁,诏安逐渐发展并建立了城市。明朝时,诏安成为一个重要的城镇,并在清朝时建立了县治。文章还考证了诏安人口的来源,指出诏安的“河佬人”是唐朝时从河南迁入的汉人后裔,“客家人”是明朝以后从江楚一带迁入的汉人后裔。此外,本地土著居民为畲民。通过分析史籍记载、语音差异和居住区域的分布等方面的信息,文章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最后,文章强调了诏安人的南迁历史,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的融合。
关键词: 诏安县 文物 石器时代

内容

诏安的由来
  谢绍美
  诏安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南端的一个县份。距离首都北京3000多公里,距离省城福州400多公里。全县面积约1247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状好像一个巨人奔海的足印。县境四至:东邻云霄,西接饶平,南临大海,北界平和,东南和西南分别同东山和南澳隔海相望。全县人口约56万,基本上都是南迁汉人的后裔。以前虽有少数土著畲民,但早已同化,畲汉难分,现在已经融合为一体了。
  诏安和诏安入到底是怎样来的呢?
  (一)诏安县的由来
  根据诏安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在诏安这个地方劳动着生活着了。1958年诏安一中师生协助福建省探矿队到诏安的太平、官陂和秀篆等山区探矿,在官陂彩下山捡了两枚石簇(即石箭头)。1964年,湖内乡糖厂基建时又挖出了一枚石枪和若干陶网坠。这些都是原始的渔猎工具。1985年,省博物馆考古队和厦大人类学系师生到我县考察,在腊州山发现石〓、陶罐及其一些碎片。在官陂的下河和石桥等村发现一些印纹陶片,这些遗物经过检验都是属于石器时代的遗物。这就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即距今约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射杀鸟兽,打猎捕鱼,过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了。不过当时这个地方仍然是荒野一片,处于半洪荒的状态,在丛山密林中,虫蛇出没,虎狼咆哮。
  到了大禹时代,根据最早的地理书《禹贡》的记载,禹定九州贡法,诏安远属扬州,纳贡“天子”。又据《周礼》《职方》篇中的记载,诏安原属“七闽”地,(古泛称南蛮)。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废封建,行郡县,诏安隶属闽中郡。那时,诏安这个地方仍为荒僻之区。后来经过两汉的逐步开拓,到晋朝时,特别到东晋南渡以后,汉人大量南迁,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发达的文化,才逐步地影响了闽南,那时诏安又改属岭南义安郡(即今之潮州,现在诏安人仍称潮州为府城)。经过南北朝的动乱以后,到隋统一中国时,诏安又回属泉州。到这时候为止,闽南一带、泉潮之间经济文化仍然落后。既没有漳州的设置,也没有诏安的建立。土著居民(畲民)仍然过着落后的部落式生活。他们依山结寨,有的还居住在山洞里,被称为“洞蛮”。“洞蛮”性情十分骠悍。唐高宗初年,汉人陈廉和“洞蛮”首领雷万兴、兰凤高等联兵“作乱”,袭击边陲,以致边警频传。由于当时正是唐帝国初期,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开疆拓土,国势强盛。因此,一闻“蛮乱”当即派遣左郎将陈政统兵前往镇压。因蛮地山险,“洞蛮”凭险顽强抵抗。在艰苦的战斗中,陈政因山瘴病亡。他的儿子陈元光随军远征,英俊有为,因此,唐朝便任命他继掌兵权,继续征战。
  陈元光继掌兵权以后,依靠部属和本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作了缜密的部署。经过充分准备以后,便发动了有名的“鹅仔寨”战役。由于知己知彼,击中了要害:切断其鹅颈,断绝其水源。于是不越月,便一鼓破寨,经过“鹅仔寨”破寨战成功以后,战局急转直下。“洞蛮”从此一蹶不振。不久,“蛮乱”便被镇压下去。事定以后,陈元光带兵屯驻漳水北岸,且耕且守。为了安定和开发边境,唐朝移民实边,并鼓励陈元光将卒家属亲友南迁创业。从这以后,中原汉人便逐步南迁入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逐步地和本地土著居民互通有无,互相交往,后来进一步互相学习,互通婚姻。他们肩并肩地向险恶的山川疫瘴和凶猛的野兽虫蛇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坚毅地披荆斩棘,开荒辟地。经过一番的艰苦经营以后,原来疫病流行,野草丛生的荒凉地区,终于逐步地得到了开发,中原先进的农耕方法逐步推广,人口增殖、商旅渐通。
  到了唐朝垂拱二年(686年),由于闽南地区已经步开发,唐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便诏准陈元光的奏请,在泉潮之间,漳水之上,建立漳州,任命陈元光为刺史,下辖怀恩、漳浦两县。那时诏安属怀恩县。到了唐开元廿九年(741年)并怀恩入漳浦,诏安改属漳浦县,为南诏保(因为唐初有南诏使者进京朝贡,经过此地,说此地风光好似南诏,因此,便以南诏为名)。以后历经宋、元各代,为南诏场,为临水驿、为沿边巡检寨……等,政区名称,屡有变动。那时都还没有建筑城墙,只是土堠木栅。到了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才开始建筑城墙。以后城区逐步扩大,城墙逐步加固加高,至明朝时,城区周长达一千六百六十余丈、城墙高达二丈二尺,俨然成闽粤边境一座重要的城镇。诏安筑城以后,又经过畲汉人民一百多年的辛勤开发,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中原先进的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播。这个地方物产日益丰富,人口日趋繁衍,闭塞的风气也日渐开通。如此,这一地区便逐步地具备了建县的条件。
  到了明嘉靖八年,这里已是“粮逾万石,户过三千”,商贾辐辏,文华蔚盛。于是为了靖边陲,长治安,乡绅许仲远等便上奏朝廷,请设县治。第二年,即1530年,获朝廷诏准,将漳浦县的二、三、四、五等都划出另成一县,以南诏安靖的意思,赐名为诏安县。县城设在原南诏守御千户所所城(即今本县县城),隶属漳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将漳浦六都的铜陵和南澳岛的青澳、云澳划归诏安。嘉庆三年(1753年)割余甘岭外至新店地(共26村)归云霄厅。辛亥革命以后,民国5年(1916年)因为诏安辖地分散,治理不便,将五都和铜陵划出去另建东山县。将青澳和云澳划出去,同饶平的深澳和隆澳合并另建南澳县。1949年诏安县解放以后,为了生产和管理便利起见,诏安的辖区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1952年将诏安的大嵼乡划归东山县。1956年将平和县的上洋村划归诏安县。1957年又把诏安的竹港乡划归云霄县。至此,诏安县境便固定下来了,这便是现在的诏安县。
  (二)诏安人的由来
  诏安人口刚解放时约21万,现在已增至56万。这数10万人口是那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说法各异。
  现在诏安的居民大概可分为三种人:一种是说闽南话的“河佬人”,另一种是说客家话的“客家人”;还有一种已被汉化的畲族人。“河佬人”人数较多,约占80%,聚居在诏安的南半部和沿海地带。“客家人”人数较少,约占20%,聚居在诏安北半部的山区地带。畲族人人数极少散居各地,因为已被汉化很难辩认。关于这三种人的来源问题。根据有关史籍的记载,现存语音的不同和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概述如下:
  1.根据有关史籍的记载:
  清代康熙时,诏安知县秦炯,拔贡戴冠主撰主编的《诏安县志》附旧志(即明末丁丑志)的《徭人篇》中有“山区徭人(俗呼畲客)常称城邑人为‘河佬’,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系陈元光将卒始也……”的记载。另外,在约占诏安人口半数的沈姓族谱中也明确记载了他们在诏安的开山祖沈勇是“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上述这些记载有力地说明“河佬人”确实是从河南迁来的“河南佬”,不是本地的土著居民“福建佬”。考虑到诏安的“河佬人”,绝大部分是唐朝时跟随陈元光南下的将卒及其家属的后裔。因此,可以判定诏安的“河佬人”确实是唐朝时从河南一带迁入诏地的汉人。
  我们再查一查山区“客家人”的族谱,也可以得到同样有力的证据。例如诏安二都黄姓的族谱明白记载他们的始祖久隆,是在元朝廷祜元年(1325年)入居诏安径口村的。他的祖代和父代原居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再上溯。其远祖是楚春申君的后裔。这一记载也清楚地说明了“客家人”的原住地是江楚,逐步南移的路线是由湘、赣入闽。入诏时间始于元时。
  2.根据现在语音的不同:
  现在诏安“河佬人”和“客家人”的语音相去确实较远,这是由于两者入诏时间相距六、七百年造成的。前者人诏时间长,变化大,后者人诏时间短,变化小。但是两者都同属汉语体系。现在诏安“河佬人”的语音中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唐代中原古音的音素。例如以唐诗《长恨歌》(头段)为例:押韵的“得”“识”两字,若以普通话来读是不会协韵的。但若用诏安“河佬”音来读便协韵了。再以另一首唐诗《春望》为例:押韵的“深”“心”“金”和“簪”四字,若以普通音来读也是不会协韵的,但是用诏安的“河佬”音来读便协韵了。
  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在唐诗中几乎俯拾即是。
  上述诏安“河佬人”的语音中保存着大量唐代中原地区古音音素的事实,正可以有力地证明他们确实是唐朝时,从中原南迁入诏安的。至于“客家人”的语音比较接近现在的普通话,也正可以说明:这是由于他们入诏时间短,因此语音变化小的缘故。
  3.根据现在住地的分布情况:
  “河佬人”现在多分布在晋江(因东晋时北方汉人南迁沿江定居而得名)、九龙江和韩江等流域的中下游及其沿海平原和附近海岛等地区。在诏安则分布在南半部和沿海地带。“客家人”则分布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在诏安则分布在北半部的山区地带。上述这一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联系到他们各自的原住地分别是河南和江楚,他们南迁的路线就很清楚了。“河佬人”是由河南经安徽、浙江入福建,顺江而下,沿海而南。“客家人”则由江楚经湖南、江西入福建,定居在江河上游和山区腹地。
  另外,诏安本地的原有土著居民是畲民,这也可以从下述文献中得到证实。根据明末《诏安县志》《徭人篇》中记载:“徭人,漳邑深山皆有之,俗呼畲客”。他们过着落后的部落生活。志中记载他们“织绩木皮,染以木实。好五色衣裳,制裁皆有尾形。性鸷悍,言语侏离,其后滋蔓,号曰蛮裔。”“漳徭人,住漳、汀、潮接壤处者,亦以槃、蓝、雷为姓。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获架茅为居。善射猎,以毒药涂弩矢,中兽立毙。其贸易商贾,刻木大小长短为验。后酋魁亦有办华文者,山中自称狗王,各画其象,犬首人身,岁时祝祭族处。喜仇乐,或侵负之,一人讼则众人同,一山讼则众山同……”。以上记载,说明徭人(即俗称畲民)便是本地原有的土著居民。
  又如《漳州府志》也明文记载漳属山区,明初仍设“抚徭土官”。《诏安县志》还有明朝万历年间沈鈇(即沈介庵)《游六峒丈量学田记》,记中说:“二都在万山中,丛谷峭岭,半插天表。至六峒,则畲民所居者,……上下山谷,皆畲民所种植者。……至峒,编篱为垣,覆以营茅,鳞次而居者,……男子束发脑后,妇女椎髻于前,与城邑迥别”。这就清楚地说明明朝万历年间,诏安山区仍然居住着畲民,只是在这以后,“客家人”才大量入居诏地,畲民也才与之逐步融合同化。
  另外还有诏安的畲歌现在仍在民间流传,解放初期,我县的畲歌手还被邀到北京去演唱呢。现在我县的港头村就是畲族村,谁能区别是畲汉?
  上述一系列具体史实,清楚地说明诏安原有的土著居民就是畲民。
  综合上述大量史实和对这些史实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诏安的“河佬人”和“客家人”基本上都是南迁的汉人。“河佬人”原住地是河南一带,东晋时开始大量南迁入闽,唐朝时便大量入迁诏地,这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诏安的“客家人”原住地是江楚两湖一带,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才大量入迁诏地,这距今只有500多年。(两者大量入迁诏地的时间相距约六、七百年)。无论是“河佬人”或是“客家人”里面都融合有本地少数原有的土著居民——畲民。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绍美
责任者
陈元光
相关人物
许仲远
相关人物
雷万兴
相关人物
兰凤高
相关人物
陈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平和县
相关地名
上洋村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宁化县
相关地名
石壁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