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教育史上的一朵浪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76
颗粒名称: 诏安教育史上的一朵浪花
其他题名: 诏安华侨中学办学回眸
分类号: G638
页数: 3
页码: 232-23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诏安华侨中学创办和办学的历史,以及学校在困难环境中坚持办学、努力发展的情景。包括学校成立初期的募捐、招生和管理困难,以及学校接管后的改名、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学力量增强等内容。文章还强调了学校在教学和社会实践上的重要性,以及学校为华侨子女和失学青少年提供教育机会的价值。最后,文章提及了诏安华侨中学培养出的许多优秀人才,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 诏安县 教育 诏安华侨中学

内容

1949年12月诏安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的中学只有县立初级中学和官平中学两所。在那百废待兴的年代里,为了振兴侨乡的教育事业,让众多的华侨子女和失学青少年能有读书的机会,诏安县侨联主席许秀峰先生、副主席林耀生先生积极向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募捐筹资。在县委、县人委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一段策划准备,终于在1957年秋,利用二溪村原桥东乡公所旧址,办起了我省较早的一所民办学校——诏安华侨文化补习学校。聘请吴怀江先生任校长,林鸿翥先生任教学负责人。
  诏安华侨补校第一期招生3个班100余人,(翌年缩成2班)学生来自全县,大多数是没考上诏安中学的华侨子女和一部分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青少年。这些学生社会成份复杂,年龄相差较大,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增加较大难度。为加强学校管理,成立了校董事会,许秀峰、沈守忠先生任董事会正副主席。董事会积极向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募捐,筹集办学经费。他们经常到学校了解教学现状、学生动态和经费开支情况,关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周济个别特困生的生活学习费用。许秀峰先生还经常向学生作报告,激励学生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有时学校不能及时支付教师薪水,他便自己掏钱垫付。许秀峰先生关心教育的高尚品格得到师生和社会的好评。办学之初,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基本维持正常运转。
  1958年,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海外华侨难以对办学继续给予支持,华侨补校面临停办的危机,解散在即。这时,诏安县委、县人委毅然决定接管学校,更名为“诏安华侨中学”。当时统战部长刘锡平,侨办主任陈福亮等人负责抓接管工作,派原桥东学区校长张水明兼任诏安侨中副校长,林辉德任教导主任(第二年由沈文福接任),增强了领导力量,又调来了一批教师充实加强教学力量。至此,诏安华侨中学教职工十几人,己初具规模。教师和职员主要有:林鸿翥、许岳材、沈寿祥、沈文桂、许松发、林辉、沈美娥、吴赞坤、胡乾、陈成透、沈康、张学颜、陈子敏等。
  教学力量充实加强了,招生数多了,校舍则严重不足。校长张水明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艰苦奋斗一周年,打个翻身仗”的口号,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勤工俭学办学校。在二溪村“六顺祖”祠堂东侧盖一座平房当教室,师生上虎蹄山挖黄土,下东溪挑沙,到灰窑运壳灰,自己动手准备大量建筑材料,课余时间的义务劳动热气腾腾。为解决食堂经费不足,师生们上九侯山刈草半个月,解决了食堂的柴草不足困难。利用三溪村妈祖庙边的空地整修建成简易操场,修跑道,挖沙坑,自制单双杠,完善体育设施。学校还争取到盐埕埔(溪仔村与甲州村交界处)一片盐碱荒地,开垦为学农基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种下瓜果蔬菜,供应食堂并解决了学校猪场的饲料,大大改善丁师生的生活,勤工俭学结硕果。
  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是当时办学的主要内容。1958年深秋,全校师生响应党的号召,开赴桥东公社下河大队“大炼钢铁”,建起了炼铁炉,日夜奋战。同学们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提高了思想认识,磨炼了意志,又增长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在劳动实践中比思想、比干劲、比成果,在素质培养上得到一次飞跃。
  教学方面,全体教师兢兢业业,坚持住校办公,家住城关的老师离学校虽近在咫尺,也坚持住校。夜晚,村庄沉寂了,但老师宿舍的窗户还透出煤油灯的闪闪亮光,老师备课到深夜,到凌晨,可谓呕心沥血。当时,教师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吃的是野菜、地瓜叶做成的“代食品”,住的是昏暗潮湿的破祠堂厢房。晚上,蚊虫叮咬,奇痒难忍,但他们仍坚持教学工作,节假日也不肯回家。一位家离学校仅几里路的职工,新婚六个月,仅回家一次,今天想来似乎不可思议,可在当时确是很平常的。教师们这种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精神,极大地激励着莘莘学子的学习积极性。1960年华侨中学有了首届毕业生,他们参加全县升学统考,升学率达98%,仅次子诏安一中,语文单科成绩跃居龙溪地区第二名,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获得双丰收。
  1962年,诏安教育布局进行调整,诏安七中撤消并入华侨中学,校址亦由二溪村搬入原七中校址(现诏安职业中学校址),诏安七中部分教师留任,新分配一批师范院校本科、大专毕业生有刘守贤、翁祖德、沈肖美、叶惠洲等,教学力量大大加强,办学条件也大为改善,全校规模已扩大到三个年段6班、教职工21人,招收了一大批印尼侨生,解决了归侨、难侨子女的就学困难。侨生们在学校住宿,学校根据侨生热爱文娱体育活动、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让他们上台表演印尼民间歌舞,学校办得十分红火。至文革前,每年都为中专和诏安一中输送20多名毕业生。1966年文革开始,诏安华侨中学更名为“诏安红卫中学”,改变了华侨中学的办校初衷,学生串联、教师被批斗、学校停课、设备破坏、校已不校。1968年,军宣队进校领导学校的“斗、批、改”运动。11月,诏安华侨中学合并入诏安一中,参加一中的“清理阶级队伍”。至此,诏安华侨中学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使命,诏安教育史上的一朵浪花沉寂了。
  诏安华侨中学虽然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差,却为诏安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厦门海关副关长朱龙发,原诏安县长、现任县政协主席沈耀喜,原诏安县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现任县人大副主任许响德,厦门海关财务处长许明璋,福建省工商局计财处长沈绍群,福建省船政学校党委书记沈岩,漳州市农行行长杨永坤,闽粤烟草中心经理沈鸿章,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张培荣,县法院副院长林茂金,原县妇联主任、现县对台办主任科员沈文贞,县科协原副主席许木同,省农大教授张奇康,诏安一中副校长许艳生,诏安一中高级教师林腾芳、叶谦哲,高级工程师陈建平、陈伯川等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都是诏安华侨中学毕业的学生。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海福
责任者
吴怀江
相关人物
许秀峰
相关人物
林耀生
相关人物
林鸿翥
相关人物
沈守忠
相关人物
刘锡平
相关人物
陈福亮
相关人物
张水明
相关人物
林辉德
相关人物
沈文福
相关人物
林鸿翥
相关人物
许岳材
相关人物
沈寿祥
相关人物
沈文桂
相关人物
许松发
相关人物
林辉
相关人物
沈美娥
相关人物
吴赞坤
相关人物
胡乾
相关人物
陈成透
相关人物
沈康
相关人物
张学颜
相关人物
陈子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华侨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