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之乡”命名前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74
颗粒名称: “书画艺术之乡”命名前后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3
页码: 227-22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诏安县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书画艺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书画艺术之乡”命名前后的变化。文章指出,诏安县自明代以来就盛行书画活动,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1993年,文化部将诏安县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正式确认了诏安县在书画艺术方面的突出地位。自此之后,诏安县的书画活动更加蓬勃兴旺,各类书画展览、培训班和团体纷纷涌现。此举对诏安县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充分利用“书画艺术之乡”这一无形资产,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 诏安县 书画 艺术

内容

从明代开始,诏安盛行书画已有数百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诏安的群众书画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1993年国家文化部群文司为诏安命名“书画艺术之乡”,此后,诏安的书画活动更是蓬勃兴旺。
  新中国成立初期,诏安的美术工作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59年龙溪专区在诏安召开美术工作现场会,会后挑选诏安近百幅书画作品到龙溪专区各县巡回展览。1965年文化馆举办诏安县书法美术展览,1973年、1974年、1975年县文化馆连续三年举办书画展览,至改革开放前夕书画活动在诏安是普及程度较高的文化活动形式。1980年以后各种书画活动更为活跃,创作、展览、培训、收藏、欣赏、销售等呈现一派兴旺景象。同时各有关部门及有识之士通过各种媒体介绍诏安历代书画家、宣传诏安的书画成就,使县内外群众及有关方面了解诏安的书画传统和现代书画成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公认诏安为书画之乡,1986年福建电视台对外部来诏安拍摄书画专题片即以“书画之乡”作为片名。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诏安沿续数百年的书画传统和当代书画活动的盛况成为地方文化的显著特色,在实际上形成了书画之乡的面貌,但尚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正式命名,可以说是“有实无名”。
  1991年下半年,县文化局安排县文化馆的沈洪生、林建发等收集有关诏安书画传统、著名书画家、书画活动情况、书画创作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并起草《关于确认诏安县为书画之乡的请示报告》。同年10月,召开县书画工作者座谈会,文化局长田明辉主持座谈会,县委书记肖炎根、宣传部长沈福通及40余名书画工作者参加了座谈会。我县在北京工作的著名画家韩柯寄来书面发言,认为诏安县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书画之乡相比毫不逊色,是当之无愧的书画之乡(大意)。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认为确实应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正式命名诏安县为“书画之乡”,让书画之乡名“附”其实。会后文化局将请示报告上送漳州市政府,但久不见批复。1993年,得知是文化部群文司受理此事,于是由文化馆将请示报告送达省群众艺术馆,由省群艺馆将报告及有关资料上报文化部。同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文司为我县颁发证书:“你县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成绩突出,命名你县为书画艺术之乡。”此证书现存县文化局。1994年元月20日,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庄晏成、省群艺馆馆长陈秋平、市文化局局长黄亚惠等一行专程到我县授予“书画艺术之乡”证书和金匾。元月20日上午10时,我县在新落成的县影剧院举行隆重的授匾仪式,县委副书记沈汉溪主持仪式,庄晏成副厅长授匾、县长黄河俊接匾。授匾仪式上庄晏成副厅长讲话,对诏安书画的历史和现状作了高度评价,对群众性的书画创作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授匾仪式上,市文化局长黄亚惠、县委书记何红孙也发表讲话。参加授匾仪式的还有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第十二届人代会全体代表、县书画界人士和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书画艺术之乡”的命名是诏安数百年书画传统的结晶,是诏安书画家,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中体现了各方面对诏安历代书画名家高度评价和对诏安当代书画盛况的充分肯定。
  在“书画艺术之乡”命名前后,诏安美术界一些令人瞩目的事情充分说明诏安确是当之无愧的书画之乡。1986年诏安县职业中学聘请高继文创办职业高中美术班,1992年升格为职业中专班并面向全市招生。1989年沈福文先生向县人民政府捐赠其所藏名家书画作品52件。同年台胞名画家沈耀初先生回乡探亲,1990年定居诏安;1990年沈耀初美术馆奠基、1991年落成。1992年6月上海吴昌硕研究会6位书画家、理论家来诏安举办书画作品展,展览期间与诏安书画家广泛交流,对诏安的书画成就大为赞赏。1993年,经数年搜集编辑之后《诏安历代书画选》正式出版,该书收入诏籍书画家104幅作品,展示了明代以来诏安书画成就的概貌。书画展览也打破政府文化部门独家经营的局面而呈现新的气象,1984年举办“沈耀明珍藏书画展”,1990年10位中年书画家联手举办“春泥十人书画展”,1991年高继文、江水沐赴上海举办联展,1993年初县文化馆美术干部举办专题性展览“人与自然美术摄影展”,1993年盲人沈冰山赴上海举办个人书画展,还有职工书画展,农民书画展等。
  “书画艺术之乡”的正式命名大大促进了诏安书画活动的发展,也有效地提高了诏安的知名度。全县成立了县美协、书协、硬笔书协、指墨研究会、书画收藏学会等群众书画团体。1990-1998年县共举办各类书画展览70多次,每逢重大节日均有书画展览。1998年3月,5位书画家赴新加坡举办“诏安书画精品展”,1998年12月,8位书画界代表赴台北举办“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诏安书画作品展”。书画创作成绩斐然,除大量作品参加各级展览之外,出版个人书画集的有《江水沐画集》《许沙洛诗书画集》《盲人沈冰山书画集》等。参加各种书画培训的人数众多,1993年以来每年暑假均有数百名中小学生参加书画培训班,1993年起县老年大学开设书画课程,县职业中学至1999年共培养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440人。民间收藏、欣赏字画风气日盛,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使得诏安的书画活动的发展获得了坚实、深厚的基础,从而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福建省共有各类绘画艺术之乡8个,目前各画乡的活动均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而诏安的群众性书画活动却日益显出蓬勃生机。1998年福建省文化厅发通知(闽社文[1998]047号)定于11月在漳州市诏安县召开全省美术工作会议并指定县文化局长沈文生作交流发言。后会议因故改在芗城区召开,县文化局派胡庚章为代表在会上宣读沈文生的《弘扬书画艺术之乡优秀传统,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交流材料,受与会者好评。同时诏安书画活动模式也引起了莆田等绘画艺术之乡代表的兴趣。
  如今,书画艺术之乡的美名已成为诏安人民共有的无形资产,对诏安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良好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这笔无形资产已不仅仅是文化界的事情了。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金耀
责任者
沈洪生
相关人物
林建发
相关人物
肖炎根
相关人物
田明辉
相关人物
沈福通
相关人物
韩柯
相关人物
陈秋平
相关人物
庄晏成
相关人物
黄亚惠
相关人物
沈汉溪
相关人物
黄河俊
相关人物
何红孙
相关人物
沈福文
相关人物
高继文
相关人物
沈耀初
相关人物
沈文生
相关人物
胡庚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