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辐辏日月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65
颗粒名称: 车马辐辏日月新
分类号: F572.885.7
页数: 3
页码: 201-20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福建省诏安县城在成立50年来的交通运输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巨大变化。文章首先描述了诏安城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历史变迁,包括陆路交通、水上交通和公路桥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同时也介绍了交通运输管理、对山区交通建设的贡献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另外,文章还对诏安县医院的发展历程和医疗改革进行了介绍,包括医院建设,床位数增加,教学实习基地的确定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认可等内容。
关键词: 诏安县 陆路 交通运输

内容

“道塞山河旧,路通日月新。”
  建国以来,我县的交通运输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历了五十个艰苦创业的春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做为先行工程的交通运输业更加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诏安,地处闽粤交界,又是东南海的交汇处,是我省最南端的县份。解放前,由于连年战乱,公路时建时毁,加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疏于治理,全县交通运输业衰落不堪。虽然早在1933年就创办了一个“诏和汽车公司”,但到解放时,也只有6辆用漳龙汽车公司的旧机件修配而成的、用柴油,木炭做燃料的、被称为“牛屎核”的汽车,爬行在坎坷不平的公路上。线路也仅从县城向西至广东黄岗,向北至龟头村而已,全长约42公里。水上运输,只有十几条木船在东、西溪水面上行驶,运送柴草、木炭,毛竹等,一座横跨东溪的通济桥,木板桥面。因年久失修,遍是窟窿,行人一不小心,常常失足陷落,险象环生,令人心畏。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一片废墟上谱写锦绣文章。
  陆路交通运输
  陆路交通运输,经历了从挑运、畜驮到人力车、畜力车直至板车、三轮摩托车、拖拉机、汽车、集装箱大型运输汽车等机动车辆的发展过程。近年来,汽车运输的发展更为突出,以南诏镇为交通枢纽,漳汕公路,诏平公路分别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全县通车里程568公里,所有的乡镇、农场、林场都可通车,各乡村之间,也修建了机耕路和大车路。1988年初,由海外华侨捐资修建的九侯环山公路和悬钟公路通车,更增进游客观光旅游的方便。现在,全县机动车辆在3000辆以上,还有数以万计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1998年度全县运输量达到224万吨,周转量1900万吨公里。
  水上交通运输
  我县水上交通运输,也经历了一户一船个体单干的木帆船运输到互助组、合作社乃至航运公司大集体经营的机动船运输的发展过程。本县境内的内河航运航道,以东、西溪和四都河道水系为主。东溪从平和大溪入境,由北向南,流经我县官陂、霞葛、太平、西潭、南诏、桥东等乡镇,长达80公里,西溪在县西南,流经白洋,西潭、深桥等乡镇,全长30公里。东、西溪汇集象头后,经澳仔头注入内海宫口港。在县东部还有公子店溪、石飒溪、林墘溪、梅州溪等溪流,流经四都、金星等部分乡村,汇集港口渡入海。这些溪流是内河运输的主要航道。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县溪海相连的有利地理优势,逐渐采取溪海联运方式,把货物从海运转入河运,直达县城。有船舶400多艘,日夜穿梭于内河港道,载运贝壳、煤炭、化肥、粮食、蔗糖和各种手工业制品,大大方便山区和沿海货物的周转。
  我县东南部,还有蜿蜒曲折的90公里的海岸线,构成天然的诏安湾,这是一个优良的避风港。这里的海上运输,自五十年代以来,成立了中转站,在梅岭镇宫口港内,新建一座200吨位的码头,在赤石湾另建一座便利渔船停靠的水产码头,在汕头、厦门等地成立货物转运站,可停泊来自江、浙、粤和本省各航运单位的船舶和渔轮。八十年代末,我县已拥有各种机动运输船251艘,总吨位6203吨。国家还在富口港兴建年吞吐量15-20万吨位的装卸码头和趸船、堆场、可停泊200-400吨位船舶。由于我县新建宫口码头,是我省距离香港最近(203浬)的港口,运输潜力很大,可继续发挥其作用。近年来,在梅岭镇赤石湾至下傅村、赭角等处,测量筹备建造万吨海轮停靠深水码头,将对我县航运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公路桥梁的建设
  解放后,我县公路、桥梁的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全县有公路73条,总长568公里。其中:国道1条38公里,县道6条151公里,乡道56条350公里,专用道10条28公里。公路质量也大大提高,四级公路以上的有274公里,水泥路面40公里,柏油路面101公里,砂石路面132公里。公路密度0.46公里/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南大门第一路的建设,即324线国道拓宽改建成水泥路的浩大工程,从分水关到云霄竹港全长38公里水泥路面。工程共开辟基土石方80万立方米,利用块石15万立方米,片石10万立方米,碎石50万立方米;耗用水泥8.5万吨,钢筋1500吨,砂19万立方米。投入人工工程量142万工日,机械台班8万台班次。建设诏安大桥1座324.9米,中桥5座297.58米,小桥14座277.98米,大小涵洞125座1850米。投入资金1.8亿元(含改线工程2400万元)。从1990年下半年破土动工,1994年12月竣工,1995年1月11日举行隆重通车典礼。不久,毗邻我县的云霄直至漳浦、龙海等路段的国道建设相继竣工,现在,从诏安开车到达漳州只需1个多小时。我们创造了跨世纪的长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厚实的财富。
  随着乡村公路四面八方延伸,建成了不少质量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例如走马塘大桥、新安渡槽公路桥、西溪大桥(南山桥)、通济桥等。还有很多石拱桥,例如沈寨大桥、美营大桥、赤水溪桥、东西沈大桥、梅花大桥、新坎塘下桥、金溪石拱桥等大、中、小桥梁达85座,计4935.87延米,(其中大型桥梁12座317.9延米),天堑变通途,大大方便了群众。要致富,先造路,在扶贫致富工作中,边远山区建造了扶贫公路如秀东公路、下官至进水公路、秀篆至九峰公路、太平白叶至广东饶平公路、官陂至红星朱厝公路等等,为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山区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交通及运输管理
  为确保公路的畅通,我县成立公路局,直接领导国道、县道修建和管理、绿化工作。全线设有常驻公路站11个,配备专职养护人员70多名。还有由县交通局负责乡村公路建设、维修工程,管辖各乡镇、农场、林场的养护工50多名,专门负责养护全县350公里的乡村公路。早先比较著名的诏安“三八”养路班,大埔养路班等先进文明班组,曾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表彰。
  与此同时,全县交通管理工作也相应加强,除作为行使交通公路运输管理职能机构的县交通局外,还成立了县交警大队、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县交通安全办公室、港口航运管理站、交通运输中心站及其所属各乡镇的交管站。进行协作管理的还有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开展治理交通运输秩序、整顿运输市场工作,保证各个渡口、码头、港口,航道、车站、公路、桥梁的安全和运作。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从事交通运输职工的增加,现在各乡镇都设有运输站,县城有搬运公司、汽车队、县公交公司、县米盐运输社、航运公司,航运一公司等。运输单位的干部、职工900多人,加上从事个体三轮车和摩托车客运的工人计有3000多人。
  为了更好地为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服务,搞好医疗福利、维修、培训等工作,县交通系统先后成立交通卫生院、搬运公司卫生室、航运公司卫生室、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交通旅社、公交招待所、交通修配厂和从事维修各项车辆、船舶的个体维修店约有150多家,还有为交通运输生产配套零部件的县汽车配件厂、县自行车配件厂、县造船厂、梅岭造船厂等。随着我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我县交通运输必定会再度腾飞,造福于诏安人民。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伍绍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