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历史性的跨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61
颗粒名称:
历史性的跨越
分类号:
K295.7
页数:
46
页码:
191-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编者手记:历史性的跨越、腾飞的诏安县教育事业、诏安城建50年巨变、车马辐辏日月新、诏安县医院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关键词:
诏安县
教育事业
医院
内容
编辑手记
历史性的跨越
弹指一挥间,我们迎来了共和国五十诞辰。在这短短的五十年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方巨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跨越了贫穷,跨越了屈辱,跨越了愚昧,跨越了落后。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布满了荆棘,充满了艰辛,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豪情满怀地奔向自由民主,奔向繁荣富强。
在这五十年间,丹诏古城也踏着共和国的鼓点,前进在走向文明的行列中间。诏安儿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取得了旧社会数千年未敢企望的成就。
农村大搞综合开发,逐步走上产业化生产的道路,漫山遍野花红果香,溪边海滨鱼欢虾跃。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新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人均收入比解放前增长数百倍。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外资企业逐年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文明之花在书画艺术之乡绽放。
为反映我县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在近几期的《诏安文史资料》中我们已编发了一些文章,本期又以《历史性的跨越》为题集中刊登了十几篇文章,作为向国庆五十周年的献礼!
腾飞的诏安县教育事业
沈庆麟许柳德
解放前的诏安教育一直十分落后,至1949年,全县仅有幼儿园1所、小学88所、初级中学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5%,文盲人口占80%。解放五十年来,虽然也经历过坎坷和曲折,但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由于全社会的支持,海外华侨的鼎力相助,诏安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学校数量剧增,规模扩大,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逐年增多。诏安人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也有大幅度提高。可以说,诏安教育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幼儿教育在曲折中前进
解放前,诏安县的幼儿教育近乎空白。至1949年12月诏安解放时,仅有1个班,学生40人,教养员3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创办县立幼儿园。县直单位和街道亦相继办起一批民办幼儿园。到文革前的1965年,全县共有60班,学生2000人。文革中,幼儿教育奄奄一息,仅剩下建华作业区、仙塘大队和城关八街三所民办幼儿班,学生不上200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诏安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备受重视,逐步走上正轨。1980年,全县幼儿园发展到79班,教养员125人。1985年,旅泰华侨沈姓宗亲沈桂阳等捐资23万元修建“沈公书院”,作为县实验幼儿园园址,占地1002平方米,有教学楼、活动室、音体综合厅及其它配套用房。该园从1991年至1997年,先后被评为市少儿工作先进单位、省先进幼儿园、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省标准幼儿园。1999年,全县幼儿园已达21所314班,教职工581人。
二、中小学大面积普及提高
诏安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解放时仅有小学88所,都集中在较大的村,且规模很小。山区和偏僻小村的学龄少儿要走路、过河到较远的大村读初小或高小,入学率仅达25%。诏安解放第二年,增设初级小学22所。由于大力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至1956年,全县小学达到149所,教职工566人,至1999年,全县小学已达225所,学生69651人,教职工3169人。
诏安解放时,全县中学2所,即县立初级中学和私立官陂中学。1953年,诏安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结束了诏安学生要走路到云霄和漳州上高中的历史,成为诏安第一所完中,1955年更名为诏安中学。1957年在桥东二溪村创办了民办的华侨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行各业超常规发展,教育亦不例外,诏安中学更名为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官陂、四都、秀篆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升格为诏安二中、三中、五中,又增办诏安四中(西潭)、六中(太平)、七中(城关)和八中(深桥),华侨补校收为公办,更名为华侨中学。1960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中并入四中、七中并入侨中,至1966年,诏安有初中5所,完中1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教育的需要,1970年后,增办建设、金星、桥东、深桥、红星等初级中学。进入八十年代后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又增设白洋、林头、仙塘、溪南、边城、东湖、景安、马洋、青龙、怀恩、南城、梅州、梅岭中学及职业中学和私立北苑中学。1998年,全县共计28所中学,教育发展之迅速,规模之扩大超过前30年,教育布局更趋合理。县乡村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诏安县“两基”达标终于通过省级验收。
三、重点学校成绩斐然
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是诏安第一所完中,也是省、市两级重点中学。
1956年诏安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40多人,参加全国高考,录取率达60%。1958年高考成绩居龙溪地区第1名,1959年更跃居福建省第2名,成为我省的一面“高考红旗”。《人民教育》登载题为《诏安一中提高教育质量的经验》的文章,《人民日报》誉之为“山沟里飞出金凤凰”。“文革”中,诏安一中成为“重灾区”,教学设备、档案、图书损失殆尽,教育质量直线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树立“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以教学为中心,大抓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综合比在连续四年居漳州市上游的基础上,1991年进居全市第一名。高考成绩从恢复高考制度初期的低谷逐步回升,1994年高考上省专线人数跃居全市第一名,以后每年的上线人数大幅度增加,至1999年首次突破300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学校涌现一批先进模范人物,教师沈凯明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林永盛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许木川评为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学生张智亮舍己救人、英勇献身,追认为烈士。“张智亮纪念室”定为漳州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张智亮中队”定为少先队全国红旗中队。残疾学生吴燕聪在1994年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破三级跳远世界纪录并获第二名和跳高第三名,为国争光,省人民政府给予记大功一次,团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诏安实验小学前身为丹诏中心小学,1907年创办,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确立“求质量,重开拓,创特色”的办学宗旨,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闯出一条“以美育为主体的艺术化学校”的路子,形成以美育为主体的德育教育特色,为全县素质教育做出示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小毕业生进重点中学录取率居全县榜首。从1984-1998年,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市各级评为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原校长林爱珠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该校历年来获省、市级奖励和表彰的教师达48人次,学生186人次。
四、中等专业、职业学校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师资的培养,龙溪师范每年在诏安招生。为解决小学教师的严重缺欠,1952年招收简师1班52名,附设在县立初级中学,二年后该班并入龙溪师范。“大跃进”时教育大发展,教师奇缺,1958年创办诏安县初级师范学校,至1961年毕业两届后便解散了。“文革”结束后,教育又进入发展时期,师资严重缺欠。1979年,云霄师范在诏安设分校,办了一届2班100余名,为诏安师资队伍增添新生力量。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1959年,诏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创立,负责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养员的培训。1985年,还附设云霄师范诏安普师班,学制2年,学员系通过统考从民办教师中录取,许多民办教师通过正规师范教育转为正式教师。教师进修学校为提高诏安师资队伍的素质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诏安还兴办过许多中等专业教育。1957年西潭农业中学创办,后改为初级中等农技班,设畜牧饲养和作物栽培专业。1965年创办建设农场中等技术学校,设橡胶栽培和热带作物专业。1980年创办龙溪地区职业班。1983年,诏安城关中学高中部改办为职业高中,1993年,改制为诏安职业中学,设木工、土建、缝纫、幼教、牧医、美术、财会、食用菌、电工、电子等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1999年诏安职业中学升格为职业中专。
五、业余教育全面开花
干部文化教育1951年诏安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创办,由当时的县委书记兼任校长,设初小和高小班,后提高设立初中、高中班。“文革”中停办,1981年又复办,设初中、高中班,后又增加英语班和电工班。经省教育厅批准,机关干校成为有学制并承认学历的业余干校,规模达12班。
职工文化教育1952年10月,县总工会组织码头工人50名办起我县第一个扫盲班——“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试点班,获得解放的工人阶级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加扫盲学习,3个月便达到扫盲标准。后发展为职工业余文化学校,设速成识字班和高小班,到1965年,共办332班。1982年7月,县劳动局和县职工教育管理办公室配合,对诏安企事业单位的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到1987年,通过初中文化考试的达2243人,通过初级技术补课结业的达1585人。职工文化教育对诏安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
农民文化教育1951年-1954年创办冬学,于每年秋收后至下年春耕前,组织农村基层干部、民兵、青壮年参加文化学习。兴办较好的转为常年民校,扫盲工作有较大发展。1956年诏安县召开首届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掀起全县扫盲热潮。城关农村的小学办夜校,小学教师下村教识字,暑假期间一中学生还下街道帮助办班,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时办时停。90年代后,大抓“两基”达标工作,县成教办,各乡镇党委、政府、各学区和中学,加大力度,至1998年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成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县。
广播电视大学1985年,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诏安工作站成立,同期开始招生。至1998年,计取得大专毕业文凭的有193人。
自学考试1984年成立诏安县高等与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并开始运作。至1999年,全县报考963人,已修成大学专科毕业的45人。
建国五十年来,诏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是解放前的诏安教育所难望其项背的。
诏安城建50年巨变
沈金耀黄龙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诏安的市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50年沧桑,诏城旧貌换新颜。县城建成区从2.26平方公里扩大到5.60平方公里,街道、供水、照明、绿化等均初具城市规模,尤其是新建的街道和建筑物更给人以深刻印象,诏安城建成就斐然。
闽南古镇遗韵
诏安是个闽南重镇,历代虽有建设,但在人们眼中,只是一个海滨小城。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曙光照亮诏安城头时,城内外遍布的是低矮的民宅、陈旧的庙宇、窄小的巷道……城内虽有一枝独秀的天然楼,却显得孤零零的,城外虽有中山路、三民路和沿街洋楼,却掩盖不了四关外的荒凉。
诏安城址,唐垂拱二年时设置南诏保,宋设南诏场并修筑土堡木栅。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开始构筑南诏城垣,据民国时编纂的《诏安县志》记载,石砌城墙周长645丈,高1丈2尺。城内规划东西、南北交叉两条街,宽约1丈,通联四个城门,为城内主要街道。城外为四关,环绕城濠依地形辟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街道,宽约1丈,路面铺鹅卵石,东南路段靠近东溪而沿街置设各类市场。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设置诏安县,以南诏为县城。明清两朝城垣多有扩建重修,而城内街道则延续元代旧制。明代在城区留下了文庙、沈公书院等房屋建筑物和七座石牌坊,众多的明代建筑成为诏安县城丰厚文化内涵的标志,特别是分布于县前街的四座大牌坊和三座小牌坊,分布密集,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代建筑遗产。
民国19年秋拓建中山路、三民路。中山路东西走向,东起通济桥头西至大路尾,长780米,路面宽12米,两旁骑楼下通道各2米,沿街建筑3-4层混凝土西式楼房。三民路南北走向,从南关篾货街穿过中山路直至东关打石街,以中山路为界分为三民南路、三民北路,全长560米。同年建天然楼,该楼位于县前街中段南侧,由香港营造商建造,楼高五层,哥特式风格,装修考究,天台上有圆顶凉亭、水箱、避雷塔等,到80年代以前一直是我县最高的建筑物。民国19年在城内修建中山公园,占地约1.3万平方米,园内有大型人造山,园中建有中山纪念堂、八角亭、鹅卵形莲花池、牌坊式大门、花圃等。
民国19年的各项建筑奠定了诏安县城的现代格局,除民国25-26年拆除城墙外,直到1949年的诏安县城的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动。1949年的诏安县城,旧城内是居民区,也是诏安县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内主要街道有县前街、圣祖街、夺锦街、鉴塘街等。主要建筑有:文庙,为丹诏小学校舍;文昌宫,为民众教育馆馆舍;中山公园,为民众休闲场所;诏安县公署,为政府办公场所;天然楼,为全县最高建筑;另有沈公书院、城隍庙、武庙、考棚等。旧城基仍将诏安县城分为城内城外。城外,南关有中山路,路南侧有东城等居民区;北关有大路街、真君街等居民区;东关有三民路东西两侧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西关居民较少,西门外多为农田,至西觉寺周围已甚为荒凉。
旧城换新颜
新中国成立后,公共建筑有较大发展,公共设施逐步完善。但在1986年大规模旧城改造之前,诏安县城的基本格局尚未有较大改变。
1950-1959年兴建的公共建筑主要有医院、诏安一中新校舍、南侨旅社、汽车站、县委会办公楼、农展馆等。1960-1969年兴建的主要有县政府办公楼、饮服大楼、人民影院、城顶人民市场、邮电大楼等。1970-1979年兴建的主要有招待所客房大楼、县医院新址、商业大楼等。1980-1985年兴建的主要有东人民市场、南峰影院、南诏大市场、一中致知楼、县电力公司大楼、农机大楼、税务局大楼、工商银行诏安支行办公楼等。
上述这些建筑物的建成,体现了诏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展现了诏城新貌。其中值得一提的有:诏安一中校舍,1953年在良峰山东侧动工兴建,占地14万平方米,建成教学楼、大礼堂、办公楼、仪器室、400米跑道田径场、游泳池等,昔日白骨累累的良峰山下呈现出最为生气勃勃的景象。县政府办公楼,1960年动工,1961年竣工,内廊式三层楼,外墙为红砖砌成,故俗称红砖楼,成为人民政权的象征。人民影院,1964动工,1965年竣工,位于中山公园北侧,院址原为公园假山位置,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观众厅层架跨度为22.8米,建成后成为我县人民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城顶人民市场,1964年动工,1965年竣工,沿环城东路南段建石柱气楼式木屋架、木瓦屋面,通道两边建南北相向的营业店面72间,建成后一直是我县重要的商业场所。县医院新址,1977年动工,1981年主楼竣工,1983年全部落成,位于澹园街,占地4.9万平方米,主要建筑面积4642平方米,建成之后大大改善了我县的医疗条件。电力公司大楼,1982年动工,1983年竣工,位于中山路中段南侧,6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这座大楼是全县工农业生产能源调度中心。
民房建筑在50、60年代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只有一些零星的新建或修缮。1970年有一次较大的变动,即中山公园的八角亭、碑亭、牌坊大门和公园东侧的民房被拆除,中山公园辟为广场。70年代后期县城的私房建筑开始有较大的发展,除旧房改造外,大菜园新建了大量私人住宅,形成新住宅区,其中有占地3500平方米的华侨私宅“泰园”。
新中国成立后,诏安的许多公共设施从无到有,不断完善。
排水民国25年拆除城墙后城区排水系统部分受破坏,城内积水难排,1958年后对城区排水沟道逐年进行修治,排水状况略有改善。1978年,将旧城濠沟改建为阴沟并分段全面清理东南关下水道,城区排水和街面得到较大改观。1986年开始旧城改造,各街巷铺设水泥路面对重建排水沟。
照明1953年成立地方国营电厂,随后开始在主要街道路口安装电灯照明,这是诏安第一次使用电能路灯。最早的路灯装在墙上和电线杆顶;在1956年采用在街道上空架设十字型铁线架挂路灯的方法,让路灯位于街道中央上空,后又改为弯脚灯架。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除旧城区的主要街道全装上路灯外,路灯的架设范围不断扩大,至1999年路灯架设范围扩大到东至虎蹄桥,西至三角点公路收费站。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街灯齐明,诏城一片璀灿。
供水城区井水不宜饮用,城区居民以东溪为主要饮用水源,但离东溪较远的居民只得凿井取水饮用。1980年6月,县里成立诏安自来水筹建处,1982年4月完成日产2000吨净水设施的建造,同年4月16日正式向南诏居民供水。此后供水规模不断扩大,至1996年有净水设备3套,平均日产水量1.3万吨,安装Dg100以上铸铁管42.64千米,用水户16374户。
园林1985年4月,重建中山公园,1986年落成。重建后占地8000平方米,园中有莲池、曲廊和凉亭,另辟草地、绿荫小道并建有花台、展厅等。重建后的中山公园与原来的中山公园大异其趣。
至1985年,诏安县城以城内为中心,东、南、西、北关都形成了密集的居民住宅区,昔日较为荒凉的西关地区也日渐繁荣,逐渐成为诏安县的新城区。
南大门的风采
1985年县政府邀请同济大学专家编制1985-2000年《南诏镇总体规划》,城区规划范围东至虎蹄桥、西至三角点、南至大美村、北至西姑山。1986年2月该规划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漳州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至1991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原近期规模。1992年3月,县政府邀请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1990-2010年县城区规划进行调整。1992年7月,经县领导、县规划委员会、漳州市建委审查,并由诏安县城总体规划调整技术鉴定会论证,调整并通过了《诏安县城总体规划》,1994年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9年,修编了新的建设规划。
1986年,开始旧城改造。主要是整修旧街道,开辟新街路并扩建新城区等。进入90年代,诏安城建突飞猛进,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
1990年夏,拆除环城南路一带占路修筑的建筑物,使环城路全程贯通,环城南路形成小商品街,东路形成批发市场,环城北路也逐渐形成商业街,环城西路则成为交通要道。同年,拓宽中山西路,路面净宽24米,沿街有农机公司大楼、工行办公楼、邮电大楼、百货大楼、新华书店、长途汽车站、中旅社、侨星大厦等,成为诏安县城新的繁华地段。
1991年,综合开发拆建梅园南路,南起澹园路北至玉良路,是城区南北走向的主干街道,长350米,路面宽18米,沿街建商住结合的楼房,成为新的商业街。
1992年,拓宽玉良路、良峰路,共长2100米,宽30.32米。玉良路南面建商品房,北面建安全局、物价局、土地局、税务局、商品房开发公司、建委综合楼、外经委、工商局、人民银行等单位的办公楼,成为我县重要的行政、商业大街。同年,修筑阳光路,随后路两侧修建大量住宅楼房,形成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同年还开发南城小区、良峰山住宅区等,较大地拓宽了城区。同年,怀恩公园落成,将原汇聚污水的北门塘改造成游览湖,湖边砌石堤、设花架,湖心建凉亭、架拱桥,园内遍植花木。怀恩公园与儿童乐园、沈耀初美术馆联成一片,成为县城一个优雅的文化园区。
1993年,整修中山路,环城北路等。
1994年,新建梅园北路,长650米,宽26米,沿街除商住楼房外,主要建筑物有建行办公楼、明诏大酒店、建委综合楼、南诏镇政府办公楼和沿街商住楼等,是一整洁、宽阔、气派的新大街。
1995年,拓建梅园中路,长700米,宽15米,同年拓建文峰东路,长300米,宽15米,两路沿街以商住房为主。同年县委办公楼、人武部办公楼、文庙等出售,在原址开发修建常安商业中心。县府路两侧面貌大变,日渐形成繁忙的商业街区和文化园区。
梅园三路、文峰路辟建之后,在东起东溪西至良峰路、南起玉良路北至国道324线的范围内形成新城区。
1996年,拓宽、翻修中山西路。同年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在良峰路南侧大面积修建居民住宅楼。同年开始兴建良峰公园,占地6.5公顷,依山造景,蔚为大观。
1997年10月,县委县府新办公楼落成,位于良峰路,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雄踞全城新的中心点和制高点,是名副其实的政治文化中心。至此诏安县城的现代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山路、玉良路、良峰路、玉峰路呈十字形在此交叉,由此通向四面八方。以县委县政府办公楼为中心,东北为梅园新区,西北为安居工程住宅区及花墩工商住宅区,东南为旧城区,西南为阳光住宅区。
1999年7月,在县新汽车站前,花墩糖厂路口新建一座名为“开拓南大门”的城雕,不锈钢雕塑高9.3米。红色花岗岩底座高1.5米。气派恢宏,展现了诏安人民开拓进取的风采,也成了诏安新城区的标志。
经过五十年的开拓,诏安县城的建成区为5.6平方公里,东起东溪西至三角点,南起大美村北至西姑山。在良峰山周围形成了以县委县政府为中心的行政功能区,在中山公园周围形成了以文化局、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的文化园区,旧城区的南诏大市场、南诏商业城、中山路、环城路连成一大片商业区,西关以教育局、诏安一中、县实小、青少年宫、体育馆为主体形成教育功能区,梅园、南城、阳光、大菜园、旧城内、城外四关为县城主要住宅区。诏安城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齐全,初具中小城市的规模。
50年来的诏安城建,实实在在地展示了诏安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展现了福建南大门的昂扬雄姿。
车马辐辏日月新
伍绍明
“道塞山河旧,路通日月新。”
建国以来,我县的交通运输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历了五十个艰苦创业的春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做为先行工程的交通运输业更加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诏安,地处闽粤交界,又是东南海的交汇处,是我省最南端的县份。解放前,由于连年战乱,公路时建时毁,加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疏于治理,全县交通运输业衰落不堪。虽然早在1933年就创办了一个“诏和汽车公司”,但到解放时,也只有6辆用漳龙汽车公司的旧机件修配而成的、用柴油,木炭做燃料的、被称为“牛屎核”的汽车,爬行在坎坷不平的公路上。线路也仅从县城向西至广东黄岗,向北至龟头村而已,全长约42公里。水上运输,只有十几条木船在东、西溪水面上行驶,运送柴草、木炭,毛竹等,一座横跨东溪的通济桥,木板桥面。因年久失修,遍是窟窿,行人一不小心,常常失足陷落,险象环生,令人心畏。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一片废墟上谱写锦绣文章。
陆路交通运输
陆路交通运输,经历了从挑运、畜驮到人力车、畜力车直至板车、三轮摩托车、拖拉机、汽车、集装箱大型运输汽车等机动车辆的发展过程。近年来,汽车运输的发展更为突出,以南诏镇为交通枢纽,漳汕公路,诏平公路分别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全县通车里程568公里,所有的乡镇、农场、林场都可通车,各乡村之间,也修建了机耕路和大车路。1988年初,由海外华侨捐资修建的九侯环山公路和悬钟公路通车,更增进游客观光旅游的方便。现在,全县机动车辆在3000辆以上,还有数以万计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1998年度全县运输量达到224万吨,周转量1900万吨公里。
水上交通运输
我县水上交通运输,也经历了一户一船个体单干的木帆船运输到互助组、合作社乃至航运公司大集体经营的机动船运输的发展过程。本县境内的内河航运航道,以东、西溪和四都河道水系为主。东溪从平和大溪入境,由北向南,流经我县官陂、霞葛、太平、西潭、南诏、桥东等乡镇,长达80公里,西溪在县西南,流经白洋,西潭、深桥等乡镇,全长30公里。东、西溪汇集象头后,经澳仔头注入内海宫口港。在县东部还有公子店溪、石飒溪、林墘溪、梅州溪等溪流,流经四都、金星等部分乡村,汇集港口渡入海。这些溪流是内河运输的主要航道。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县溪海相连的有利地理优势,逐渐采取溪海联运方式,把货物从海运转入河运,直达县城。有船舶400多艘,日夜穿梭于内河港道,载运贝壳、煤炭、化肥、粮食、蔗糖和各种手工业制品,大大方便山区和沿海货物的周转。
我县东南部,还有蜿蜒曲折的90公里的海岸线,构成天然的诏安湾,这是一个优良的避风港。这里的海上运输,自五十年代以来,成立了中转站,在梅岭镇宫口港内,新建一座200吨位的码头,在赤石湾另建一座便利渔船停靠的水产码头,在汕头、厦门等地成立货物转运站,可停泊来自江、浙、粤和本省各航运单位的船舶和渔轮。八十年代末,我县已拥有各种机动运输船251艘,总吨位6203吨。国家还在富口港兴建年吞吐量15-20万吨位的装卸码头和趸船、堆场、可停泊200-400吨位船舶。由于我县新建宫口码头,是我省距离香港最近(203浬)的港口,运输潜力很大,可继续发挥其作用。近年来,在梅岭镇赤石湾至下傅村、赭角等处,测量筹备建造万吨海轮停靠深水码头,将对我县航运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公路桥梁的建设
解放后,我县公路、桥梁的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全县有公路73条,总长568公里。其中:国道1条38公里,县道6条151公里,乡道56条350公里,专用道10条28公里。公路质量也大大提高,四级公路以上的有274公里,水泥路面40公里,柏油路面101公里,砂石路面132公里。公路密度0.46公里/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南大门第一路的建设,即324线国道拓宽改建成水泥路的浩大工程,从分水关到云霄竹港全长38公里水泥路面。工程共开辟基土石方80万立方米,利用块石15万立方米,片石10万立方米,碎石50万立方米;耗用水泥8.5万吨,钢筋1500吨,砂19万立方米。投入人工工程量142万工日,机械台班8万台班次。建设诏安大桥1座324.9米,中桥5座297.58米,小桥14座277.98米,大小涵洞125座1850米。投入资金1.8亿元(含改线工程2400万元)。从1990年下半年破土动工,1994年12月竣工,1995年1月11日举行隆重通车典礼。不久,毗邻我县的云霄直至漳浦、龙海等路段的国道建设相继竣工,现在,从诏安开车到达漳州只需1个多小时。我们创造了跨世纪的长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厚实的财富。
随着乡村公路四面八方延伸,建成了不少质量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例如走马塘大桥、新安渡槽公路桥、西溪大桥(南山桥)、通济桥等。还有很多石拱桥,例如沈寨大桥、美营大桥、赤水溪桥、东西沈大桥、梅花大桥、新坎塘下桥、金溪石拱桥等大、中、小桥梁达85座,计4935.87延米,(其中大型桥梁12座317.9延米),天堑变通途,大大方便了群众。要致富,先造路,在扶贫致富工作中,边远山区建造了扶贫公路如秀东公路、下官至进水公路、秀篆至九峰公路、太平白叶至广东饶平公路、官陂至红星朱厝公路等等,为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山区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交通及运输管理
为确保公路的畅通,我县成立公路局,直接领导国道、县道修建和管理、绿化工作。全线设有常驻公路站11个,配备专职养护人员70多名。还有由县交通局负责乡村公路建设、维修工程,管辖各乡镇、农场、林场的养护工50多名,专门负责养护全县350公里的乡村公路。早先比较著名的诏安“三八”养路班,大埔养路班等先进文明班组,曾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表彰。
与此同时,全县交通管理工作也相应加强,除作为行使交通公路运输管理职能机构的县交通局外,还成立了县交警大队、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县交通安全办公室、港口航运管理站、交通运输中心站及其所属各乡镇的交管站。进行协作管理的还有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开展治理交通运输秩序、整顿运输市场工作,保证各个渡口、码头、港口,航道、车站、公路、桥梁的安全和运作。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从事交通运输职工的增加,现在各乡镇都设有运输站,县城有搬运公司、汽车队、县公交公司、县米盐运输社、航运公司,航运一公司等。运输单位的干部、职工900多人,加上从事个体三轮车和摩托车客运的工人计有3000多人。
为了更好地为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服务,搞好医疗福利、维修、培训等工作,县交通系统先后成立交通卫生院、搬运公司卫生室、航运公司卫生室、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交通旅社、公交招待所、交通修配厂和从事维修各项车辆、船舶的个体维修店约有150多家,还有为交通运输生产配套零部件的县汽车配件厂、县自行车配件厂、县造船厂、梅岭造船厂等。随着我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我县交通运输必定会再度腾飞,造福于诏安人民。
诏安县医院的发展历程
沈云生
诏安县医院的前身是诏安地方医院,创建于1936年,最早院址设在考棚后李氏宗祠,1937年迁城内街威惠王庙。解放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县医院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就;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是诏安县55万人口的医疗救护中心,医院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52年,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时,仅有医务人员8人,病床10张,1953年由城内街威惠王庙迁入东路墘沈氏祖祠,政府投建病房楼一座,医务人员增加到28人。1967年正式命名为“诏安县医院”,设置内科、外科、门诊部、住院部,病床20张。1983年迁入现址,新院址占地67.7亩,医疗用房建筑面积14248.8m2,除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病房外,还独立设置儿科病房。1990年增设五官科病房,全院病床定编200张,实际开放250张。1986年投建制剂楼,建筑面积774m2。1997年建成一座建筑面积7000m2新病房大楼,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全院开放床位350张,当年在编工作人员达251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82%。1995-1998年间医院已先后被云霄卫校,漳州卫校、解放军福州医高专及广东饶平卫校确定为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1994年被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爱婴医院”,1996年被漳州市定为市“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文明示范单位,1997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国际紧急援救网络医院”,1997-1998年连续两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998年被省卫生厅等四家单位确定为“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1999年2月被省卫生厅批准确认为“二级甲等医院”,并荣获国家卫生部授予铜匾、证书。
一、开拓进取,大胆探索医院改革新路子
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医院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大医疗建设和发展步伐。首先改革医院领导体制,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在行政管理处于中心位置。通过改革领导体制,进一步带动了人事制度和经济管理的改革。我院对中层以下干部、技术职称采用聘任制,大胆提拔10多位年青同志担任科室负责人和护士长,破格推荐40多位同志晋升中、高级职称。设立各种激励办法鼓励职工积极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对职能科室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对临床、医技等有经济收入的科室实行科室核算责任制,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1998年首次突破年收入1千万元大关。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
我们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医院逐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998年7月正式开通120急救电话以来,共出车300多次,抢救急危重患者2000多人次,120急救中心向社会郑重承诺:接到呼救电话,救护车在8分钟内出车,危重患者到院后先抢救后办手续,开通生命绿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服务。医院坚持常年送医、送药下乡,每年都组织数批义诊医疗队深入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沿海乡村及驻诏部队义诊,为群众解除疾苦。
医院的医德医术享誉全县,城乡居民就医者纷至沓来,1996-1998年,年均门诊10余万人次、住院6000余人次,年组织大型抢救和大型手术100多台次,成功率95%,作为全县的医疗救护中心,正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和保障群众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医院重视为患者改善医疗条件,为迅速改变落后状态,破除等、靠、要思想,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道路,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先后采用争取贷款、捐助、内联、合作、职工集资、政府投资等办法,近4年来共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的配套建设。
新病房大楼基建总投资560万元,占地面积1700m2。建筑面积7000m2,1996年元月动工投建,1998年3月搬迁启用。
医院排水净化系统是必备配套设施,共投资45万元,于1997年11月底竣工启用,投入资金60万元建设400千瓦电力扩容工程,使医疗、生活、安全用电有了根本保障;投入资金20多万元进行达标供应室改建,扩建;投资22万元建立中心血库,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为及时抢救危重病人提供有力保障。门诊大楼、附属楼、综合楼重新翻修、改造,总建筑面积4900m2,造价40多万元,全院科室布局更加合理,医院绿化,美化工程总投资15万元,绿化面积4000m2,为病人营造出舒适、方便、整洁的就医环境。
1996年以来新增医疗设备有:日本东芝B超、德国西门子CT、美国ALT超九型彩超、美国BT2100电脑血球仪,德国德尔格麻醉机、日本全自动心电图机、日本7060全自动生化仪、酶标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膀胱胱镜、起搏除颤仪等十多台套及120救护车2辆,总价值900多万元,这些现代化医疗设备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先进科学手段,扩大了服务范围,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我院依靠科技进步,业务建设取得较快发展。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等专业取得较大进展,具有专业优势。目前能成功开展肝癌切除术、食道中下段癌手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原位肛门成形术、经腹全胃切除术、肝脾肾医用胶粘合术、甲癌颈清扫、泌尿系肿瘤手术、各种颅内血肿清除、颅高压引流术、脑室引流术、颅脑开放损伤等各种重危病的抢救,还有眼科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妇产科的官颈癌、卵巢癌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内科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儿科哮喘病的诊治,腹泻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均有特色。
我院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断改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近10年来,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撰写医学论文700多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200多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项,厅(市)级科技进步奖三项,还有五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级科技鉴定。
四、团结拼搏创“二甲”
1996年上半年开始,我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以实现“二甲”医院为奋斗目标,以《福建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方法与记录》为标准,加强内涵建设,开展创建工作,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全体动员、人人参与,把创建达标作为全院的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职工牺牲自己的假休日,加班加点,齐心协力,投身于创建等级医院工作。
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根据“二甲”医院的标准,逐项分解,把指标分配到科室,又把任务落实到人,院领导分片负责,层层抓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我院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工作管理条例,医院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编写了《诏安县医院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病历书写与规范》《处方书写规范》《诊疗操作常规》,有关人员人手一册,并制定一系列教育、执行、监督、考评奖惩办法,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医院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目前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县医院正以崭新的面貌,继续坚持深化改革,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让患者满意,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新的奉献。
同祖国一起走向繁荣
——桥东镇溪雅村巨变
吴倔冷
溪雅村与诏安县城关,仅一溪之隔,村前无海,村后无山,全村二千多人口,一直耕耘着一千二百多亩水淹田地。解放前溪洪经常爆发,冲崩溪岸,淹厝吞田、卷走人畜!命大逃过“洪灾”的村民,面对洪水留下的倒厝和变成沙滩的田地无力复垦,只能流离失所,外出逃荒。村里通往城关的唯一要道通济桥,被日寇的飞机炸毁后,长期没有修建,会做点小生意的村民,日日要在溪水中往返跋涉。长期流传的一首歌谣,道出了溪雅人的苦叹:
“溪雅田咸,溪雅沙尖(成堆);
溪雅入“散”(穷),溪雅媳妇真艰难!”
1949年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心连心,为溪雅人解决生存、生活、生产一系列燃眉之急:一、抢修好通济桥,便利了交通;二、疏浚了溪道,加固了溪岸,根治了溪洪灾害,为溪雅人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巢”;三、带领人民搬掉溪洪冲积的沙堆,改造了沙堆四周的沙滩,夺回了被洪水侵吞的田地。
但是,三年的天灾,“一大二公”的人祸,特别是10年文化革命的浩劫,同共和国的命运一样,溪雅村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谓历尽坎坷。文革期间,平时脑筋活络的村民,搞点家庭副业,做点小生意,常常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刈掉”。外出贩运鱼苗的,多遭没收,血本无归,弄得债台高筑,再勤劳“打拼”的村民,也难圆发展生产、提高生活的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广大人民获得第二次解放。有了土地耕种自主权,溪雅人逐渐获得了温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民心,越来越多的村民,觉悟到要脱贫致富就必须改革“死看土面”的老习惯。有眼力的溪雅党员推选了种田能手林丽生当村支书,丽生肩负村民的期望,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日夜寻找脱贫的道路,大胆在曲折中探索,到1992年初,终于找到国际市场上鳗鱼消费正在兴起这个“天时”,充分发挥本村傍溪活水养鳗的“地利”。但土地都分给村民了,怎么办呢?他们深入群众宣传发动,通过党支部会、村委会、村民代表会的热烈讨论,使干部村民共同认识到要解放思想,死地活用,才能使“地利”跟上“天时”,获得发展的机遇。在细致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村两委会走出第一步棋,做出三条决议。一、每个村民抽出一分多地,由村集体统一开发经营,每个村民保留三分四厘地,作为口粮田给村民自主经营;二、全村土地进行科学规划,把低产量的低洼田150亩开发为鱼鳗养殖场,由村集体开发经营,负责上缴全村税费;三、集体经营的地,由村理顺路、水、电,再公开向社会转让经营权,不分本村、外村,不论个体、集体,一视同仁,公平招商。这决议不仅赢得村民的支持,而且得到想要开发鱼鳗养殖业又找不到理想场地的外村人的欢迎。村干部的廉洁,保证了鱼鳗场招商的成功。16个鱼鳗场当年创办,当年投产,这一招为村财增收60万元。村两委并不就此陶醉止步,而是兢兢业业,再接再厉,着眼于解决鱼鳗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本村养殖户家底子薄,资金周转极为艰难,村里便请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刚直不阿的离休干部林荣元领头,号召村民集资,积少成多地办起基金会,业务上热心解决全村各种专业户经营的急需,又铁面无私地堵绝各种“人情贷”和“通融账”,每年提供村民周转金三、四百笔,几年来,不仅扶持村民发展生产,也为集体赢利数十万元。鱼、鳗养殖过程中出现新的技术问题,村干部就四出访贤,招引技术人员,奔走水产局等有关单位,寻求技术指导。外地来的养殖户也一样备受关注,赚了大钱,安心在溪雅再求发展。鱼鳗养殖场年产值3200多万元,每年为县财创收100多万元,成为诏安县实力雄厚的鱼鳗养殖基地。
溪雅村有255亩酸成田,种水稻产量不高,若利用傍溪的充裕水源,开发成淡水养殖场,获利可翻几番,淡水水产品的销路,也被看好。于是,他们酝酿走出第二步棋——增辟淡水养殖场,拟出草案,经党支部、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层层讨论,不断修改充实后,作出决议实施,第二轮再向社会公开招商。良好的信誉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次保证了招商的成功。这个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年产值300万元以上。按合同规定:十五年后作为村级固定资产,村财增加了,又解决了200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看“市面”吃到甜头的溪雅人,开始用商品意识重新审视世世代代看“土面”的老皇历,决心走出第三步棋,把“活人死耕”改革为“死地活耕”,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村里先后拨出30多万元专款,投资水利工程,购买抽水机械,修整田地道路,做到水渠畅通、车路宽坦、用水科学、省工高效。二、“因地施耕”。在村支部组织引导下,村民掌握了一套套科学种田的本领,几年来,对田地都区别土质,实施“稻——稻——菜”、“稻——薯——菜”“稻——菜——菜”等一套套科学种植模式,最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使每亩平均年产值达8000-10000元。三、“反季节种植”。有了科技知识的村民,艺高胆大,大搞反季节蔬菜种植,并以善于利用时间差、地区差、信息差而驰名闽粤市场。四、“借地生财”。蔬菜上市,因其反季节而身价倍增、市场广阔,扩大种植面积,就能赚大钱。村里人均三分四厘地,做盐也不够调味,村民就大胆到邻村“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承租邻村的土地)扩种反季节蔬菜。全村种菜收入年达400万元以上,中等专业户,年收入上万元;大的专业户,年收入则达三、四万元,溪雅村民,至此多是小康之家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上鱼苗越来越高贵。亿万条活跃的鱼苗,若伺候不得法,转眼之间,就“浮头”死光。溪雅人祖传有鱼苗饲养、捕捞、贩运的绝技。村两委会看“市面”的第四步棋,就是不惜工本,创办规模宏大的国际鱼苗信息站,由村支书任站长,在村里建立各种鱼苗养殖场。在国内外大量收购鱼苗,区别淡水、咸水、国产,进口及其大、中、小和不同个性,分挡采用不同方法饲养几天或几个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用海(船)、陆(车)、空(飞机)运送到急需这类鱼苗的客户手中,抢时间夺取到商品流通的“制高点”。灵通的市场信息、高超的鱼苗捕养技术、科学的销售战略,保证了年年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个小村捕、养、贩运鱼苗的专业户发展到200多户,从业人员发展到1500多人,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他们经常北上辽宁、青岛、大连,南下湛江、深圳、越南,东飞台湾、日本。农民高细勇、沈春贤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后,再三推迟生育第二胎,因为忙于空运鱼苗,夫妻俩常劳燕分飞。《福建日报》记者以《农民哥租飞机运鱼苗》为题,对此作了报导。这种做大生意的专业户每年收入有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他们拥有一楼(别墅楼房)二电(电冰箱、电视)三车(汽车、货车、摩托车)四机(空调机、传真机、洗衣机、手机),他们发家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出色的贡献。
溪雅人从1992年看“市面”,四年中走好四步棋,到199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818元,全村年总产值突破亿元,村集体年收入60万元以上,成了“福建省明星村”。1997年林丽生荣获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村民自发地载歌载舞,欢送他上省城开表彰会。离休老干部林荣元也于1998年应邀上北京学习、参观。
村富了,但村干部并没有“阔”起来。林丽生这个朴实的农民哥,仍是老样子,他严于自律,对村财的开支,近乎“一毛不拔”。他常说:“让集体的钱,发挥最大的作用,心里才踏实。”“村头”如此,其他村干部也自觉“约法三章”:上级有关部门,时不时给一些优惠,都不去沾光,以免拿了人家的手变“软”,执行村的决议走了样,属于个人享受的衣(制服)食、住、行(交通工具)通讯、保险等,一律不在村财开支,有来宾,不陪客宴请。他们说:“经济发展了,口袋里有了钱,还是吃自己的自在,喝自己的痛快!”
“吝啬”的村两委们,在集体福利上,却花得“大脚大手”。几年来,除投入水利、田间道路建设30万元外,还投资180万元,让村民家家用上自来水;投资25万元,兴建一座780万平方米的小学教学大楼;投资52万元,铺设好全村水泥路面,主(大)道3050米,巷道1800米;以12.4万元,建了一座540m2的村部大楼;以26万元安装大型变压器;更新全村电线、安装各户闭路电视;每年还拨出10-20万元,为村民缴交先行工程费和教育基金集资;还成立村级常年卫生专业队伍,配备垃圾车等设备,精心实施全村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如今,这里流传着新的歌谣,道出了溪雅人心中的甘甜:
“溪雅改革好风光,连片别墅大楼房;
鱼鳗欢跃养殖池,货车摩托奔驰忙;
反季蔬菜遍野绿,脚踏市场掀大浪!”
五十年前,溪雅村同祖国一起,获得新生。如今,溪雅村在市场经济大显身手,同祖国一起走向繁荣!
这里,有他们的足迹
——记闽南公学诏安工作队的同志
傅必放
1949年12月底,漳州市炮仔街省立龙溪师范学校内一片欢腾,抗大式的闽南公学在这里举行结业典礼,505位来自漳属各县的学员,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在这里学习近两个月后,编成16个工作队,即将分赴龙溪专区各地。他们依依惜别,互赠相片或题词题字留念。
我原是上海南下服务团成员,在闽南公学担任第五中队副中队长。学习结业后,接受校部委派,于1950年1月3日,率领4个工作队奔赴浦,云、诏、东(其中:漳浦15名,云霄36名,诏安53名,东山26名)。
解放初期的浦、云、诏、东,没有公路,不通汽车,只靠两条腿走路。尤其是到诏安,二三百华里路程中,要翻越九龙、盘陀、油柑三座大山岭和云霄的十里埔草地,在崇山峻岭、羊肠小道、茫茫林海草原中,虎狼出没,土匪如麻。为了安全,校部发给我一杆只有3发子弹、“赤膊”的(无枪套可装,无皮带可背)日本造三号驳壳枪。我以解放军的打扮,头戴军帽,身穿草绿色军装,在腰皮带上插短枪,一路上时刻警惕戒备,子弹上膛,大机头扳起,保险闸卡住,处于临战状态。一百几十人的队伍,专人携背档案,民夫挑运行李,轻装简从,晓行夜宿。到达漳浦县城,移交了该县的工作队和档案,住了一晚。到达云霄县城,移交了该县和东山县(尚未解放)的工作队和档案,住了一晚,便向诏安方向前进。
1950年1月5日下午,我们闽南公学诏安工作队53位同志,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首尾被切断的通济桥,进入诏安县的中山路,一时锣鼓喧天、鞭炮阵阵,诏安县的干部、群众对我们夹道欢迎。到了中山路西段,被迎进东城九户祠堂暂住。县委书记武克、副书记李亚伟和主持县人民政府工作的副县长李振经,都来看望和接见我们。先期到达诏安的上海南下服务团三大队四中队的战友刘辛仁、毛元洪、王果义也来欢聚一堂。丹诏小学青年女教师谢再欣带领七、八个小学生,负责对我们的招待,她们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十分热情。
诏安县城是1949年12月12日解放的。解放伊始,百废待举,干部缺乏,闽南公学诏安工作队的到来,可说是给诏安县委、县人民政府雪中送炭。这批干部的特点:一是熟悉民情,懂本地方言,可成为南下的北方干部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左右手;二是除个别外,都不是本县人,同地方势力少有瓜葛(其中云霄人43人、平和7人、东山人2名,只有吴倔冷是本县人);三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学5名,高中或普师25名,初中或简师22名,高小1名);四是政治觉悟较高,革命自觉性较强,有6名在解放前参加过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活动,有8名在学习期间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五是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和党的政策,聆听地委领导的报告,认清形势,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因此,诏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工作队的同志休息了几天后,即给这批新生力量分配工作,一部分安排在县直机关单位,大部分安排到各个区公所。从此,这些同志就在机关和基层第一线,参与指导各个政治运动,在火热的群众运动中考验和锻炼自己。
现将诏安工作队53名队员录列于下。张金宽、方炎生、林福源、林接发、张填、何延辉、方华荣、张火珠、施仁睦、汤日瑞、张自宗、张建义、吴成章、朱泗宣、张清福、汤义民、高乃操、蔡凤山、张福裕、张瑞成、陈光华、柳正哲、陈宏海、蔡守己、吴南中、朱藏鼎、关玉如、吴扶之、陈宗海、郭春迪、陈玉清、张进金、林友邻、许荣华、林联长、吴倔冷、唐添茂、柳成泉、张锡福、方振东、方崇仁、周友声、吴茂己、黄水纯、林进生、张木水、张大远、陈壁辉、高士超、汤钟杰、汤树林、张满红、张纪瑞。
寒暑交替,岁月流逝,弹指之间,已经五十个春秋。半个世纪中,人生变幻,世事沧桑,原闽南公学诏安工作队的同志,也都各自经历了波涛起伏的风风雨雨,有着酸甜苦辣的人生历程。
五十年代初期,这些同志由于勤勤恳恳,认真工作,相当一部分被重用提拔或上调深造。1951年土改以后,柳正哲、陈宗海先后分别被提拔为城关和二区的副区长,郭春迪、高乃操、张福裕、朱藏鼎、吴南中、汤钟杰等陆续被分别提拔为粮食、法院、工商、供销等部门的副科长,方华荣、张火珠、吴茂己、张金宽、方炎生、林福源等则上调或外调。这些同志中,方华荣是佼佼者。他起初分配在二区,后调县委宣传部,由于对党忠诚,敬业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县级领导岗位。1952年入党,1954年调任地委宣传部科长,后任龙海县委宣传部长,“文化大革命”后任漳州市(县级市)委副书记,1980至1984年任诏安县长、县委书记,后为漳州市(地级市)委统战部长,退休后任漳州市计生协会副会长,继续发挥余热,被推选为闽南公学同学会会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个别同志则是短暂的。最可悲的是汤树林,工作不到半年,在1950年夏天,即被人在装卸枪机时不慎“走火”,而被夺走了年仅19岁的生命。陈宏海、陈光华则因所谓“家庭、社会关系”问题,工作了一两年便蒙冤被处理“回家”。以后,随着极左路线的发展,受到不明不白错误处理的不断增多。郭春迪、陈宗海被“张冠李戴”,别人的反革命帽子飞到他们的头上,被开除公职贬遣回家。林友邻、吴倔冷、张清福、高士超、汤钟杰、吴南中、朱泗宣等,也都受到家庭成份和社会关系的牵累,离开革命队伍,或调离行政单位。还有林联长因一杆驳壳枪触怒区领导,蔡守己因被视为“自高自大,目无组织”而被开除公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蒙冤受屈的同志通过落实政策,有如枯木逢春,得到新生。陈宗海、郭春迪首先获救,在理顺原职务后调回云霄家乡。其他同志经过三波四折,也都一一得到落实,但多数因年龄问题,办理退休,个别的则办了退职。原任县供销合作总社生产资科经理,后被清洗回家的汤钟杰,在诏安办了落实政策手续后回到云霄老家峛屿,在哈哈大笑中猝死。吴倔冷解放初期在《龙溪农民报》社当记者,后因家庭成份问题调任小学教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一面开办晚上辅导班,一面笔耕不辍。同时,多次写了入党申请书,迫切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1997年,在市委组织部张绳华部长的重视下,解决了离休问题和入党问题,使他重新焕发了革命的青春。
建国50年来林家巷村的变化
林永茂
桥东镇林家巷自然村(分林家、林巷、桥头三个行政村)位于诏县城东郊,离县城一公里半。地处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建国初期废除原尊化乡林家巷前、中、后三个保,改建为林家乡,1957年改为“东方红高级农业社林家生产队”,隶属第一区。1958年合并高级社,成立桥东人民公社,林家巷村称为林家生产大队。改革开放时解散人民公社,建立桥东乡人民政府,后来改称桥东镇人民政府,林家生产大队分割为林家、林巷、桥头三个行政村。全村村民以农为主,耕地(田地、农地)约1100亩,山地1500亩。1950年全村约265户,1300人口。现在约1300户,5000人口。
笔者世代居住林家巷村,现就五十年来我村的巨大变化,分几方面阐述。
农业生产1950年以前土地私有,各户独自耕种,部份土地为县城和本村有钱人占有。本村无土地或少土地的农民只得向业主承佃租耕,交纳土地租谷。正常年景一般每亩水田一年约交业主租谷400市斤(占总产一半)。土地改革时将全村土地(包括外村业主的土地)按全村人口平均分配,每人分得田地0.55亩,园地0.3亩,发给土地证,让农户自耕自收。农民除向政府交纳农业税外,免除了一切苛捐杂税。正常年景每亩水稻产量约800市斤。1966年起各农户结合成互助小组,又逐步组成“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至1958年成立桥东人民公社,本村称为林家生产大队。全村土地、劳力、粮食生产等全部由生产队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分配,原有个体经营转为集体经营管理,限制个体发展。公社发动农民大办农业,平整土地,兴修水利。1958年冬季在三个月时间内,将“桥东洋”(包括桥园村、溪澳村和甲洲村的一部份)万亩农田统一平整。铲除原有田间的阡陌水沟,重新统一规划测量,拓宽道路,排灌分流,排水沟主渠可以通船,万亩水田可以自流灌溉。重新把土地规格化划分,每丘4至6亩,既美观又方便耕作。当时曾成为全国农田水利规格化典型之一。1975年文化革命后期,桥东公社干部又将这万亩土地重新规划,本想搞得更美观,结果弄巧成拙,反而破坏了自流灌溉。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又实行分田到户承包耕种管理,山地承包给个人开荒、种果、植林。鼓励农民兼营其他产业,农副业同时发展,取得连年丰收。水稻每年亩产可达1800市斤,比建国初期翻一番。
文化教育解放初期全村只有一所初级小学,利用一间700平方米的旧祠堂为校舍,学生数只有100左右人。现在发展为两所完全小学(林家小学和林巷小学),新建校舍两座总面积6000平方米,学生共有600人左右。1992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在本村创办“桥东培训部”,招收书法爱好者学习,培养书法大专人才。建国初期林家村有大专毕业生1人,中专毕业生2人,初中毕业生不满20人。现在书法研修生毕业1人,书法大专毕业4人,其他大、中专毕业已不计其数,初中毕业遍于各户。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大大提高文化素质。
居住环境、医药保健建国初期全村绝大部份为老式平房,二层楼的极少。村内巷路狭窄,又是泥路。现在村民住房多为二层楼房,三、四层楼也不少。巷路多为水泥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新建、改建楼房成风,竞相比美。在旧国道(虎蹄桥至通济桥)两旁兴建商业街,楼房林立,与桥园村连成街道。由商业街入村的两条大道也建成两条横街。村内建设3000平方米的水泥广场,广场南边建一戏台,北边建一市场。村内有专职清洁人员十多人,清理全村环境卫生。五十年前,村内只有一两个“青草医生”,没有药店。公社化时才建立一所医疗保健站。现在全村除原来的保健站外,还有五所有营业执照的诊所,七、八个村医,方便村民就医看病。
商企经济建国初期,村民的生活基本依靠农业收入,少数农户兼做些小生意,捕些小鱼虾,养些母鸭为副业。公社化时期“割资本主义尾巴”,人民生活、经济、土地、劳力等全部由生产队集中,统一安排支配,不准个人搞副业,更谈不上做生意和发展个体经济。农户依靠在生产队所得工分款(大约一般劳力每年约250工至300工,工值每工约0.15元至0.30元)向生产队买口粮。口粮标准:按生产队全年实收稻谷扣除公粮、牛粮、种籽及其他需要用粮食外,按全队总人口平均,大约全年每人可得稻谷250至300市斤,每百市斤约10至12元(地瓜、杂粮除外)。剩余工分款年终“分红”。如人口多劳力少所得工分款不够买口粮的叫缺粮户,就要补交口粮款或少买口粮。改革开放以后,集体经营改为个体承包经营,大力发动开荒山种果植林,鼓励农民兼营工、商,发展其他产业,城乡流通,繁荣市场。随着形势的发展,村内广场边建起了市场,有店铺20多间,有卖鱼10多摊,卖猪肉7摊,蔬菜、日用品及临时摊贩布满市场。临时摊贩多从外村和县城前来赶集。村民日常生活用品在村内都能购到。
其它方面建国初期全村都没有电话、电视机、电灯及一切电器设备。日常照明用小煤油灯,吃水从溪河用肩挑,磨谷用土砻,舂米用碓,燃料是从10公里甚至30公里外的大山割草、砍柴,肩挑或船运来烧火煮饭菜,走路不论多远都是靠两条腿,运输用两个肩膀挑。全村自行车不上3辆,更谈不上摩托车、机动车。开放20年来,由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全村已装上电话700多部,手提、寻呼机也很普遍,电视机基本遍及各户,燃料由柴、草改为煤炭,现在又多用液化气。全村各户都用上自来水,碾稻谷用碾米机。许多农户一家数辆自行车、摩托车、机动车也不希罕。
以上所述的变化,不但是笔者亲闻、亲见,而是亲历的事实,回忆过去,对照现在,感慨良多。
诏安县三资企业的发展历程
林顺杰
改革开放以来,诏安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认真搞好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工作,“三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以下同)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从1989年7月创办我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诏正水产联合公司起,至1999年6月止,全县共批办三资企业165家,合同外资额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其中:独资企业110家,合同外资额24629.4万美元,合资企业35家,合同外资额3402.4万美元,合作企业20家,合同外资额1968.2万美元。外资的引进和“三资”企业的崛起,给我县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诏安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的沿海开放县,1997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之一。
二十年来,诏安县“三资”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起步和上轨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80年-1989年)
十年引办“三资”企业11家(其中:合资企业4家,合作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283.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8,3万美元。1980年7月,县西山农场与香港正光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诏正水产联合公司,总投资3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万美元,是我县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也是福建省首批获准创办的三资企业之一。1983年7月,县华侨旅行社与新加坡侨胞许木泰先生合作创办的诏安县中国华侨旅行社,是我县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总投资1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4万美元。
二、起步阶段(1990年-1993年)
这一阶段是我县三资企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共兴办三资企业28家,合同外资额32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16万美元。这个阶段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独资企业的引进实现了零的突破。1990年1月,引进台胞江国兴先生投资创办的诏安县友方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是我县第一家独资企业,合同外资125万美元,实际到资120万美元,生产塑胶五金制品。二是企业经营行业进一步扩展。从旅游业、养殖业为主,扩大到竹木加工、服装加工、机械、纺织、电子、五金塑胶制造,食品饮料生产和房地产开发等多种行业。三是引进外资在数量和规模上有长足的进步。3年引办的三资企业比前10年的总和还多17家,合同外资额是前10年总和的11倍。其中:合同外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有11家,占36%;合同外资额在50万美元以上100万美元以下的有11家,占39%。
三、上轨阶段(1993年起)
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1993年4月,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了加快诏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工作会议,并制定实行有关奖励引资和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决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使我县“三资”企业的发展步入了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1993年,全县共批准县办“三资”企业33家。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三资企业最多的一年;合同利用外资总额3495万美元,相当于前13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2010万美元,是前13年实际利用外资总和的1.24倍。1993年之后,由于先后受到国家吸引外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家利用外资政策调整以及东南亚金融风波冲击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三资”企业的引进和发展有过波折,出现起落,但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优化,引进外资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构筑形成了分水关——开发区——梅岭半岛“三点一线”为载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4年至1999年6月,全县累计批办三资企业93家,合同利用外资22983.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65.7万美元。其中,1997年3月,丹麦斯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的诏安县斯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创汇农业外资项目,也是漳州市唯一获得98年度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殊荣的外资企业。台商简丰明先生于1995年2月独资创办的诏安天立食品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漳州市出口创汇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旭日东升,朝阳似火。新一届诏安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开展“99投资环境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正迎接21世纪新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再造新优势,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的创业热潮。
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
的创办和发展
沈振荣
福建省诏安县闽粤边界开发区(原称贸易加工区),成立于1998年。
解放后我县的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工业投资及人均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排在全省之末。为了摆脱我县经济落伍的困境,具有开拓意识的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并请省设计院专家实地考察,进行总体规划,把创办于1987年的原“边界市场”改为“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规模由原先的10公顷扩大到33.53公顷,以发展外向型工业为主,以活跃边界贸易为辅的综合经济区,于1989年7月报市府批准成立,在当时福建省的县级开发中首屈一指。
要引鸟就应先筑巢,根据当时实际,穷县就用穷办法搞,不求大、不贪洋,从县财政拨一万元作为开办费,县府抽调七、八个人开始组建,分别成立了“贸易加工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公司”。然后以经济开发公司为实体,与铁路银行合作开发房地产,成立了“联合开发公司”。同时引来了首家内联企业——省烟草公司闽诏贸易中心。这家企业开业的第二、三年,年经销额便超两亿元,年税利达1300万元。当年,又成立第一家外资企业——富闽木竹制品有限公司。由于各部门通力协作,水、电都及时到位,一千门自动电话也敷设布线入区,四层的通用厂房相继建成。
创建初期贸易加工区的同志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和服务工作。先后编制《贸易加工区简介》《诏安优惠政策汇编》《三胞来诏投资备考录》等资料,又借助新闻界,先后在《人民日报》《厦门日报》《汕头特区报》以及香港、泰国、法国的报刊广泛宣传,因此前来投资办企业的客商络绎不绝。三年内就引来内外资企业40多家,首期的33.53公顷的用地己满足不了需要,于1992年经报省府批准,将贸易加工区规划范围扩大到84.6公顷。随着开发建设加快及各种功能配套日臻完善,二期的开发用地又显不足,1998年再次聘请省及本县规划设计专家,重新拟订总体规划方案,区的用地规模再次扩大,近期规划为198.4公顷,远期规划为438.37公顷。规划范围,东至花墩糖厂西路,南至港头村,西至虎跳溪,北至凤寮变电站。
加工区通过11年的开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界特色的路子,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现在,区内己办起内外资企业139家。其中外资项目47个,占全县引进外资数的64%;内联项目32个;个体企业60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区内商业活动以批发调拨为主,主要有建材、烟草、酒,茶叶、饮料、家电、摩托、汽配、燃气具、粮食及农副产品等。服务行业方面有汽车修配、运输、旅社、酒家、健身理疗中心、科技培训中心、海关、银行及保险公司。工业企业除12家食品行业外,还有建材、制罐、钟表、木竹制品、装饰品、模具制造及水电等,1998年这些工贸企业营销额达4亿多元,上缴税收800多万元,在企业就职员工达3千多人,一些来料加工项目,还扩散到区外近万人加工,解决了我县部分劳力的出路。
区内首家外资企业“富闽木竹制品有限公司”刘董事长就认为贸易加工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好,所以又创办了“富裕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是以EM(有效微生物)科技培训,讲授EM实用技术,并开设英、日语、农业概论、农业基础、环保等科目。接受培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及国外留学生。培训结业后,公司还给予分配工作。刘董事长还捐资举办书画展、民俗风情展、EM成果展,举办科技系列培训班,为社会,为民众服务,扩大了影响。
区内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的黄董事长既抓好产品质量,又扩展推销途径,产品远销海内外,每年销量都上千万元,上缴税收都达50多万元。区内类似这种效益较好又上交税收较多的企业还有:天立、港信、黄金兴、绿迪、鸿满、隆大食品公司,还有华辉建材、瑞达制罐、永平工艺公司,两家内联企业的“省烟草闽诏贸易中心”和“龙潭水电公司”效益也相当可观,年上交税收都在200万元以上。
贸易加工区在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方面也相应逐步加强。区管委会原是县派出的科级机构,定编8人,1998年加工区经省府验收合格,确定为省级开发区。按闽政(1997)46号《福建省进一步促进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精神,管委会作为县本级政府派出低半格机构,代表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项目立项及批准、技术改造、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审批与登记、环保、税务、财政、工商、劳动行政管理、进出口业务等方面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现有1.5K千瓦的全省联网电源,有日供水3500吨的自来水管道布设,有1000门程控电话缆线。区干道水泥路总长2800米,排水排污管道560米,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干道两侧种上绿化树800棵,基础设施总投入8000多万元。区内还按总体规划方位划出土地建了校舍,创办了边城小学和边城中学,解决了常住居民及前来投资企业家的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完善“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创造优质高效的投资“软”环境更是引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由于县领导重视,支持协助理顺加工区权限、职能关系,对开展“一条龙”服务,尽量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会起关键作用。开发区已具较好的“硬”“软”环境,新近又盘活现有土地存量,于1999年7月又招来了6家外资企业,开发建设出现新的较好势头。
诏安县个私经济发展状况
涂绍聪
五十年来,我县个私经济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走过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很值得总结一下。
今日的个体工商户当时谓之小商小贩。从五十年代的对私改造、公私合营到七十年代的大割“资本主义尾巴”,诏安的个体工商户已剩寥寥无几,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与不便。在城镇想买包香烟、买盒火柴都得跑到国营门市或集体合作商店去,在农村特别是小村庄的农民,想买一斤盐、一根针都要跑到老远的合作社,因为当时每个村(大队)只设一间合作社。偶尔,街头巷尾也曾出现胸揣“花生包”叫卖的小贩,也有手拿箩筐放着肥皂、洗衣粉之类的流动商贩,但一被发现,常是连人带物被市管会人员抓去。这是极“左”路线影响下的不正常现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特别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根据党的政策,诏安县委、县府和工商局对个体经济发展进行了规划,我县个体经济像枯木逢春一样充满了蓬勃生机。至1983年,我县个体工商户注册的已有500多户。这时一个个体户“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也应运而生,1983年12月成立了诏安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并且先后在10个乡镇成立了基层分会。从此,全县个体工商户有了自己的家。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带领十个分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纽带,把政府和个体工商户联在一起,及时把党和政府有关政策传达给广大个体工商户,同时也及时反映个体户的心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我县个体经济更加繁荣。市场经济也获得了发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方针。各级政府对个私经济倍加重视,同时也使广大个体户吃下了定心丸,使我县个私经济发展跑上快车道。这10年是我县发展个体经济辉煌的10年,个体工商户遍布城镇与乡村,大大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南诏针织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针织一条街,产品远销广东、闽西等地。1987年底统计,我县个体户从原来500多户发展到5600多户,比原来增长十倍多,安置待业人员12000多人。行业结构也从纯商业、服务业发展到运输、建筑、装潢、文化艺术、旅游、养殖等行业。为发展我县经济、疏通商品渠道、维护社会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解决了姓“资”和姓“社”的问题。党的十四大又明确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份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各级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扶持发展个私经济,出台许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不少个体工商户在发展中壮大起来,他们不满足原来那种纯生产、纯销售的经营形式,逐渐发展为上规模、上档次的私营企业。有的转向高科技的生产开发,出现了绿州生化有限公司和德兴工贸公司等企业。新州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是融“种、养、加”为一体的高效立体模式的科技企业。受到林业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被评为“全国果林综合开发百家试点之一”。
在发扬传统工业方面,沈咸兴食品加工厂也从困境中崛起,与新加坡客商合作,准备将产品打进东南亚。
升华工贸有限公司大胆开拓,积极引进,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纸质圆筒易拉罐生产线。
在山区官陂、红星等乡镇,由于山林开发较快,不少果农从种植水果到运销,形成了水果运销大户。如官陂镇金平水果商行,连年为当地果农推销水果,取得很好效益,被评为市、县“青年文明号”企业。
四都镇西峤灰鹅良种养殖示范场采用科学育苗,育出的鹅苗在省内大有名气,广东许多客商前来订购,鹅苗供不应求。
现在,诏安私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有98家,个体工商户也发展到8956户(含运输业),成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为安置待业下岗人员和稳定社会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诏安县的体育事业
许柳德
新中国成立前,诏安县的群众性体育仅是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现代体育项目少、发展慢、水平低,男子100米记录为13.16秒,跳高记录为1.57米,能获省级比赛名次的亦仅有谢有光(百米栏)等2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指引下,诏安县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从学校向社会普及,从城市向农村发展,体育队伍逐步壮大,竞技水平迅速提高,成绩喜人。
民间传统体育源远流长
诏安县民间传统体育有武术、中国象棋、围棋、舞狮舞鸟、龙舟竞渡等。
武术在诏安历代流传。唐开漳时,中原兵将垦边落籍,中原盛行的武术也传入诏安民间。历代朝廷设立武科,习武成为晋升武官的途径,习武之风日盛,清代诏安登武进士30人,武举人273人。宋以后,社会不宁,民间以习武保卫家乡,设武馆习武,山区尤盛。清代出过“李衙舍”、康平等著名拳师。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成为健身运动,其力与美的结合使之成为表演和比赛项目。彩霞村武术队矛与盾对打表演,获福建省第四届运动会三等奖。县金龙武馆亦在漳州市比赛中屡屡得奖。
中国象棋在诏安城乡均盛行,是人民群众辛勤劳作后喜爱的文娱体育活动。节日期间城乡常举办棋赛,围观者众。县棋手林春榕、沈大琛、林少昌等多次参加省、市比赛获得好成绩。盲人棋手沈冰山棋艺精湛,记忆力惊人,众多棋手败在他手下,堪称一绝。围棋在诏安多为青少年喜爱,但起步较晚,不甚普及,县少年棋手沈克雄曾获省赛第2名。
舞狮舞鸟是群众最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建国前在迎神赛会时举行,建国后多在重大节日庆典举行。诏安群众非常喜爱舞狮舞鸟活动,围观者人山人海,热衷者常跟着舞狮队跑,形成人流,喜庆气氛甚浓。东关街的舞狮独具特色,“诏安狮”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属抽象派作品,由两名运动员藏在里面操舞,“狮头”“狮尾”各司其职,协调默契,在十多人组成的“锣鼓班”的鼓点指挥下,表演腾、翻、跃、刷毛、娱球等动作以及三狮戏麒麟等多种套路,表演者约10分钟皆汗流浃背,就要“换替”。
龙舟竞渡相传为缅怀屈原而举行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活动。诏安濒溪河及沿海的村庄,端午节期间常开展这项活动。1967年端午节,诏安县人民委员会在东溪通济桥河段举行全县龙舟比赛,参赛者达十多队,两岸围观者数万人,呐喊助威,声势浩大,西潭乡新安村获冠军。之后乡际、村际比赛亦经常举行,地点多在东溪和港头大塘。
现代体育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体育运动亦备受各级政府重视。1954年,中华体育总会发出通知,实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即“劳卫制”,诏安一中率先实行,全校掀起向“劳卫制”达标冲击的高潮。之后,“劳卫制”推向机关、工厂、农村,形成群众性体育运动高潮,涌现一批拔尖体育人才。自行车工人林理获1958年省自行车5000米第一名,黄宝山获省第四届运动会(1959年)铁饼第二名、链球第四名和铅球第五名,并参加全国运动会。诏安县少体校应运而生,于1979年成立,成为培养体育后备力量的基地,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学员谢小明400米栏成绩52'2破省记录,1986年参加菲律宾国际田径邀请赛获400m栏第2名,李喜权获省八届运动会110米栏冠军和全国业余体校田径赛110米栏冠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诏安一中残疾学生吴燕聪于1994年9月代表国家参加第6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以13.47米的成绩打破46A8LAF6级男子三级跳远世界记录,并获该项目第3名和男子跳高第3名,省人民政府给予记大功1次,团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桥东中学学生林艺雄,于1999年5月参加在长泰县举行的国际激流皮划艇邀请赛获个人第6名,7月29日在长泰县参加全国激流皮划艇回旋选拔赛获第1名,入选国家队集训,准备参加西班牙国际锦标赛。
篮球运动是诏安的传统体育项目,男、女篮球运动均从小学、中学抓起,诏安一中、实验小学男女篮球队多次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折桂。诏安县克服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建起了室内篮球馆。诏安县男篮还多次代表漳州市参加省运动会和省农运会比赛,取得好成绩。
全民健身运动蔚然成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悄然兴起并蔚成风气。清晨,在东溪两岸、南山寺前西溪畔、人民体育场、中山公园和良峰公园等处,众多离退休老同志、机关干部、青年学生和家庭妇女,做着各种健身运动:有自发地拜能者为师,列队传授太极拳、太极剑,合着口令“指点江山”,有三五成群在沙滩上舒展猿臂练着气功,还有的下蹲转腰“摇头摆尾去心火”……。为使老年人体育活动更经常化健康发展,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于1984年成立,且逐渐延伸到乡镇,现共有基层老协98个,会员达9504人,举办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拳、木兰扇和各种运动培训班,组建8个门球队100多名队员,1987年2月,诏安县举行首届老年人运动会,运动员68人。重大节日,老人体协举行多种项目的表演和比赛,为诏安节日民间文艺体育活动增添一道风景线。
“书画艺术之乡”命名前后
沈金耀
从明代开始,诏安盛行书画已有数百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诏安的群众书画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1993年国家文化部群文司为诏安命名“书画艺术之乡”,此后,诏安的书画活动更是蓬勃兴旺。
新中国成立初期,诏安的美术工作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59年龙溪专区在诏安召开美术工作现场会,会后挑选诏安近百幅书画作品到龙溪专区各县巡回展览。1965年文化馆举办诏安县书法美术展览,1973年、1974年、1975年县文化馆连续三年举办书画展览,至改革开放前夕书画活动在诏安是普及程度较高的文化活动形式。1980年以后各种书画活动更为活跃,创作、展览、培训、收藏、欣赏、销售等呈现一派兴旺景象。同时各有关部门及有识之士通过各种媒体介绍诏安历代书画家、宣传诏安的书画成就,使县内外群众及有关方面了解诏安的书画传统和现代书画成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公认诏安为书画之乡,1986年福建电视台对外部来诏安拍摄书画专题片即以“书画之乡”作为片名。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诏安沿续数百年的书画传统和当代书画活动的盛况成为地方文化的显著特色,在实际上形成了书画之乡的面貌,但尚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正式命名,可以说是“有实无名”。
1991年下半年,县文化局安排县文化馆的沈洪生、林建发等收集有关诏安书画传统、著名书画家、书画活动情况、书画创作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并起草《关于确认诏安县为书画之乡的请示报告》。同年10月,召开县书画工作者座谈会,文化局长田明辉主持座谈会,县委书记肖炎根、宣传部长沈福通及40余名书画工作者参加了座谈会。我县在北京工作的著名画家韩柯寄来书面发言,认为诏安县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书画之乡相比毫不逊色,是当之无愧的书画之乡(大意)。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认为确实应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正式命名诏安县为“书画之乡”,让书画之乡名“附”其实。会后文化局将请示报告上送漳州市政府,但久不见批复。1993年,得知是文化部群文司受理此事,于是由文化馆将请示报告送达省群众艺术馆,由省群艺馆将报告及有关资料上报文化部。同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文司为我县颁发证书:“你县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成绩突出,命名你县为书画艺术之乡。”此证书现存县文化局。1994年元月20日,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庄晏成、省群艺馆馆长陈秋平、市文化局局长黄亚惠等一行专程到我县授予“书画艺术之乡”证书和金匾。元月20日上午10时,我县在新落成的县影剧院举行隆重的授匾仪式,县委副书记沈汉溪主持仪式,庄晏成副厅长授匾、县长黄河俊接匾。授匾仪式上庄晏成副厅长讲话,对诏安书画的历史和现状作了高度评价,对群众性的书画创作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授匾仪式上,市文化局长黄亚惠、县委书记何红孙也发表讲话。参加授匾仪式的还有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第十二届人代会全体代表、县书画界人士和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书画艺术之乡”的命名是诏安数百年书画传统的结晶,是诏安书画家,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中体现了各方面对诏安历代书画名家高度评价和对诏安当代书画盛况的充分肯定。
在“书画艺术之乡”命名前后,诏安美术界一些令人瞩目的事情充分说明诏安确是当之无愧的书画之乡。1986年诏安县职业中学聘请高继文创办职业高中美术班,1992年升格为职业中专班并面向全市招生。1989年沈福文先生向县人民政府捐赠其所藏名家书画作品52件。同年台胞名画家沈耀初先生回乡探亲,1990年定居诏安;1990年沈耀初美术馆奠基、1991年落成。1992年6月上海吴昌硕研究会6位书画家、理论家来诏安举办书画作品展,展览期间与诏安书画家广泛交流,对诏安的书画成就大为赞赏。1993年,经数年搜集编辑之后《诏安历代书画选》正式出版,该书收入诏籍书画家104幅作品,展示了明代以来诏安书画成就的概貌。书画展览也打破政府文化部门独家经营的局面而呈现新的气象,1984年举办“沈耀明珍藏书画展”,1990年10位中年书画家联手举办“春泥十人书画展”,1991年高继文、江水沐赴上海举办联展,1993年初县文化馆美术干部举办专题性展览“人与自然美术摄影展”,1993年盲人沈冰山赴上海举办个人书画展,还有职工书画展,农民书画展等。
“书画艺术之乡”的正式命名大大促进了诏安书画活动的发展,也有效地提高了诏安的知名度。全县成立了县美协、书协、硬笔书协、指墨研究会、书画收藏学会等群众书画团体。1990-1998年县共举办各类书画展览70多次,每逢重大节日均有书画展览。1998年3月,5位书画家赴新加坡举办“诏安书画精品展”,1998年12月,8位书画界代表赴台北举办“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诏安书画作品展”。书画创作成绩斐然,除大量作品参加各级展览之外,出版个人书画集的有《江水沐画集》《许沙洛诗书画集》《盲人沈冰山书画集》等。参加各种书画培训的人数众多,1993年以来每年暑假均有数百名中小学生参加书画培训班,1993年起县老年大学开设书画课程,县职业中学至1999年共培养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440人。民间收藏、欣赏字画风气日盛,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使得诏安的书画活动的发展获得了坚实、深厚的基础,从而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福建省共有各类绘画艺术之乡8个,目前各画乡的活动均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而诏安的群众性书画活动却日益显出蓬勃生机。1998年福建省文化厅发通知(闽社文[1998]047号)定于11月在漳州市诏安县召开全省美术工作会议并指定县文化局长沈文生作交流发言。后会议因故改在芗城区召开,县文化局派胡庚章为代表在会上宣读沈文生的《弘扬书画艺术之乡优秀传统,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交流材料,受与会者好评。同时诏安书画活动模式也引起了莆田等绘画艺术之乡代表的兴趣。
如今,书画艺术之乡的美名已成为诏安人民共有的无形资产,对诏安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良好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这笔无形资产已不仅仅是文化界的事情了。
西山农场的水产养殖业
何济武 沈木柱
西山农场以农业为主,但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每遇涝灾,农作物常歉收,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政府支持集体、个体养殖业,因而在1987年该场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水稻种植改为鱼虾养殖。建起虾池1000多亩,淡水池450亩。
1980年台胞张正光(香港籍)与诏安西山农场合资创办“诏安县诏正水产联合有限公司”。双方各投资人民币50万元(农场以出租土地的租金10年35万元,交现金15万元;张正光交现金19万元,其余款项用于购置一部日野五十铃大货车,一部A·14德胜小车,一部日产五十铃冷冻车,作为生产经营交通工具)。建起大片鳗池(黑子鳗池和成鳗池)进行养鳗生产经营。后因经营管理不当出现诸多差错而亏损,张正光返回台湾,外方资金不能继续到位,生产资金缺乏,鳗场停办。虽然如此,这家公司在当时是全国二十八家同类企业之一,也是福建最早的外资养殖业之一,在诏安的养鳗业中起了龙头作用,因而在客观上推动了诏安养鳗业的发展。
西山农场随后独资办了一个鳗场,租给本县沈木和经营,第一年就赢利100多万元。
1990年台胞李建华(欧林饲料厂董事长)在西山农场承包虾池898亩,承包期5年,双方签订合同,承包金每亩每年470元,管理费每亩每年10元。承包期内可以使用现有虾池,包括进排水渠道、涵洞、闸板、网框和原管理房屋两座。
经营期间由李建华的女婿晴野俊招(日本人)当总业务负责人,其他杂工和保卫人员全部雇用诏安人。由于管理经营不善,经营2年亏本200多万元而告终。虾池另转租他人经营。
西山农场产业结构调整后,农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991年社会总产值500万元,是体改前1985年28万元的17.8倍,位居全省农垦系统的榜首。年上缴国家税利10万元以上,是体改前1985年6000元的18倍,固定资产增值近400万元,体改后农场年年出现盈利,平均年盈利10万元。职工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大有改善,在职人员的工资由体改前的20多元上升到500元左右,退休人员工资提高了5倍,现农场的养老保险己纳入全省统筹,还解决了100多人的劳力出路。
农场自从专营养殖业以来,年年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奖励,成为我县最大的水产品基地。
1995年农场投入68万元(自筹49万元)对2公里长的外海堤进行加固达标,以保障农场养殖业的巩固和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现在农场没有一分地种植水稻,全部可用地.都建成虾池。每个专业户都在自己的池岸畔建一间房屋,安装电灯,配备厨具,供管理人员住宿管理虾池。
虾池建有2车道主路,运载饲料、设备和水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连片虾池通宵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宛如海上闹市。
时代即将进入新世纪。尝到多方位发展养殖业、经济效益可观甜头的西山农场人正满怀信心,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坚持科教兴场,进一步发展养殖业,西山农场的经济效益将会更上一层楼。
诏安教育史上的一朵浪花
——诏安华侨中学办学回眸
江海福
1949年12月诏安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的中学只有县立初级中学和官平中学两所。在那百废待兴的年代里,为了振兴侨乡的教育事业,让众多的华侨子女和失学青少年能有读书的机会,诏安县侨联主席许秀峰先生、副主席林耀生先生积极向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募捐筹资。在县委、县人委的重视支持下,经过一段策划准备,终于在1957年秋,利用二溪村原桥东乡公所旧址,办起了我省较早的一所民办学校——诏安华侨文化补习学校。聘请吴怀江先生任校长,林鸿翥先生任教学负责人。
诏安华侨补校第一期招生3个班100余人,(翌年缩成2班)学生来自全县,大多数是没考上诏安中学的华侨子女和一部分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青少年。这些学生社会成份复杂,年龄相差较大,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增加较大难度。为加强学校管理,成立了校董事会,许秀峰、沈守忠先生任董事会正副主席。董事会积极向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募捐,筹集办学经费。他们经常到学校了解教学现状、学生动态和经费开支情况,关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周济个别特困生的生活学习费用。许秀峰先生还经常向学生作报告,激励学生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有时学校不能及时支付教师薪水,他便自己掏钱垫付。许秀峰先生关心教育的高尚品格得到师生和社会的好评。办学之初,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基本维持正常运转。
1958年,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海外华侨难以对办学继续给予支持,华侨补校面临停办的危机,解散在即。这时,诏安县委、县人委毅然决定接管学校,更名为“诏安华侨中学”。当时统战部长刘锡平,侨办主任陈福亮等人负责抓接管工作,派原桥东学区校长张水明兼任诏安侨中副校长,林辉德任教导主任(第二年由沈文福接任),增强了领导力量,又调来了一批教师充实加强教学力量。至此,诏安华侨中学教职工十几人,己初具规模。教师和职员主要有:林鸿翥、许岳材、沈寿祥、沈文桂、许松发、林辉、沈美娥、吴赞坤、胡乾、陈成透、沈康、张学颜、陈子敏等。
教学力量充实加强了,招生数多了,校舍则严重不足。校长张水明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艰苦奋斗一周年,打个翻身仗”的口号,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勤工俭学办学校。在二溪村“六顺祖”祠堂东侧盖一座平房当教室,师生上虎蹄山挖黄土,下东溪挑沙,到灰窑运壳灰,自己动手准备大量建筑材料,课余时间的义务劳动热气腾腾。为解决食堂经费不足,师生们上九侯山刈草半个月,解决了食堂的柴草不足困难。利用三溪村妈祖庙边的空地整修建成简易操场,修跑道,挖沙坑,自制单双杠,完善体育设施。学校还争取到盐埕埔(溪仔村与甲州村交界处)一片盐碱荒地,开垦为学农基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种下瓜果蔬菜,供应食堂并解决了学校猪场的饲料,大大改善丁师生的生活,勤工俭学结硕果。
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是当时办学的主要内容。1958年深秋,全校师生响应党的号召,开赴桥东公社下河大队“大炼钢铁”,建起了炼铁炉,日夜奋战。同学们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提高了思想认识,磨炼了意志,又增长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在劳动实践中比思想、比干劲、比成果,在素质培养上得到一次飞跃。
教学方面,全体教师兢兢业业,坚持住校办公,家住城关的老师离学校虽近在咫尺,也坚持住校。夜晚,村庄沉寂了,但老师宿舍的窗户还透出煤油灯的闪闪亮光,老师备课到深夜,到凌晨,可谓呕心沥血。当时,教师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吃的是野菜、地瓜叶做成的“代食品”,住的是昏暗潮湿的破祠堂厢房。晚上,蚊虫叮咬,奇痒难忍,但他们仍坚持教学工作,节假日也不肯回家。一位家离学校仅几里路的职工,新婚六个月,仅回家一次,今天想来似乎不可思议,可在当时确是很平常的。教师们这种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精神,极大地激励着莘莘学子的学习积极性。1960年华侨中学有了首届毕业生,他们参加全县升学统考,升学率达98%,仅次子诏安一中,语文单科成绩跃居龙溪地区第二名,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获得双丰收。
1962年,诏安教育布局进行调整,诏安七中撤消并入华侨中学,校址亦由二溪村搬入原七中校址(现诏安职业中学校址),诏安七中部分教师留任,新分配一批师范院校本科、大专毕业生有刘守贤、翁祖德、沈肖美、叶惠洲等,教学力量大大加强,办学条件也大为改善,全校规模已扩大到三个年段6班、教职工21人,招收了一大批印尼侨生,解决了归侨、难侨子女的就学困难。侨生们在学校住宿,学校根据侨生热爱文娱体育活动、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让他们上台表演印尼民间歌舞,学校办得十分红火。至文革前,每年都为中专和诏安一中输送20多名毕业生。1966年文革开始,诏安华侨中学更名为“诏安红卫中学”,改变了华侨中学的办校初衷,学生串联、教师被批斗、学校停课、设备破坏、校已不校。1968年,军宣队进校领导学校的“斗、批、改”运动。11月,诏安华侨中学合并入诏安一中,参加一中的“清理阶级队伍”。至此,诏安华侨中学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使命,诏安教育史上的一朵浪花沉寂了。
诏安华侨中学虽然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差,却为诏安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厦门海关副关长朱龙发,原诏安县长、现任县政协主席沈耀喜,原诏安县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现任县人大副主任许响德,厦门海关财务处长许明璋,福建省工商局计财处长沈绍群,福建省船政学校党委书记沈岩,漳州市农行行长杨永坤,闽粤烟草中心经理沈鸿章,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张培荣,县法院副院长林茂金,原县妇联主任、现县对台办主任科员沈文贞,县科协原副主席许木同,省农大教授张奇康,诏安一中副校长许艳生,诏安一中高级教师林腾芳、叶谦哲,高级工程师陈建平、陈伯川等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都是诏安华侨中学毕业的学生。
记梅洲农民的书画活动
沈耀明
我县四都镇梅洲村历来以文化昌盛著称,宋代吴大成的诗文以及明清诏安书画之风的兴盛,形成了社会崇尚书画艺术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当地农民书画艺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梅洲农民书画开始兴起。1956年,美术教师沈吉文、沈荣煊先后来到四都中学任教,他们言传身教,以范本的形式向该村的农民书画爱好者进行启蒙和辅导,授以国画山水、花鸟及书法。经过多年的精心辅导,梅洲村逐渐形成了一个农民书画群体。在这一时期中,先后接受沈吉文、沈荣煊启蒙影响的有:吴龙法、吴德文、李锦明、吴光、吴镜生、吴天然、吴福山、吴达明、吴如茂、吴于平、吴友文、吴君平等一批书画人才。这样,本来分散的自娱自乐的农民书画作者,成了有老师指导系统学习的艺术队伍。他们坚持在农事之余,常年潜心钻研、习书绘画,又经常聚会探讨、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绘画能力。
1969年至1980年间,东山人物画家林少丹到梅洲从艺谋生,其独特的人物画风也曾一度影响了该地区的农民书画群体,如吴天然等人都曾受到林少丹的指导。这一时期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文艺处于低迷状态,但他们仍坚持在业余空间练习书画。同时,他们以实用为主,把学成的技艺运用到油漆画、壁画中,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不断充实掌握自己的绘画技法,并形成风气。
改革开放以后,梅洲农民书画活动更加深入提高。1987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孙恩同教授来我县金星南药厂举办“山水画讲习班”,传授国画山水技法,梅洲村参加学习的学员就达数十名之多。学员较系统地学到绘画技艺和创作方法,梅洲村的农民书画群体的文化素质以及绘画水平都得到提高。
经过长期的努力,梅洲村农民书画群体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他们先后举办了各种画展。1987年,首次举办“梅洲农民书画展”,展出作品90幅。1993年,梅洲7村的2位农民书画作者举办“石榴洞书画展”,展出作品118幅,原鲁艺院长王盛烈为其画展题签。规模最大的要数1997年的画展,在四都镇党委、宣委沈通福的倡仪下,四都镇党委、镇政府主办了“四都首届农民书画展”。著名书画家韩天衡为这次展览题签,同时,王盛烈,孙恩同、沈柔坚、林林等位著名书画家特地送来祝贺作品,梅洲村为这次画展选送出精品近50幅,在沈耀初美术馆展出。这次展出的农民书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和当代农民的精神境界及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们的作品风格质朴、清新,既表现出中国文人画传统的笔墨语言、又洋溢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这次农民书画作者携作品进城办画展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日报》《福建日报》《闽南日报》《厦门日报》《汕头日报》等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漳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先后予以报道。
梅洲村现拥有县美术家工作者协会会员7名、福建省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15名。书画创作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精力和物质,农民画家吴龙法说:“想搞创作出精品,但困难很大,我不在乎这些,最重要的是作者对艺术执着追求的那份情感和感受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那份乐趣。”他现在的物质生活虽然还是贫困,但最大的愿望却是去福州学画办画展,这种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也影响了周围的农民画家。他们以多创精品为自勉,作品无论是反映内容题材或是表现艺术形式皆日趋完善,取得可喜成绩。1996年,该村农民书画作者,选送出创作的精品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民书画展”,其中一位获二等奖,两位获三等奖。1999年,省农民书画研究会评委会在建阳评选出梅洲村2件国画精品,参加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农民书画展”。
在评选参加“全国农民书画展”作品的过程中,曾参加过美术工作的现省人大领导柴正烁同志赞扬了诏安选送的农民书画作品,他说:“诏安送展的作品,具有传统的文人画写意一路的风格,如《双鹅图》表现出浓郁的农村田园泥土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新景象,而《墨竹图》水墨淋漓、作品有清新的意境,这二件作品文化品位较高,是值得我们认真欣赏的。”这是对梅洲农民画的肯定和赞赏。今天梅洲农民书画已经从继承传统走向创新,从幼稚走向成熟。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沈吉文、沈通福、吴龙法、李锦明等先生的资料提供,特致谢意)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