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坚先生给我的启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42
颗粒名称: 柔坚先生给我的启迪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3
页码: 129-131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画家沈柔坚先生的仰慕和受启发的经历。作者在早年就对沈柔坚先生产生了敬佩之情,并在不同的场合与他交流。文章描述了作者第一次造访沈柔坚先生的府上,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永恒。后来,在筹备一个画展的时候,沈柔坚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为他们邀请了上海美术界的名人。作者还回忆了柔坚先生回乡探亲的一次座谈会,以及与他的私人交谈。柔坚先生对作者提出了关于绘画整体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建议,并鼓励作者继续进步。最后,作者表示柔坚先生是他的指路人,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诏安县 光明 沈柔坚

内容

我对沈柔坚先生的仰慕,早在少年时代便已萌生。
  1982年10月我陪同岳母赴太原探亲,途经上海稍作停留,特意到沈柔坚先生府上造访。那时只凭铁生先生予我的地址,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华山路沈柔坚先生的寓所。柔坚先生不大不小的客厅两侧,一边是老舍的自书诗“柔如垂柳坚如竹,柳伴桃花竹伴梅。君到长安春似海,卖花声里燕初来。”一边是齐白石的“落花”,醒目的“柔坚同志正之”的上款,似有一种艺术威慑力,使我肃然起敬。那个瞬间,确有一种使人激动,对主人刮目相看的感觉。艺术竟然能够如此强烈地打动人?我似乎窥见了艺术的真谛,而且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艺术的永恒、艺术的魄力。
  我虽然是第一次造访,但沈先生还是热情地让坐。那半是家乡话、半是普通话的语言,客气热情的态度,化解了我震撼于大师作品的手足无措和对柔坚先生的敬畏,我没有了拘束,从心灵深处泛起一种温馨感和亲切感。感受到名家的虚怀若谷。
  1991年9月,我和高继文先生赴沪举办“高继文、江水沐中国画联展”,到达上海的当天晚上,我和高继文先生等一行数人即造访沈柔坚先生。要请他出来主持展览的开幕、剪彩仪式。沈柔坚先生是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美协主席,又是我们诏安人,乡亲乡情,不管怎么说,我是料定他会出来支持我们的。
  遗憾的是,他已买好第二天到北京的机票,说是去开一个什么会。尽管如此,听我们说明来意后,他还是满腔热情,即时打了十几个电话,帮我们邀请了上海美术馆副馆长丁羲元、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韩天衡等十几位上海美术界名人.这些人后来都非常认真,全力以赴地帮助我们张罗办展的有关事宜,使我们的展览在开展那天有个热闹的场面,象个样子。这全都赖于沈柔坚先生的支持。
  通过沈柔坚先生这层关系,我们还和上海美术界的同仁交了朋友。第二年荔红蝉鸣时节,上海吴昌硕研究会的丁羲元、曹用平等人还携该会画家作品应邀到诏安来办展。成为那个时候诏安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1993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我的小画集时,我去信请柔坚先生为我作序。柔坚先生要求我将画集的清样寄给他看看。我遵嘱寄去画集的清样,他才将序写好,交锡松兄转给我。
  今年农历正月初五,柔坚先生回乡探亲。当天下午,中共诏安县委、诏安县人民政府在丹阳楼二楼大会议室举行隆重的“沈柔坚先生从艺六十年座谈会”。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文艺界的前辈,文化部门的领导等参加了座谈会,那种场面和阵容,连我都觉得激动而光彩。家乡人民的殷殷之情,用柔坚先生自己的话说:“所见者真,所知者深”。那天,他异常地激动,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后,又和家乡的老画家笔会,又即兴作书,在场的家乡领导、同仁几乎有求必应。我记得他书应县委何书记的句子是:“公正廉明”;写给周县长的是:“勤政为民”。从这二个句子里,可见柔坚先生对家乡父母官的厚望和对家乡人民的一片爱心。
  柔坚先生这次回诏,原计划在诏安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即赴泉州、厦门观光。后因健康的原因,又在诏安多住了二天,这期间我配合照顾柔坚先生。我就有了单独和他交谈的机会。柔坚先生躺在床上,我坐在他对面,他听我介绍诏安画坛的一些情况,并就绘画的形象思维,艺术的整体把握等话题侃侃而谈。柔坚先生说:诏安是文化部命名的“书画艺术之乡”,一年办那么多的画展,有那么多的书画爱好者,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令人欣慰。他说,这么多人学画,如此办展,就如同当今国人唱卡拉OK,和风靡一时的卡拉OK大奖赛一样,那么多人用毛笔和宣纸画中国画,养生也好,自娱也好,希望自己学有所成也好,望子成龙也好,都应勉励而不可多加非议。但问题是唱卡拉OK唱不出歌唱家。他期望地说:你是学绘画的,现在又是文化行政机关的领导,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应该从更高的层面去发现、培养、扶植新人新作。他说:书画是一门综合艺术,技能技巧的掌握和提高固然重要,诏安画人在这方面也都还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整体素养的综合提高问题,应该多一些思维,多一些理性的东西,出来的作品才有底蕴,才有感召力。他说;作为一个画家应该认真培养自己对客观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能力,把自己通过长期学习、实践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等有机地统一、交融起来,整体地融入自己的感知之中,使自己对绘画对象,对美的把握成为一种整体性的把握,并进而使一般的感知映象上升为审美意象。如果仅仅满足于画什么像什么,学谁的像谁的,整大帮人都在当代和本地的一些画家中临来摹去,是决不可能拿出属于自己的、也是时代的作品来的,也决不可能打入全国性的美术大展。
  柔坚先生还详细地询问了我的一些画画、创作的情况,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提高的关键也同样不在技能、技巧、技法上。他说:你在基本工方面,如勾线渲染,层次把握等都已经能自如掌握、灵活运用;但这些方法是每一个画家所必备的。要画出好作品来,关键还须提高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使艺术想象、艺术情感、艺术思维等得以展开并实现它们的审美心理功能,这些功夫都在“诗外”。不知是出于期望、厚爱、还是勉励,柔坚先生认真地说:你是有希望的,应该奋力,争取再上一个台阶。他还开玩笑地说:你当文化局副局长,能成为局长的很多嘛,但能成为画家的或许就你江水沐一个。柔坚先生这话,就如同一粒石子抛入平静的池面,在我心中荡起层层涟漪,我深以为是。
  这次,我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如果我学有所成的话,柔坚先生就是我的指路人,就是柔坚先生给我的启迪。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水沐
责任者
沈柔坚
相关人物
丁羲元
相关人物
韩天衡
相关人物
高继文
相关人物
吴昌硕
相关人物
曹用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美术出版社
相关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