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园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37
颗粒名称: 桥园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分类号: F723
页数: 4
页码: 117-1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桥东镇桥园市场的兴起与发展。文章提到,桥园市场是以农副产品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的农贸市场,并详细描述了市场的占地面积、交易区划分、配套设施、管理机构等信息。文章还阐述了市场建设的起步、资金筹集、硬件环境的配套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最后,文章强调桥园市场的发展对于整个桥园村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诏安县 桥园市场 桥东镇

内容

诏安县桥东镇桥园市场是以水产品、蔬菜和禽畜等农副产品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达34亩,分为水产品批发交易区、水果蔬菜交易区、禽畜交易区、生活用品交易区,配套一个可停靠250部汽车的停车场和一个小客车停车场以及一个可停靠200部自行车、摩托车的停车场,两个设备一流的冷冻厂、银行、邮电、旅社、招待所、饭店、治安岗等一应俱全。村两委在抓好桥园市场硬件配套建设的同时,又抓好软环境的建设,成立“桥园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公平交易服务队、卫生队、地摊队、治安联防队和三个停车场管理组,确保交易者的公平交易和人货安全,以及人流、物流的有序疏导,为交易者争时间抢速度,赢得广大商人的称赞。如今桥园市场已成为闽粤交界处的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货源辐射到京、津、沪、浙等地,是南北农副产品交易转折点,年交易额达2亿元,客商日流量万人以上,年为村财创收110余万元,是目前漳州市村办市场规模和容量最大、功能最齐全,为集体经济创收效益最佳的农贸市场之一。
  一、以贸兴村思路的确立
  桥园村全村727户,3027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0亩,是一个无山无海的穷村。历史上,桥园村年年洪水为患。1944年东溪决口,全村房屋倒塌,死伤无数。洪水过后留下的是一座座沙丘,劫后余生的村民,由于田园被毁,衣食无着,只好四出逃生,乞讨为业,是有名的“乞丐村”。解放后,党和政府虽然为桥园人民治住了洪水,但由于旧经济体制的束缚,人多地少的自然环境,党员、干部、群众思富若渴而一筹莫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村集体还象“一个无奶的娘”,全村只有一家壳灰厂和一家砖瓦厂,村财年收入千元左右,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上百元,绝大多数村民只得重操旧业,乞讨为生,个别脑子灵的人偷偷摸摸“投机倒把”(利用地区差价学做一些小买卖),连生产队长、党员也不例外。穷则思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村两委干部也深受贫穷的困苦,默许和暗中支持“投机倒把”,对外出为丐的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无能为力。1978年以后,一系列富民政策使桥园村枯木逢春,桥园村口的路旁就有少量的农副产品买卖和零星的猪牛交易。桥园人偷偷摸摸的“投机倒把”,是政策把他们推向正当的经商贸易的前台,桥园村口的路旁贸易也逐渐兴旺起来,成了“无场之市”。
  1984年,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浪潮唤醒了桥园人被封存的商品意识。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多年来,受到“无场之市”的启发,带领村干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改变桥园村落后面貌,使世代受穷的三千父老乡亲早日脱贫,大队部(村委会)常常彻夜灯光通明,我们经过多次分析、反复争论,确立了“加强引导、贸易兴村”的决策。我们认为贸易兴村首先要创造条件,改善贸易环境,筹建农贸市场,并认为筹建农贸市场的条件基本成熟:一是桥园人因穷外出经商多,联系亲戚朋友多,见闻多,商情信息也多,在外界耕山热、牧海热的影响下,无山无海的桥园人多数不愿死守二分的耕地,迫切要求经商治穷,鼓励发展贸易是改变桥园贫穷落后面貌的一条路子,发展贸易有了人和的条件。二是桥园地处县城边,信息灵,临国道,交通便;且是宫口湾海产品进城下潮汕的必经之地,加之桥园村口路旁时起时落的“无场之市”已逐渐形成规模,筹建贸易市场的地理条件也较成熟。
  当村党支部的决策向镇政府反映汇报时,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帮助村向县有关部门反映要求筹建桥园市场,同时也得到县领导的支持。当时诏安县领导宋秋涓书记、陈武池县长、沈耀喜县长批准了桥园建市场的要求。而且让桥园村自己管理市场,又在政策、资金上给以支持,给我们村贷款7万元。这样筹建农贸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都具备了。
  二、农贸市场的建立和管理
  筹建农贸市场遇到的首要困难是资金缺乏,怎么办?作为我县市场经济大梦先觉者的桥园人,那种潜在的超前意识和对经商的热情,在市场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村干部带头先出资或向亲戚朋友借款,有的向县有关部门申请求援,通过多方集资,筹款22万元;村干部日夜驻扎在市场的施工现场,他们的月津贴只有10元。村民听说建市场资金不够,就主动承担起挑沙、担土工作,先后投入义务工上万个工日,桥园村所在地桥东镇党委、政府派出干部协助搞好市场的设计、征地、施工工作。至84年底,一个占地15亩,配套停车场的全县第一家集农副产品于一体的农贸市场落成了!我们又成立了市场管理小组,做好服务工作,竭诚帮助外地商人,遇到本村村民和外地商人发生冲突,总是先维护外地商人的合法权益,不欺行霸市,不坑外地客,公平交易。为了尽快启动市场,市场管理小组的干部还兵分二路上漳州下潮汕,穿针引线,招商引客,用“本村带外乡、本县带外地”的办法,邀请八方客商来此贸易。同时,村里放开眼光,本着“先开放后收费、先繁荣后疏导、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兴市优惠措施”。如桥园本村无农副产品资源,就采取卖鱼、卖牛、卖猪等不收管理费的措施,吸引着农产品到此交易;还实行寄车免费,治安服务,对远道而来的商人热情服务,安排吃住,规定本地人要提供各种方便。很快,桥园市场就热闹起来,由零售发展到批发,生意越来越红火,部分村民也开始依托市场学经商,1985年已有200多位本村人在市场参与贸易经商。
  三、市场的发展与硬件环境的配套
  桥园农贸市场筑巢引凤的做法,优惠措施的实施以及优质服务赢得广大交易者的青睐,桥园市场也就得到不断的发展。1986年桥园村以低价出租土地的形式引进两家冷冻厂做为市场水产品交易必需的配套建设,年村财收入租金8万元,修建市场两条水泥路面,建一个小客车简易停车场。1988年投入20多万元,扩建家禽家畜交易区。1991年投入60多万元,扩建水果、蔬菜、肉类交易区,建一个占地面积12亩容纳250辆汽车的停车场,以及市场内的道路。由于市场的繁荣与不断发展扩大,桥园村把市场管理小组改为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公平秤服务队(收取公平交易管理费)、治安联防队、地摊队(收取地摊费),卫生队,2个停车场管理组(收取客车、货车停靠费)。市场管理有了收入,村财的收入也开始多起来。尝到了“市场经济”甜头的桥园人又投资500万元,把路经桥园村的旧国道改建为水泥路面的街路,对两侧的旧商业网点进行改造扩建,增设店面,规范管理,聚建材、饮食、家电、日用品等商店333家,作为桥园市场的延伸,形成村里又一繁华的“商业一条街”,使从事开店经商的人从100余户发展到250户。
  四、市场的壮大与日臻完善的管理制度
  1994年以后桥园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年贸易额已达到1.6亿元,1996年桥园村再次投资300万元和集资700万元,扩建水产品批发交易区,新办水产品塑料泡沫箱厂配套企业一个,新建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场一个和商业门店80多间。至此,市场交易区由一个发展到四个,交易区的建筑面积由原来的8000平方米扩大为20000平方米,停车场由一个发展到三个,所有的停车场都实现场地水泥面,市场内的道路都是达到宽20米以上的水泥路面,总长度近600米,市场占地面积由15亩扩大到34亩。1997年市场贸易额已达到2亿元,客商日流量近万人,日交易额高峰期近100万元,村财市场公平秤交易费、地摊费、车辆停靠费三费收入达110万元。
  桥园市场能够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在于村两委领导有方,市场管理委员会优质的服务,以及各服务队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严明。如桥园村的《村规民约》有这样一条规定:市场是我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村民必须处处维护,时时关心,必须文明经商,不欺行霸市,以真诚留住众多客商的心。市场管理委员会以及下设的4个服务队和3个停车场管理组对几十个干部职工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查处市场中乱收费问题,打击各种欺行霸市行为,为经营者和外来客户提供一个文明经商、公平交易的良好环境。工商、税务部门采取“放、帮、促”措施,少管卡,多服务,将主动巡查与受理投诉相结合,查处强买强卖等违章行为,取缔无照经营,保护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赢得客商的信任和赞誉。村里还在市场附近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旅社、饭店、交通、通讯等齐全的服务设施,给外来交易人员提供了方便周到的生活和经营服务。
  桥园市场的发展与壮大给桥园村提供了经商的良好条件,如今桥园村的村民有300多人参与市场交易,进行中、长途贩运,有300多户开店经商,还有200多人从事运输。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全村现有三资企业3家,个私企业10余家,有近300人进厂当工人,还容纳了几百名城关人入工厂当工人。1997年桥园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村财收入250万元。
  桥园村贸易兴村的构想与实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绩辉煌显著,曾获得省委、省府授予亿元村、明星村、十佳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二工二作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金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桥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