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32
颗粒名称: 经济建设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25
页码: 99-1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南大门第一路建设纪实、略记我县水电、电网的发展、诏安县自来水建设发展历程、梅岭镇建成全国著名对虾育苗基地的那个内容。
关键词: 诏安县 经济建设 福建南大门第一路

内容

架设跨世纪彩虹
  ——福建南大门第一路建设纪实
  沈泗海 陈荣福
  国道324线起点是我省福州市,终点于云南省昆明市,全长2748.5公里,漳诏公路176公里,诏安县境区内40.1公里。漳诏公路原称龙汾公路,始于原龙溪县,终点是诏安县汾水关。1922年漳诏地方团体曾发起组织“漳诏公路期成会”,敦促政府修筑龙汾公路。原国民党陆军49师师长张贞,中央执行委员林学渊都关心过龙汾公路的建设,他们促成政府投资、自己捐资,于1936年8月底开通了龙汾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龙汾公路的改扩建和养护,通过多次改造,至80年代末诏安段已建成7-9米宽的沥青公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道车流量日益增加,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诏安县于1988年10月成立“324线诏安城关改线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郑河水,副总指挥许炳生、沈水武,1990年下半年沈泗海常委接任常务副总指挥,实施了诏安虎蹄桥至加油站改建,投入资金1980万元,于1992年底竣工通车。该工程建成大大改善了城区交通繁忙状况,但是境内的其他路段仍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每天肩负着7-8千车次的车流量,时常发生交通事故和车辆受阻,从诏安到漳州140多公里,汽车要走四、五个小时。交通运输的滞后大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而邻省的广东路段1991年底已建成15米宽的水泥路面。汽车从广东进入汾水关,旅客只需听到“咣当”声音,感觉到汽车跳荡颠簸,就知道进入了福建诏安地界。
  国道等级的强烈反差引起福建省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注,诏安县领导更是坐不住了,他们经过调查研究,痛下决心,形成“不惜血本修国道”的决策,决定把原“324线城关改线指挥部”改为“诏安县公路建设开发公司”,沈泗海常委兼任总经理,负责国道建设的资金筹集和实施。于是,我们开始前期准备工作,经初步设计概算,诏安境内40公里国道的改扩建需要投入资金1.8亿元,这样一个浩大工程,如按原有公路建设体制的补助和诏安财力起码要用8年时间才能建成,也就是说这坑坑洼洼的油路我们还要再走8年,这样的建设速度哪能行得通?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边拟出分期实施改建方案,边向省市有关领导和公路部门反映。1991至1992年,当时的县长林奕斌同志多次带我们上漳州跑福州,经过我们的一再要求,省政府终于同意了我县的改造计划。省政府办公厅于1991年7月份批复同意诏安设点收费,1992年9月3日,原副省长苏昌培主持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明确同意诏安国道建设的实施意见,随后省交通厅凌家榆副厅长、省公路局卓湘局长多次到诏安检查指导,确定诏安城关至汾水关14.51公里国道分三期实施,当年10月份一期和三期工程同时开工。从此诏安国道改建正式拉开序幕。
  为确保城关至汾水关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1992年9月17日,市政府召集专门会议,对该工程建设提出具体要求,随后林奕斌县长亲自主持县里有关会议,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事宜做了具体部署。决定由县324线改建指挥部负责(具体由沈泗海常委负责)第一期工程的建设管理;成立县外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三期工程管理(具体由胡寿春副书记、沈木聪副县长负责)。工程监理均由市公路局委派。工程资金由县公路建设开发公司向建行贷款1120万元,其中1000万元做为一期工程启动资金,120万元做为三期的启动资金。施工单位:一期工程以议标形式由漳州市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三期工程以招标形式由饶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因当时考虑到我县开发区路段还须拓宽,一期工程原设计33米路基只施工20米,水泥路面15米(1995年初才拓宽到路基58米,配套建设了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投入资金750万元);三期工程为了与城市建设配套,公路部门只负责33米路基中的12米主车道路面,其他配套均由城建负责。一期工程(主车道)于1993年6月竣工,实际投资1280万元,三期工程1993年底竣工,投入资金770万元(含城建配套设施)。
  二期工程是城关至汾水关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计划投资3000万元,省市领导对该工程建设十分重视,对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做了明确指示。1993年7月底,原省长贾庆林同志带领省直、漳州市有关领导到诏安现场办公时指出:“广东的路面有多宽我们也要修多宽!”他要求把二期工程路基扩大到22米,主车道水泥路面15米,用半年时间建成“福建南大门第一路”,并一定要在1994年2月10日前通车!于是二期工程被列入福建公路先行工程的重点管理,又成为漳州市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这时市里决定二期工程由特别能打硬战的市公路局工程处来承担,同时漳州市、诏安县和承建单位自觉立下重奖重罚的“军令状”,市长韩玉琳、副书记李天森和副市长梁绮萍、杨水来等四名领导各拿出一个月工资作抵押,工程如期完成,每人各奖一个月工资,否则,给予同等扣罚。对诏安县和承建单位则确定:如期通车,分别奖给5万元和10万元。每提前一天,再加奖5千元和1万元,否则,也按同等数额扣罚,领导还要做检讨。严格的责任制,激发了高度的二1二作积极性。在施工现场,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各司其责,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急需资金马上筹措,千方百计保证工程建设需要。
  “国道,也是我们的镇道、村道,我们做点贡献算什么?”这是诏安群众的肺腑之言,工程开工前,沿线干部群众,砍果树、拆民房、搬电杆、拆除各类检查站等工作都提前5天完成任务。许多动人的场面和事件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使人感慨万千。出现了樟朗村“百岁老妪挥泪祭神砍荔枝”,梅岭镇“万民捐资为先行”,金星乡“千名打工仔回乡修国道”的动人事迹。汾水关二期工程开工前,要砍掉樟朗村大荔枝树207株,按规定每株荔枝树赔偿400元,仅这项该村每年要损失近十万元,记得下达任务的第二天,因病卧床的80岁老农杨全溪,第一个带着老伴和哑巴的儿子,亲手砍掉了自家的荔枝树后才上医院;老党员杨龙山家里一株百年荔枝,树冠覆盖面积0.4亩,是村里的“荔枝王”,年产荔枝千余斤,几代人享用它的果实,感情弥深,全家老小谁也舍不得砍它,8月14日这天清晨,老伴以农村妇女特有的方式,备了酒菜,来到荔枝树前烧香祭拜,挥泪说:“这是国家修路需要”,当天上午,全家老少一齐动手砍掉了“荔枝王”。四都镇外埕村村委主任李平文,率先拆除自己的楼房,还说服两个兄弟把一座新建不久的楼房拆除,带动了全村以及沿线的拆迁工作。
  总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共需挖填土石方10.7万立方米,浇筑水泥路面12.1万平方米,修筑中小桥梁4座和涵洞19座。原设计工期两年。自8月16日开工以后,承建工程的800名干部、工人个个是铁汉,善打硬仗。他们调集3150多台套机械设备,战高温,迎风雨,一天劳动10多个小时。工程处还把竞争机制引入施工战斗,组成两个路基站,三个路面站,按照工程时限倒计时,很快形成了“路面跟着路基走,路面促进路基行”,各站互帮互学,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同时市公路局还在现场成立了质量试验室,把检验设备搬到工地,随时随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测试,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返工,杜绝了工程质量隐患。1993年12月23日,二期工程15米主车道路面全线贯通,提前48天完成施工任务。
  随着二期工程的建成,一、二、三期工程连成一体,城关至汾水关原需坐车半个多小时,现在10分钟可以到达,诏安人民从此尝到修建国道的甜头。二期工程的建设速度促使省市领导下决心调整“先行工程”的建设计划,首先做出决定的是漳州市委、市政府,根据二期工程的建设模式,1994年元月,漳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二年内建设324线、319线两条国道的决定。诏安县仍是任务最重的市县之一,竹港湾至虎蹄桥21.32公里要求在1年内完成,此时我省公路体制已经改革(公路局下放由市管理),建设任务被市委市政府以责任状形式下达我县,并要求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建设,路面、中桥资金均由市里控制,县里负责路基小桥涵的施工和资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调整建设计划,元月份,县委书记何红孙、县长黄河俊与指挥部、先行办领导一起召集几次会议讨论,形成94年先行工程建设方案,该方案包括工程筹资、投工投劳、路段安排、工程质量控制、地材供应、沿线交通管制等。根据建设方案,我们把该项目分成两期实施,第一期2月1日开工,第二期3月20日开工,路基工程以责任形式下达给各乡镇,要求乡镇第一把手亲自任指挥,具体负责。
  为了加强工程领导管理,根据黄河俊县长的要求,指挥部、先行办移到工地上实行“面对面办公”,县里要求常务副指挥沈泗海、副指挥沈木聪住进工地指挥部,从宣传部、交通、公路、城建、土地、水电、交警等部门抽调部分干部职工,组成强大的指挥管理队伍,指挥部设有办公室、工程监理组、施工管理组、财务、宣传、文秘等部门,全体成员吃住在工地,及时解决了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该项目需要投资6500万元,我县负责的路基小桥涵1500万元,资金筹措压力大,对此,县指挥部拟出“集资方案”,县人大通过《决定》,县领导发表专题讲话,指挥部宣传部门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工程简讯、宣传车、专栏等宣传工具和阵地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乐为先行工程做贡献”的共识,2个月内全县共筹集工程资金近千万元,为路基施工提供资金保证。
  5月底,随着路基的不断成型,市里安排的路面,中桥施工队也相继上场,为确保各施工队能够如期完成,我们采取量化管理的办法,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与施工队签定工期奖惩协议,实行重奖重罚,并当月兑现奖金,大大促进了施工进度。
  整个工程需要大小石料40万立方,其中碎石23万立方,地材供应难度特别大,为保证石料供应,我们采取“鼓励开采,统一限价,统筹安排,保证供应”的措施。县指挥部和路面队投资20万元,开辟石料场10个,既保证了供应,又控制了价格。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为保证工程质量不出问题,除市里派住工地监理组外,我们又设立施工管理组,配足技术人员,采取分工负责办法,分项目包地段,各路段行政领导、技术人员共同负责。指挥部还成立质量检查巡回小组实行不定期检查,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调度会(每星期一次),及时解决各种质量问题。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也经常下到工地,鼓励、协调,急工程之所急,为工程排忧解难。各部门也为工程大开绿灯,为工程的建设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
  施工过程中,许多默默无闻,乐作奉献的工程管理人员更是令人感动,吴文桂同志是市公路局派住工地的监理工程师,1979年他因肺癌动过大手术,切除5×6公分的肿瘤和二分之一的肺,94年整整一年时间,他和我们一起住工棚,吃食堂,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沿线近20公里的工程,每座桥涵下基,他都要去看基础,做记录,时常下半夜到工地,有时我们劝他休息,他却说:“桥梁的质量至关重要,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马虎不得,我不在现场,心里不踏实。”年逾花甲的退休技术人员许长友也是这样,每天我们从桥东施工段经过时,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记得94年7月2日,外凤段一载重货车翻车,交通受阻,老许亲自铺片石,督促施工,汗水夹着尘土不断下淌,自己成了一个“土人”还一直干到晚上10点钟,我们劝他先去休息,他却说:“我的路还没铺完呢!”指挥部领导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记得梅州小桥施工因新桥挖基,旧拱桥出现下沉变型,一出险情交通就会中断,常务副指挥沈泗海同志闻讯后及时赶赴现场指挥抢修,亲自动手铺便道,连续参与战斗两天两夜,直到排除险情才离开现场。
  交通管制是公路施工的关键,此时的国道日车流量已达8000多车次,加上20多公里路上有10多个队伍在施工,每日过往车辆上万辆次。为确保畅通,指挥部交管所抽调交警、交通运管员和民兵,配备巡逻车和施救吊车,指定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陈伟才负责。实行24小时上路执勤,保证了整个施工期国道畅通无阻,施工场地井然有序。
  在整个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凭借多年国道建设积累下的一些经验,各种管理措施得力,工程进展顺利。但由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施工力量参差不齐,管理难度非常大,个别地段挡墙砌体出现返工;中小桥施工还曾更换队伍,汕头公路直属局的一个队伍施工四都中桥和梅州小桥,由于技术力量不够,进展缓慢,指挥部研究后做出果断决定,把它撤换。路基快成型时,按照设计,我县许多降坡地段开始施工,又碰到雨季,保畅通压力越来越大,碰到这样的问题,县指挥部无权调整设计,还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决策:提出“贴地爬”施工方案,终于解决了这一大难题。95年春节前,当工程进入尾声时原设计路面两侧各3.5m沥青路肩,市里决定改成素土路肩,这时我县已有15公里铺上碎石基层,如不把碎石捡起来,素土路肩难以保证质量,这时县指挥部及时研究做出决定:要求各施工乡镇发动群众捡碎石。一时间上万名干部、群众、学生一同上路,用2天时间把几万立方的碎石从路上捡起运到各指定地点,供应各搅拌站。
  通过我们的精心组织实施,在各部门、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配合下,该项目于94年12月3日提前完工了。1995年元月11日,国道324线诏安段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副省长张家坤、市委书记曹德淦、市长韩玉琳、政协主席黄长茂、县委书记何红孙、县长黄河俊为工程的胜利通车剪彩。至此我县境内38.213公里国道提前实现水泥路面化。随后1995年初我们又组织实施了虎蹄桥至梅峰路段6.029公里的拓宽,投入资金2800万元,由漳州市路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该项目也在一年内提前完工。在国道改造建设中,县先行办先后被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县长黄河俊、工程常务副总指挥沈泗海被省委、省府评为先进工作者,沈泗海常委、南诏镇党委书记沈宝发、深桥镇书记陈君鹏被市委市府评为“建设功臣”,许多乡镇领导也受到表彰。
  这是本世纪以来诏安县最大的建设工程,从1990年起,国道建设共开辟路基土石方80万立方米;利用块石15万立方米;片石10万立方米;碎石50万立方米;水泥8.5万吨;钢材1500吨;砂19万立方米。投入人工142万工日;机械台班8万台次;建设大桥一座324.9米;中桥五座297.58米;小桥14座277.98米;大小涵洞125座1850米;投入资金1.8亿万元(含改线工程2400万元)。
  不久,云霄、漳浦、龙海等路段的国道建设也相继竣工。现在,从诏安开车到漳州,只需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建设者们眼望着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舒心地笑了。我们架起了跨世纪的彩虹。
  明珠照亮康庄道
  ——略记我县水电、电网的发展
  谢学宗
  一、历史的回眸
  解放前,诏安县境内没有电力,煤油灯及蜡烛便是群众最好的照明。解放后到1951年,桥东镇澳仔头村沈丽生到广东雇用丁之良等三名机工,在城关开办“丽光私营电厂”。用船用24匹木炭机为动力拖动一台1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开始经营照明供电业务,这是诏安用电的开始。
  1952年由诏安县“裕民合作社”出资和合并“丽光私营电厂”,改称“公私合营裕民电厂”,县任命林天河为副厂长。购买了一台40匹煤气机带动24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县政府和主要街道开始用电照明。1953年4月“公私合营裕民电厂”改名为“地方国营诏安电厂”,继续营业。到1957年才从广东购买一台100匹船用柴油机带动64千瓦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组。供电范围仅限于县政府,广播站和城关的企事业单位。
  二、农村小水电的蓬勃兴起
  1958年,县重点水利灌溉工程——三姑娘渠道工程建成通水,此工程是省市水电主管部门进行勘测设计的。其中三姑娘渠道水流途经马头村地界有一处16.5米的落差,便配套设计了一个小水电站,称为“马头水电站”。第一期工程安装了一台104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压力管使用木质管,于1960年10月正式建成发电。发电机出线为400伏电压,由变压器升为10千伏,再由10千伏线路输送到城关配电变压器,降回400伏电压供电,诏安县始有变压器和高压架空线路。从此县城开始全日供电,原小火电便成为补充和备用机组。但电力供不应求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电力缺乏一直是困扰着诏安县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凡建一个工厂都必须考虑配备一台小火电机组,以防突然断电影响生产。
  1964年马头水电站增建第二机组250千瓦,和第一机组并车送电,直到1973年马头水电站才更换原两个机组为700千瓦容量,并将原木质压力水管改为钢管。
  1970年至1986年,这期间是诏安县小水电发展的兴盛时期,尤其是山区有水资源的地方都兴起建设小水电的高潮,但都是泾流开发和容量不大,乡镇村自建、自发电和自经营供电。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115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242千瓦。
  1986年统计,全县共有100千瓦以上水电站14座,装机容量为6665千瓦。其中4个属于县办的骨干电站,装机容量3800千瓦,是县电力公司直辖单位,年发电量约1301.9万千瓦小时,其他10个100千瓦以上小水电站属于乡镇村所办,装机容量为2865千瓦,年发电量约174.06万千瓦小时。因没并县网送电,利用率很低。
  现将14座100千瓦以上水电站分述如下。
  (一)县属4座小水电站:(1)马头水电站于1960年开始投产到1973年技改结束,装机容量700千瓦。(2)湖内水电站于1977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1200千瓦。(3)梅花水电站1982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1200千瓦。(4)亚湖水电站。位于亚湖水库坝后,1983年开始投产到1985年先后建二个厂房,装机容量700千瓦。亚湖水库有效库容2500万立方米,但水库主要是为农业灌溉服务,由于发电尾水不能利用,所以枯水期便不允许发电。
  (二)乡镇村办10座100千瓦以上水电站:(1)秀篆镇的河口水电站,1979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800千瓦。(2)秀篆镇的青山水电站,又称尚南电站,1980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125千瓦。(3)秀篆镇的杉坑水电站,1981年建成发电,装机115千瓦。(4)官陂镇的罗大田水电站,1983年建成发电装机250千瓦。(5)官陂镇的彩下村水电站,1981年建成发电,装机200千瓦。(6)霞葛镇的五通村水电站,也称赤竹坪三级电站,1979年建成发电,装机400千瓦。(7)太平镇的新营村水电站,1979年建成发电,装机200千瓦。(8)红星乡的红星水电站,1982年建成发电,装机300千瓦。(9)金星乡的湖内村水电站,1984年建成发电,装机225千瓦。(10)四都镇的四都水库坝后电站,1980年建成发电,装机250千瓦。
  三、群星灿烂,大展宏图
  1985年县委、县府十分重视水利水电建设,决定停工多年的岭下溪水库工程重新上马,由水电局局长黄瑞国具体负责。
  1987年12月是诏安县电力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诏安县电网并入省大电网运行,从此农村用电和电网才开始全面铺开,电网逐渐延伸到各乡镇和行政村。乡镇村办小水电站也才有机会并上县电网运行,从而提高电能质量和发电量,充分发挥了小水电的效率和效益。然而有一些微型水电站由于体制没有改革,多年失修和管理不善,处于半瘫痪状态,行政村一用上电网的电,便被忽视以致报废。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县微型水电站就只剩下约65座在运行。但县网并上大电网运行后,枯水期仍受大电网限电拉闸,供电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1988年初岭下溪工程成立了两个工程指挥部,由县长郑河水亲自抓。一个是岭下溪水库电站工程指挥部,任命原水电局长黄瑞国任指挥,负责岭下溪水库和坝后电站建设工作,另一个是岭凤输变电工程指挥部,任命农委主任莫义文任指挥,负责岭下溪到凤寮变电站的110千伏输电线路和凤寮110千伏变电站,包括理顺原电网各进出线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要求机构精干有力,速战速决。按预定期限1989年12月岭下溪一级水电站建成发电,其配套工程岭凤110千伏输电线路和110千伏凤寮变电站相应建成投入使用,一时缓解了诏安电力不足和网损偏大等问题,为诏安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县委、县府对岭凤输变电工程指挥部颁发了“嘉奖令”。所以1989年12月是诏安县电力供求基本好转和县电网开始摆脱落后面貌且初具规模的里程碑。
  1991年元月成立诏安县岭下溪水电开发公司,任命黄瑞国为公司经理(原水电局长兼任),负责岭下溪一级水电站的经营和管理并投建岭下溪二级水电站。岭下溪二级站是利用岭下溪一级电站尾水,虹吸过溪再开渠引水发电,共三个机组,装机容量1500千瓦,投资680万元,水头16.9米,于1992年6月建成发电。1994年岭下溪水电开发公司又改名为“龙潭水电股份公司”,发行内部股票(还未上市),任命县人大副主任沈鸿发为董事长,后由沈汉溪副书记接任,黄瑞国为总经理,继续投建岭下溪三级水电站的右岸电站,位于原三姑娘渠道的坝头,单个机组装机容量为500千瓦,发电尾水仍流入三姑娘渠道,水头10.6米,年发电量为315万千瓦小时,投资1709.5万元,于1996年10月正式发电。同时该坝的左侧分出一条引水渠,长1.5公里,建左岸电站,水头23.1米,共三个机组,装机容量为2400千瓦,发电尾水直接下到东溪干流,所以枯水期受限制发电,该站于1997年4月建成发电。从1989到1997年岭下溪梯级水电站已全部建成和并网送电,总装机容量8850千瓦,年发电量共计3405万千瓦小时,约占全县1997年发购电量的三分之一,已成为县电网的骨干电站。
  1995年到1997年,乡镇村以股份集资办的水电站还有3座,装机容量750千瓦,年发电量计223万千瓦小时。即(1)霞葛镇的银溪水电站,1995年建成发电。(2)秀篆镇的龙吼水电站,也称狮头楼水电站,1996年建成发电。(3)官镇的龙坑水电站,1997年建成发电。
  据1997年统计,全县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7542千瓦。其中装机100千瓦以上水电站有19座,共装机容量16065千瓦,全县水电总发电量6161万千瓦小时,占全县发购电量的53.44%。其中县电力公司属下水电站发电1581.65万千瓦小时,岭下溪梯级水电站发电3165万千瓦小时。乡镇办水电站装机100千瓦以上12座,发电1283.62万千瓦小时,微型电站发电130万千瓦小时。
  这样比较庞大可观的水电系统,对我县的工农业、乡镇企业生产,真正地起到了“先行官”的巨大作用,城乡人民的生活用电,也有了较大的保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起了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电网的形成和发展
  诏安县电网原来也是一片空白。从1951年到1956年,虽有小火电供电,但都是就近拉线的照明线路,谈不上什么“电网”。
  1957年100匹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后,开始在县城中山路、三民路、县前街架设杉木杆低压架空线路,用电户以灯泡或电器容量每月包价缴费,到1960年后才逐步改装电表收费。
  1960年马头水电站发电,由市水电局组织勘测设计向城关送电的10千伏线路,全长17.5公里,使用杉木电杆,采用二线一地制(即只架设二根导线,一相接地。后由于对通讯干扰和接地体维护难等原因而改为三线制)。马头水电站安装主变一台,在西郊场安装一台配电变压器进行供电,1965年延伸到中山路,另一路向环城路延伸,增加了4台配电变压器。1973年马头水电站机组扩大,便新架设了一路35千伏线路17.5公里,并在良峰山下建一座简易35千伏降压站,称为城关变电站。形成了以35千伏线路为骨架,以城关变电站为中心,辐射10千伏出线4路,构成简单的县电网。1977年湖内水电站建成发电,梅花、亚湖两个水电站也先后建成送电,都梯接到湖内水电站向城关送电的35千伏线上,变成三个水电站共接在一条线路上,电网结构十分脆弱,可靠性差。
  1986年大电网110千伏常山变电站建成,形成浦、云、诏、东联网供电。县成立了常峰输电线路工程指挥部,由县水电局牵头组织进行路线勘测、设计和施工。由于经济拮据和时间紧迫,决定先从常山变电站架设一线路接通湖内水电站,送城关35千伏线路过渡,于1987年12月顺利联网送电,线路长17.6公里。1989年继续由湖内延伸到凤寮变电站,全长32.6公里,投资47.3万元。
  1988年县成立了“岭凤输变电工程指挥部”,由县长亲自抓,筹备资金和组织勘测设计110千伏凤寮变电站和从凤寮变电站到岭下溪一级水电站的110千伏线路。设计方案经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审查核定,于1988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施工。1989年12月配合岭下溪一级水电站投资发电,110千伏凤寮变电站和岭下溪到凤寮变电站的110千伏输电线路同时投入运行使用。变电站采用新设计、新技术设备和电脑监测控系统,总投资312.93万元。岭凤110千伏输电线路全长38公里,投资119万元。我们还研究开发了计算机系统线路故障测距和10千伏小电流接地系统一相接地的选相选线判断两个全国先进项目,经专家鉴定是成功的项目,达到领先水平。1990年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凤寮变电站设计的小型化技术,获省水电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利部四等奖。1994年常山到凤寮变电站的35千伏联网线路,技改升压为110千伏电压。1997年由于大电网莆美220千伏变电站建成,诏安和原大电网110千伏联络线从四都断开,改向莆美变电站架设18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改由莆美变电站供电。至此,诏安县电网便以110千伏输电线为骨架,北至岭下溪一级水电站,东至云霄莆美变电站,基本贯穿我县南北西东。凤寮变电站为枢纽,主要变压器二台,总容量515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联络各水电站和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线路辐射到各供电区和各乡镇。通过岭下溪一级水电站110千伏输电线路的联络,还分出3回10千伏线路向北部山区的秀篆、官陂,霞葛3个乡镇电网联网,各乡镇和行政村都已通上电,县电网覆盖面已达到95%以上。
  1997年统计,全县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二座(即下寮和马头),110千伏主变压器4台67600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2回73公里;35千伏主变压器6台1890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4回32.2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561台46650千伏安,10千伏线路共计345.6公里。全县最高负荷20932千瓦,年发电量10152万千瓦小时。
  诏安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回顾
  沈其寿
  我县的广播电视事业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广播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1949年12月诏安解放。解放初期由县委宣传部干部毛元洪用闽粤边区的收报机在县委大楼收听新华社电讯稿,记录整理,将重要新闻抄报县委。到1952年,还抄送县文化馆作为编写广播筒广播和黑板报的稿件,印发至区、乡、村各基层单位,出版黑板报。全县城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广播筒广播和黑板报宣传网,这是诏安收音站的前身。
  1953年,县收音站正式成立。隶属县委宣传部,配徐福华同志为专职干部,寄设在县文化馆后楼二楼。这时收音站除收听记录新华社电讯稿外,还在县文化馆人员配合下,在城区安装了七个高音喇叭,每天广播一次(晚上7时至9时)。内容是中央台和省台的新闻节目,摘编报纸刊出的新闻本地新闻和一些文艺节目。
  1955年国庆节,收音站改名为诏安县广播站,站址移到公园巷51号,人员由原来的1人增到3人,广播设备有100W、25W电子管扩大机各一部,并配备一台1KW发电机。开始发展入户喇叭,又和邮电部门合作,共同架设县城到宫口、桥东、四都、西潭、深桥等乡的广播支线。到1958年4月,诏安成为我省第一个“千个喇叭县”。
  当年官陂公社又建立广播放大站,随后,太平、秀篆公社也同时建立广播转播站,我县有线广播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五十年代,我县农村很少有交流电,收音机也是电子管的,所以在农村收听无线广播根本不可能。记得我小时候,村里的小店铺前拉了一根铁丝,接着一个喇叭,另一端再用一根铁丝埋入土里,浇上水,喇叭就发出了声音,我们都感到非常神奇,每天晚上,播音时间一到,许多人都集中在喇叭下收听,当时,它的吸引力,绝不亚于我县八十年代初刚能收看到电视的情景。
  1963年,县里拨出11万元资金,用3年的时间,架设了县站至农村各公社的五条架空明线的广播专线,总长150公里,配套支干线550公里,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入户喇叭。成为我省首个“万户喇叭县”。县广播站人员也增加到14人。大家边架线,边自浇方型水泥杆,边培训公社、大队的广播员和通讯员,每天播音时间也由3个半小时增加到6个半小时。采编人员经常下基层采访,为先进人物录音,选播农村剧团的节目,这些自编自办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到“文化大革命”前,已做到队队通广播,村村有喇叭,公社有报道组,大队配播音员,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公社为主体,大队为基点,院户为终端的完整的有线广播网络,为诏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广播站的负责人徐福华、江有余光荣出席全国广播先进工作会议。黑龙江、广东及本省广播系统也先后派人前来参观取经。
  1969年10月,县广播站又迁址于南诏镇县前街原中军府内直至现在。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以及1971年错误地推行载波通讯,并将广播专线划归邮电部门管理,使广播失去了自己的专线。当时的载波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取之邮电载波的有线广播信号音质非常差,影响了农村广播网的巩固。从1976年到1979年在省广播电视厅的指导下,进行县站至官陂、秀篆、四都、下河的广播线使用埋设地下线的试验,由于地下线传输广播讯号比架空明线投资省得多,当时诏安地下埋线的长度居全省首位。这样,初步恢复了文革期间遭破坏的县站至公社的广播网络。
  但是这些广播专线维护困难,塑料包皮老化、虫咬,故障率很高,有时从县站查故障到官陂后回来,线路又不通了。随着线路老化,音质也越来越差。所以,这又成了制约有线广播巩固和发展的瓶颈,而重新架设明线,需要几十万元的资金无法解决。农村有线广播又走入困境。县广播站多次开会研究探讨新途径,1985年提出使用小功率调频差转替代地下线传输县站有线广播信号的方案。但是,当时规定沿海县不能搞调频广播,经过多方努力,诏安县的调频广播首先得到省广播电视厅批准,并成为调频传输方式试点县。当时任县长的沈耀喜同志,拨出2.5万元做为小功率调频的建设费用。1986年10月在县站设置了一台3W调频发射机,在海拔882M的点灯山上设置一个1W太阳能自动调频差转机定向向官陂、秀篆方向转发县站的有线广播信号。这样,仅仅花了不到3万元,就解决了全县有线广播的讯号传输难题,同时也开创了漳州市使用调频广播的先河。漳浦、华安等县也先后到诏安参观学习。1991年、1993年又先后在良峰山增设了50W、100W调频发射机,诏安的调频广播日趋成熟。
  有线广播网的建设比较困难,而建成后要巩固,则更加困难,所以建了垮,垮了建,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文革”期间城关地区的入户线路,几乎全部垮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决定利用街道的行政权力和财力办广播。采用了街道承包收费管理方法。1979年,在七街搞了试点,由街道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台275W扩大机、录音机等器材,在街道和县站人员共同努力下,突击一星期就恢复了七街的广播。由街道指定二人专门搞播音、维护和收费,每月每只喇叭收费3角,做为二人的工资和发展费用。这样大大调动了专职广播员的积极性。他们千方百计扩展线路,发展用户,在开播一个月内,喇叭增加到700多只,入户率达95%。街道的广播,除转播县站节目外,每天还有潮剧、歌曲等文艺节目,播送本街道消息、通知,大大促进了街道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街道党支部和群众的赞誉。在七街的带动下,全城关8个街道2个村,先后都办了自己的广播站,线路的覆盖越来越宽,有的街道还向周边的农村发展,如东、西沈、溪园、平仕、港头等村。而且管理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由几个人集资投标承包办广播或由一家人办一街广播的“广播专业户”。这样,到1986年,全城关的入户喇叭达到6000多只,而且广播线路用了七、八年还没有损坏。这种有线广播的承包收费管理方法,引起了广电部和省广播电视厅的重视,在全省城市有线广播工作座谈会上,诏安县在会上介绍了经验。泉州、龙岩等地区也组织人员前来诏安参观学习。
  电视转播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一、电视转播台发展概况
  我县电视广播开始于1982年。当时,由于广东省在丰顺的高山上设置了转播广东电视台节目的差转台,我县的一些地方通过高架电视接收天线和加装天线放大器,可以收到广东电视台节目。虽然全县的电视机没有几架,但是,群众对有影有声的电视广播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只听有线广播和录音机,办电视转播己提上议事日程。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县委宣传部召集广播站和有关单位人员研究建立电视差转台的可行性,多次组织人员上良峰山、南山、西姑山、凤山等地方收测电视讯号,寻取最佳建台地点。通过反复收测,讨论,最后确定在良峰山上建设电视差转台。1982年3月,首先在良峰山上使用一部10W电子管式差转机,转播丰顺广东电视台节目,初步满足一些有电视机的用户的需要。
  1983年良峰山差转台增加了一部50W电视差转机,收转泉州发射的中央电视台节目。1986年为了改变诏安人民收看不到本省电视节目的状况,当时任县长的沈耀喜同志,亲自到省财政厅争取资金10万元,用于建收转福建电视台节目的机器和天线设备。良峰山上树起了平台高度23m、总高度36m的自立式电视转播铁塔,扩大了中央电视台和福建电视台节目的覆盖面。1987年,又安装了直径4.5m的卫星接收天线,极大地提高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的转播质量,标志着我县电视广播向卫星化、微波化传输的新时期。现在,良峰山电视转播共装有50W电视差转机3部,分别转播中央,福建、漳州电视台节目。从1987年到1993年,金星、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分别投资建设小差转台,满足当地群众的收视需要。
  二、有线电视的产生及发展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是质量要好,二是节目套数要多,三是收视方便。1990年8月,诏安县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并着手南诏地区有线电视网建设可行性的研究。1991年5月县委、县府将有线电视列为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拨款10万元用于机房及前期建设,并成立了以沈荣茂副县长为组长的有线电视工程筹建领导小组。同年10月1日,南诏地区的有线电视开始播出,同时向用户传送了6套电视节目。发展有线电视用户近千户。有线电视的建成,受到电视观众的极大欢迎,纷纷要求入户。1992年下半年,省、市、县投资建成了炮台山微波中继站和良峰山、广电局两处微波接收站,用微波信号转播福建电视台和漳州电视台节目。1994年通过增加微波中继及终端接收设备,实现了与省有线电视台的有线电视联网,增加了节目的套数。1996年上半年,广电局投资近50万,改造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机房,增添了设备,将原来有线电视传输的800MHZ系统改为先进的550MHZ的邻频传输系统,增加了节目传输的套数,优化了收视效果。同年,投资近200万元资金,完成了诏安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全县乡镇广播电视微波大联网,下传4套电视节目和2套广播节目。受到了农村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县有线电视建成后,从1992年开始,乡、镇、村自筹资金,自办了四都、梅洲、建华、新营、大布、上下官陂、林头、西峤、上营、甲洲、洪洲、梅岭、仙塘、含英、深桥等自立前端的有线电视系统,乡、镇有线电视入户总数达4000多户。
  现在,广播与电视在人们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离开的朋友。广播电视事业前途无量。
  千家万户用上清净水
  ——诏安县自来水建设发展历程
  沈武汉
  诏安县的自来水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2年4月建成日产2000吨净水设施1套,年供水量在10万吨左右,经过15年的发展,至1997年有净水设施3套,日产1万吨,最高可达1.5万吨,年供水量达到365万吨,制水能力在漳州市居第二位,仅次于漳州市自来水公司,安装的给水管道超过3万米,县城南诏镇100%居民,近郊的桥东镇、深桥镇10多个乡村和“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等地群众都能用上自来水,用水户已达13000户。年产值近200万元,创利40万元。
  我县地下水所含矿物质超标,硬度高,不适合饮用,城区居民世世代代只得到东溪肩挑手提解决吃水问题。由于水流污染,特别是在洪水期间,水的混浊度高,很不卫生,既影响人民身体健康,也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迫切要求饮用自来水。在县委、县府的关怀重视下,在省、市建委的支持下,1980年决定在南诏镇建一座日产4000吨的自来水厂,第一期工程为日产2000吨,于当年6月成立由县计委、基建局、财政局和南诏镇政府等有关领导组成的“诏安县自来水筹建处”,从有关单位调进有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施工专业知识的同志参加筹建工作。在省建委给排水系统工程师的具体指导下,由已有多年供水经验的龙海自来水公司派技术员直接指导帮助,在县水电局、东西溪管理处、水文站等单位的协助下,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查阅资料,选定梅峰村东溪堤边做为厂址,以东溪水作为水源。根据县水文站提供的资料表明,这里的水源是丰富的,从七十年代以来的枯水季节期间,每秒钟尚有3立方米的流量,属丰水地带,其取水口上游还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和其他影响水质的因素,所需水源水质通过净化后可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且距离城区较近,可节省输水管网费用。
  选点决定后即与有关部门办理4.43亩征地手续,并着手进行初步设计,预算一期工程投资为90万元。1980年年底,虽然实际资金到位只有三分之一,但仍然破土动工。经过一年零二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在1982年4月基本建成日产2000吨净水设施及部份配套工程项目。由于城区地形是东低西高,在供水调度设计采用机泵调整,在高峰期增大出厂水量,保证出厂水管网压力在0.28MPQ以上。
  为争取管道安装与净水设施土建施工同步进展,在给水管道安装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请进漳州市市政工程队,协助安装Dg300铸铁管道和施工部份供水点,筹建处派员跟班操作学习。到1982年春节前,完成安装从厂区至中山西路杉桥头及县政府门口的Dg300铸铁管道2877米,还设立7个供水站。
  1982年4月1日,“地方国营诏安县自来水公司”成立,4月16日正式向南诏镇居民供水。7个供水站分布在城区的各个角落,从此南诏镇居民开始能饮用清净的自来水。
  通过与漳州市市政工程队跟班安装,认真学习,实际锻炼,使我们安装队伍的技术得到迅速提高,短期间内的跟班操作已能自行承担管道工程安装任务,不但抓紧给水管网的扩大与延伸的安装工作,而且还能承担花墩糖厂生活区Dg100以上铸铁管道和大口径镀锌管道的安装工程,解决了糖厂的基建和生活用水。1982年7月份起,工矿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陆续安装入户。又扩建6个公共供水点,至此公用供水站有13座,用水单位59个,居民用水户200多户。
  为了做好供水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现行法规,参照部分老水厂管理经验,从我县供水的实际出发,由公司拟文县政府行文,颁布了《诏安县自来水公司管理章则》和县府(82)诏政第091号文件《关于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理的暂行规定》,使供用水程序、设施管理、价格体系和供用水奖惩等具体细则,都有法可依。接着公司内部又分别制定了各种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完善搞好经营管理的各项措施。
  1983年继续加快扩大供水范围,首先做好管道线路的延伸工作,以增加用水户。同时,努力做到输配水能力与生产设施相适应,充分发挥制水设备作用。一年中铺设Dg100以上铸铁管道6100米,安装入户单位90个,用户1239户。这年的年产量和供水量均比1982年增长一倍以上。
  用水户虽然不断增加,但因我县工业用水量只占供水总量的10%,造成供水的变化系数较大,用水高峰期一般集中在早、中、晚,为了缓和、调节这一矛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海拔约31.5米处的西部良峰山顶兴建一座储水500立方米的高地水池。
  县城近郊的大美、仕江、岸屿3个村的村民,长期以来饮用由田野排放的沟渠水,这种水污染严重,不卫生,群众肠胃病日益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自来水公司于1984年,用二个月的时间,突击安装到这几个村的给水管道,使8000多农民兄弟能饮用上自来水。
  1985年4月,自来水公司的班子进行了调整,一批有技术、懂业务又有管理能力和革命事业心强的同志提到领导班子来。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走上正轨,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改变以往坐收水费做法,实行轮流分片抄收水费,既方便用户,又使公司的抄表率和收费率分别达到100%和98%,资金及时得到回收,堵塞安装用户预缴,水费缴交不及时和坐支、挪用现象。
  1986年,日产2000吨水已远不能供应工农业生产和南诏镇6万多居民的用水需要,在人们热切而深情地呼唤“水”时,自来水公司一方面对厂内设备进行挖潜改造,及时排除机械故障,采取值班开关闸阀,调节时间供水,使日产2000吨净水设施提高到能供2400吨;另一方面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下决心扩建一套日产4000吨的净水设施。4月开工兴建,至11月土建工程项目、工艺安装和一切的配套设施同时完成,经过一次性试产即成功,达到设计要求,做到当年投资,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工程质量被核定为优良工程。此项工程设计将全部净水设施和清水池融于一体,具有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布局合理,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净水设施设计。
  日产4000吨净水设施投产后,改变了南诏镇及近郊仕江片的用水紧张情况,并为再扩大供水范围创造了必需的条件。经过数年的努力,至1990年,全县供水户达8605户,年供水量达到206万吨,且水质良好,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数和余氯四项指标经县卫生防疫站检验,基本符合国家生活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与此同时,还从1988年11月开始以总投资105万元资金扩建“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给水工程,包括厂区日产4000吨净水设施一套和相适应的配套工程,安装到贸易加工区的Dg300铸铁输配水管道3500米等项目,为贸易加工区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91年,县人民政府提出要办十件实事,其中的第三件就是要建成日产万吨自来水净水设施和供水管道改造设施。这些设施包括集水井,一级泵房的土建、工艺安装配套工程,扩装一条长1420米的Dg200-300铸铁供水主干管和一条长500米的Dg150铸铁支管道,耗资30万元。当年就办好了这件“实事”。从此,供水范围更大扩大,不但基本满足了县城南诏镇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管道逐步向城郊农村延伸,使10多个行政村的群众也能饮用上清净的自来水。
  桥园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林金水
  诏安县桥东镇桥园市场是以水产品、蔬菜和禽畜等农副产品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达34亩,分为水产品批发交易区、水果蔬菜交易区、禽畜交易区、生活用品交易区,配套一个可停靠250部汽车的停车场和一个小客车停车场以及一个可停靠200部自行车、摩托车的停车场,两个设备一流的冷冻厂、银行、邮电、旅社、招待所、饭店、治安岗等一应俱全。村两委在抓好桥园市场硬件配套建设的同时,又抓好软环境的建设,成立“桥园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公平交易服务队、卫生队、地摊队、治安联防队和三个停车场管理组,确保交易者的公平交易和人货安全,以及人流、物流的有序疏导,为交易者争时间抢速度,赢得广大商人的称赞。如今桥园市场已成为闽粤交界处的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货源辐射到京、津、沪、浙等地,是南北农副产品交易转折点,年交易额达2亿元,客商日流量万人以上,年为村财创收110余万元,是目前漳州市村办市场规模和容量最大、功能最齐全,为集体经济创收效益最佳的农贸市场之一。
  一、以贸兴村思路的确立
  桥园村全村727户,3027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0亩,是一个无山无海的穷村。历史上,桥园村年年洪水为患。1944年东溪决口,全村房屋倒塌,死伤无数。洪水过后留下的是一座座沙丘,劫后余生的村民,由于田园被毁,衣食无着,只好四出逃生,乞讨为业,是有名的“乞丐村”。解放后,党和政府虽然为桥园人民治住了洪水,但由于旧经济体制的束缚,人多地少的自然环境,党员、干部、群众思富若渴而一筹莫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村集体还象“一个无奶的娘”,全村只有一家壳灰厂和一家砖瓦厂,村财年收入千元左右,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上百元,绝大多数村民只得重操旧业,乞讨为生,个别脑子灵的人偷偷摸摸“投机倒把”(利用地区差价学做一些小买卖),连生产队长、党员也不例外。穷则思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村两委干部也深受贫穷的困苦,默许和暗中支持“投机倒把”,对外出为丐的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无能为力。1978年以后,一系列富民政策使桥园村枯木逢春,桥园村口的路旁就有少量的农副产品买卖和零星的猪牛交易。桥园人偷偷摸摸的“投机倒把”,是政策把他们推向正当的经商贸易的前台,桥园村口的路旁贸易也逐渐兴旺起来,成了“无场之市”。
  1984年,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浪潮唤醒了桥园人被封存的商品意识。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多年来,受到“无场之市”的启发,带领村干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改变桥园村落后面貌,使世代受穷的三千父老乡亲早日脱贫,大队部(村委会)常常彻夜灯光通明,我们经过多次分析、反复争论,确立了“加强引导、贸易兴村”的决策。我们认为贸易兴村首先要创造条件,改善贸易环境,筹建农贸市场,并认为筹建农贸市场的条件基本成熟:一是桥园人因穷外出经商多,联系亲戚朋友多,见闻多,商情信息也多,在外界耕山热、牧海热的影响下,无山无海的桥园人多数不愿死守二分的耕地,迫切要求经商治穷,鼓励发展贸易是改变桥园贫穷落后面貌的一条路子,发展贸易有了人和的条件。二是桥园地处县城边,信息灵,临国道,交通便;且是宫口湾海产品进城下潮汕的必经之地,加之桥园村口路旁时起时落的“无场之市”已逐渐形成规模,筹建贸易市场的地理条件也较成熟。
  当村党支部的决策向镇政府反映汇报时,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帮助村向县有关部门反映要求筹建桥园市场,同时也得到县领导的支持。当时诏安县领导宋秋涓书记、陈武池县长、沈耀喜县长批准了桥园建市场的要求。而且让桥园村自己管理市场,又在政策、资金上给以支持,给我们村贷款7万元。这样筹建农贸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都具备了。
  二、农贸市场的建立和管理
  筹建农贸市场遇到的首要困难是资金缺乏,怎么办?作为我县市场经济大梦先觉者的桥园人,那种潜在的超前意识和对经商的热情,在市场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村干部带头先出资或向亲戚朋友借款,有的向县有关部门申请求援,通过多方集资,筹款22万元;村干部日夜驻扎在市场的施工现场,他们的月津贴只有10元。村民听说建市场资金不够,就主动承担起挑沙、担土工作,先后投入义务工上万个工日,桥园村所在地桥东镇党委、政府派出干部协助搞好市场的设计、征地、施工工作。至84年底,一个占地15亩,配套停车场的全县第一家集农副产品于一体的农贸市场落成了!我们又成立了市场管理小组,做好服务工作,竭诚帮助外地商人,遇到本村村民和外地商人发生冲突,总是先维护外地商人的合法权益,不欺行霸市,不坑外地客,公平交易。为了尽快启动市场,市场管理小组的干部还兵分二路上漳州下潮汕,穿针引线,招商引客,用“本村带外乡、本县带外地”的办法,邀请八方客商来此贸易。同时,村里放开眼光,本着“先开放后收费、先繁荣后疏导、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兴市优惠措施”。如桥园本村无农副产品资源,就采取卖鱼、卖牛、卖猪等不收管理费的措施,吸引着农产品到此交易;还实行寄车免费,治安服务,对远道而来的商人热情服务,安排吃住,规定本地人要提供各种方便。很快,桥园市场就热闹起来,由零售发展到批发,生意越来越红火,部分村民也开始依托市场学经商,1985年已有200多位本村人在市场参与贸易经商。
  三、市场的发展与硬件环境的配套
  桥园农贸市场筑巢引凤的做法,优惠措施的实施以及优质服务赢得广大交易者的青睐,桥园市场也就得到不断的发展。1986年桥园村以低价出租土地的形式引进两家冷冻厂做为市场水产品交易必需的配套建设,年村财收入租金8万元,修建市场两条水泥路面,建一个小客车简易停车场。1988年投入20多万元,扩建家禽家畜交易区。1991年投入60多万元,扩建水果、蔬菜、肉类交易区,建一个占地面积12亩容纳250辆汽车的停车场,以及市场内的道路。由于市场的繁荣与不断发展扩大,桥园村把市场管理小组改为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公平秤服务队(收取公平交易管理费)、治安联防队、地摊队(收取地摊费),卫生队,2个停车场管理组(收取客车、货车停靠费)。市场管理有了收入,村财的收入也开始多起来。尝到了“市场经济”甜头的桥园人又投资500万元,把路经桥园村的旧国道改建为水泥路面的街路,对两侧的旧商业网点进行改造扩建,增设店面,规范管理,聚建材、饮食、家电、日用品等商店333家,作为桥园市场的延伸,形成村里又一繁华的“商业一条街”,使从事开店经商的人从100余户发展到250户。
  四、市场的壮大与日臻完善的管理制度
  1994年以后桥园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年贸易额已达到1.6亿元,1996年桥园村再次投资300万元和集资700万元,扩建水产品批发交易区,新办水产品塑料泡沫箱厂配套企业一个,新建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场一个和商业门店80多间。至此,市场交易区由一个发展到四个,交易区的建筑面积由原来的8000平方米扩大为20000平方米,停车场由一个发展到三个,所有的停车场都实现场地水泥面,市场内的道路都是达到宽20米以上的水泥路面,总长度近600米,市场占地面积由15亩扩大到34亩。1997年市场贸易额已达到2亿元,客商日流量近万人,日交易额高峰期近100万元,村财市场公平秤交易费、地摊费、车辆停靠费三费收入达110万元。
  桥园市场能够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在于村两委领导有方,市场管理委员会优质的服务,以及各服务队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严明。如桥园村的《村规民约》有这样一条规定:市场是我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村民必须处处维护,时时关心,必须文明经商,不欺行霸市,以真诚留住众多客商的心。市场管理委员会以及下设的4个服务队和3个停车场管理组对几十个干部职工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查处市场中乱收费问题,打击各种欺行霸市行为,为经营者和外来客户提供一个文明经商、公平交易的良好环境。工商、税务部门采取“放、帮、促”措施,少管卡,多服务,将主动巡查与受理投诉相结合,查处强买强卖等违章行为,取缔无照经营,保护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赢得客商的信任和赞誉。村里还在市场附近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旅社、饭店、交通、通讯等齐全的服务设施,给外来交易人员提供了方便周到的生活和经营服务。
  桥园市场的发展与壮大给桥园村提供了经商的良好条件,如今桥园村的村民有300多人参与市场交易,进行中、长途贩运,有300多户开店经商,还有200多人从事运输。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全村现有三资企业3家,个私企业10余家,有近300人进厂当工人,还容纳了几百名城关人入工厂当工人。1997年桥园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村财收入250万元。
  桥园村贸易兴村的构想与实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绩辉煌显著,曾获得省委、省府授予亿元村、明星村、十佳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生二工二作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梅岭镇建成全国著名对虾育苗基地
  黄尖
  美丽富饶的梅岭半岛,地处福建“黄金海岸”最南端的诏安湾,三面临海,地势蜿蜒,形如一支挺拔的梅花,故称“梅岭”。这里,没有工业污染,环境品质特佳,蔚蓝色的海水、白色的沙滩和金黄色的阳光,使梅岭出落得更加美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诏安县人民政府和梅岭镇领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突出海岛特色,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对台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区的优势,引进台湾资金和世界先进设备与技术兴办对虾育苗场12家,总投资3500多万元,年产无节幼体、幼苗300亿只以上,创产值3500多万元。半岛上已建成了全国著名的对虾育苗基地。虾苗、无节幼体还乘飞机远销至长江岸边的湘鄂地区和冰天雪地的北国辽宁、山东等地。台资育苗企业的兴办,也促进本县养虾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全县已有虾池1.65万亩,年产值超亿元,成为诏安的支柱产业之一。
  以前,诏安县对虾养殖所投入的虾苗,都得从山东、浙江等地“进口”而来,费时、成本高、成活率低,制约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台商看好梅岭这块投资兴业宝地,1988年秋台胞张育彬等人到诏安沿海进行考察,经论证认为梅岭沿海一带海水无工业污染,气候好,海陆交通便捷,是块办对虾育苗的最佳场地。当年冬,张育彬、何江荣等台商联合五股东,在下何村岭港投资80多万元建起由台商兴办的全省首家对虾育苗场——“南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办场初期,由于当地群众开放意识差,固守传统农业,对国家新出台的土地政策等不够了解,耕种的荒沙地不让开发。县外经委和梅岭镇党委、政府领导与村干部一道,不厌其烦登门到被征用地重点户做疏导工作,使群众的对立矛盾情绪逐渐化解,台商张先生兴建对虾育苗场所需的10亩土地办完了手续。于此同时,镇政府还派人协助张先生跑工商、税务、公安、消防等10多个部门的签证。这样,做到当年兴建,当年投产。虾苗培育是一项高科技技术,首先要选好母虾,而本地母虾资源紧缺,台商便从印尼、新加坡、菲律宾空运来优质母虾,虽然每条母虾价值上千元,但其孵育的效益惊人,每条母虾一次可孵育300万只无节幼体。其次,对水温的要求严格,室内虾池水温控制在289℃,20天左右无节幼体才能生长为幼虾苗。南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当年就培育出草虾苗1.2亿只,虾苗供不应求。
  虾苗市场看好,台商何江荣于1991年8月在梅岭镇后湖征用沙滩地10亩,投资500多万元,办起诏安台商第二家对虾育苗场——“江荣水产有限公司”,培育虾苗设备齐全,年产无节幼体幼苗5亿只,产值600多万元。以台引台使梅岭对虾育苗形成规模:1991年11月台商陈才钦投资30万美元,在下何岭港兴办“台成水产开发公司”,占地面积6亩,于1992年初建成投产;1992年初,台商安陆也看好梅岭蓝色聚宝盆,在赤石湾村崎尾租赁县水产局办的对虾育苗场,投入资金80多万元进行技改,年产对虾无节幼体、幼苗4亿只;1994年4月,台商李建华、林水境先生合股在南门村征用沙滩地15亩,投资80多万美元办起“瑞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后李建华将育苗场转让给林先生。这个育苗场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目前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对虾育苗场,年产草虾苗、斑节虾苗及幼体20多亿只,创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海南、山东、浙江、湖南、湖北等全国20多个省、市。接着,台商的跃荣水产有限公司以及甲荣育苗场、成辉水产育苗公司、茂辉育苗场、长华育苗公司等12家对虾育苗场先后在梅岭落户。
  梅岭镇积极为台商排扰解难,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辖区内秩序好、发案少,使台商投资称心。1990年秋,台商李建华在下何岭港建“南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育虾苗生产时,因咸水外流到下何村耕种地,当地群众纠集20多人,要去砸“南轩对虾育苗场”的设备。县外经委和梅岭镇政府领导得知后,立即赶赴现场,一方面保护育苗设备,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经协商得到妥善的处理。台商李建华感激地说:“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在这里投资真放心。”1994年夏天,台资江荣水产有限公司正在育对虾苗时,因与当地群众发生纠纷,水管被损,使育苗场缺水,镇党委政府领导得知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妥善处理,很快使其恢复正常生产。事后,该公司何总经理非常感动,表示要牵引更多的台商到这里投资办厂。正是有这种周到的服务,到梅岭创办瑞发水产公司的台商林先生感慨地说:“梅岭镇人杰地灵,投资办厂真好啊!”林先生准备今年再扩大投资规模。一批对虾经销商也应运而生,如田中央村沈甲荣与山东、海南等地保持联系,配备二辆专用小汽车运送虾苗、幼体上厦门、下汕头空运到浙江、山东、珠海等20多个省、市,年推销100多亿只。尽管梅岭年产300亿只虾苗,但从未滞销,影响虾苗生产。
  梅岭对虾育苗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一)县、镇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并提供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和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二)投资环境好,无工业污染,海水咸度、气候适合,水陆交通方便,通信设施好,信息灵。(三)诏安虾苗质量信誉好,出售虾苗、无节幼体数量足、无带病菌、成活率高、生长快、价格廉。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