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民歌丛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219
颗粒名称: 诏安民歌丛谈
分类号: I277.257
页数: 4
页码: 67-7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诏安民歌的历史和特点。诏安民歌丰富多样,包括畲歌、山歌、洗佛歌、龙船鼓歌、小调、锦歌、佛曲、儿歌等。畲歌是畲族的民歌,歌词优美,旋律明快。洗佛歌是用方言演唱的,以清新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著称。龙船鼓歌以气势蓬勃、高音实嗓为特点,常在节日等场合演唱。锦歌是受戏曲和民乐影响的说唱音乐。此外,还介绍了诏安民歌中的其他歌种,如生活劳动歌和儿歌。诏安民歌在福建省的民歌阵容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诏安县 民歌 畲歌

内容

诏安民歌,历史悠久,千姿百态,丰富多采。著名诗人林林在《〈榴花红〉序》中写道:“《榴花红》集子采用诏安的民歌很不少,我是这个县里人,离开家乡已经四十多年了,本县的方言大多已经忘记。这次读了那些歌谣,乡土气息十足,觉得很亲切,好象回了家乡,跟乡亲们在一起一样,不知怎么,也许是唤起往事的印象,自己也觉得年轻了。”长期以来,诏安民歌是接受外来音乐的浸透和本地地理环境的薰陶而形成的,它与人们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关联。主要歌种有畲歌、山歌、洗佛歌、龙船鼓歌、小调、锦歌、佛曲、儿歌等。
  畲歌原是畲族民歌。诏安原是畲民住地,唐时,南下开疆的河南人进入闽南后,畲民逃进山区洞里(也有的流入潮汕),居住在诏安的乌山至广东凤凰山一带。之后,虽逐渐为汉人同化,但畲歌却因深受人民喜爱而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诏安的一种主要歌种。它歌词优美,旋律明快,不用音乐伴奏也随口可唱。过去唱畲歌者以青壮年妇女为多,他们常是聚集一起,一边从事手工操作,一边唱歌;一人唱出前4句,一人唱出后4句,故称“答畲歌”。内容多是反映青壮年的理想、情感,婚姻和劳动生活等,表现手法常借物起兴,引入主题;格式上每首8句,前后各4句,7言居多,有如《诗经》中的《国风》一样采用反复手法,表面看来,前后两段,内容颇似,但一经演唱,意味深长,这正是保留着原有畲歌的“三条变”结构形式,即把第一条的1、2、4句的尾二三字改变一下(第3句不变),就又成另一条,再变又成了另一条。每首歌的1、2、4句押韵。好的畲歌,还讲究平仄。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的:
  刺仔花,开一抛,阿妹掼饭到田头。
  保庇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抛。
  刺仔花,开一枝,阿妹掼饭到田边。
  保庇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枝。
  表现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尽封建礼教摧残的:
  长苎好织无秕头,家官气苦目汁流。
  怎得家官象父母,怎得云开见日头。
  长苎好织无秕丝,家官气苦目汁啼。
  怎得家官象父母,怎得云开见日时。
  诏安畲歌的曲调,现在虽然很难找到与具有典型意义的畲族民歌的音调有直接联系,但它与本地民间歌册的唱法却很接近,而在旋律上又有所发展,音乐语言也较为丰富。福建师大副校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王耀华在《畲汉民歌相互影响交流四例》一文中对此作了专题论述,指出:“诏安畲歌是畲词汉曲,是畲族民歌被汉族人民所吸收、改造的产物。”在1956年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我县歌手黄海英演唱了《新打酒瓶白披披》《怎得云开见日头》和《阿公爱吃韭菜汤》等畲歌,获得了节目奖、演出奖和演员奖。我县的业余文艺工作者萧路等,在五十年后期还曾用畲歌的格调创作了一批新畲歌,先后在福建日报、福建侨乡报的副刊发表,以后又被收录入省委宣传部编的《福建民歌》。
  客家山歌是分布是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和红星等地的客家人爱唱的山歌,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朴实含蓄,比喻新颖活泼。如:
  进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情歌是客家山歌的主要部分。在旧社会里,它是青年男女倾诉相互爱慕之情,冲破封建枷锁的精神武器。如:
  敢唱山歌敢大声,敢放白鸽敢响铃。
  灯芯拿来搭桥过,有心相爱敢同行。
  在革命年代,还出现了争取民主解放的客家山歌,如《十劝妹》其中一段就是这样直抒胸膈的:
  二劝妹来心莫愁,莫怕革命被杀头。
  革命事业大家干,穷人造反起风云。
  妹啊妹,要打豪绅当头阵。
  客家山歌的形式大多是7言4句为一首,第1、2、4句押韵;少数的每首5句,1、2、4、5句押韵。内容有一首一事的,也有几首连唱一事的,也有一唱到底的长歌,群众唱山歌,有独唱,有对唱,也有的在相对两个山头,一边是男,一边是女,你一首,我一首,对答联唱。
  洗佛歌用诏安方言演唱,曲调清新明快,旋律优美。产生的年代与佛教的兴起分不开。人们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脱俗成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各寺庙案供佛像,焚香祈拜,用香水洗佛身。这一天称为“洗佛节”。随后,一些和尚下街串巷化缘,手捧菩萨偶像到各家巡家门,供人焚香祈拜,并唱出一些“神灵庇佑,消灾去祸”的佛曲,很受人们欢迎,并捐钱给菩萨买油香。后来,又逐渐固定在正月初五后至元宵节为菩萨巡家门的日子。每逢菩萨上门,人们就在家内焚香祈拜,僧人在门口唱“洗佛歌”。洗佛歌词内容有劝人和睦为善的“十和顺”“十喜舍”等,大多是通过以十二个月的四时景致,或者以节气、果子名称,来宣扬封建社会的精神文明。它的曲调随后也有所发展,以佛曲为主,再吸收民间乐曲,创作出优美的歌曲。后来,由于“洗佛”的广泛开展,又逐渐出现了不少专门演唱洗佛歌的艺人,如北关的许乌净等,在演唱中还配上了打击乐器(如手鼓、小钹、月锣、引磐等),增加演唱人数至3-4人,并改进了领唱(司鼓)、伴唱、齐唱的搭配,形式活泼,气氛热烈,使洗佛歌趋于定型。据艺人们回忆,原来的洗佛歌有三四十曲,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平板、反调、佛号、四季莲、海会音、五尊佛、落山调、鼓山调、水车调、倒划船调、渡冰调等10多曲,歌词较完整的也只有十和顺、十喜舍、百花词、果子歌、百花开、十二月花、十二归空、花会歌、廿四孝歌等10多首和数首片断歌词。在1956年参加福建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我县歌手陈正勋、许乌净、黄海英演唱了洗佛歌《百花开》,获得节目奖、演出奖和演员奖,陈正勋、黄海英还在1957年晋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现在,洗佛歌是福建省的一种主要歌种。
  龙船鼓歌又称“贡王歌”。过去,北关广美庙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起到端午节的每天晚上,群众都列队敲锣打鼓,沿街徐行,高唱歌曲。歌唱队列是:2人高举庙宇灯笼为前导,其次是一群手执小旗子的队伍,接着是2人抬大鼓,由击鼓者领唱,敲锣者伴唱,帮唱的群众尾随于后,有时唱歌队伍增至近百人,他们所唱的歌称“龙船鼓歌”。后来,北关真君亭、妈祖庙、佛母堂等寺庙也仿效唱过龙船鼓歌,给节日增添了无限欢乐。
  龙船鼓歌气势蓬勃,演唱者以高音实嗓演唱,歌中衬词拖腔很多,别具风韵;它的歌词以咏叹古人和名胜古迹等为主,曲调有《九侯岩》《橹呀橹》《正月里》等,这都是根据龙船鼓歌歌手许壬泽、许妈发演唱记录的。1956年龙溪专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许壬泽、许妈发登台演唱,博得好评。随后,以诏安龙船鼓歌《九侯岩》为主曲,配上云霄、漳浦的龙船歌曲调,填上悼念屈原的歌词,定名《祭江歌》,由我县民间歌手陈正勋领唱,黄海英等伴唱,在1957年晋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编在开幕式后第一个节目演出,收到很好的艺术效应。翌日,京城很多报刊都刊载了《祭江歌》的演出盛况和剧照,给予高度评价。
  小调又称小曲,多由外地传入,受本地语言和民歌、戏曲音乐的影响,别具风格。诏安历史上曾有小曲馆(包括唱昆曲、南词),演唱者多是外地人。曲调有《灯笼歌》《怀胎调》《补缸调》《叹五更》,曲目有《大小争风》《烟花告状》《十八摸》等。以前的“楚南”和“醉玉”汉剧班也经常插演小曲节目。潮剧班也曾吸收过小调唱腔。
  锦歌为外来歌种,是受闽南戏曲、南音和民乐等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说唱音乐,流传于漳州及闽南各县。诏安锦歌原由西沈村盲人沈荣利从漳州拜师学来,唱时自弹月琴伴奏。由于诏安的语言和民歌、戏曲与漳州等地有别,入诏安后的锦歌也成为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种。曲调有《送哥调》《四空调》《七字调》《倍思调》等,歌目有《陈三五娘》《乾隆君游江南》《吕蒙正》《九婶婆》等。后来,溪园村盲人沈卖拜沈荣利为师,师徒两人唱遍四乡六里,很受群众欢迎,诏安广播站也经常播放他们的锦歌。1970年前后,师徒相继亡故,诏安锦歌遂逐渐失传。
  此外,诏安民歌的种类,还有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大量生活劳动歌。如抗日战争时的《唤起民众千万万》《打得倭寇叫哀哀》等,解放战争时的《送郎当兵》《十劝妹》等,还有《长工歌》《牧牛歌》《游艺歌》《思君歌》《丈夫过番无信返》等。还有僧人做佛事时所唱的佛曲和深受儿童喜爱的《天乌乌》《草蜢公》等儿歌等等。
  诏安民歌由于在福建省民歌阵容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选编时,曾收诏安民歌25首,其中洗佛歌11首、龙船鼓歌4首、畲歌3首、儿歌2首、小调1首、牧牛歌(劳动号子)1首,读书歌、叫卖音调3首。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 第四册: 第17-20期,内容包括纪念全民抗战60周年专页、文化天地、人物春秋、经济建设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汝淮
责任者
王耀华
相关人物
萧路
相关人物
陈正勋
相关人物
黄海英
相关人物
许乌净
相关人物
许壬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福建民歌》
相关作品
《祭江歌》
相关作品
《灯笼歌》
相关作品
《怀胎调》
相关作品
《补缸调》
相关作品
《叹五更》
相关作品
《大小争风》
相关作品
《烟花告状》
相关作品
《十八摸》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