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蔗糖生产发展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78
颗粒名称: 我县蔗糖生产发展史略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2
页码: 386-3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蔗糖生产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悠久的种蔗和制糖技术,到民国年间制糖技术的提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糖业生产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发展新阶段,诏安糖业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 诏安县 蔗糖生产 发展史

内容

我县种蔗和制糖的历史悠久。主要的甘蔗产区是在建设、西潭、深桥、桥东、金星等乡镇,重点蔗区在西潭;边远山区的霞葛、官陂、秀篆、太平等乡镇和交通不便的四都镇一些乡村亦有少量种植。全县常年的种蔗面积约4万多亩,最高年份是1986和1987年,每年达到53700亩,产蔗量24万5千吨。种蔗的最低年份是1984和1985年,每年只有1万多亩、产蔗4万多吨。据民国时编纂的县志称,红糖,过去叫赤糖。“早在宋朝之前,我县就出现了红糖,至明代民众自供食用有余,集结於梅岭、宫口港埠舟运与海外邻国贸易。”
  据有文字记载,我县制糖的技术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明代,是用石滚、人力、牛压等多种方法榨取蔗汁,然后再经烈火煮炼成赤糖。到清代末年,经过民间的不断摸索试验,又将赤糖煮炼成白霜状粒味道甜纯的白糖。当然,这种用具简陋、操作单一的炼糖法,速度是缓慢的,产糖量也有限。民国年间,随着科学技术交流的日广,制糖技术也有所提高,多种采用牛磨榨取蔗汁,用大铁锅煮炼成糖。1944年2月,霞葛镇南陂村的林近光、天堂村的江清壬、江协安等人率先办起了土糖寮(坊),以后各地竞相仿效,一时办土糖寮者成风,城乡到处皆有,数量发展到170多家。县城还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糖房”。这一年的产糖量,全县骤增至1万8千多斤。但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形势紧张,海运受阻,结果糖价下跌,农民种蔗也大大减少,土糖寮仅存90多家,产糖量随之下降。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在实施伟大的社会变革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发展工业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将糖业生产作为发展诏安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土糖寮(坊)中,大力推广用柴油机带动压榨替代牛磨榨蔗。1956年,在重点蔗区又相继成立东沈、岑头、雨亭、万田四家地方国营半机械化糖厂,日榨能力195吨,边运山区的太平、官陂、秀篆和四都等乡镇,因运蔗不便而另设小糖厂95家,日榨能力929吨;1972年,再进一步在西姑山南麓新建一座占地70000m2、年生产能力500吨的诏安糖厂,将东沈等4家国营糖厂和59家村办糖厂都揽进来,使全县日榨甘蔗量达到1774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诏安工业迅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1年10月,县投资4463万元,在良峰山的北麓破土兴建日榨2000吨的花墩糖厂。该厂占地面积247300m2,建筑面积52300m2,生产建筑面积31900m2,职工总数650人,采用最先进的制糖工艺。1986年6月,再并入诏安糖厂后,全厂拥有职工923人,厂部下设22个科室,作业区分设动力、压榨、制炼、机修等9个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达9350万元,主要设备有8850台(套)。主产品有白砂糖和赤砂糖2种。经国家商检部门检验,多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为我县的制糖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波发
责任者
林近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