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渡堵港工程兴建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71
颗粒名称: 港口渡堵港工程兴建始末
分类号: F426.8
页数: 4
页码: 359-362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港口堵港工程的兴建始末。
关键词: 诏安县 港口堵港工程 民工队伍

内容

港口堵港工程是我县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较为大型的水利工程。当时我们参与整个工程的兴建过程,现在虽已40个春秋过去,但回想起来,当时的情事仍历历在目。现将其兴建始末追忆如下:
  堵港蓄水造田是四都人民的迫切要求
  我县的四都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自北向南倾斜,以农业为主,渔业为副。境内主要河流有梅洲溪、西峤溪,两溪汇流到港口渡处入海,沿溪、海筑有蜿蜒曲折长达24公里的海堤,周围有14个乡村、2万余亩耕地。这些耕地,外受海水侵蚀,内缺蓄淡设施,十天半月不下雨便受旱、起咸。清朝末年,连续3年干旱,粮食颗粒无收,饿殍遍地,单港口、西张、大梧3村就饿死四五十人。旧社会港口村70-80%的人口流浪他乡,“港口乞丐”远近闻名。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虽然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但自然灾害仍然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952年到1956年因受旱,港口、西张、大梧3村的粮食生产5年只收3季,其中西张村濒海的180亩田地,1949年受淹起咸,后又受旱,1950年到1956年7年中仅仅收2季。大旱之年不但灌溉用水奇缺,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四都村一千多户人口靠5口井维持饮用,半夜排队等打水是经常的事,因争水而引起纠纷的事时有发生。1953年,县人民政府派抗旱工作组下乡,四都群众说,人民政府件件有办法,就是不能把港口渡的咸水变淡。因此,建设港口渡堵港工程是四都人民长久以来的迫切要求。
  港口渡位于四都地区的南端,是一濒海港湾。它北通四都、梅洲、上湖、后港等腹地,南连大海,出海口处的港口、大梧两村隔港对峙,来往用渡船摆渡,故称“港口港”。港内地势低洼,海滩平坦,纵深10多公里,水域面积7平方公里,但渡口宽仅500米。早在民国23年(1934年),诏安县长王沣曾就建设“港口渡”以“养淡而耕垦”作出规划向省呈报,但没有结果。抗日战争初期,四都籍留美水利专家李凤澜再向当局提出在这里“筑堤拒潮,扩大良田”的一建议,也没有下文。东峤人、国民党上将张贞也曾一再鼓动建“港口渡”,却未见有所动作。解放后,四都群众多次向人民政府提出建“港口渡”的要求,引起当时中共诏安县委、诏安县人民委员会领导的重视,向上级作了报告,陈述建设港口堵港工程对发展四都农业生产的重大作用。1955年,省、专水利部门先后几次派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实地勘察调查。1955年下半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在制订农业生产十二年全面规划时,县委、县人委把港口堵港工程列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项目,并拟订具体规划,再次呈报上级审批,1956年1月,获省正式批建,拨给经费50万元,并随即派来省、专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和设计,只用7天时间就拿出堵港计划任务书。
  “港口渡”内港与外海沟通,渡口宽虽500米,但退潮时海水面仅200米;涨潮时最深水位达8-9米,退潮时水流湍急,遇到台风大潮更是惊涛骇浪。港底全系烂泥层,厚达6-11米,基底为黏土质,不透水层。按照要求,要在这种条件下筑一道坝;这道坝需高十几到二十米,外要经受得起大风大潮,内要能蓄淡,不能发生咸水渗漏,还要建梅洲溪、西峤溪上游的洪水宣泄水闸,以及在左右岸各开渠道引水灌溉。但要在深厚的烂泥层上建坝,既无法清基,又无先例可借鉴,为此,报请中央派来了土坝专家,同省水电厅总工程师潘仲渔及专区水利工程技术员一起,在工地现场进行反复分析研究,最后决定采用石土混合坝,在结构上石坝与土坝紧密结合,中间隔一层厚1米的碎石和一层厚2米的海泥以防渗漏,两端在浅滩上建闸排洪,左边新开一引水港以增加泄洪量。
  群策群力,战胜艰难险阻
  省批准兴建港口堵港工程的消息一传开,四都地区四万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各乡立即着手组织民工队伍。刚成立不久的高级社积极做好劳力安排和工具准备。广大社员更是豪情满怀踊跃报名,要求参加这项历史性的工程建设,出现夫妻双双报名,兄弟姐妹相争上工地的动人情景,连许多古稀老人也要学老黄忠,积极要求参加堵港建设,为子孙积功德。蟳寮村有一妇女,农业社没有规划她去,她哭着找领导说,建设社会主义人人有份,我一定要去。偷偷地背上行李,扛上工具上了堵港工地。
  在县里,更是紧锣密鼓地日夜筹备,争取工程早日动工。2月14日,即春节后的第3天,县抽调脱产干部47人,医护及临时人员25人,组成诏安县港口堵港工程指挥都,由副县长沈奇善任指挥,区委书记孙忠国任政委,县建设科长林荣元、县人委会办公室秘书钟振昌、四都区委副书记王振德任副指挥,桥东区委副书记史承隆任副政委。专区一级技术员郑桂藂、陈如棱长驻工地指导。指挥部下设技术、材料、财务、总务、组宣、保卫6个股和民工、船工2个大队。工地成立党团总支,以民工中队为单位成立分支或小组。民工中拥有共产党员3%以上,共青团员5%以上。以乡为单位成立18个民工中队,共4000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0%)。石工480多人,来自潮阳、惠安等地。船工成立1个大队,分5个中队,拥有大小木帆船224只(最高峰时达500多只)。
  工程于1956年3月6日举行开工典礼,5千陆海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堵港战场,揭开了移山填海的序幕。
  填海作业,船只是关键。除县航管站和四都沿海各乡的船只外,东山县、东山大嵼乡、广东省饶平县、澄海县运输社和厦门2622工程,都派出大量木帆船前来支援,汇成千吨以上的船运大队。300多个日日夜夜,船工们顶风雨、迎激浪,冒浓雾,绕暗礁,出航到离工地30-50里的东山、古港、九下、长山尾、邱寮、院前等石场运载石头,自抬自卸,把几百斤重的大石抛入海里筑坝。当石坝露出水面时,船只无法靠近抛石,他们就发挥集体智慧,创造“跳板栏干法”“吊称法”“滑梯法”等,解决了远距离抛石的难题,提高了工效。5月16日,诏安船工蔡金发在起锚出航时被急流冲进缺口,人被锭绳捆住脚跟沉入海里,无法抢救,为工程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副指挥兼船运大队长林荣元,有一次乘不足一米宽的指挥船指挥抛石,当扁舟横划过激流时,一个巨浪把它吞没了,他和年迈的船老舵都被卷入浪涛中,一瞬间被冲走百米以外,幸亏都识水性可以支撑,最后才被船工救起来。
  4000名民工每人每天虽然仅供给菜金0.3元和大米1.5斤,劳动报酬由农业社记工,但大家毫无怨言,人人自带行李、工具上阵,日夜奋战,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为完成堵港任务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在山上挖土时,遇到“坚隔土”“粉石层”“石砾层”,他们群策群力创造了“分层挖土法”“三角挖土法”和“找石嘴”“挖裂痕”的办法,叫高山低头、海水让路。为了挖通引港,在海水退潮时,民工们泡浸在齐胯深的海泥里,连续作战几个钟头,不停地用双手、用小畚箕把一团团海泥接运上来,手足被冻得发紫,还被蚝壳割得皮破血流。他们豪迈地说,我们没有机器有力气,没有推土机有工作母机——双万能的手。
  指挥部全体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和民工一样树立着一个坚强的信念: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任何困难都吓不倒。工程在完全没有机械设备,全省范围内没有堵港经验,而且人力财力单薄、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与民工同住临时工棚,同睡地铺,同吃一天0.3元的伙食,同参加劳动,边劳动,边宣传鼓动,边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还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原来的设计方案,使工程建设既保证质量又节约开支。如施工中发现原规定填海筑坝的每块石料都要250-400斤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进行潮位差和流速试验,150斤的石块也不会被海水冲走。为了减少石缝空隙,增强稳定度,便改用100斤左右的石料搭配抛石。在预留缺口处抛石护底时,发现150斤左右的石块也可以紧贴河床,于是改变原来打算用竹笼、破船装石堵口合拢的计划。当石坝露出水面时,坝身沉陷严重,并向内外坡滑移,经钻探查明整个坝址系淤泥,浅滩泥厚11米,深港泥厚6米,基底为粘土质,不透水层。原设计土坝坡打一道护坡椿,但打下的椿入泥不到3米,结果填土后,土坝沉陷压力大,护椿整排被压倒外移,根本不起作用。经过进行稳定系数计算,石坝外坡基础抛石压载改变为长度18米、厚度3米标准,才基本抑制了沉陷,使石坝稳定下来。
  堵港土坝需用黄土筑在海港深层的淤泥上,因面临惊涛骇浪冲击而不易牢固,最后择在左岸90米处用粘重海泥作隔水层进行试填,结果不但可减少土坝蓄水时的渗透量,而且在透水坝填土时,可将石隙缝塞住,使黄土不被冲走。但这样一来,沉陷和滑移使填方比计算的断面超越5倍。经采取在坝底基础范围抛下一层厚度1-2米沙,来增加淤泥的单位承载重,所以填土时一般只经过一、二次轻微沉陷就稳定了。土坝合拢闭气,是工程又一关键,选在小潮(农历十月初九)潮位差最小时,利用退潮内水位高于外水位,争取最长的填土有利时间,最大限度集中强劳力,以最快速度与潮水赛跑。原计划填土用40天,结果仅12天就封口闭气。这中间坝底抛沙和用粘重海泥作隔水层起了重要作用,是提前完成合拢任务的重要因素。
  辛苦一年造福后代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1957年3月,港口堵港工程胜利建成。整个工程包括:土石混合坝长690米、高10.5米(不含基层)、顶宽9米,排洪闸4座14孔(1964年再增建1孔),设计日雨量250毫米的洪水流量可以宣泄,无严重内涝;引水港长960米,左右干渠长5800米,桥涵建筑物21座。整个工程挖填土30万立方,石5.25万立方、沙1.84万立方,海泥1.49万立方,共计38.58万立方。使用民工35万工,船工8.54万工,石工5.7万工,杂工0.45万工,共计49.69万工,使用经费53万元(不含农业社付给民工的工分值)。
  工程综合效益:①蓄水灌溉:港内7平方公里面积可蓄水1000万立方,可供4万亩田地灌溉50天,受益14个乡,增加灌溉面积11950亩,年可增产粮食490万斤;②港内大片海滩可围垦扩大耕地1万亩,年可增粮食350万斤;③港内养鱼,年产可达3600担;④减少修堤防汛费用2万元,劳力10万工;⑤单季改双季356亩;⑥农地改田地50亩;⑦沿边有淡水灌溉可扩大蔬菜种植面积;⑧便利群众吃水用水;⑨便利交通运输;⑩有利巩固海防。群众总结有十大变化,咸水变淡水,咸田变良田,海港变鱼池,歉收变丰收,贫穷变富裕,海岸变田岸,农地变田地,单季变双季,海滩变稻田,港口渡变大公路。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荣元
责任者
许柳德
责任者
李凤澜
相关人物
张贞
相关人物
潘仲渔
相关人物
黄忠
相关人物
沈奇善
相关人物
孙忠国
相关人物
林荣元
相关人物
钟振昌
相关人物
王振德
相关人物
史承隆
相关人物
郑桂藂
相关人物
邱寮
相关人物
蔡金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诏安县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