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64
颗粒名称: 读者·作者·编者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337-338
摘要: 本文为《诏安文史资料》的读者来函照登,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第14期诏安文史发表的《西山农场当年围垦前后》一文的更正,指出其中两处错误并予以纠正;第二部分是对《地方史事要闻辑录》中一些条目的商榷和更正,包括机构名称、人物职务和历史事件等。文章展示了作者对历史事实的严谨态度和追求真相的精神。
关键词: 诏安县 文史资料 更正

内容

作者来函照登文史委:
  第14期诏安文史发表我写的《西山农场当年围垦前后》一文,有2处弄错,请予更正:(一)第13行的“还放养草鱼”句,与事实不符。当年围垦后只种水稻,没放养任何鱼类,文内所称“收获鱼产数千斤”,是原来海中自生的,在围海时被“围”进来了。(二)第18行的“1995年”,应为“1959年”。
  何济武
  1995年9月
  读者惠书摘编
  (一)诏安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先生钧鉴:
  ……江顺先生寄来《诏安文史资料》第12-13期二册,拜读之后,感到内容丰富多彩,可读的东西很多,大大增进海外赤子的思乡情怀!然第12期中的《1947年诏中学生在运动会上痛击国民党警察始末》一文的倒数第2段,对事件善后处理的表述与事实有出入。实际情况是这样:事件发生后,由钟县长致函邀请警察局长和周校长三方会晤,商谈和解办法,最后达成协议,警、校双方均同意不再追究此事,于是双方就此相安无事。我是当时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事后并没有被警方“拘禁”,也不存在“由沈向荣资助沈福海出洋谋生”的事。请予更正。……
  加拿大沈福海顿上
  1995年元月24日
  编者按:我们在处理《1947年诏中学生在运动会上痛击国民党警察始末》一文时,由于牵涉面较大,所以是持着慎重的态度的。原作本来是从双方斗殴的角度来写的,我们认为这样混淆了矛盾的性质,也不是历史的真实,又在弄清事件真相之后,帮助作者改变观点,写出“是由于国民党警察在运动会上的胡作非为,才导致了学生群起痛击”的事实,即为上刊的文章。稿编后,经有全体文史委员和编辑参加的定稿会集体拍板(文史委员、编辑绝大部分是当年这一事件的见闻者),之后,主编又携稿至漳浦找当年有关人士过目。至此,均未提出异议。当年的诏中校长周召钦先生自台回乡省亲时也读过此文,亦未流露过什么。诏安了解这一事件的人虽然不少,但见刊至今三年,从无听到其他议论。今有旅居加拿大的沈福海先生来函,写出他自己当时所经历的情况,恳切要求更正。本来,我们的刊物是搞“史料”的,是给研究地方史提供佐证的资料,对于历史上的某一事件,完全允许“一事多说”,只要是属于“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不是凭空捏造的就行,所以不存在“更正”的问题。但考虑到当事者之一的沈福海先生的惠书也是“一说”,故将其摘编如上,以飨读者。
  (二)主编同志:
  《诏安文史资料》从第12期起连载《地方史事要闻辑录》,逐年分述,内容翔实,很有历史价值,尤其是对邑人后辈了解地方史事的帮助更大。我读后,据我了解的,其中有一些还需商榷的条目在这里提出来,供参考。
  (一)1931年12月条目称:“四十九师在诏安设立云诏行营,林学渊任主任。”这一机构的全称应该是“福建剿匪司令部云诏行营”。因张贞入闽后兼任福建剿匪司令,在诏安设立的行营,其隶属是“福建剿匪司令部”,不是“四十九师”。
  (二)1933年12月22日条目称:“沈东海被收编入县保安队……”这不完整。闽变后,陈仪入闽主政,沈东海部改编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保安司令部独立大队,担任中校大队长,驻平和琯溪。
  (三)1934年1月条目称蒋鼎文任“国民党闽粤赣湘剿匪司令”有误,这是他讨伐十九路军时的职务,闽变后他的职务是“福建绥靖公署主任”。
  (四)1935年2月条目,说乌山独立营在靖和浦苏区消灭沈东海一个营,这似乎是夸大了。据我所知,沈的兵力原就是一个营,如果这次战斗被全歼了,那他不久又被收编为福建保安第八团陈琨部为第二营的兵力要从何而来?所以应该说,这次战斗“消灭沈东海营一部分兵力”。
  (五)1937年8月条目称,“消灭国民党驻公田的云和诏办事处张建雄部”,可能抄稿时前后时间搞错。国民党驻公田的云和诏办事处是1945年1月才成立的,被消灭的时间是1945年7月的事。
  沈冠新
  1995年元月25日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