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36
颗粒名称: 读者·作者·编者
分类号: K295.7
页数: 1
页码: 23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读者对《诏安文史资料》第12期的评价和更正意见。其中,谢淇先生和沈冠通先生分别对文章进行了批评和更正,包括文章的回忆有误、店号和店主错误等方面。
关键词: 诏安县 读者 更正

内容

谢淇先生来函编辑同志:
  我分几次读完《诏安文史资料》第12期,觉得比过去编得好,分栏别目清楚,取材全面。特别是杨楼、林华、许沙洛等人的文章,很有文采,内容丰富生动,可读性强。但也有个别篇在记载上有误,现对《城南小学组建前后》一文,提出两点作更正和补充:
  一、《城南小学组建前后》中有关当时学习的课本称:初年级有《常识》,中年级有《社会》,高年级有《党义》。这可能是回忆有误。我在1930年前后曾在集英小学念书,记得是中年级《常识》,高年级《社会》和《三民主义》,并无上《党义》一课。
  二、1940年城区划为城内、东北、西南3个镇,小学名称除丹诏小学保留原名外,其他的统按所在地的镇名命名,象是年8月间,城南小学就是奉令改为西南镇中心国民学校的(校长是谢梦麟,我时当教员)。至于以后仍复称城南小学,那是另一回事。
  谢淇
  1992年11月2日
  沈冠通先生来函县政协文史委:
  《诏安文史资料》第12期刊发《旧社会当店行业琐忆》一文中,个别当店的店号和店主有误,如将“人和号……店主沈绍其”写作“仁和号……店主沈绍箕”,请借贵刊一角予以更正。
  工商联 沈冠通
  1993年11月20日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淇
相关人物
沈冠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