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农场当年围垦前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31
颗粒名称: 西山农场当年围垦前后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2
页码: 217-2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西山农场的围垦过程和当年围垦前后的具体情况。西山农场原是一片海滩,经过当地政府和农民、渔民的共同努力,利用退潮时间进行围海筑堤,成功地进行了围垦。当年即进行了种植,并取得了显著的收益。
关键词: 西山农场 围垦 农民

内容

西山农场位于诏安县东南部,属诏安湾宫口港的北部地带,原是海滩,“咸草”丛生,涨潮时恰似一片汪洋,退潮时宛如一片平原。它的四周是东至牙头,西至外凤鞍前埭,南至甲洲东溪支流处,北至西山庙前。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农场分内农场和外农场。圈垦时先内后外。1954年8-9月间,县人民政府抽调花墩农场副场长詹功伟和一批干部、技术员组成领导班子,成立“诏安县西山农场海滩围垦指挥部”,借西山庙作为人员办公和住宿的处所,着手进行勘察、规划和一切准备工作。至1955年初,县委动员附近10多个自然村的农民和渔民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围垦大军,利用退潮时间,不分昼夜,不怕风雨的投入紧张的筑堤战斗。这个时候的农、渔民,经过解放后“三大”政治运动的教育和磨炼,又深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鼓舞,所以觉悟很高,积极性很大,处处讲奉献,人人听指挥,谁也不甘落后,踊跃争当先进,围海工地热火朝天,到处挑应战。
  每天潮水尚未退尽,劳动大军就提早在海边等着投入战斗,收工时要等潮水涨到无法工作了才涉水回家。由10多个村组成的这支劳动大军,就这样分批轮流投工,虽然没有领取分文补贴,而出勤率总是百分之百。工地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忘我的人,他们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有的是带病坚持,有的是轻伤不下火线,有的是互相关心互相支持。西山村有一个叫何妈助的感冒发热了,也还坚持冒着风雨战斗,任人怎么劝说也不愿退阵。甲洲村渔民不仅动手拆除旧建筑物的石料,而且上山找乱块石,然后赶涨潮时间抢运到工地建造涵洞。结果,只有半年时间,从牙头村前至外凤村的鞍前埭就筑起一条全长1005米的内堤岸,然后采取边筑堤、边造田的方法进行围垦。这一年的下半年即行“投产”,种上晚稻630亩,还放养了草鱼。由于注意因地采用适宜咸地品种“咸水赤”,加上插秧后强化引水冲淡,不断洗咸和加强田间管理,使水稻获得正常生长,终于一季收成稻谷18万多斤,渔产数千斤。
  西山农场海滩围垦,不仅工程浩大,而且速度快,投资少,收成大,在全国尚属首创,各级政府非常重视。1995年,农场领导人詹功伟光荣出席华东区劳模大会,获得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奖励一张上印周总理题词:“当年围垦,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的奖状,并人民币500万元(老币)和收音机1台。新华社还就此发了1条专讯,全国各大报刊相继报导,西山农场一时名闻遐迩。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何济武
责任者
詹功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诏安县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