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县橡胶生产的发展和科研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28
颗粒名称: 回顾我县橡胶生产的发展和科研情况
分类号: TQ33
页数: 3
页码: 207-209
摘要: 本文回顾了诏安县橡胶生产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情况。
关键词: 橡胶生产 发展历程 科研

内容

我县从1958年开始试种橡胶,到现在已历经36个风雨春秋。
  当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研究分析了各地多年来的种胶经验,针对福建气候特点,严格选择宜胶地小环境,并对口配置选用抗寒高产品系,营造防护林,实行“管、养、割”三结合的割胶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橡胶北移到诏安(N23°35′-24°10′)大面积种植成功,并正常产胶。
  我国橡胶大面积北移成功在科学史上是一个大突破,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需要立了大功。橡胶树传统种植在南北纬10。之间地带,主要在赤道南北6。之间。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北纬17。以北列为橡胶种植的禁区。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打破了禁区,把橡胶引种在北纬24。的诏安以至盘陀岭的以北部份地区。为此,我们福建与广东、云南等省一起荣获1982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诏安县原有5个农林场、10个乡(镇)、108个村(区)陆续种胶,总面积达6.2万亩、180多万株。其中,国营农林场3.6万亩,民营(社队)2.6万亩。1970年以前福建不提倡集体社队种胶,我县1970年以后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鼓励、扶持农民发展橡胶生产,先后有87个村种胶,其中种胶500亩以上有16个村,计有14391.8亩,从而加快了橡胶事业的发展,建立了连片且有一定规模的民营胶园。
  1958年种胶,1964年试割,至1991年全县已开割胶树达54万株,占总面积1/3以上。1989年年产量达801吨,占全省干胶总产量的2/3以上,被省府评为全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的先进单位,并获省府奖金3000元。截至1991年底全县累计产胶7499.3吨,其中农林场累计产胶6362.68吨,民营社队累计产胶1136.62吨,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橡胶原料。
  我县建设农场自1958年办场开始试种橡胶,至1990年国家对橡胶的总投资达467.11万元。1964年试割胶,至1990年产干胶达3783吨,累计产值2223.7万元,获橡胶纯利润517.76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0.79万元,回收折旧费220.76万元,合计税利达839.34万元,为投资回收率的179%,每万元投资可产干胶8.09吨。其中效益比较好的建华作业区植胶2163亩,总投资89.4万元,回收率高达314.7%,投资万元产干胶12.3吨,实际上种植橡胶的经济效益并不比种植其他作物差。
  橡胶生产还有其特殊地位。它是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必不可缺的物资,历来被称为国家四大战略物资之一(其它三项是钢铁、煤炭、石油)。1949年新中国诞生,美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全面封锁,五十年代初,党中央提出必须争取橡胶自给的战略方针,开始寻找能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试种范围从海南扩展到广东汕头、广西、云南、四川和福建南部。诏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办建设农场试种橡胶的。
  诏安橡胶的种植成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1959年6月,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曾视察建设农场。1961年邓子恢副总理到建设农场水头作业区视察橡胶试种情况。1970年王震部长视察金星农场,详细询问种植的橡胶是什么品系和胶园管理、胶树生长情况。1963年刘永生副省长,1965年、1978年和1981年,农垦部刘型副部长、吕清副部长、边疆和刘英勇副部长,1985年省委书记项南等也先后视察过建设农场。1970年我县在柯永麟县长亲自带领下,执行“两条腿走路”方针,发动集体社队大种橡胶,调一批建设农场的橡胶技术干部进行荒山勘察、宜胶地选择、办培训班培训种橡胶农民辅导员,1970-1972年又做了育苗芽接培训等大量准备工作,1973年后进行大面积种植。几年内橡胶面积从3个国营农场的10000多亩发展到全县60000亩左右规格完好的水平梯田的胶园。这是我县继“太平之风”以后绿化荒山大种经济林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诏安县植胶面积占全省的一半,干胶产量占全省2/3以上,这一重大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省、县领导善于发现和合理利用诏安适宜种植橡胶的自然资源。由于诏安地处福建南亚热带地区,纬度最高,其气候条件之优越在省内独有、国内少有,在世界同纬度地带也不多见,是福建唯一适宜种植部份热作(包括橡胶),大量发展南亚热带各种经济作物的地方。
  当然,诏安也不是到处都是宜胶地带,我们30多年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避寒环境鉴定、选择的研究和应用。
  我县从1989年起逐步深入不断扩大进行胶园的割制改革。新割制具有高产量,高效率,低成本,优化胶工组合,缓解胶工不足,提高胶工收入,促进胶工技术素质提高,增加生产单位经济效益的特点。所谓新割制是采用低频率(隔3-4天割一次),短割线、加少量复方稀乙利刺激剂、浅割、轮换割面以及进行产胶动态分析、增施肥料等一系列措施,达到合理调节胶树的产胶能力和排胶强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轻割胶工的劳动强度等效果。
  遗传育种是提高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途径,并且使单位的面积产量提高10倍左右。我们早期试种执行的是“安全第一,产量第二”的方针,首先求生存,只求能抗寒、正常生长,产量留待第二步解决,因此早期大量引进的品种是抗寒低产系,产量低这给后期行外人一个错觉,认为橡胶就是低产无效益的作物。随着试种的成功和进展,也不断引进较能抗寒高产的品系为GT,以及少量高产品系RRTM600等,进行化验栽培,不但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它的抗寒性。我们也选育应用本省的很有希望的抗寒较高产品种,如闽林71-22和古农96-28等。
  在橡胶抗寒生理基础研究上也积极有效地与厦大生物系主任杨汉全教授配合,抗寒生理研究成果在国内站在先进行列。我县橡胶站与厦大生物系赵修谦老教授合作提供大量原始材料,进行橡胶树皮乳管结构解剖研究,其研究方法是世界上独创的,其研究成果90年在国际橡胶会议上作了介绍,国内外橡胶专家的评价认为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树皮乳管结构研究成果,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以及生产实践的鉴定高产品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此外,还有应用“微机”对橡胶白粉病测报以及大面积在橡胶上应用稀土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天然橡胶业的发展道路还应从更新技术和探索更多其他用途去寻找。国外已有将血凝因子密码DNA基因转移到幼小橡胶植株细胞内,生产血凝因子这类蛋白药物报导,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心诚
责任者
叶飞
相关人物
邓子恢
相关人物
王震
相关人物
刘永生
相关人物
刘型
相关人物
吕清
相关人物
刘英勇
相关人物
柯永麟
相关人物
杨汉
相关人物
赵修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县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