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开人工培植牛黄的路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27
颗粒名称: 拓开人工培植牛黄的路子
分类号: S865.49
页数: 2
页码: 205-2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各地在牛胆囊内试验培植牛黄的情况,重点介绍了黄政春在人工植牛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牛黄 人工植黄 黄政春

内容

牛黄是牛的胆结石,在医学中应用比较广泛,是一种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贵重药品,目前药源紧缺。10多年来,我国各地虽然在牛胆囊内试验培植牛黄成功,并进入推广阶段,但由于各地牛种不同,施用的手术方法和菌苗核子也各异,所以成效也迥然不同。我县畜牧兽医师、兽医站站长黄政春,原是兽医大学毕业生,1985年部队转业回诏安工作后,在改革开放经济形势鼓舞下,于1988年参加省人工牛黄培植研究小组,首次引进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外科教研组提供的牛黄菌苗及核子,分别在秀篆、官陂、霞葛的4个点进行人工植黄36例,取黄12例,获得牛黄干品43克,较佳的有2例,植黄2年期取牛黄干品22克。几年来他在这一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很有科学价值。
  由于农村的经济体制已经转化为个人承包责任制,集体没有牛场,所以要进行牛体内植黄必须找个人商量。他是秀篆人,便决定首例在自己家乡试验,于1988年10月同秀篆乡兽医站同志一起到寨坪村物色,最后决定以李训草一头公牛作试点。事先商定在植黄中如出现事故由手术者负责,取黄干品归农户所得,使李训草放下心来。要进行植黄手术,首先是要过好麻醉这一关。按兽医外科手术要求施行全身麻醉和横卧保定较稳妥,但手术比较麻烦,时间也较长,黄政春就依据闽南黄牛的体形和胆囊较小的特点,大胆采取站立保定和局部麻醉加传导麻醉手术,使切口容易定位,胆囊及内脏位置不变,手术时间短,感染机会少,手术完成后牛可立即离栏,正常饮水吃草。
  手术成功后,黄政春又先后召开官陂、霞葛、秀篆兽医站人员座谈会,在3个乡中选择4个点进行推广。但是,凡事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植黄也是如此。1988年10月,他们首次在秀篆植黄4头,霞葛植黄3头、官陂两点植黄8头,其中有4头因事故宰掉和有病误治导致死亡,特别是首批进行的李训草的一只牛,植黄4个月后发生肠炎死去,一时群众顾虑重重,给人工植黄带来很大的阻力。对此,黄政春不辞辛苦,又对所有死牛进行了剖检,找出死亡和事故的原因,说明与人工植黄没有关系。李训草的牛虽然死了,但仍在胆囊内取出了黄牛干品半克,霞葛一头植黄25个月后被宰杀的也取黄7克,价值1000多元,充分说明了植黄的手术是成功的。
  此外,其他地方人工植黄的切口部位是在第三肋间,而这里偏离胆囊较远,手术操作如有不慎或遇到牛只突然骚动,往往会造成气胸而出现“滋滋”的响声。黄政春研究后,一碰上这种情况,就立即用手压住,而后缝合,阻止气胸,使植黄工作顺利进行。
  有了以上实践经验,黄政春又在1988年11月择霞葛、官陂3个点进行第2批人工植黄,再也没有出现手术事故,于1989年1月又进行第3批植黄,也都成功了。已取2例2年期的获黄干品22克,经济效果很可观。
  经过了几年的摸索,黄政春在开拓植黄路子方面取得不少经验,这就是:一、要选择生活在海拔300米以上环境的牛为宜,这种地区的5周龄母牛植黄24个月可取黄干品13克,而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6周龄母牛植黄18个月才只能取黄干品1-3克。这是因为生活在海拔300米以上的牛只,吃的青草种类既多,数量也大,同时,牛的活动量大,饮水少,易于沉积牛黄。二、要对植黄的牛进行选择,因闽南黄牛体形较小,胆囊相对也小,所以植黄一般需要挑选4周岁以上的母牛为宜(最好是8周岁以上的母牛)。这是因为母牛生犊和具备雌激素,对植黄有很大帮助的缘故。三、由于牛胆囊的大小不一,为了使核子不会在胆囊内自由翻转,对于核子要进行加工,做到根据胆囊的大小、准确的位置和方向而放,这样有利于胆汁滞留而沉积成牛黄。同时,要注意菌苗的保管,避免菌种失去效力。
  黄政春这一人工植牛黄经验,还在1988年6月于将乐召开的全省第3届植黄外科学术研讨会上,以《诏安闽南黄牛培植牛黄的试验报告》为题进行了交流。他还写出《黄牛培植牛黄有关问题初探》一论文,发表于《福建畜牧兽医》1993年第2期,以后,《中国农业文摘》1994年第3期也转载了。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坤才
责任者
黄政春
相关人物
李训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