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海岸专家徐君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18
颗粒名称: 河口海岸专家徐君亮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79-181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介绍了河口海岸专家徐君亮的研究经历和成就。
关键词: 诏安县 徐君亮 人物

内容

徐君亮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华南地区一个不可多得的地理学家。他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学识丰富,涉猎面广,在地理研究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2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近年来,先后入编《地理学大辞典》《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和《中国工程师大辞典》。1994年又荣获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主组成的编委会所编辑的《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入编人选证书。
  (一)
  徐君亮是我县深桥镇西坑村人,1933年10月出生,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并分配到广东师范学院任教。当时,教育部聘苏联专家来中山大学开办自然地理研究班。他报名参加“自然地理基本问题”“自然区划”和“景观测量制图”等课程学习,并进修了气象与气候科目。回校后,担任编写和主讲中国气候、中国自然地理等教材,为他日后从事自然地理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1959年,他被调参加中国科学院华南综合考察队活动,翌年正式调入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担任课题组组长,先后参加汕头地区景观类型和自然区划,海南岛自然条件和自然区划,广东省综合自然区划,中国南方6省(区)综合自然区划,以及合浦地区综合自然区划,桂东南亚热带综合自然区划,广西区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宜林地选择研究,广东东莞县土地类型和自然区划等课题的研究,他和其他队友一起,提交了近百万字的各类研究报告和图件,他提出的广西引种橡胶基地应由桂西南转桂东南的建议,被中央和地方农垦部门所采纳;他对广东东莞县的土地类型和自然区划(省和全国县级农业区划试点)的工作经验总结,被推广到全省和全国许多省(区)县级区划工作中应用。
  “文革”高潮后,广州地理研究所解散,他被逼中止科学研究,下放“五七”干校,到1973年才调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从事河口海岸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科学研究得到党和政府的空前重视,他带头恢复广州地理研究所,并负责组建该所河口海岸研究室。从此,他的自然地理学和河口海岸学基础和才能才得到了充分发挥。从1978年到1984年,他先后主持了珠江口伶仃洋水文特性,伶仃洋浅滩的形成、发育和演变等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并参加广东省政府组织的珠江口生态平衡考察。他主持和参与编写的研究成果报告,获得国内外有关专家和科研领导机关首长的好评。其中,对珠江伶仃洋水文特性的研究,由于提出了伶仃洋是河流型和潮流型相结合的河口湾的新见解,为伶仃洋的研究和开发整治奠定了基础,在对伶仃洋浅滩的形成、发育和演变的研究中,对于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化石硅藻及14C测年的分析,在伶仃洋研究中尚属首次,填补了珠江河口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所提出的以开发促整治的“三主一支”延长河道结合围垦海滩的方案,是整治伶仃洋的重要依据。最后,他还按评审会的要求,一鼓作气,带领原课题组主要骨干,写出了《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一书,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为适应广东改革开放对河口海洋学的要求,徐君亮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河口区海洋带自然资源及其开发管理,并以此作为招收研究生的方向,为开发港口航道、临海工业区、海滨旅游区、海滨城市群服务。他先后参加了广东省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后期工作,负责粤西岸段水文沉积和滩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还接受并亲自主持了软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用系统工程制定陆丰县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总体规划、珠江三角洲河道港湾发育演变与港口合理布局的研究,以及参与制定汕尾港开发前景与汕尾镇经济发展战略,珠江市国土总体规划等。在这一崭新的科学领域里,他运用系统工程思想方法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港口合理布局规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为广东河口区海岸带的开发和管理作出了实际的贡献。如他对汕尾港城市进行系统研究后得出了汕尾港拥有万吨级深水港口资源、汕尾镇的行政建制应当升格以及应向多功能港口城市发展等3个结论,有力促进了汕尾市于近期先建成5000吨泊位计划的落实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他对珠江三角洲河道港湾与港口合理布局的研究,冲破了我国传统的港口陆向腹地概念,闯出了一条在综合性多功能港口之间建设工贸港的新路子。在海岸带资源开发管理领域,徐君亮还涉足海滨旅游资源的研究,先后完成了陆丰县玄武山——金厢滩海滨旅游区总体规划,汕头市风景资源与旅游建没规划,潮州市风景资源与旅游开发的规划,还应邀参加“粤港澳旅游金三角研讨会”,并就对珠江三角洲的旅游市场和珠江口多层次多功能海滨旅游区,白云山——东方乐园综合旅游区以及购物商务旅游的建设等问题的新见解,作了首席发言,受到了与会许多学者的注视。
  (二)
  徐君亮是解放后党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科学家。40年来,他坚韧不拔地从事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累累。据国家人事部1993年编制的《专家情况登记表》和广东省科技干部局1993年11月6日编制的《专家情况登记表》记载,徐君亮获得省部级奖励的研究成果有:1979年的《华南各省(区)自然区划及橡胶等热带作物宜林地选择和开发利用》(省科学大会优秀科技奖),1981年的《伶仃洋水文调查报告》(二等奖);1984年的《伶仃洋浅滩的形成发育与演变》(三等奖);1989年的《汕尾港开发前景与汕尾镇经济发展战略》(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登记);1992年的《珠江三角洲河道港湾发育演变与港口合理布局》(二等奖);1993年的《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与建设地理研究》(三等奖)等。获得地市(厅、局)级奖励的研究成果有:1989年的《用系统工程制定陆丰县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规划》(二等奖),1991年的《汕尾港水文泥沙和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一等奖);1992年的《珠江三角洲港口布局》(二等奖);1993年的《海南省三亚市旅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一等奖)等。徐君亮著述丰硕,由他任第一作者(含主编)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科学论著5部;由他主稿经主管单位出版上报并内部发行的科研报告12部,在国内外高中级学术刊物和论文集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60多篇。此外,还在报刊和一般读物发表了一批通俗性的科普文章。目前,他正为建立“建设地理学”这一新的地理分支不断耕耘,努力开拓。在1994年8月召开的“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国际研讨会上,他宣读了新的论文——《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与港口航道开发》,就是他为建立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一篇近作。
  (三)
  徐君亮现已年过花甲,但他雄心不泯,还在不断拼搏,不断发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他除完成本科研工作外,还不时受省的派遣或应各地请求进行科技考察活动,先后到东莞考察临海工业区布局,到饶平三百门港、潮州柘林港考察综合开发,到南澳考察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战略,都取得可喜的成果。他在百忙中,还不曾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经常关心诏安的经济建设。前年回乡时,他曾随同萧炎根书记考察了宫口港,呼吁结合整治东溪进行开发;今年春,他又随同有关领导考察过诏安湾,提出开发诏安湾赭角两侧深水港和梅岭半岛工贸旅游综合开发区的建议。他认为诏安湾是华南不可多得的深水港址,梅岭半岛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建设供水供电条件好,为她“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感到内疚。最近,他在长途电话中回答了本刊编者有关他个人近期科研活动问题后,还一再对开发诏安湾和建设梅岭半岛工贸旅综合区表示殷切的关注,愿为此贡献自已的力量。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楼
责任者
陈士培
责任者
徐君亮
相关人物
萧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