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国际海洋学家陈宗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17
颗粒名称: 杰出的国际海洋学家陈宗镛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173-178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学家陈宗镛的学术成就和科研经历。他不仅在海洋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还致力于培养优秀学子,为民造福。
关键词: 诏安县 陈宗镛 学术成就

内容

陈宗镛教授,现任青岛海洋大学高教研究室主任、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高教论坛》主编。中共党员。1993年被美国名人传记研究所编入《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国际名人录》,1994年编入《当代有科学成就的国际名人录》。
  早在求学时代,他就有了为民济世的崇高抱负,并练就了深厚的学业功底。走上工作岗位后,他育才、科研双肩挑。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40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的同时,自已在海洋领域的艰苦探索中,也取得了开拓性的丰硕成果。他不仅是我国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科学家,而且是名扬全球、光耀国际科学典籍的杰出潮汐学家和海洋学家。
  勤学苦练 过好基本功
  陈宗镛1928年出生于我县桥东甲洲渔村,自幼对海潮的时起时伏就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入学以后,他的学业进步很快,品德也得到了良好熏陶。参加诏安初级中学入学考试名列全县第二,入初中学习,成绩居于年段前列。他还利用暑假向名师沈光先生补习古文,练好了基础功,为他以后研究有关古文献资料和撰写有关论著时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打下坚实基础。
  1948年,陈宗镛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厦门大学海洋系。他如饥似渴地刻苦攻读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著名海洋学家唐世凤教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潮汐分析”的毕业论文,开始了对海洋科学的艰辛探索。
  1952年厦大毕业后他留校任助教,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调到山东大学海洋系任助教、系秘书。在这段时间里,他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把该校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基础课再通读一遍,并且参加了考试,取得优良成绩,为他后来从事物理海洋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艰辛探究潮汐 著作《潮汐学》
  探究潮汐规律,为民造福,是陈宗镛一生的最大追求。1958年,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胶州湾东洋嘴设置验潮站,亲自带领学生昼夜观测,取得了第一手数据。翌年,他第一次采用“杜森方法”,利用资料来分析吴淞口潮汐,设计了31张表格,自制7套铁镂孔格,用半自动计算机苦干了60天,每天都工作10小时以上。当时他身患肺结核、胸膜炎、胃下垂、初期肝硬化多种疾病,却在盛夏酷热挥汗如雨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坚持了下来!终于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61个分潮的调和常数”,使我国当时对潮汐的分析和预报,赶上了英国和德国的先进水平。这一科研成果,后来被海军所采用,有效地服务于海防建设。
  这一年,他还配合唐世凤教授写出了《胶州湾东洋嘴验潮站研究报告》,为纳入高浓度海水晒盐提供了一整套科学方法。这是国家“六·五”计划的一个重要科研项目,国家十分重视。科研成果首先被青岛马戈庄等盐场所采用,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山东和江苏2省联合举办“盐务技术人员培训班”时,聘请他去主讲“潮汐推算”,传授纳取高浓度海水的科学方法,以后在这2省的滨海盐田上付诸实践,促进了盐业大面积增产。
  进入六十年代,他开创了“潮汐动力学”研究,到1965年发表了“长方形浅水海湾的一种潮波模式”,首次运用“摩擦效应”,来阐明由于底摩擦的消耗能量,反射潮波髓之减弱的结论,并作出计算无潮点的公式,大大发展了“泰勒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
  六十年代末,他又先后参加青岛麦岛船厂、北海船厂、黄岛电厂等大型工厂的前期选址勘察、设计和测量工作。他坚持长时间进行实地调查观测,赶写出了调查报告,准确地提出建厂所需的海洋水文参数,保证了这些大型工厂的顺利施工。以黄岛电厂为例,除提供海水潮流、工程潮位等准确的数据外,还为“冷却用水的循环”工程提供了科学的参数,使该厂建成后投产多年一直运转正常,为青岛市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电力。
  七十年代初,他3次应邀到浙江温州市参加鸥江海涂开发和航道整治的研究工作。他不顾武斗的险恶环境,在沿江设置13个潮位站,进行昼夜观测。经常在夜里带一、二人乘小船沿江航行,一个站一个站地检查,直到凌晨才休息。这样坚持了1个多月,取得了准确的数据。然后,经过深思熟虑,才与其他参与者写出了《鸥江调查报告》,为当地的航道开发、海涂养殖和进一步改造自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他经过近20年的探索,于1978年发表了反映现代科学水平的“潮汐分析预报的一种j·V模型”,被总参57653部队和海军航保部采用,实践10年后于1988年7月,海军在西安召开“j·V模型”审定会,认为求得的调和常数精确可靠,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到1980年,他在多年探索和积累的基础上,又查阅了我国1000多年的海洋史料,著作了《潮汐学》一书,对科学大师达尔文、牛顿、拉普拉斯的潮汐理论和杜森等人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阐述和总结,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潮汐科学,使他成为我国潮汐学科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之一。早在六十年代,他就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国内率先开创了“潮汐动力学”的研究和“海平面的研究”2个领域,并引进了国外“潮汐数值计算的研究”成果,加以发展。这3个领域,一直是30年来国内外潮汐、海平面研究的重点。50年代至90年代,他发表了7部著作和近50篇论文(含合著)。这些论文先后登载于国内各重要科学报刊上。其中有四分之一译成英文发表,即使是中文的,也附有英文或俄文摘要。有些论文还被国外刊物转载,如《东海南部陆架对半日分潮波的增大效应》一文,被在加拿大召开的TUGG会议编入文摘交流,后来又被英国《剑桥科学文献》摘要刊载。这些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0年《潮汐学》出书时,国际上有关“潮汐学”的专著,都没有它这样全面系统,可以说它在当时是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物理海洋学家毛汉礼教授高度地评价了这本书。国际海洋潮汐工作组主要成员斯得威切斯基(美国),1983年来华看到《潮汐学》一书时,十分惊讶,赞颂备至,认为它为国际海洋潮汐学科作出了重大贡献。之后,来自德国、加拿大、西班牙、芬兰、日本等国的国际会议的邀请信也象雪片般飞来。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繁忙,他只能接受部分邀请,1989年7月到芬兰赫尔辛基参加“国际地球潮汐会议”,1991年4月到日本福冈参加“第六届日本海及东中国海研讨会”。他在这2次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博得了国际学者们的赞扬和高度评价。在国内,陈教授也参加了几次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
  《潮汐学》出版后,还被许多高校采用为教材或参考书。
  1985年,他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第76项“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产品研究”的科研任务。他运用几十年积累之经验和收集的大量资料,依靠课题小组成员,对海洋潮汐和海流数值预报进行艰苦的研究,完成了《海流数值预报——渤海、黄海和东海部分》的研究报告,经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采用了本科研成果并发给证书。1992年这一成果被编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
  1983-1986年,陈宗镛和黄祖珂教授,在国内首次作出“潮汐响应分析”,着重研究非线性效应和太阳辐射潮,分析6个站,在0-6的分潮族中,计算出49个线性权函数,56个非线性权函数和10个辐射权函数。结果都作出了谱展开,并和最小二乘法作了比较,证明通过响应分析,可以较好地将同一频率、但具有不同相位的各种振动分离开来,这在调和分析是做不到的。当时在国外,同类工作只求得50多个权函数。
  早在50年代末,陈教授就提出了“61个分潮”的分析;到1973年,他又在国内首次提出“136个分潮”的潮汐分析和预报。此时他正带领毕业生在国家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实习,主动将分析、预报“程序”送给该所,受到了高度评价。到了80年代中期,陈教授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在研究“潮汐响应”的同时,还对“19年逐时潮位”进行直接分析,求得了“472个分潮”的调和常数,确保其精确度,分辨率达0.0022度/小时,大大提高推算精确性。当时全世界只有3个站做过这样分析,我国是其中之一,达到了国际水平。
  1986-1987年,陈教授和周天华教授对“东中国海潮波源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东中国海半日潮占优势”,并提出了一种数学表达式。这项科研成果,对研究我国海洋潮汐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
  发现海平面并非平面
  早在1960年,他便发表了《平均海面的计算方法》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后来被称为“陈宗镛公式”的计算日平均海面的“低通数值滤波公式”。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简便的公式。1976-1986年,陈教授与总参57635部队合作,进行“重新确定我国高程基准”的科研工作。他们历时10年,行程万里,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收集了全国42个验潮站累计1000多年的资料。10年汗水,换来了重大科研成果:
  他用5种公式进行分析计算对比,首次在国内提出“海平面并非平面”,而是“南高北低,相差70(±10)厘米”。这个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他与总参汤恩祥等人合作所测定的“高程基准”,经全国各省市代表、中央有关部委代表以及专家的审查鉴定,认为它改正了“1956全国高程基准面”的缺陷和错误,建立了一个准确可靠的全国统一高程系统,在科学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平。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7年5月26日,由国家测绘总局公告全国采用。高程基准也叫海拔起算面。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海拔8846.27米,就是从这个“高程基准”引测出去而得到的。1994年,他参加杭州第2个核电站会议,其高程系统也是据此而确定的。它对我国测量、制图、国土面积的测算、微波通讯中高程控制、海洋工程、河川整治,以及对地震监测、地壳升降、防洪、防潮等等方面,具有深远的作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海南岛与大陆的距离最近处也有27公里,一般测量有困难。陈教授等人首次采用“海洋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计算出琼州海峡两岸平均海面的高度之差,统一了海南省的高程,使海南省的建设有关高程与大陆连接构成一个系统。
  1988-1989年,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气候和海面变化及其趋势与影响的初步研究”中的“中国器测海面和沿岸地壳形变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冰雪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上海、广州、珠江平原和天津地区的安全,所以此项研究刻不容缓。他先后发表了《器测时期全球平均海面研究的进展》和《器测时期海平面研究评述》等论文。他的课题组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一种海平面的随机动态分析、计算和预测的数学模型”,对秦皇岛、青岛、吴淞、坎门、厦门和闸波等验潮站进行年平均海面和月平均海面计算,作出未来5年的预报,前者标准差为2.7cm,后者为6.1cm,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上述“数学模型”对未来年份、月平均海面的预报值,可以提高沿海天文潮和风暴潮预报的精确程度,从而减轻或减免天文大潮和热带气旋所造成的潮灾损失,直接为人类消灾造福。(中国沿海1985-1990年,每年平均潮灾损失达42亿元)本研究成果被编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技术水平为国际先进。
  夕阳无限好 攀登无穷期
  陈教授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党和国家给予他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国家科委授予他的课题组“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国家科委授予他科技进步、高校优秀教材、教学成果等国家级的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授予他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委、教委、经委、计委、人事局授予他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给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出版作出贡献”的荣誉证书,青岛海洋大学授予他多项奖励。1988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称号。
  1987年,他撰写的《潮汐潮波动力学》《海平面》《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条目被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1989年他撰写的海洋科学有关条目近百条,被编入《辞海》。1991年他的光辉事迹被编入《齐鲁科技精英》一书。1984-1993年他被山东省聘为《山东海洋志》主编。1994年5月,他又被编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辞典》和《中国科技专家名人录》等书。
  1986年,他当选为“全国海洋潮汐和海平面研究会”副理事长。1989年被选为“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下属的“中国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蚀工作委员会”委员。1992年10月起,国务院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
  陈教授40多年来,在青岛海洋大学直接教学培养的本科生有1000多人,还带出了很多硕士研究生,并参加培养博士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他先后应邀到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等10多个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讲学。
  陈教授现已近“古稀”之年,但他精神矍铄,心情愉快。他与夫人周天华教授,年老情更浓,生活上互相照料,在教学与科研中携手合作,她成为他的有力助手与合作者。他们的2个儿女都已成家,生活幸福。前些年他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看到了过去柴米靠“进口”的家乡,如今一跃成为名闻遐迩的“鱼米之乡”,心中感到无限欣慰。他还同落实了“起投政策”,曾担任过福建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的三舅父林师珍先生会晤,对舅父的关怀培养一再表示感谢。
  夕阳无限好,攀登无穷期。陈教授尚未退休,现在还承担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中国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中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海平面变化”课题和“莱州湾海水入侵防治”中的“防潮大堤工程的试验和设计”的研究工作,并参加海军《海洋测绘辞典》的编纂工作,主编《海洋科学分科》以及担任编写《物理海洋系列教材》的副主编,他正为祖国、为世界、为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继续攀登,争取做出更大贡献。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绍美
责任者
沈玉金
责任者
陈宗镛
相关人物
沈光
相关人物
唐世凤
相关人物
鸥江海
相关人物
毛汉礼
相关人物
周天华
相关人物
汤恩祥
相关人物
林师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
相关机构
北海船厂
相关机构
黄岛电厂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相关机构
山东省科委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政协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