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夕官陂霞葛圩场发行土纸币闻见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14
颗粒名称: 建国前夕官陂霞葛圩场发行土纸币闻见录
分类号: D631.2
页数: 3
页码: 152-1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国前夕官陂霞葛圩场发行土纸币包括加强监管、打击假钞等措施,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同时,政府还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诏安县 土纸币 假钞

内容

(一)
  解放前由于交通闭塞,四向都是羊肠小道的山区,圩场贸易萧条。小商小贩基本是“财主包脚伕”,物资靠肩挑担运转,采购工业品和日常用品多是以近就近。例如太平圩的经贸活动多半向往县城或黄冈镇,霞葛圩的商贩基本是跑饶平浮山圩,官陂圩的是往云霄、浮山两头走,秀篆的牛角圩则是以平和的九峰镇和饶平新丰圩为主。历史以来赶集有定日。太平圩是逢一、四、七(农历),霞葛圩二、五、八,官陂圩三、六、九,唯秀篆牛角圩与官陂圩同日。三天一圩期只在圩日的下午热闹了三四点钟(太平圩是上午6至10点),人散摊位收,圩场又是一片冷静。几个圩场的常设店铺要算官陂圩3家合股的“一祥兴布店”较有声名,其铺面有冬夏各色棉布,又兼营部分高档丝绸类,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人称“一祥兴绸缎行”。
  (二)
  1948年淮海战役以后,蒋介石兵败如山倒,经济也随之崩溃,通货膨胀严重。商贩们今天卖出一担货,明天连本带利进不上一篓,人人提心吊胆,朝不保夕。因此,人们自然地对现行的各种纸币,不论从国币到关金、金元券、银元券都不信任。
  纸币不要了,市场贸易转入使用银元和铜元,但此物社会上存在不多,山区贫苦农民尤为稀少,况兼有些人收而不放,有意囤积。如下官陂湖堀里村有一家富有生产糖果传统技艺的农民,他用自种自收的蔗糖和花生作原料,制成花生糖,卖出时只收铜元,囤积量与日俱增,不到半年工夫据目击者云:可填满一个盛十五担谷的竹篦簟,计其重量应不低于4吨半。如是者,市场上的银元铜元很快就绝迹了。因此,圩场贸易不得不用大米当货币,给商家和民众带来极大的烦恼。这些“货币米”一经盘来转去,基本全是米碎渗糠稗,没有一粒完整。一祥兴布店经营面广,每圩收到上百担“货币米”,只得雇工挑到三饶的东山圩粜给原先挂钩包销的粮店,却须打个八折七折。小商贩多有无法运转者只好陆续停业。结果,群众一度急需的日常用品都无从买到,苦不堪言。此期间唯有宰猪的屠摊采取买卖记帐的方法,各认定百几十户做生意,叫做“挂硬屠”。谁的猪养大了,就叫定屠者来扛去宰。这样的经营方法还算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三)
  1948年9月间,官陂镇商会会长张守成,眼见以米代货币流通的种种弊端,设想了发行土纸币(也称银票)的方案,经与有关人士研究后,写出书面建议,并经镇长张光宗转呈县府同意。但县府要官陂商会保证:一、要能收能放,不得有讹诈行为;二、发行地域只限官陂、霞葛两个圩场;三、在使用期间不出其他事故。于是,由张光宗领衔,张守成主事,联络上、下官陂和霞葛较有经济实力的商号,以一祥兴为首,其次是:三记、玉壶、新裕、振茂、永兴、仁兴、华兴等10家组成理事会,设立专门办事处。经过周密磋商后,确定到云霄县城张合成卷烟厂,将其新注册的凤凰牌烟壳纸一次性买下来,并签订协议不得擅自再印,然后到印刷厂设计一张“壹圆”票面的图案,印在凤凰烟壳的白背面。第一批印刷五万张(五万元)后即停机封版,同时派员常驻两厂以示监督。票券运回官陂办事处,盖上特雕印章,当众验收后发行。
  在此之前,又发出柬帖宴请官陂、霞葛乡镇各保和警察所等大小官员以及地方士绅多人,由股份代表奉告发行票券事宜,希望鼎力相助。散席时每人赠一张票券作票样。之后,以商会名义在两个市场张贴通告,定于1948年12月13日在官陂市场公开发行“一祥兴银票”。发行方法是:在市场分设多处物资购销点,一律以票券为货币,信不过的可以随时到办事处一比一兑换银元。正因为市场上的银元有伪造的,虽有内行人能当场验证,但大多数农民却无法鉴别,即使收到银元也不放心。既有一祥兴银票,又能买到任何东西,何乐而不为?因而很快取得人们信任,在市场上通行无阻。
  这一年冬季,官陂、霞葛农民大种鸦片,越年3月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土特产”出售,贩毒者纷纷找担保人向“一祥兴票券办事处”借贷银票,月利1分半(据闻不久利息提高到2分至2分半)。这是发行土纸币的大好时机,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效益。发行期间,据说开支很惊人,例如票券不够要多次重往云霄增印,雇聘一批人员分别到各市场侦察检查,以防假冒,还有放贷收贷人员,警方民方的保卫人员等等,随着发行量的增多而增雇。不久由于赶集贸易涉及边邻的平和大溪圩,饶平的上城、杨梅坪一带乡村,甚至延伸到诏安县城邻近。所以,一祥兴银票也随之流通于两省三县方圆30多公里的范围。
  (四)
  1949年9月中旬,最担忧的事终于发生了。执勤侦察者在霞葛圩市场发现少量假券,股东们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瞄准是某地某某人一伙所为。随即进行重点侦察。6天后,果真在官陂圩赶集日的当天下午4点钟左右,人赃俱获,作案人被带到办事处,理事中有远见者立即定调:一不声张,二不动武,三不报警,如果确系只假造3500张的话暂不索赔。作案人当晚10点即托人讨保释放,默默地处理了这起事件,群众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不久,官陂各界人士正在部署迎接解放,票券也该收场了。因此,决定在各个圩场张贴通告回收一祥兴票券,以十月初一至三十日为期限,越期作废。在回收兑换银元中发现很大部份被剪为两半,还有剪成四分之一的。股东们认为这是群众在流通中需用零钱时剪块的,统统予以承认。
  回收兑换工作进展顺利,共持续了25天,最后5天基本绝迹。经查核,假的确实是3000多元。之后,一张不漏地运到野外当众付之一炬。经营结果,收入抵支出,外加假券不追究索赔,盈亏基本平衡。股东们认为,能促进市场贸易,方便群众,就是忙了一阵子,担惊受怕了3000个日夜也是值得的。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传恭
责任者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张守成
相关人物
张光宗
相关人物
杨梅坪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官陂镇商会
相关机构
官陂办事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