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第三届全县运动会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076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的第三届全县运动会概况
分类号: G812.2
页数: 2
页码: 48-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诏安县第三届全县运动会的概况,包括比赛时间、地点、参赛单位和人数、比赛项目和结果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诏安县 运动会

内容

诏安县在民国时期举行过三届体育运动会。民国22年(1933年)春,举行第一届全县中小学运动大会;民国31年(1942年)春,举行第二届中小学运动大会。第三届全县运动大会,是在民国36年(1947年)5月在公共体育场(西校场)举行的,参赛的不仅有中小学师生,还有县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的运动员。
  此届运动大会,5月15日开幕,5月20日闭幕,历时6天。参赛的单位和人数,学校方面:诏安县初级中学63人,诏安县简易师范34人,中山镇的丹诏中心小学86人、西南中心小学28人、东北中心小学31人、北关国校8人、明宪国校4人;乡镇方面:中山镇12人、思政乡28人,遵化乡30人、景溪乡22人、碧湖乡22人、梅林乡18人、白洋乡15人、奇湖镇17人、梅中乡12人、秀篆乡13人,共383人,还有县党部、警察局、三青团、省行、货物税查征所等23个单位。东湖乡虽报了名但最后没派人参赛。
  第三届全县运动大会,由国民党上将张贞任名誉会长,县长钟日兴任副会长。事先曾组织筹备会,由县民教馆长李春光担任主任;下设竞赛、总务、宣传、警卫4部,各部又分若干股,并聘任了裁判员,设置了纠察队。大会经费预算800万元(法币)。奖品除大会自制外,并致函各地、各县首长暨本县富商归侨广为征集。省政府主席刘建绪和国民党省党部、三青团支团部、省教育厅、省田粮处的首长以及五区专员、各县县长、闽南各中等学校校长、本县各机关社团首长、地方人士等均纷纷寄赠奖品,包括自制在内共有银杯银盾80余件、锦旗200多幅、奖章及纪念章800多个以及奖状、镜框、奖联等不少。开幕期间,大会筹备会宣传部编辑股还出版铅印会报(日刊),登载当天大会新闻和竞赛成绩,每天上下午另出“号外”一张,迅速报导当天赛况。
  运动会的首场竞赛节目是团体表演和国术表演。参加团体表演的有丹诏队的垫上运动和遵化队的排字表演。丹诏队以技术熟练动作整齐获得冠军。国术表演第一名也是丹诏队。之后,田赛、径赛、球赛全面展开。竞技项目之多超过前两届。男、女各有田赛、径赛、全能和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等项目。男、女运动员又以身高为标准,分别为甲、乙、丙三组。其中女子球赛为本县历届运动会之首创。参赛人数多的运动项目竞争都很激烈。如径赛中的短跑项目,参加者多的56人,最少也有10多人,冠军的产生往往要经过预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的激烈争夺。最后田径赛创造了8项全县新纪录,他们是:男子跳高甲组沈耀德(中山镇)1.57米,乙组李两生(诏中)1.46米;男子乙组跳远许维新(遵化乡)5.19米;女子甲组跳高沈兆英(诏中)1.20米,八磅铅球徐祥坤(诏中)6.33米;男子乙组100公尺跑许维新(遵化乡)13.6秒,400公尺跑沈福初(东北)64秒,女子甲组100公尺跑沈耀香14.7秒。
  球类比赛以男子篮球为最精采。男子篮球赛参赛队多(甲、乙、丙三组共19队),竞争剧烈。甲组警光队对中山队,双方均拥有我县球界宿将,实力厚,旗鼓相当。第一场比赛中途大雨滂沱,场地泥滑,但双方队员均奋不顾身,激战不已,不仅选手们人人周身淋湿,观众也冒雨观战到天黑。结果以警光队配合默契传球快速而获胜。山区秀篆的组队因路途较远而赶不上参加抽签,本应作弃权论,但大会本着提倡之宗旨,耐心说服其他赛队,将男甲篮球赛重新抽签,使秀篆队士气大振,夺得了第3名。
  六天比赛结果,各组团体锦标的前4名依次是:男子甲组:诏中、中山镇、简师、警光;男子乙组:诏中、遵化、东北、梅中;男子丙组:丹诏、诏中、简师,东北和西南,女子甲组:诏中、党声、简师、三青团;女子乙组;丹诏、东北、西南、遵化。
  运动会成绩最差的是1万公尺赛跑。原来报名参赛的有8名,实际参赛只有5名,其中1名起跑后不久即中途退出,剩下4名,诏中队占了3名,因缺乏竞争对手,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象平常跑步,毫无精采可言。结果第一名成绩竟达49.47分,比第一届运动会该项成绩慢了15分钟。拔河比赛参加的只有诏中、梅中两个队,也不甚可观。这次运动会最令人头痛的是秩序混乱,会场嘈杂不堪。还发生了维持秩序的警察同诏中学生互相斗殴的事件,影响很不好。之后,赛场不断发生事端,虽有县长钟日兴召集各单位总领队举行谈话会进行疏导、解决,但一个颇具规模的运动会,却终在不愉快的气氛中降下帷幕。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柳德
责任者
张贞
相关人物
钟日兴
相关人物
李春光
相关人物
刘建绪
相关人物
沈耀德
相关人物
李两生
相关人物
许维新
相关人物
沈兆英
相关人物
徐祥坤
相关人物
沈福初
相关人物
沈耀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