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旱 人大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036
颗粒名称: 天大旱 人大干
其他题名: 1963年上半年全县抗旱斗争纪实
分类号: S423
页数: 4
页码: 329-3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诏安县遭遇了持续240多天的严重干旱,以及全县人民在县委和县府的领导下,如何千方百计开展抗旱斗争,取得了“旱天不旱地、旱年得丰收”的丰硕成绩。
关键词: 诏安县 抗旱斗争

内容

1963年上半年,我县遭遇持续240多天的严重干旱。但在县委和县府的领导组织下,全县人民千方百计开展抗旱斗争,取得了“旱天不旱地、旱年得丰收”的丰硕成绩。我当时在县委办公室工作,常随领导下到抗旱第一线,所见所闻,追忆如下。
  罕见的旱情
  这一年旱情的严重,可说是百年罕见。从1962年10月15日至1963年6月11日(旱情到6月17日才全面解除),即1962年秋收前的1个月至1963年夏收前的1个月,在整整240天中,全县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下过透雨,山区、平洋、沿海8个月的总雨量,都比常年减少8至9成(官陂191毫米,城关66毫米,四都85毫米)。因此,溪河断流,塘堀干涸,水库枯竭。横贯全县南北的东溪,上游只有丝丝流水,下游则一片沙滩,群众吃水要在沙滩里挖“箩筐井”;西溪、赤水溪、石飒溪和其他小溪流,早就完全枯干。蜿蜒百里的三姑娘渠道,坝头进水秒流量从6、7立方米猛降到为1立方米,后又降到0.3立方米,水流不出太平地区,因而马头水电站停电近2个月。全县20个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在3月初蓄水仅有10%,到4月间个个库底朝天。1万多个塘、堀、井,大都水枯泉断。地面水几乎全部枯竭,地下水也越来越短。全县能够自流灌溉的8万多亩田地绝大部分需要抗旱,另有4、5万亩则连水源也断绝了。有74个生产大队(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的8万多人口吃水也发生了困难,有的按人配水,有的排长蛇队取水。一些原来被称为“三年天大旱,猪母可挂金耳钩”的低洼地方,也都田干地裂,无水可灌。许多曾经历过清代和民国、饱经沧桑的老人,都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严重的干旱。根据当时考查,灾情之重,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超过有史可查的1903年、1909年、1919年、1933年、1943年和1955年等历次大旱灾的。
  艰苦的斗争
  1962年秋冬的干旱,对于当年秋收冬种的威胁和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到1963年的立春、雨水之后仍不见下雨,就直接威胁了当年的春耕春种。因此,从2、3月间的播种育秧,种植甘蔗、大豆、花生开始,抗旱斗争的序幕便在全县拉开。接着是插秧、保苗、种植四月蕃薯和黄麻,一连120天,全县农村的各个角落,都投入了轰轰烈烈、不屈不挠的群众性抗早斗争。在“抗旱抗到天低头,取水取到泉源绝,保苗保到粮人仓”的口号下,各地农民都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劈山引泉、堵溪截流、破潭开渠、挖堀打井、开沟架槽,一共搞了2万多处,依靠这种“小土群”的办法,解决溶田11万多亩,并维持了9万多亩田地的灌溉。当时,全县各地出现了许多千方百计开辟水源的动人事例,如:
  华表公社樟朗大队(今深桥乡樟朗村)有9名干部上山找水源,翻越8道山岭,跋涉15条深坑,穿钻60个石洞,奔跑40多公里,找到72处山泉,开挖3条引水沟,把坑底石洞的点滴泉水引下来,经过一天一夜才流进田里,解决了125亩旱田的灌溉。
  东湖公社(今西潭乡东湖基点)3月间在东溪里筑起4道拦河沙坝,堵截溪水,使官洋、马洋、上陈洋近四千亩田地不受旱。5月间,他们发扬舍己为人的风格,破开拦河坝让水给下游5个公社(今深桥、南诏、桥东一带),后来他们本身出现缺水时,又组织干部、社员往上游爆破7个为巨石所包围的大水潭,引出5万立方米水灌溉上述三洋田。
  城关、桥东、溪南、仕江等地农民,在东溪断流后,联合县直机关、企业、部队、学校,先后两次出动8000多人次大清东溪,在溪中挖了1条长20里、宽3米、深1.5米的大沙沟,汲取溪底的地下水灌溉东溪两岸的万亩田地。6月上旬,山区猛降一阵大雨,上游山洪暴发,他们又组织3000多人抢筑沙坝拦洪截流,使数百万立方米的东溪水点滴归田。
  全县各地的小溪流,更是五步一堀,十步一井。溪南公社在12里长的小溪里挖了425个井堀。下河公社田中央大队215亩田地丘丘挖田头水堀,一共有136个。梅洲、桥东公社在大片洋田的沟渠中挖堀打井,找到旧河道,光桥东洋在水沟中挖的水堀就有798个。溪南公社溪中大队大搞塘中挖堀、堀中开井的“三层楼”取水,并在溪中搭架、井中搭架,硬是把二三丈深的地下水吊上来。全县新挖的井、堀达1.6万多口,清深的近万口,在当时的条件下,只好依靠这种“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维持大部分田地的灌溉。
  在千方百计开辟水源的同时,全县群众还出动5.3万多件抗旱工具,包括水车、吊桶、吊窝、戽斗、水桶,还有少量的抽水机,能够用上的东西都用上,大家日夜守在田头,坚持不懈地进行车水、吊水、引水,把水盘过高山,引过丘陵,把二三丈深的泉水提上灌田。西潭公社新厝大队组织百人远征队,以10部水车和1台抽水机,盘水5接,引水23里,使东径水库的水经过60小时流进田地,坚持了17天,维持了230多亩田地的灌溉。华表公社树美大队第一生产队,组织42人在虎空处用22个吊桶盘水17接进行溶田。埔坪公社堀龙大队到平和县盘水引过60多米高的大山。诸如此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事例,全县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在抗旱的紧张阶段,县委、县府为了解决深桥地区的受旱问题,决定建立赤水溪抽水机站。这个抽水机站,位于西姑山坡,国家拨款9万元,安装4台抽水机,共320匹马力,3月中旬勘测,4月初立项后马上动工,5月初即建成投入使用,提水18米高,使深桥地区扩大田地灌溉1000多亩。由于机械提水显示了优越性,在抗旱中,全县的抽水机也从原来的34台、387匹马力增加到101台、1394匹马力,使机械灌溉面积达到2万多亩。
  在抗旱中,广大农民学习龙海的“榜山风格”,联合抗旱,互相协作,舍己为人,送水让水。三姑娘渠道上游的太平、大布公社和建设农场让水给中下游的白石、华表、深桥等公社,在沿渠道各公社、大队的共同协作下,把渠道水送到最下游的溪南公社,出现“百里送水”的动人局面。东湖公社先后5次破开拦溪沙坝,让出100多万立方米的水给东溪下游的深桥、城关、桥东、溪南、含英5个公社灌溉田地近万亩。这些,使“天下农民是一家”得到进一步体现。
  丰硕的战果
  在4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抗旱斗争中,当时的中共诏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人,始终深入抗旱第一线,指挥战斗,参加战斗。县委第一书记罗全贵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多次与社员一起参加抗旱劳动,并直接帮助基层解决了许多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县委副书记张全成,昼夜为抗旱开辟水源奔波,两三月个中没有很好地休息过,两眼熬得红红的,东湖公社的多次让水,东溪多次清溪和堵溪、拦洪,都是他亲自奔走、具体组织的。县委的其他副书记、委员,县长、副县长,也都日夜奔忙,废寝忘食,指挥和组织着全县的战斗。各级政府在物力财力上给农民以大力的支持。省政府派了地质队为我县勘探地下水源,调给我们60台抽水机,支持我们建设赤水溪抽水机站,同时发放了67万元贷款、19万元无偿投资、236万斤救济粮、2.5万元救济款,使我县的抗旱斗争得以顺利开展。
  艰苦的斗争,带来辉煌的胜利和丰硕的战果。受旱8个月,抗旱4个月,全县仍然保持着群众思想、社员生活、市场物价、社会治安“四稳定”,同受旱只有120多天的1943年那种田园荒芜、农村破产、物价暴涨、人心惶惶、农民流离失所、抢劫偷盗遍地烽起的惨景对比,真是天壤之别。这一年的早季,全县抢种早稻11.3万亩,完成计划82%,抢种花生4.4万亩,完成计划113%(部分田地改种花生);种植甘蔗1.04万亩(完成计划104%)、大豆4700亩(完成94%),还有四月蕃薯5200亩、黄麻1200亩、杂粮6800亩,春种总面积完成计划85%。许多地方的田地是“丘丘受旱,丘丘抗旱,丘丘有种,丘丘有收”,出现了“旱天不旱地,旱灾不旱市”的奇迹,群众说:“过去受旱一片白,今年受旱到处青”。早季虽然减产,但收成还算不错,全县早稻总产量33.85万多担,完成原定计划61.6%,每亩平均还收成近300斤(1962年是正常年景,早稻每亩平均是398斤),其中有56个生产大队、523个生产队(约占全县生产大队,生产队数的四分之一)的早稻比1962年增产,花生收成4.26万多担,完成计划45%,每亩平均97斤。而晚季则获得大丰收,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4.48万多担,比1962年的152.56万多担,仅减产5.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合订本,共五期,分为 第七期、八期、九期、十期、十一期,其中包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特辑、光辉业绩、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崇毅
责任者
罗全贵
相关人物
张全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深桥乡
相关地名
樟朗村
相关地名
平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