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话济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021
颗粒名称: 八十话济老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277-2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沈济宽老人的健康长寿秘诀,包括不服老、乐观、豁达、简朴、热爱家庭和重视朋友等性格特点,以及保持适量的运动和饮食的生活习惯。他喜欢阅读、写作和体力劳动,也热心助人,担任过多个社会职务。
关键词: 诏安县 沈济宽 长寿

内容

“人要有求生的意志,若未老先横秋,则本求不短命也要短命。”这是济老对他的朋友——沈素辉先生说的话。素辉先生住新加坡,这次趁退休后的闲暇到古晋来看看老友。他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会晤了,因为大家都已走到‘西山村’,太阳将要下山了!”济老听了极不以为然,便说了上面那句话。
  说是一语成谶也好,说是自然归宿也好,素辉先生回新加坡后不久,便传来了遽归道山的噩耗,终年不过六十几,而济老至今年登八十,依然健在。
  济老长寿,因素很多,上述不服老即其一。他健康的最大本钱是身材细小结实,因此五脏六腑负担不重,坐言起行,消耗不多,象盆栽中的苍松,只要少量的水份,便能绿荫四垂。我们常说他小车省油。他早上一杯咖啡,两片面包,便可支持大半天;晚上一碗清粥,几碟素菜,切实做到晚餐留一口,临睡前再喝一小杯万兰池酒,便可一睡到天光。
  他生性乐观,凡事提得起,放得下。当横逆到来,他能保持冷静,泰然应变。韩战时,他是一家出入口商的经理,一家快乐场的重要董事,但他逃不过“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老谱,几阵风雨,便铩羽而归。然而他毫无怨尤,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心态唱“喜迁莺”,并且说:“我们从唐山带多少钱来?那不过一只破藤箧,两件旧衣衫,本来无所有嘛!”
  他平日最欣赏李白“人生贵适意”的处世哲学,他与烟、酒、麻将,结成忘年交,老来伴。有一次,他小病初愈,朋友劝他不要搓麻将,以免耗神伤身。他却说:“过瘾好过吃补”,劝者只好哑然失笑。
  他为人豁达大度,不拘小节,乐于助人,与人无忤。与人往还,不管对方是高官巨贾,抑是市井小民,都一样热情与诚恳。因此,他到处受人敬重,成为一方的大老,人事纠纷的“鲁仲连”。
  他生活简朴,热爱家庭,重视朋友,喜读书。他每个星期日必与老友到茶馆喝茶聊天,有机会也会陪同老友出国旅行;每天晚上,必与儿孙共聚一堂,观赏电视节目,闲谈里中传闻,逗引孙儿笑乐。就寝前,必阅读书卷,若有雅兴,也会写几首短诗,填两阕小词。
  他也不忘体力劳动。他每于晨曦初出或夕阳落山之际,备1只铁桶,1柄短刀,展示他的“蹲”功,挖掘散布于地毡草中的杂草。手在动,脑也在动,一根一根的杂草连根挖出,一首一首的名诗名词也喃喃地唱出,以享受另一种闲适之乐趣。
  他得天独厚,年虽80,而脑犹醒,舌犹灵,耳犹聪,目犹明。
  他强记健谈,许多年湮代远的故事,他都能一一道出,甚至时间、地点与人物,都能丝毫不爽。有一年,古晋福建公会庆祝111周年成立纪念盛会,有星、马各地乡团代表莅临观礼。他以署理主席的身份致欢迎词,居然在开场白中凭记忆念出刚刚会面的十几位与会的社团名称及代表姓名,接着缕述本公会100多年来的沧桑变迁近1小时,博得在场人士一致赞赏,惊叹此老竟有如此不凡的记忆力和口才。
  他长相清癯,脸上的龙穴结成一对炯炯发光的眼睛。不需看相佬,都会看出他的清贵在这里发脉。这眼神,充满智慧,充满仁慈,充满诚恳,并有一股透视对方城府的力量。他这把年纪,看书和写作都还不必架起眼镜,岂非老天爷特别照顾?
  是否老人目明必耳聪,我不得而知,但济老委实如此。他能轻易听到10步以外的混在隆隆车声中的电话铃声和夹在风雨声中的会议发言。一般老人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他都没有,只有偶然的伤风咳嗽和轻微的风湿,平日能吃能喝能走能睡,能如常主持会议与办事,真不愧是“寿而康”的老人了。
  济老,同辈的人称他“老济”,次辈的人称他“济老”,学生辈的人称他“济公”。他姓沈名济宽,诏安仕江村人,50多年前来砂捞越安家落户,在华人社会中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曾任古晋中华第一小学、古晋中华第三中学等校校长,现任砂捞越诏安会馆副主席、福建公会署理主席。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合订本,共五期,分为 第七期、八期、九期、十期、十一期,其中包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特辑、光辉业绩、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保耀
责任者
沈济宽
相关人物
沈素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唐山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仕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