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国年间诏安县小学教育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54
颗粒名称:
民国年间诏安县小学教育概述
分类号:
G629.2
页数:
8
页码:
46-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辛亥革命后,诏安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民国初年阶段和北伐军入闽以后阶段。
关键词:
诏安县
民国年间
小学教育
内容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成立民国。民国期间,诏安县小学教育情况,可分为3个阶段:
一、民国初年阶段(1912年-1925年)
民国成立至1925年(民国14年)为学校始创阶段。
1912年(民国元年),福建省军政府指令各县建立新学制,我县便把清末遗留下来的几所“学堂”改名“学校”。
这阶段,全国普遍兴起办学热潮,我县学校也象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创办。当时的小学有两种;一是公立(官办)的;一种是私立的。这些小学或停、或并、或转。至1925年现存的学校:公立的,城区有丹诏、明新、竞耀和平化女子等小学校;乡村有梅溪小学校。私立的,城关有松斋、滁亚、望益、东华、毓奇、达材、灵源、耀藻、乐育、正谊、南雍、震南、三育、培英、南藩、薰南、启蒙等小学校和东亚女子小学校。农村有田庄、溪东、滨海、维新、肇西、南溪等小学校。
这些公、私立学校规模都很小,有的是由私塾改良的,学生数不多,一开始大都是单班复式,分甲、乙、丙、丁四种程度,均由一位教师任教。最早只有丹诏小学办高等班,以后兼办高等班的校数才逐年增加。但开始设办高等班时规模也不大,大都是每届1班,学生数不多,一般是10来个,最多20来个。
学制分为四、三制,即初小4年,高小3年,课程设置,一般学校初小班设国文、修身、算术、书方、图画、手工、唱歌、体操等科。高小班除将国文科分设读经(四书、古文)、国语(学习普通话)、作文3门外,增设英文、历史、地理等科,余与初小班同。学校统一使用“共和国教科书”。课本均是文言文,学生作文也是写文言文,
师资来源,开始只能聘请清末老举人、老秀才和一些知识分子。以后,逐步充实师范本科,师范讲习所和中学的毕业生,教师待遇低微,一般初小教师月薪3元至8元左右,高小教师月薪10元左右。丹诏小学的教师月薪较多,低的12元,高的18元至22元。
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生缴交学费。公立小学再由县府拨款补助,私立小学再由族田、公产,公款的收入或私人解囊捐助。由于经费不足,学校设备都很简陋。
这阶段,农村教育尚未顾及,私塾还普遍存在,但新兴的教育制度已在我县奠定了基础,占主导地位。
二、北伐军入闽以后阶段(1926年-1936年)
1926年(民国15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设第三科专管全县教育行政。有鉴于当时小学教育质量不高,师资素质不齐,于是县成立教育改造委员会,责令学校人员填表造册报县,举行统一考试,审核教员的文化程度和资历,合乎设校标准才准许立案。并将全县学校不论公立、私立,该撤的撤,该并的并,该转的转,进行整顿。整顿后全县公立小学紧缩为7所,其中城区6所,均用数序命名,即县立丹诏小学改称第一区县立第一小学(第一区即城关地区);竞耀小学改称第一区县立第二小学;南关原设的各小学合并改称第一区县立第三小学;北关原设的各小学合并改称第一区县立第四小学;东门内原设的各小学合并改称第一区县立第五小学;南门内原设的各小学合并改称第一区县立第六小学。乡村一所,即县立梅溪小学。私立小学整顿后,城区只保留松斋小学,但增设公立诏安公学(经费由厦门集美学校侨资拨给)。经过这次整顿后,结束了过去城区设校庞杂现象,有利于转入发展乡村教育。
这阶段中乡村小学发展较快,公立小学分为县立小学和县立初级小学两类。校名多以学校所在地名称之。后校名虽屡有更换,但多不与当时县以下行政体制即乡(镇)、保名称一致,学校体制也不与乡(镇)、保行政体制相配合。据1931年(民国20年)统计,全县小学计30所,其中县立小学13所,初级小学17所。学生数2583名,其中男生2383名女生200名,教职员工163名,其中男教师157名,女教师6名。城乡私塾逐步改良或淘汰,截至1935年全县私塾只存96所,其中已改良的10所。改良后的私塾多数归入私立小学类型。
学校规模有所扩大,多数小学设有2-4班,每班学生约是20-30名左右,还配备工友。
1928年(民国17年)小学学制改为四、二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课程设置,初小设国文、算术、自然、美术、体育、唱歌等科,高小增设公民、社会2科。
这期间,随着各类师范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的逐渐增多,师资素质有所提高,以前任教的老举人、老秀才已被新师资所代替。合格教师的待遇分甲、乙、丙三类,甲等教师月薪16元,乙等教师月薪12元。丙等教师月薪8元,不合格教师月薪低于8元,但多少不等。
县设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由教育行政当局会同教育界人士组成,办理全县教育经费的预算、决算和收支保管各项工作。1935年(民国24年)以后,由于地方不宁,赋税加重,民生凋敝,教育经费十分困难,有时学校几个月领不到经费,教员长期领不到薪金,生活无着。教师集体向主管当局索薪的事件时有发生。教育事业日趋衰落,原有农村设立的学校难于维持,有的被迫停办。由于政府和社会人士轻视教育,不少优秀教师改途,教育风气颓败,学龄儿童入学率低落。据1936年统计,全县学龄儿童18570人,入学的只有4730人,入学率仅占24.5%。
三、抗日战争开始后阶段(1937年-1949年)
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开始,政府采取对学龄儿童实行强迫入学的措施,小学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教育当局将全县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进行整顿。每乡(镇)设县立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若干所。中心小学校长还兼任该乡(镇)的副乡(镇)长,把学校体制与乡(镇),保行政体制结合起来,实行政教合一。
1945年(民国34年),诏安县22个乡(镇)改划为10个乡(镇),教育当局又一次把全县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并更改校名,将现有100所小学分为3类:(一)中心国民学校,计13所。(二)高级国民学校计13所。(三)初级国民学校计74所。另私立初级国民学校2所。中心国民学校以乡(镇)名作为校名,初、高级国民学校以保名或所在地名作校名,亦有两村学区各取一字合称的。
1946年2月,再裁并城厢、牙头(中歧)、溪雅、深桥、湖美、宫口、新溪、竹港、漳朗、上营、湖内、上陈、庄溪、西峤、后厝、港庙、下傅、西张、双港、玉墩头等20校,紧缩为80校,抗日胜利后,校数略有增减。1949年建国前夕,全县现存小学88所,324班,在学学生9273人,教职员工322人。
学制仍沿袭以前的四、二制,直至新中国成立。课程设置,1939年(民国28年)初小设国语、常识、算术、工作、唱游。高小设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体育、音乐。建国前几年的小学课程,分年段设置,一、二年级设国语、算术、美术、唱游,三、四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五、六年级设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三至六年级均设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
县建立小学教员登记检定制。教员分试验检定和免试验检定两类。凡师范毕业、专科毕业者属免试验检定,登记为小学教员或小学专科教员;简师或乡师毕业者,登记为免试初小教员,由省教育厅统一发给合格证。不属师范毕业的教员均须参加考试检定。但其中如教学成绩优良,经过嘉奖者,可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为免试验检定,或由初小教员晋升为高小教员。教员的薪俸按其资历原定。1941年教员月薪改发6市斗大米,但遭经管人员层层敲剥,生活极度困难。至1946年(民国34年),全县小学教员名额原有400余人,经上年11月裁减163名,这年2月间又再度裁减59名,合计222人,计约裁减教员总数的50%。
小学教育经费原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统筹统支。1948年3月,县成立国民教育特种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经管机构,但由于筹集的基金甚少,有名无实,小学教育经费仍陷于困境。
以上是普通(正规)小学教育概况。此外,1936年6月,我县城乡还创办短期小学校,以补各地设校的空白。城乡改良后的私塾,经核准后均改为短期小学校,学制一年,全县计48所。当时编制分为全日制和半日制2种,按各乡(镇)、保户口册,凡不能读全日制的学龄儿童,征询家长的意见,分别编上午班或下午班,每班人数不等。课程设国语、算术、公民训练、体育4门。至1938年8月,短期小学改为简易小学,每校开办复式班1-2班,每班约有20-30人。学制2年,课程设置增加常识科。1940年8月,简易小学改为战时国民学校,修业时间规定1年,课程设置和简易小学相同,只把常识科改为战时常识。翌年,战时国民学校撤销,纳入普通小学轨道,和普通小学的体制统一调整,分别命名为中心国民学校和国民学校。保简易小学和战时国民学校除办儿童班外,还兼办成人班和妇女班。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合订本,共五期,分为 第七期、八期、九期、十期、十一期,其中包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特辑、光辉业绩、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延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