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栽培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35
颗粒名称: 橡胶栽培史话
分类号: S794.1
页数: 3
页码: 386-38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橡胶的特殊性能和引种试种橡胶的历史,以及福建诏安县植胶的发展过程和生产发展阶段。
关键词: 诏安县 橡胶站 橡胶种植

内容

橡胶具有特殊的性能:①高弹性,②耐磨,③绝缘,④不透水,不透气。
  现在用橡胶制造的产品已经有四万多种,广泛用于国防、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其他材料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
  橡胶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高大乔木,原产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所以也有人称:巴西三叶橡胶,它生长条件要求高温、湿润、静风、肥沃环境。世界上一般都是种植在赤道附近南北的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并且主要是在南北纬五度地区,最远达到北纬十七度,而我国植胶区全部位于北纬十七度以北,我国最南端的植胶区也是北纬十八度,这就是海南岛的崖县。国外的橡胶科学家认为北纬十七度以北是不宜植胶的,是橡胶禁区。然而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农垦职工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经过反复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出一套具有我国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植胶经验,使我国成为唯一在北纬十七度以北大面积植胶成功的国家。福建省诏安县地处北纬23°35′-24°10′,也有较大面积的胶园,植胶已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成绩。橡胶北移成功,曾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我们福建橡胶生产战线上的科技人员和农垦职工也出了一份可贵的力量。
  福建橡胶引种试种是在何时呢?据传说,早在解放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曾于1929年(或说1931年)曾带橡胶种子回福建试种,都未成功。解放后,我省橡胶自1953年引种,1956年正式试种,先后在龙溪、厦门、晋江3个地(市)的15个县(市)28个农林场30多个公社建成胶园12万多亩。
  诏安县从1958年创办建设农场开始引种试种橡胶,随后,于1959年相继创办以植胶为主的红星农场,于1960年复办金星农场,1970年社队也开始植胶。1971年湖内林场也开垦胶园2000余亩,1977年在四都公社社办林场拥有部分橡胶园的基础上,又新办了梅洲华侨农场。现全县有5个农林场,6个公社108个大队(作业区)植胶。
  诏安县植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现在已初具一定规模。全县胶园面积63895亩,其中国营36348亩,社队27547亩。1964年建设农场开始试割,社队1979年试割。截至1984年底止,全县累计产干胶3033.665吨。其中1983年开割35万株,年产干胶510.09吨,占全省年总产量的63%。
  1984年由于寒害等原因,害胶季节推迟,产量略有下降,开割42万株,年产干胶495吨,约占全省年总产量的68.7%;1985年全县计划干胶产量600吨,目前产胶形势很好,可望超额完成。
  从开始引种试种到初具规模的胶园,其生产发展大约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生产性的引种试种(1958-1964年)。1958-1962年主要种植实生树为主,现有实生树面积0.73万亩,其中建设农场实生树面积最大有0.44万亩,1963年起主要种植芽接树。
  第二阶段是生产性发展阶段(1964-1969年)福建能否种胶在当时有不同看法,特别是1962-1963年胶树第一次受到较严重的寒害后,福建能种胶树的概念有所动摇。1964年,建设农场开始试割,试割的情况良好,种胶的情绪又有所高涨,因而在1964-1967年这三、四年中又开发了7800余亩胶园,主要种植高产品系RRZM600.PB8.6.PR107为主,因急于求高产,而忽视还有寒害的威胁,有的山头、林段环境与品系不对口,故在1966-1967年冬,尤其是1967-1968年寒冬不耐寒的品系遭受到寒害,损失较严重,1967-1969年“文革”期间,生产停顿。
  第三阶段是1970年后,全县橡胶较大面积的发展和巩固阶段。1970年,诏安县委将发展橡胶生产提到议事日程,列入诏安十大建设项目,采取两条腿走路,国营农场与社队同时发展的方针,成立机构,抽调农场橡胶技术人员,发动社队大种橡胶,上级主管部门在物质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970-1975年,全县合计发展橡胶面积32250亩,其中国营14395亩,431607株,社队17855亩,575255株(1975年橡胶普查材料)。
  全县共有9个烟胶加工厂(点),分布在5个农林场和4个公社,其中日产2吨制胶厂1座(建设),日产1吨的3座(红星、太平、金星),其余(四都、西潭、湖内林场、梅洲华侨场)都是日产半吨以下或临时加工点。
  我县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形地貌特殊,气候资源丰富,光热能源充足,适应于发展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亚热带作物生产。按全国热作区划标准划分,属于植胶次适宜区,少部是适宜区。27年来的橡胶生产实践也证明了我县是可以种胶的。只要选好宜胶地,配置对口品系,适合的胶园土壤管理方法,亩产是可以达到60公斤以上的经济收益。目前我县种胶面积已占全省的一半,产干胶量占全省的63%以上,是我省发展橡胶生产的重点县,也是我省八大基地建设中发展橡胶生产的基地县。
  1972年省、地主管局对橡胶宜林地进行普查规划,我县宜胶地面积约8万亩,现基本都规划种上,余下的一些零星碎部不连片山地以及部分茶改胶的山地约1万亩左右,所以今后发展种胶面积有限,重点应放在“巩固与提高”工作上,加强对全县橡胶生产的领导。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嘉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县橡胶站
责任者
诏安县橡胶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