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汉剧话沧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32
颗粒名称: 诏安汉剧话沧桑
分类号: J825.57
页数: 4
页码: 377-38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汉剧在明末传入湖南南部,清乾隆年间流传至浙江、赣南,传入闽西、粤北后形成两个流派,解放前名演员有陈兴、沈典文等,解放后组织新声业余汉剧团。
关键词: 诏安县 汉剧 地方剧

内容

明朝末年,汉剧(闽、粤一带又称“外江戏”)这种剧种开始在湖南省南部演出。从那时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流传浙江、赣南。其流入赣南的汉剧,后传入闽西、粤北(广东省梅县、大埔、蕉岭等处)。因闽西、粤北的方言,与汉剧的台词大体相同,故汉剧盛行。至清道光年间,又传入闽南诏安、漳浦等县,至今约有两百年的历史,
  汉剧传入诏安,是由外地汉剧班来县演出,由于场次多,时间长(这时潮剧在诏安县还不盛行),观众对它逐渐产生兴趣。清末,由群众自愿组织起来,聘请外地汉剧先生来指教,经费自筹,全县办三个曲馆,分成两派。
  一、设在西门城内县前直街的曲馆(今东方路158号),名“醉玉”。后因参加的人较多了,1920年又在南门外(今南关街)东路墘五十四间设一馆名“三玉”,由沈耿昌领导。
  另一馆原设在城北郊玉墩头村。民初,迁县城北门外。1948年再迁北门外白鸡公祠(今天明巷11号房子)。为了让学习的人方便起见,后又分成若干个小班,此馆名为“楚南”。石门匾刻“楚南剧团”。
  起初,各馆只坐唱,弄乐器,敲锣打鼓,不学动作,按旧剧本学。汉剧小生、小旦唱假嗓音,红面唱半实嗓音,余唱实嗓音。学员多为青、壮年人。乐器分文、武畔。文畔是以短二弦、短三弦、月琴、胡琴、琵琶、古筝为主;余与潮剧同。武畔是以大锣(直径80公分,比潮剧用的吊锣更大)、凸脐(中有大圆珠凸出的锣)、永罄、竹板为主(不用深波、狗仔锣、号头);余与潮剧同。曲牌除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的较多,唱时不帮腔。
  据传,“醉玉”比“楚南”先建立,均在清末。馆主沈炳林,富商,诏安县城内人,这个馆约在1885年(清光绪间)创设。炳林于1925年病殁,子沈尚武继承,1982年6月尚武病殁。
  参加“醉玉”的学员,最多时期约百人,最少时期约50人,多系工商业者,解放后才有女角。学唱时,唱曲与乐器分工,学后有的唱曲兼学乐器。学习的剧目有《埋儿》《辕门射戟》《斩左慈》《斩子》《高旺过关》《霸王别姬》等不下百种。教戏先生从1927年至1964年有沈发达、沈克武、许富家、陈金鲤、陈兴、杨大坪(均诏安县人)等。约1927年起,曾上台演出,名为“醉玉汉剧班”。服装、道具等都向其他专业戏班临时借用。1932年8月在城内宪伯第与“楚南汉剧班”赛演,剧目是《三气周瑜》《崔杼弑齐君》《山狗精吐珠》等。1948年8月,东城乡沈祖公生日,在南门头中山路又与“楚南”搭台赛演两天,那时只坐着清唱,不化装,无科。此外,也曾在城关及乡村单台演出,但不经常,动作系临时学习的,民间称为“子弟仔戏”。演员不以此谋生,纯为了娱乐而演出,演技不如外地专业汉剧高,但有的也颇细腻动人。
  解放前(1930年至1948年),名演员有丑角陈兴(教戏先生)、沈典文,红面陈金鲤(教戏先生),蓝衫(潮剧称乌衫)陈大婴(男扮女角),老生杨大坪(老演员,后兼教戏先生)。自演剧目较好的为《荆轲刺秦王》《空城计》《收柳精》。
  解放后,1951年在醉玉与三玉的演唱、伴奏原有人员的基础上,组织“新声业余汉剧团”,吸收青年参加,开始有女演员姚雪霞、姚雪娟等3人,由县文化馆辅导。团长沈尚武,教戏先生有杨大坪等。男女演员约35人,职员10余人,多系工商业者。较好的演员是小生吴少卿,乌面商炳湖、商炳福兄弟,老生沈光国。剧目除演古装剧《荆轲刺秦王》《空城计》《收柳精》《幸南天》(即谢瑶环)等外,还配合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编演现代剧,为党作宣传。
  1956年参加地区会演(在云霄县),演的剧目是《三娘教子》。1964年又至地区(在漳州市)会演现代剧。该剧团至1981年后,较少活动。
  醉玉曲馆教戏先生及一些老演员,从清末起先后到农村曲馆教曲,称为“玉派”,地点多在距城30里内,如含英、西坑、寮仔、菜园埔、山保雷等乡村。
  楚南也是如此。它们发展的有美营、上陈、龙眼坑、沈厝寨、溪南、埔上、上湖等乡村。个别发展远至距城五十华里的大布乡,称为“楚派”。
  城关方面学员中多数为城关人,少数是农村人。楚南的乌面陈松林,便是溪南乡人。
  醉玉于1966年以后停止活动,其乐器、道具、服装、箱笼等移交第一街政府专人保管。
  二、楚南创办于清末,传闻比醉玉组织迟些。馆主有何乃(玉墩头村人)、陈化子(民国初)、沈汉水(兼教戏)、许来发(约1930年至1949年)等。学员最多时达百余人。多系小商小贩,部分是小手工业者。至1948年后分成若干学习点,学员分向其住家近处的小班参加学习。一般情况与醉玉同。学习所选剧目有《三打王恩》《庵堂会》《斩王莽》《射戟》《烧茅庵》《斩子》《女斩》《高旺过关》等。1925年以后的教戏先生是沈汉水、谢春快、许阿木、许阿三、许火旺、谢鸿藻等人。
  1927年以后,曾上台演出,名为“楚南汉剧班”。起初,演出的服装、道具,系向东山县赛成堂业余汉剧班借用。其演出的地区比醉玉广泛,次数也较多。因曾任过该班的教戏先生之一的谢春快,系东山县人,1952年来诏安,1965年回去。在此期间内谢也曾到东山县赛成堂业余汉剧团(楚派)与漳浦县杜浔正阳业余汉剧团(楚派)轮回教过戏。这两班与楚南同一师承,彼此经常联系,互派员客串参加演出。1956年间曾参加地区会演,演出古装剧《采桑》,获得龙溪专区优秀奖。解放前名演员是老生许初学、蓝衫沈镇林、乌面陈松林、沈国宝、红面许火旺、小生许克亮、老丑许美成、许德成兄弟,老旦沈和尚。
  1949年临解放时馆主许来发病故。解放后的1951年,在楚南的原有演唱、伴奏人员的基础上组织了“第七街楚南业余汉剧团”,由街干部许福兴兼任团长,教戏先生谢春快、许耀煌(兼教武打)、许火旺、谢鸿藻。演员40人,职员20人,女演员有许华仙、郑锦珠、朱才妹、谢美妹、谢幼妹等12人。演出剧目有《百里奚》《严兰贞》《蓝继子》《揭阳案》《木兰从军》。武打戏有《开封府》《大名府》。从1956年起,在演职员、群众大力资助与街政府补助下,陆续添购新戏服、帽、道具8000余元。1957年至1974年间还演出现代剧《智取乳头山》《灵川潮》《抡伞》等剧目,还有演出自编的《孙悟空认输》。解放后主要的演员有老生许有庆,老丑许吉成,乌面许密显,小生许华仙(女),蓝衫谢幼妹、谢美妹,老旦朱才妹,花旦郑锦妹(均女角)。1958年广东省潮安汉剧团来诏安演出,邀请玉、楚观摩。观摩后,“楚南剧团”还派出男演员沈瑞生、女演员沈桂香等4人到该团学演《魏忠贤》《穆桂英》等剧,归来后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武打戏《剑武》。后来,演出不经常。
  汉剧团舞台设计与诏安潮剧不同之处:汉剧解放前是在台正中以大幅的深枣红布挂成凹形,文、武畔伴奏人员俱在布幕前凹处与观众直接见面;潮剧的武畔则在后台中部,后改在后台右角,均在簾幕后,观众看不见。文畔一向在台左角,纵形排列。伴奏人员台下观众只能看到一部分。解放后与潮剧同。戏服及化装方面两剧类似。唱腔、曲牌,音乐则不同。科,略有差别。
  诏安汉剧:民国初年在梅洲乡有一台专业汉剧班,班主吴源顺,班名“元春”。后移交其友接办,改名“如天彩”,又改称“荣天彩”(此班与下述荣天彩同名不同班),班主梅洲乡人,吴姓,名不详。解放前,已为云霄县人承接,除这一班外,全县无第二台专业班。不管玉派、楚派,其在农村的曲馆都不多。
  1932年至1934年,广东省大埔县汉剧专业班来诏安城关演出者有老三多、老福顺、荣天彩等班。通过观摩,对本县业余汉剧团演技有了提高。
  解放后,闽西汉剧团等也曾来本县演出。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耿昌
相关人物
沈炳林
相关人物
沈克武
相关人物
许富
相关人物
陈兴
相关人物
杨大坪
相关人物
沈祖公
相关人物
沈典文
相关人物
陈大婴
相关人物
姚雪霞
相关人物
姚雪娟
相关人物
沈尚武
相关人物
吴少卿
相关人物
陈松林
相关人物
王恩
相关人物
沈汉水
相关人物
许阿三
相关人物
许火旺
相关人物
谢鸿藻
相关人物
沈镇林
相关人物
沈国宝
相关人物
许克亮
相关人物
许美
相关人物
许德成
相关人物
许福兴
相关人物
许耀煌
相关人物
许华仙
相关人物
郑锦珠
相关人物
朱才妹
相关人物
谢美妹
相关人物
谢幼妹
相关人物
许有庆
相关人物
许吉成
相关人物
许密
相关人物
许华
相关人物
郑锦妹
相关人物
沈瑞生
相关人物
沈桂香
相关人物
魏忠贤
相关人物
吴源顺
相关人物
荣天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