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新剧团”的几个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09
颗粒名称: 解放前“新剧团”的几个有意义的活动
分类号: J825.6
页数: 2
页码: 302-303
摘要: 本文介绍了59年前,“新剧团”在国内革命形势高涨时期活跃,他们通过自编自演的剧目,揭露社会黑暗面,传播进步思想,深受群众欢迎。
关键词: 诏安县 新剧团 国内革命

内容

59年前,即1925年至1927年间,当时正是国共实行第一次合作,国内革命形势很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反对封建买办的声势,风起云涌,我县一批受进步思想影响的青年,文化工作者,也自发组织了一个文艺团体,叫“新剧团”。团长张咏沂,城关人。团员有二、三十人。该剧团成立后,搬演了许多新型话剧,也搜集了本地方真人真事,自编自演一些小戏、小演唱之类。对当时活跃社会风气,传播进步思想,揭露社会黑暗面,起过积极作用,受到群众的称赞与拥护。其中有二、三件事,至今记忆犹新,特为写出,以资编史者参考。
  1927年2月间(农历正月初八)“新剧团”在南门城内许氏大宗祠演出以揭露本县几个“捐棍”丑行苛捐杂税,打倒鱼肉人民的捐棍们的群众运动,使“新剧团”名声大震,深受群众爱戴。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当时,北洋军阀向群众多方敲的剧目,引起很大的轰动,并由此而酿出一场反对军阀剥削,大吸民脂民膏、苛捐杂税丛生。地方上,有几个专门与之勾结,承包收捐税,从中捞利的家伙,当时最有名的有陈、叶、吴三个“佬”。这三个“佬”只要上面有捐目下来,他们就争先恐后的拉拢着办事者,招待宴请,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种种佳肴美酒奉承唯恐不及,甚至还叫妓女陪席,抽鸦片,打麻雀,推牌九,极尽奴颜婢膝吹牛拍马的伎俩。为的是捐税包入手,可以从中牟利,大捞油水。此种丑态,被“新剧团”搬上舞台,演得维妙维肖,形象生动,群众拍手喝彩,大快人心。当夜,有个姓吴的捐棍的侄儿也在台下看戏,感觉台上形象酷肖其叔父,于是老羞成怒,竟向台上演员破口谩骂起来。这一来,激怒了台上演职员和台下观众,大家马上要抓他,进行追究。此人见势不妙,抱头鼠窜而去。戏台上下顿时一片纷乱,大家议论纷纷。“新剧团”领导和演员,当晚举行会议,大家决议向当时县长吴斌提出控诉。吴鉴于群情难抑,不得不派警察到吴家提人。但因消息走漏,吴“四湖佬”及其侄儿,早已逃之夭夭,后来不敢回家,就此到南洋去。其余几个捐棍,见形势不对,也都闻风躲避,不再露脸了。
  “新剧团”的斗争取得胜利,群情高涨,继续乘胜追击,把当时办捐税的主任叶舒抇揪出来游街示众。大家边走边高呼口号:“打倒捐棍叶舒抇!”“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减轻民众负担!”等等。一时声威大壮,群众莫不称快。叶舒抇在被游街后的第二天,也偷偷地逃出城关去了。
  到了1928年春,本县来了一位县长叫蔡文谟,此人系广东省潮阳人。腐化堕落的贪官。上任以后,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专拉一班地方绅士,嫖赌饮吹,腐败非常。又利用“乡亲”关系,拉一班本来是在诏安补“笺笏”的人,委以重任,敲剥百姓,弄得民怨沸腾,骂声不绝。就在这时,大街上贴出了讽骂蔡文谟的“诵仔”(一种讽刺的歌谣)。“蔡文谟,蔡文谟,做事糊涂。见钱亲,置人民于水火中而不顾,”还画了蔡文谟的象,把蔡的头画做一个铜钱脸。旁注“蔡文谟钱铜脸”的字。观者热闹,莫不拍手称快。当时有人说:“这是‘新剧团”的人搞的。”但蔡对群众的这些讽骂,无动于衷,继续乱干。到了这年的七月,“新剧团”毫无顾忌的把蔡文谟的劣迹,编成戏剧,搬到东门戏台演出,形象逼真,剧情生动,无情的揭露了这个封建官僚的丑恶嘴脸,大胆地把蔡文谟的丑恶行径,公诸大庭广众。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士培
责任者
张咏沂
相关人物
吴斌
相关人物
叶舒抇
相关人物
蔡文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