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屿祥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08
颗粒名称: 猎屿祥麟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
页码: 301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城东南方的猎洲屿上有座七层石塔,俗称祥麟塔,是诏安县的文笔和旅游景点。登上塔顶可俯瞰诏安湾和周边岛屿和村庄。
关键词: 诏安县 祥麟塔 猎洲屿

内容

在诏安县城东南方、诏安湾内港有1座猎洲屿,俗称猎洲山,因其山脉形如麒麟,故自昔谓之麒麟山。它与相去不远、状类三只狻猊的狮头屿,合称为“三狮戏麒麟”。猎洲山上有一座七层石塔,俗称“猎洲塔”。据《诏安县志》载:因兴工取石时,祥光闪烁,故名“祥麟塔”。它为诏安县二十四景之一,名曰“猎屿祥麟”。清代进士黄开泰《重登祥麟塔》诗云:
  短筇扶我上危巅,重蹑祥麟隔十年。
  疏密千家同扑地,玲珑一柱独撑天。
  数行征雁秋霞外,几叶归舟夕照边。
  浩荡乾坤望何极,山光水色足耽连。
  猎洲屿及蛤洲、沔洲、红洲、卧冈洲、陈洲、蛇洲等合为诏安湾的七个洲屿。祥麟塔兀然雄踞在猎洲山上,其高度与底部周长均八丈八尺,呈八角形,虚中玲珑,塔内有石级可登。“石塔襟双溪而连七屿,衔青山而吞碧海”,《县志》称其“石磴纡曲,振衣千仞,其外汪洋在望,内则面对南峰,文光辉映。一邑文运所关也”。
  清代嘉庆二年丁已(1797年)夏,邑中绅士于“明伦堂”聚议,倡建石塔于猎洲山,作为本邑文笔,禀请诏安知县鞠清美,经其应允,并乐捐俸银为倡,旋即得民间献资计三千余番镪,其乐施者之姓名在“明伦堂”树有碑记。建塔事宜由孝廉沈丹青、林梦椿,贡生叶观海、许时犹等共同主持,自嘉庆三年二月兴工,至四年六月告竣,历时一年四个月。石塔迄今已近二百年的历史,塔尖已经颓毁。
  登上石塔顶层四顾,诏安湾波光粼粼,帆影片片,〓〓屿、狮头屿(又名狮头山岛)等岛屿及悬钟城、卸石湾、宫口、腊洲、田厝、林厝、霞河、高坑等村庄尽收眼底。隔海遥观,洪洲、含英、仙塘、甲洲等乡村历历在目。远眺县邑,晴明时,城区依稀可见。从海上遐瞻祥麟塔,亭亭峭影,高耸于苍茫烟屿之中,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清嘉庆间岁贡谢声鹤有诗云:
  目断祥麟石塔边,渔庄蟹舍七洲连。
  红洲遥在蓼花岸,不识沔洲看紫烟。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钟麟
责任者
黄开泰
相关人物
沈丹青
相关人物
林梦椿
相关人物
叶观海
相关人物
谢声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