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城垣今昔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02
颗粒名称: 诏安城垣今昔谈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3
页码: 283-2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城垣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旧城基修整为环城公路,促进城市发展。环城濠沟的利用和改建为城市街道,繁荣了经济。
关键词: 诏安城垣 环城公路 经济发展

内容

诏安的城垣早在40多年前便拆毁无存了,但在许多人的脑子里,依然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
  旧城基修整为环城公路,是城内外的明显界线,环在路里的,现在依然称为“城内”,分称为东门内、西门内、南门内、北门内。路以外的,也习惯称为“城外”,分称为东关、西关、南关、北关。
  对城垣有真正印象的是五十岁以上的人,特别是那些家离城垣较近的。我对城垣也有较深的印象。我幼年时恰好在紧临南面城垣下的城南小学念书。城垣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是有诱惑力的,攀着石隙和长在石缝里的鸟屎榕枝干,带着冒险性,爬上城墙,翻过城垛,站在高高的城头上,是很惬意的。
  据《诏安县志》记载,诏安建城始于元代至正甲午年(1354年)石砌,围六四五丈,高一丈二尺,凿干濠,东临溪,西、南、北依山。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加以扩大,砌石,围一三六〇丈,高一丈六尺。嘉靖九年(1530年)置县后,先后在二十年(1541年),廿八年(1549年)皆重修,增高城垣三尺(全高一丈九尺)设垛子(作射箭用)九六二个,筑东、南、西、北四个月城(筑于城外用来屏蔽城门的半圆形小城),城楼(筑于城上,用以嘹望、观测城外情况)五座,虚台一座,窝铺(筑于城上可以睡眠的小房,供城防值班休息用)八座,浚濠深,广各二丈,四周半通海潮,四十二年(1568年)加筑外城,周围一千二百余丈,又筑西关城三百余丈。崇祯八年(1635年)拆濠舍(城外靠近濠沟的房屋)百余间,浚深濠,复通潮水。十年(1637年)再增城、浚濠。清朝顺治十三年(1659年)城毁于战事(指清初郑成功父子在诏安一带的军事活动)。城垣重建,周六八三丈,垛三六六,高二丈七尺、炮台四、窝铺八。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修。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军攻城,西北隅毁掉,后修复。十二年(1873年)全城修筑宽固,光绪廿八年(1902年)复清浚濠沟,东北隅因通潮水没有尽修。三十一年(1905年)增筑南门城楼,三十三年(1907年)增设四城门木板。
  诏安自建城以来,城区便是旧南诏地区(元代设南诏屯田万户府)。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守心,建县后,即成为全县的中心,治所设在城内西部(现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宋代所建的丹诏书院和适应科举的“县学’均设在城内,城内有十字街沟通东西南北四门,街上商店林立。
  诏安城垣存在时间有582年,历经4个朝代。城垣初次拆毁是在1936-1937年。当时仅拆掉上层的一部份,拆城时我国东三省已被日本帝国主义全都侵占。日帝侵略野心勃勃,至1937年7月7日发生芦沟桥事变,国民党反动政府下了一道全面拆毁城垣的命令,就连一些较大乡村的护村土堡,石堡围墙,也在所不免。全面拆毁城垣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光拆除四周城墙,四个城门因石砌十分坚固,而且都长着高大的榕树,树根盘错裹住石块,拆除难度大,并且又是城内外的交通枢纽,拖了好几年时间,才基本拆除(北门部份至解放后才完全拆掉)。在拆毁城垣几年间,四周乱石纵横,废土堆积,瓦砾遍地,环城交通中断,靠近城墙的人家,出入要绕过无数土石障碍,拆下来的城墙石条,部份用以铺路面,有些掉在濠沟里;有些被私人抬去,大部分则运去砌东溪堤(从北门塘进水口至南关仙公庙这一小段溪岸)。留下来均环城濠沟,成了名副其实的“藏污纳垢”的处所,长时间被抛弃死禽畜,繁殖蛆虫,积聚污水,暑天臭气四溢。拆除后的城基地,虽路面较宽,但各处高低不平,仅具个公路的雏形而已。
  旧城基真正修整为环城公路是解放以后。路面作了全面的平整,靠近濠沟一边砌平石堤,并在“胶棕脚”“南门头”和公园嘴口等处修砌跨越濠沟的石桥。“东门”“枪(音ceng)台角”等处的原有石桥也重新铺砌,以利城内外交通,濠沟也进行全面清浚疏导,多年淤积的沟泥成为支援农村的肥料,并严禁抛弃死禽畜,改善了环境卫生,改进城内外下水道的排污问题。
  五十年代后期,“城顶”(环城路的泛称)已逐步发展有临时性的买卖场所,六十年代初期,一些农贸集市也从分散的地点,逐步迁到“东门城顶”至“枪台角”一线,如杂粮、柴草、家禽、猪苗、蔬菜、水果等等。“枪台角”至“胶棕脚”则建了人民市场。这一段的濠沟改砌为一公尺多的暗沟,上面建了一排商店,留出旧城基为路面,靠原属城内一边,同样建了一排对称的店铺,环城公路到这里便成为一段齐整的街道。七十年代中期,很多住家靠近濠沟的陆续填平沟面,扩建房屋,一些全民或集体单位,也利用濠沟修建门市或简易仓库等等,环城濠沟的上面,出现了毗连的公私房屋。原来的濠沟被改砌为小阴沟,出水口的“杉桥仔头”和“许厝田”也是如此。这样,对扩大城区基地使用面积,繁荣经济是有利的。
  1983年,城建部门拟订了对环城公路与两旁建筑物的全面修整规划,已从西北面绕东南安装自来水地下管道,改砌排污沟,铺筑混凝土路面,改建两旁商店。通过规划整顿,诏安旧城垣遗址,不久将出现一条环行、宽阔、平坦、整洁、绿树成荫,商铺林立的新街道。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蒲复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