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1983年诏安城区小学设置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98
颗粒名称: 1907-1983年诏安城区小学设置概况
分类号: G639.28
页数: 4
页码: 270-27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诏安县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多所小学。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受到影响,但在胜利后重新整顿。解放后,政府接管了这些学校。
关键词: 诏安县 教育改革 抗日战争

内容

(一)
  清朝末年,废科举,办学堂,诏安开始学政改革。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知县厉嘉修利用丹诏书院旧址创办“官立丹诏丙等小学堂”,委任马近光(清、孝廉)为堂长,以本县几个姓氏的祖先捐献田产,每年所收稻谷近千担名日“膏火”作为办学经费。翌年,再于城内朱厝祠址创办“公立集益初等学堂”,由陈泽(清、秀才)任堂长,经费自筹,县按月补助。
  继起设立的有城关沈姓族绅创办的“私立振东初等小学堂”(校址北关世德堂)。城关许姓族绅也先后创办“私立龙山丙等小学堂”(校址城内许氏大宗祠)。“私立琢山初等小学堂”(校址北关许氏祖庙)和“私立明新初等小学堂”(校址城内明德堂)。私立的办学经费由该姓氏自筹。
  (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成立民国。1912年(民国元年),福建省军政府指令各县建立学校制度,我县便把“官立丹诏丙等小学堂”改称“诏安县丹诏小学校”。其他小学名称也都把“学堂”改为“学校”。
  这时期,全国普遍兴起办学热潮。我县公私立学校也象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创办。公立的有:“竞业小学”(校址县商会),“耀东小学”(校址东关永垂祠)。私立的有:松斋、望益、涤亚、毓奇、达材、灵源、耀藻、乐育、正谊、南雍、南藩、震南、薰南、崇道、三育、培英、启蒙、东华等十多所,还有培坤、毓英二所女校。这些私立学校,规模既小,学生数又不多,经费来源多数依靠学生缴交学费。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教育救国思潮日益兴起,群举办学,如火如荼,为我县新兴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1926年(民国15年)县府增设第三科管理教育事务。鉴于当时城关学校,不但为土豪劣绅所控制,而且少有人专心办学,师资也很缺乏,于是成立“教育改造委员会”,责令现有学校填表造册报县,举行统一考试,合乎设学校条件的才许立案,把私办的学校,撤的撤,并的并,进行整顿,又令各校改用序数命名。“县立丹诏小学”改为“第一区县立第一小学”(第一区即域关地区);前耀东小学并入竞业小学后的县立竞耀小学,称为“第一区县立第二小学”(校址设县商会);南关原有设立的震南、薰南、南藩三所小学合并(校址设在象山祠),称为“第一区县立第三小学”,北关原有设立的振东、培英、三育、启蒙等小学合并(校址设在世德祠),称为“第一区县立第四小学”;东门内原有设立的正谊、涤亚、望益、东华等小学合并(校址设在顺庆堂),称为“第一区县立第五小学”;南门内原有设立的达材、明新、毓奇、耀藻、乐育等小学合并(校址设在许厝祠),称为“第一区县立第六小学”;原有设立的“培坤女子小学”“毓英女子小学”撤销,命名为“县立平化女子小学”(校址设在文昌宫),三年后停办。私立学校整顿后只保留“松斋小学”,同时增设侨校“诏安公学”(校址设立于城内刘厝祠,后迁东门内继述堂),经费由集美学校拨给,我县城关地区的小学,经过这次的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结束了庞杂现象。
  翌年春,第一区的县立各小学校长制奉令改为委员制。1928年(民国17年)恢复校长制。校名又变更,第一小学改为“怀恩区县立丹诏小学”(怀恩区即城关地区);第二小学改为“怀恩区县立城东小学”;第三小学改为“怀恩区县立城南小学”(校址移南关沈氏祖祠后迁五常祠);第四小学改为“怀恩区县立城北小学”;第五小学改为为“怀恩区县立东垣小学”(校址移宪伯第世恩堂);第六小学改为“怀恩区县立南雍小学”(同年校址移沈公书院,不久与东垣小学合并,校址仍设在沈公书院),私立松斋小学停办。
  1931年(民国20年)8月,在西关再创办一所县立城西小学(校址西关胡厝祠),不久改为城北小学的分校,至1938年(民国27年)重新独立,恢复原校名。1939年(民国28年)县立城西小学和县立集英小学(原“诏安公学”1929年改为“公立丹集小学”,1932年改为“县立集英小学”)停办。县立丹诏小学改为“诏安县丹诏中心小学”。
  抗日战争期间,敌机经常侵入领空骚扰,轰炸、扫射,县城曾一度遭受日伪军侵占。城区学校,有的停课,有的改上疏散课(每天上午6时至8时,下午4时至6时上课),教师按照时间到郊区大树下,学生席地而坐,教师站着讲课。上课地点迁移无定,学校时办时停,直至1945年(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城区各小学再经整顿,重新定名,有:县立丹诏小学、中山镇东北区中心国民学校(原怀恩区县立城东小学),中山镇西南区中心国民学校(原怀恩区城南小学),中山镇北关国民学校(原怀恩区县立城北小学),中山镇明宪国民学校(该校创办于1943年秋,初名文德国民学校、校址设在南关文德祖祠,后迁明宪祖祠)。1947年秋增办华侨小学(校址北门内郭厝祠),不久停办,到1949年全城区存留的学校仅有5所,合计45个班级,教职员工约60多人,学生数约1400多人。解放后,全部接管,校名定为:丹诏小学、城东小学、城南小学、城北小学、明宪小学。以后逐年整顿。由于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采取包下来的政策,教职员工生活安定,教育事业朝气蓬勃,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勤奋学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三)
  解放初,县把郊区玉墩小学划入城关,改称“梅峰小学”。1955年秋,丹诏小学改为“诏安县丹诏实验小学”,1959年校舍搬到城内考棚(原诏安一中旧址)。1963年明宪小学改为“五一小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关行政区划改变,城区各小学的校名也随着改变。1968年县实验小学分两处设立:一处校址设在原县幼儿园即宪伯第,命名为“一街小学”;一处仍在考棚,命名为“三街小学”。其他学校也按校址所在地用街道命名。1972年再改用序数命名,一街小学改为“第一小学”(1974年校址搬到县人民体育场内新建的校舍),三街小学改为“第三小学”,原城北小学改为“第二小学”,原五一小学改为“第四小学”,原城南小学改为“第五小学”,原城东小学改为“第六小学”。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学校教育又更上一层楼。1977年第二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仍恢复文革前的原校名。第三小学改为“城内小学”,第一小学改为“诏安县实验小学”。
  解放30多年来,城关各小学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党和政府先后用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改建、扩建、新建了各校校舍,充实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促使学校迅速发展。
  现在全城区共有小学7所,比解放前增加2所。班级数:小学126班,附中11班,共137班,为解放初的3.1倍。学生数:小学7265人,附中388人,共7653人,为解放初的5.4倍。教职员工总数321人,为解放初的5.3倍。其中,县实验小学有20个班,在校学生有1184人,教职员工57人,一校的学生数、教职员工数差不多都相当于解放初城区5所小学的总和。
  诏安县实验小学,是所发展较快的新建校,经定为县、省的重点小学。由于领导重视。1979年基建投资32000多元。1981年以来,再拔给106000多元,华侨捐资12000元,现建有2层楼3座,还有一座4层楼尚在兴建中,共占地面积约6.66亩。校内设有小广播室1间,图书数千册,仪器教具数百件,还有联合攀登架、联合滑梯等现代化活动设备。校园树木成荫,绿草如茵,香花鲜艳,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几年来,该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自1977年以来,连续评为我县教育先进单位,1983年评为地区“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集体。
  纵观自1907年至1983年诏安城区小学设置概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衰落到兴盛演变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最重视教育。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延嗣
责任者
陈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