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诏安一中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97
颗粒名称: 解放后诏安一中概况
分类号: G639.28
页数: 3
页码: 267-26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一中是省内规模较大、配备较完善的省、地重点中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输送了大量人才,对国家“四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诏安一中 教学质量 教育设备

内容

诏安一中的前身是诏安初级中学。1949年12月,随着诏安的解放,诏安一中也获得了新生。当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工作,采取包下来的政策,让全体教职员工安心工作。在这一基础上,学校逐步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在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质量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学风,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诏安一中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学生勤学苦练、一丝不苟,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规摸也不断地扩大。刚解放时只办初中,仅有12个班,教师、职员40多人,学生400多人,1953年秋季增设高中,扩建为完全中学。自此以后,逐年增加班级,扩大招生,现在已是省内一所规模较大、配备较完善的省、地重点中学。目前高中十二个班639人,初中26个班1648人,教师128人,职工32人,全校师生合计2447人。学校发展速度之快,是许多人所意想不到的。
  在校舍建设方面,因原来旧址——考棚,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便于1956年,另辟新校址于城关西郊良峰山麓、澹园寺旁的一片山坡开阔地,总面积为150亩。从那时起,政府就逐年投资兴建,到1966年以前这10年间,先后建教室38间、理化实验楼1座;生物实验室1座;图书馆、电教楼1幢(1982年由爱国华侨捐建);办公楼1座;师生宿舍楼6座(包括平房3座)和师生膳厅各1间。此外还有厨房、储藏室、保管室、浴室和木工场等等。同时校里还开辟了一个有400米跑道的大型运动场,8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和3个羽毛球场,还有1个果园和学农基地。总建筑面积计15188平方米,投资6945万元。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所有建筑物又均座北朝南,布局合理,宽敞亮畅,加上绿树成荫,花草点缀其间,真是一处再好不过的优美校园。
  教学设备方面也得到不断充实。各科均能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添置各种仪器、模型和标本。只要是教学上的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就按计划拨给,不断充实更新。现有设备:物理仪器260种2720台件,化学仪器39种145台件,生物仪器、标本56种316台件。数学仪器、模型7种37台件,文、史、地、英语的挂图、教具、听音和电教设备计110台件。此外,图书馆近年来也新添图书近2万册,以上设备价值达15万元。现在,学校已有较好的设备,做到理科每2或4人能分组实验,文科上课时有必要的教具,这就大大地加强了直观教学,扩大了眼界,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智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诏安一中在十年动乱中,也和其他学校一样,深受“四人帮”的摧残和破坏。部分校舍被毁,门窗户扇残缺不全;图书仪器也散失殆尽,荡然无存,真是满目疮痍,目不忍睹。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更有了正确的办学方向,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又随着党的战略重点的转移,学校也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全面工作。新的变化,使老教师焕发了青春,年青老师看到了希望,学生也受到四化建设前景的鼓舞。总之,师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满怀信心,辛勤工作,努力学习,誓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短短的几年中,在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校里一方面开展校风、校纪、校容的整顿;一方面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不论在师生的精神面貌、环境的美化或高考、中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学校面貌的迅速改观,各项工作恢复之快,深受省、地、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区各兄弟学校的好评。
  34年来,诏安一中为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了九百多名合格新生,也为工农业生产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国家“四化”建设,对地方基层单位的管理和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初步调查统计,高中毕业生计24届约6千人,初中毕业生计32届约11000多人。升上大学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一医、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等,几乎全国各重点大学,都有我校考上的学生。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的科研机构,也多有曾在我校毕业的科技人员。据了解已有7人出国留学、考察或进行学术交流。从中央到省、地方,不论是党、政、军各部门,或是文化、教育、艺术、新闻出版各界,也都有我们的毕业生,分布在那里工作,有的已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他们工作在不同单位上,为祖国的“四化”,为振兴中华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芬芳的桃李,离不开辛勤园丁的浇灌,这一成果来自教师的一片丹心。有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因而诏安一中在1959年以后连续几年里,学生参加高校升学考试的成绩,名列全省前茅。《人民教育》曾刊登以《山窝飞出了金凤凰》为题的文章,加以赞扬。《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也分别报道这一办学成绩。一时名扬省内外,当时来校参观、检查工作的络绎不绝,师生深受激励。
  近年来,诏安一中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坚决贯彻“两全方针”,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开展日常课外活动,“打基础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各方面发现培养人才。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高二学生林瑶鸿,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作文比赛,其散文《茉莉花》获一等奖。去年参加地区举办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林瑶鸿、陈苹等5名学生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单位也荣获集体奖。1982年,高中学生游戊己、杨小雄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分别获福建赛区第10名和第25名。初三学生叶瑞松,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三等奖(龙溪地区仅二人获奖)。至于我省一年一度的中学生美术书法展览,学生沈寿文、陈小玫、沈一丹、许惠霖和陈雪坤,曾连续二年分别获一、二等奖。单位也连续二年保持集体奖的荣誉。1982年和1983年,参加省音乐比赛,也连续二年获三等奖。学生陈婉英的古筝独奏,获省个人一等奖。更可喜的是近二年来学校连续二次被评为省、地、县精神文明的先进单位,荣获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合署发给的奖状。最近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普教会议,李副厅长特地在大会上,表扬诏安一中在书法、音乐方面所获得的突出成绩。在体育方面,学生李喜权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烟台赛区比赛,110米跨栏获第一名。1981年,男女篮球队,参加全省重点中学在南安举行的篮球比赛,男篮获第二名,女篮名列第四。经过体育教师的辛勤工作,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达标率达66.58%,超过国家所规定的要求。今年地区教育局组织各兄弟学校,来校检查验收体育卫生,执行国家《二个暂行规定》的情况,经过深入实际,检查验收,评给275分的优良成绩(满分300分)。在教学质量方面,近三年来参加高考,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一年比一年有明显的提高。从各方面看来,可以说诏安一中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已迈出了较坚实的一步。
  “致力四化建设,知心千兆人民”。校中致知楼这一副对联,是对诏安一中良好校风和新时期应尽责任的写照。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我们坚信诏安一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奋斗下,一定能够肩负起为国家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也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历史所赋予的这一光荣使命。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志贤
责任者
林瑶鸿
相关人物
林瑶鸿
相关人物
游戊己
相关人物
杨小雄
相关人物
叶瑞松
相关人物
沈寿文
相关人物
陈小玫
相关人物
沈一丹
相关人物
许惠霖
相关人物
陈雪坤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诏安一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