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民俗辑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95
颗粒名称: 诏安民俗辑录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1
页码: 213-2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民俗在年节、婚、丧、喜庆等方面有许多活动和习俗,如除夕、春节、送神、敬玉皇、备办年货、贴春联、围炉、吃团圆饭等。
关键词: 诏安县 民俗 年节

内容

诏安地处福建最南端,背山面海,与广东省毗邻,距岭东主要城市汕头、潮州仅几十公里,民间彼此婚媾往来,关系密切,因此民俗既具有闽南泉、漳等地共同点,也融合着岭东的一些特色,由于民族古老,历史悠久,因而民情风俗有淳朴典雅、丰富多彩的一面,也夹杂着迷信、陈旧、粗野的成份。现就诏安民俗在年节、婚、丧、喜庆等方面,作一扼要辑录(对一些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的民俗活动,现已逐步废除的,少录或不录。)冀为当前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树新风、除陋俗有所借鉴,也供研究民俗学的同志作参改。
  第一部分 年节
  诏安民俗全年归纳为八个大节,称为“时年八节”即:春节(新正)、元宵(上元)、清明、端午(端阳日)、中元(七月半)、中秋、冬节(冬至)、除夕(年夜)。其次,七夕、重阳、半年牙(农历六月十六)。年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春夏之交的“麦熟”,秋冬时的“祈安”,算为中节。此外,一年当中还穿插一些小节,如每月农历初二、十六的“做牙”(牙祭);还有各种菩萨、神祗的寿诞等等。
  除夕·春节
  除夕 诏安民间称为“年夜”。农历十二月如果是小月,廿九日这天称为“廿九夜”;大月,则称为“三十夜”,从十二月十六以后,至除夕这一段时间。叫“年脚”或“年夜兜”。春节这个字眼是解放后才叫开的,从前称为“新正”、“初一早”。两个节日挤在一起,前者为上一年最后的一天,后者是新年的开始,包含着除旧迎新的意思,因此,民俗有许多活动环节,准备期与延续期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即包括年尾牙之后,元宵之前)。活动内容,既有清洁卫生、家人团聚、改善生活、互相祝贺、郊游、文娱等健康性活动,也夹杂不少的封建迷信陋习(如送神、迎神、祭天、敬鬼等)。
  清坉(tún) “清坉”就是清洁卫生。“坉”是“尘”字的谐音。这是全年每家每户一次最全面、最彻底的大扫除。“清坉”要选黄道吉日。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十六以后廿三之前,多数人以大寒日为“清坉”日。这天家家户户除把房梁屋瓦间的尘埃蛛丝等刷除干净外,还洗刷桌椅和其他家具;最后,擦洗楼板、地板,并安排时间洗被单、蚊帐及厨炊各种用具。
  送神、敬玉皇 农历廿三至廿四日是送神上天日。事先要给灶君神位、菩萨香炉插金花红绸,并把菩萨像洗干净,然后用“油粿煎”(一种用糯米浆或面粉烙成的煎饼)或花生、芝麻糖(明糖籽)、爆豆子等为祭品,送菩萨上天庭(初四至初五再搞一次迎神)。廿八或廿九日的夜晚“敬玉皇”(拜天公),要备办几种祭品。午夜要祭祖先,有的还要敬宅神。这些纯属迷信活动。解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些新型家庭已完全废除不搞了。
  备办年货 民间认为一年到头,在外能回来的要回来团聚,在家的辛苦一年,也该改善生活。农村鸡鸭、蔬菜是靠自养自种。城镇对这项开支也都事先作准备,家有亲属在南洋的,都提前寄来过节的费用。年货是普遍备办的。但在旧社会,由于剥削制度的存在,许多穷人过年是个难关,过年逼债,过不了“年关”的比比皆是。
  贴春联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贴春联,门框贴对联,门楣贴匾额,门扇贴门对,灶上贴“春”字,窗上贴“福”字,猪圈牛栏贴“六畜兴旺”,谷囤贴“五谷丰登”等等,屋内墙壁也贴各种年画,里里外外,一片洁净整齐。
  围炉、吃团圆饭 除夕这顿晚餐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家家户户都烹调佳肴,备上暖锅(火锅),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饭,有些人家还在饭桌下摆一个炭炉,炉外围一圈绑着红纸或红头绳的新竹箍,称做“围炉”,取全家团聚欢乐之意。
  年夜饭吃过,里里外外要收拾干净,备上一大碗米饭,称为“过年饭”,上面插一朵红纸花,称为“饭春花”表示粮食丰足。摆一颗大红柑,表示大吉。点一盏过年灯,表示守岁。备好明天大年初一素食用品(糖、面线、菠菜、芹菜,金针、木耳、豆腐等)。小孩子要给洗澡,早早上床睡觉,以便明天早早起床。最后,扫一次地板,添足过年灯的油。
  新正繁文多 初一早,小孩子一起床就打开大门放鞭炮,叫“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早餐吃甜寿面、素菜、干饭。这天有许多禁忌,如:不吃荤,不拿刀切东西,不喝米汤,不持扫帚,不弄针线……等等,早饭后,亲戚朋友互相贺年(俗称拜正)入门要高声说“新正如意”!对方要回答“大家,大家”(彼此都好的意思)。“拜正”要带二颗红柑,或一些糖果,对方把礼品收下,红柑要奉还(表示双方都吉利)。双方都有小孩的,要互赠“压岁钱”,亲朋较多的,初二、初三可以继续拜访。出嫁的女儿在初二或初三回娘家向父母“拜正”,去时要带炖熟的猪脚和年禚、红柑等礼品。这种拜正又称“下孝”。这些礼物可收一部份,但红柑一定要退还二颗。女儿回娘家“下孝”日期也有留到正月半的,但一般认为早比迟好,因此有:“有孝〓仔初二、三;无孝〓仔正月半”的民谚。
  正月初七,诏安民俗还有“吃七样菜”。选择七种蔬菜混合煮吃,农村有的还渗上一两种野菜,寓意“尝新”。
  新正的文娱活动青年人有的结伴郊游。农民有的到城镇玩耍,看热闹,有的组织器乐合奏,或戏曲演唱。城镇除演剧、奏乐外,还有舞狮、舞鸟(用竹篾做骨架,外面蒙上白布采纸、装饰成狮鸟形状,人套在里面,表演狮鸟的舞蹈),戴面具的滑稽表演(如公背婆等),抬艺棚(把某出戏的主要情节,用几个人扮成角色,坐在小木台上,让人抬着),燃火烛、焰火等等。
  这些文娱活动,特别是演唱、舞蹈、滑稽表演等,本来是分开在一年中的一些节日里或搞迷信的迎神赛会期间。解放后,文化部门有意识加以引导,已逐步形成春节期间的民间活动了。三十多年来,春节期间正当的文娱活动,已代替过去的恶俗(聚赌等)。
  灯谜、弈棋这些原属于知识阶层的活动,也由于解放以来文化、教育的普及、提高,这类活动目前也已成为大众文娱活动不可缺少的项目。
  元宵
  元宵也叫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个节日,诏安民俗有很多活动节目,主题是一个“灯”字。“灯”与“丁”谐音,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的人,生活是贫苦的,他们憧憬着美好生活,希望子孙繁衍,添丁进财,因而借物寓意,相习成风,如:蒸甜粿,游灯,观灯,演俺仔灯,摆灯花……等;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粉饰太平,利用封建伦理道德、迷信思想,提倡一些活动,如落庙、进香、求添丁、城隍庙观轮回果报挂图等。有些乡里的掌权者,为了少数人进财,定下惯例,如挂灯、吃灯桌等。
  蒸甜粿诏安元宵每家每户都蒸“甜粿”(家里上一年有人去世的不蒸或由亲朋馈赠)祭祖先。甜粿是用糯米磨成浆和红糖放在蒸笼里蒸熟的。还有一种是用萝卜与粳米浆混和蒸成的叫“萝卜粿”。(萝卜粿又称菜头粿,甜粿又称年糕),回娘家,走亲戚,多半带上馈赠或交换,表示彼此都吉利。
  观灯、演俺仔灯、荡秋千观灯,诏安又称“行元宵”。旧时,从正月十五至十七,到处挂红结彩,寺庙祠堂都陈列五盆灯花(用彩纸糊制),中为牡丹,两旁排列茶花、菊花各二盆。入夜,灯烛辉煌,歌声频传,时序又值春暖花开,男女老少,除留看家外,都出来游玩。诏安流传几句谚语:“行元宵,看热闹,人人看,人看人。”
  演俺仔灯县城有两处。一在西门内帝君庙大厅。一在妈祖宫前的戏台,场面较大,相当于一台戏,里面安装一个直径二米多的双层圆台,高约二米,上台是木板光滑圆盘,上置一尺左右的活动傀儡,扮成《三战吕布》《过关斩将》等场面。台下是机关装置,设专人负责拉绳索,绳索一拉台上傀儡便旋转走动,种种状态,惟妙惟肖。
  元宵节的前几天,孩子们糊了好几种形状的提灯,最常见的是老壳灯、马灯、蛤蟆灯、鲤鱼灯等。制法:以竹篾为骨,外面糊白纸,饰上花纹图案,里面设灯座,可以点烛,上面绑活动提把,可以提着幌动。孩子们提着穿街走巷游玩,晚上点上烛。
  荡秋千地点在西关中街空地。秋千棚柱用笔直杉木,高约5-6米,架用新砍柔韧的竹子绑扎。会荡的人利用惯性摆动,荡得超过屋顶,人近倒置,颇为惊险。
  灯谜是文雅的活动,元宵、中秋都有这项活动,连续举行二晚或三晚,主持人执一面小鼓,一经猜中便击鼓,并给奖品。
  落庙、观轮回挂图元宵夜,新媳妇要由年长妇女伴着到寺庙拜菩萨,叫“落庙”。观轮回图,是把一些画着十八层地狱、上刀山,下油锅等谎谬的轮回转生图片,挂在城隍庙里让人观看,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以此毒化人民的思想(现已废除)。
  挂灯、吃灯桌凡是上一年元宵后,今年元宵前结婚、生男孩都要挂灯。挂的方式:备一个一尺多见方木框,饰上花纸和二个泥塑彩人,挂在姓氏祠堂两边墙上,供桌设糕饼、果品、蜜饯、纸制灯花等,门外挂灯笼,连摆三天三夜,所需费用由挂灯户负担或由姓氏公款补贴。吃灯桌流行在部份乡村,特别是沿海地区。除上述挂灯外,生男孩的灯户,得宴请全族或全村男性成人,称为“吃灯桌”。吃灯桌的食物有酒、肉、各种糕饼,规定高额数量,有些灯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常因此负债累累,甚至在告贷无门的情况下,为了办弟弟的灯桌,父母流着眼泪把哥哥卖掉;诏安有“生阿细,卖阿大”的民谣,就是指这件事(挂灯、吃灯桌现已废除)。
  清明节
  清明节在诏安是追念先人,祭扫坟墓的节日。凡是家里有人去世末满周年的,用清明日为扫墓哭墓的日子。称为“做新清明”,但多数的人是用农历三月初三为节日,称为“古清明”。这是沿用古俗。古代三月初三叫“上已辰”,民间有到郊外“踏青”和“曲水流觞”的活动,诏安居民祖先多半是唐代开漳从中原移入的,千百年来还保持着一些古老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备上祭品,带上锄头,到祖先坟地祭扫,在坟头为先人添草皮,压白纸。有些人办了多样食品,邀请友好前往,称为“上墓”(做清明节与扫墓也有另择日子,不固定在初三这一天)。
  清明还有一项活动是吃“薄饼”(春饼)。薄饼主要用料是烙面皮(圆形,直径约七、八寸)鲜豆芽、韭白、瘦肉、对虾仁、炸豆腐、炸比目鱼干、香菇丝、鸡鸭肉丝、桔饼、山柑(蜜饯)、芝麻、花生末、白糖等(以上配料随需要取舍),这些食料都弄好后,适量用面皮包上,卷成棒锤状,再用辣甜酱封口,便可食用。还有一种叫“春卷”的食品,分甜、咸二种,甜的,面皮(约比碗口大些)包豆沙,咸的配料类似薄饼,卷后下到油锅炸成像拇指大的条状,吃时,咸的蘸辣甜酱,香酥可口,别有风味。这二种清明小食,有家庭自己制,或专门食摊制售。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在诏安全年主要民俗节中花钱是较少的,诏安有“富足廿九夜,勤俭五月节”的民谚。这天,家家户户门楣上要挂一束榕、柳、蒲、艾的枝叶,说是“辟邪”。有些人还喝点雄黄酒,或洒在屋角墙边,去秽除虫。有些人家还有包粽子。粽叶是一种阔大的竹叶,包着泡过的糯米用韧草缚紧煮熟。诏安民俗,对门亲一方上年有人去世,另一方包粽子馈赠,并固定在五月初一送去。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划龙船竞赛。在县城和一些近水乡村,从农历五月初一起开始打龙船鼓(旧时还有“龙船歌”),并进行练习划船。龙舟竞赛有二种形式:一种是竞赛,一种是追逐赛。竞赛有本村对邻村,或本村对本村。对邻村各挑强手,对本村则自由组合,参加竞赛主要是青年人,有经验的中年人负责指导、掌舵、打鼓。也有男女对赛(人数:男6女8或男8女10),竞赛程序是:先在溪中插上距离、航道标帜,二船摆齐,各就航道,做好准备,燃炮或吹哨为号,同时划动,先逆水上划,至标距顶点,两船交换航道,向下急划,先达终点(原先起点线)为胜。追逐赛都是本村对本村,赛的地点是海湾、湖、较大的池塘。赛的程序:先标明航道(环行),定下环数,拈阄决前后,开划追逐,后船在一定环数内追上前船为胜,追不上为负。龙舟竞赛时间多在端午这天,也有另外约定时间。
  中元节
  中元节,民间是飨鬼节,留传时间很长,本来固定日子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但诏安民俗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每天都有一、二个乡村定为中元日。碰到中元日,家家户户在门外摆上桌子,把米饭和糕、粿、牲醴等祭品摆在上面。从傍晚开始一直到午夜才化纸收场。过去有的还搭台糊制鬼王、大士像,有的还用一个竹架糊纸,下安陶砵点火,放到水上,叫做“放水灯”(超渡亡魂)。每年中元节,民间要花掉很多钱,实际上这是几千年来封建迷信在人们头脑上打下的烙印。
  中秋节
  中秋节是糕饼节、赏月节。诏安民间从农历八月上旬开始,糕饼店便日夜赶制各种糕饼。称为“月饼”或“中秋饼”的是一种圆形无馅的芝麻面饼。除饼店制卖的糕饼外,家家户户还自制多种多样的糕点。到了晚上,在天井或天台,摆出桌子,堆满糕饼、水果,焚香赏月。大人们为孩子们讲故事,有的邀上二、三知己,边品茗,边赏月,边谈心。喜欢乐曲的,也组合起来,丝竹管弦和声演奏,喜欢猜谜的,参加灯谜会。
  冬节
  冬节固定在冬至日。由于秋收已经结束,农村人家都是满囤粮食,农事也较闲,自养的禽畜也都肉满膘肥,因此诏安农村冬节是个大节,有的还跟祈安节合在一起,杀鸡鸭,宰猪,搓糯米圆子,蒸糕做粿,贴红联,敬祖先,祭田头土地公。牛、猪、羊较大的牲口头上也贴红纸,粘一个糯米圆子。门环上也得粘圆子。相传有一对逃荒的老夫妻,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幼女来到诏安,由于饥寒交迫,老妻体弱病故,老头在举目无亲、告贷无门的惨况下,只好把女儿卖给富家当婢女,收埋老妻,自己只身沿门托砵,暂延老命。女儿日夜记念老父,尤其逢年过节,更是惦挂父亲的温饱。这年冬节,家家搓圆子,吃圆子,女儿思念老父,团聚无望,想到如能让父亲吃上自己搓的圈子有多好呀!不禁心中一亮,何不就拣二个大点的米圆粘在大门的门环上,也许老父会看到带回去吃的……于是她借“让门神爷也过冬节”就这样做了,家主当然不知道丫头的用意,既是敬门神,倒也默许。后来家家过冬节也都跟着这样做。
  其他民俗节日
  除上面较为主要的民俗节日,便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九月初九的重阳,还有六月十六的“半年牙”,十二月十六的“年尾牙”和一些神祗的寿诞日。
  七夕,家家户户要焖糖饭,蒸芋头(槟榔芋)。家里有十岁以下的小孩要敬“床公妈”,敬的东西是糖饭、芋头、韭菜、龙眼、石榴(可用面捏的代替)。姑娘们在七夕还有“乞巧”的活动(意即请求七仙女赐给她们心灵手巧,是一种迷信活动)。在七夕晚上,祖母或母亲们倒是喜欢给孩子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们也最感兴趣。
  重阳节又称重九,本是登高节。诏安民间认为这天是全年吃补品最好的日子。家里养有鸡鸭都要杀上一、二只,和上当归、川芎、党参等滋补中药炖吃。小孩子把这天当为风筝节,大的,小的,各种式样的纸鸢满天飞翔;有的装上藤弓,发出悦耳的鸣声,红红绿绿,点缀了整个朗爽的秋空。
  麦熟节是农村冬麦春收后的庆丰节。主要活动是“吃麦熟”(也叫吃薄饼)。各村的日期不尽相同。
  农历六月十六的“半年牙”和十二月十六的“年尾牙”本来是店铺伙计、工匠班改善生活的节日,叫做“打牙祭”。后来发展为迷信活动,部份家庭作为敬鬼的日子。有些家里有人过南洋或在外地去世的,年尾牙这天,在门口摆上祭品,遥祭亲人灵魂。另外有一些所谓菩萨寿诞日,更属迷信活动,这些已逐渐被废除了。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每年洗佛节带来的《洗佛歌》(民歌)歌调优美动听,歌词内容广泛(描述男女爱情、劝善行孝、农桑生产等等),按十二个月顺序演唱。这些洗佛歌,加以整理,去掉封建迷信糟粕,不失为很好的民歌。
  第二部分 婚、丧、喜庆
  结婚
  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结婚在诏安大部分地区,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双方的生肖、出生日辰,由操这种职业的人,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方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人赘,就不用这一项)。过去,所谓“行聘”实际是送采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等,后来没有送聘金,改为衣料、金银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且议明数量,实际上是变相买卖。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进行准备嫁妆,在制新衣服当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土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婚后一般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拔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成字读音jiǎ)。姑娘出嫁距今四十多年前是坐轿,轿分二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封建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后来没有轿子了,有一段时间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称“指古妈”(负教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一枝叶齐全的榕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对抬嫁妆、拖青的人,诏安方言通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要热情招待,每人并送红纸包一个(红纸内包工资)。
  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桌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新娘桌”要设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满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戥,一个红竹筒。如果二人是同岁,则要二个红竹筒,二把红尺,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吃“新娘桌”时,村里的人(主要是青少年)可以挤在周围观看。
  晚上是闹洞房。闹洞房的花样很多,说话都是耍谑的。新人安息之前,还有2个节目:一是新郎新娘要搓“合房圆”(“合”读“鸽”),这是搓一种糯米磨浆的红团子,寓和合之意,一种是由新郎的弟侄辈(年纪约3-6岁)一人,登床翻滚,寓婚后早生孩子之意。第二天,新娘对长辈要“拜茶”(请长辈吃蜜枣,长辈要赠送礼品或现金等)。第三天新娘一早要下厨,饭后要回娘家“做三日客”(也有12天才回娘家的),去时要带饼、肉和糖果,在娘家不能过夜,傍晚要赶回来,路途遥远的也有改为“做满月客”,去时可住3-5天,回来时,新娘的小弟弟(或堂弟)要带一瓶花生油(用红纸封口)陪送姐姐到婆家,也有的是弟弟先捧油来接姐姐称巡油,婆家要宴请小舅子。捧油寓“添丁”的意思。女儿回去时,娘家要送一对童鸡,寓传宗按代。
  送礼与请客。结婚,男女双方的亲友,都要送礼。女方的亲友送礼称为“添妆”,礼物多半是布类或化妆品。男方亲友送礼称为“相贺”,礼物有布轴,轴面贴红纸贺词;也有送房中摆设、生活用品的。礼物一般都要凑成双数,表示“好事成双”。结婚双方对送礼的亲友,均应回送礼物或宴请喜筵。女方对亲友回送礼物主要是大饼(一种圆形的糖油烙面饼)。这种大饼由男方供应,男方供应不够,或补送,或由女方添制。大约每份8-12块,多半事前送亲友,也有事后送的(即先添妆后回礼或先送饼后添妆,二种做法都可以)。女方也有在出嫁当天宴请情谊特别密切的亲友。男方在结婚当晚要开筵席宴请亲友,一桌8人,座位分大位、客位、陪位,桌次分中桌、边桌、下桌,大位坐长辈,客位坐平辈,陪位坐晚辈。中桌大位是舅父、舅祖,其次是族内长辈。酒席开始后,新郎或偕同新娘要举行“谢宴礼”。(结婚许多繁节、现已逐渐简化或废除)。
  丧事
  在诏安,家里有人去世料理丧葬称为“做丧事”或称“做白事”,年未满50去世的叫“苦丧”,丧礼不怎么讲求,草草了事;若是年过50,并当上祖父母的,称为“好命公妈”不能草率从事,繁文琐节比结婚还多。俗语有“死人多故事”一句话。录要如下:
  通知亲戚筹措事宜 人一逝世,亲邻立即主动来帮忙料理丧事,重点先做几项:一是通知主要亲戚,如果死者是女性,最主要是娘家(俗称外家),一是火速备办收殓的衣服、用品、棺木等。定出“迎棺”“请水”、出殡时间,亲戚、朋友、族、邻闻讯,多数人要送些“纸仪”(赙仪)以帮助丧费。农村,也有从生产组织公积金拨出固定数额帮助丧费。在旧社会碰到丧费无着,无力收埋,就只好依靠“分香、线、烛”向社会伸手求援,请求大家解囊相助(分给香烛、红线,表示祝援助者好运气)。
  迎棺、请水 凡家人去世当天或隔天就得备办棺木收殓,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多半到寿材店买现成的。经济比较富裕的,多半购杉树或楠木,请工匠加工,然后定时间抬回棺木。吊丧的亲友,头上或手臂缠上白布跟在后面(缠手臂有分别:死者男性缠左,女性缠右)。死者亲眷要披麻戴孝在门外巷口哀号跪伏,叫“迎棺”,接着进行“请水”,由死者儿子(儿子先死由孙子代)披麻戴孝,袒露一肩,反穿上衣,手捧土砵,砵上放一小箕(俗叫招笠),到水边舀水和沙回到家里,为死者洗身用,叫“请水”。
  收殓、割阄(读音kou)、盖棺、安钉 收殓时死者应穿的衣裤有固定件数——上七下五。如系男性,要戴帽、穿鞋(均纸制);如系女性,不戴帽子,但裤的最上层穿一条黑色或蓝色的裙。棺内四周放石灰包,作防腐、杀菌、吸水用。收殓后,盖棺前要行告别仪式:用麻缕或白沙线,一端绑在死者手上,然后全部亲属执着线排列,由道士把线一节一节割断,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做完仪式盖棺,然后安钉。先由“孝子”捧木盘,上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安钉的人只行一个象征性仪式。执斧在钉头点一下,口唱“安钉,子孙兴盛!”然后由专业收殓的人钉牢固。对执行安钉仪式的长辈要请吃寿面(寓添寿之意)并送红布(寓吉利之意)。
  出殡、安葬、置灵、戴孝 死后通常三至五天出殡安葬(俗称出山);也有当天或七天才出殡的。出殡时行祭奠仪式,在门外路口设一奠桌,摆酒、鸡、肉、鱼、面粿等祭品,棺木抬出来摆在条凳上,头部朝奠桌,脚部朝去路。奠毕,抬起棺木,推倒凳子,抬往墓地埋葬。山场安葬一般当天要完毕。葬后,家里设置灵堂,称为“置灵”,早晚哀号,称为“哭灵”。至第七天称为“起服”又称“头七”。“头七”这天既要到葬处哭墓(俗称巡墓),又要在家中举行祭奠。从前每七天要祭奠一次,至四十九天一共要七次,到期才算丧事完毕,称为“完事”(现已简化为在第七天进行
  二次,第一次为头祭第二次代表二至七祭,便算“完事”)。这时除死者儿子、媳妇外,其余亲属可以“脱孝”,其仪式是:把白头巾在烧冥纸的火上转一转,然后放入水中漫洗,男的一律理发。儿、媳则改为在衣袖上或口袋上缝一块麻布或黑布,表示继续戴孝,门口则分别死者男青、女黄贴上丧联,一直至周年。周年要做一次周年祭。本来死者儿、媳要服丧三年,现亦已简化为周年祭后马上再做一次三年祭,便表示服丧期满,改贴红纸联。服丧期间,死者儿孙在七天内可以结婚,过后一律停止,要等到做过满丧仪式后才能婚嫁。
  丧葬中的繁文细节,迎棺、请水、割阄、安钉……等封建迷信陋习,正渐步简化废除。
  喜庆
  包括老人做寿诞、小孩做弥月(或四周月)、建房落成等。
  做寿诞民俗又称“做生日”,属于敬老的一种活动。诏安民间认为满五十岁的人,才算够上做寿诞的年龄。够上年龄的,男女同等,不分轻重。民俗还认为五十一岁、六十一岁、七十一岁、八十一岁……的寿诞要比常年隆重一些,逢到上列年龄的寿诞称为“做大寿”(俗称大生日)。
  寿诞日,女儿、女婿,孙女、孙婿都要来祝寿。祝寿要带一些礼品,如寿面、寿龟、寿桃(面制的)、鸡蛋、猪肉、酒、糕饼、花生;或另加鸡、鹅、鸭、鱼等等,数量没有限定。这些礼品都要双数(表示“好事成双”)。如值柑桔成熟季节,还得加上红柑,礼品一律要贴红纸或染上红色,表示吉庆(俗语“见红大吉”)。过去书香门第还要送寿联,有的还举行祝寿仪式:置香案,堂中挂寿星图,两边贴寿联,老人中坐(老夫妻白首齐眉的同坐)接受儿孙辈祝寿。这天,备办菜肴,儿孙欢聚一堂,喝庆贺酒。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也有办庆寿筵宴请亲友的。老人第一次开始做寿诞,年年都要做,儿孙辈或戚友第一次送寿礼,年年都要送,不能间断。
  小孩子做生日,大人煮些面线、鸡蛋让孩子吃,一面表明这天是孩子的出生日,家里人不要忘记;另方面寓祝孩子无灾无难、快快成长之意。
  做弥月孩子出生满一周月称为“弥月”或“满月”,这天家里要焖糖饭,农村焖糖饭,有的要用糯米二、三百斤,少的也要几十斤,遍送族、邻、亲朋。对方收下糖饭后,用原碗盛一碗饭米送还,表示共喜。对比较密切交往的亲友,视经济条件,或备办几样菜,或专办筵席请喝喜酒,亲友到时要看看小孩,说些吉利话,孩子的外祖母要备一套衣帽称为“头彩物件”赠送(俗称“送庚”)。这套东西包括:红夹袄、帽子、裙围、红肚兜、揹巾,也有增加棉披、内衣裤、鞋子等等用品。外婆家里的人参加吃喜酒,有的并送去较多的糖饭,由外婆家转送亲邻。
  孩子四周月,再搞一次添喜。这次把糖饭改为糯米磨制的“大粒圆”(一种象糍粑样四方形的大块团,按照满月一样送亲友,宴客也更加排场,要花很多钱,这些都是富裕人家讲阔气搞的,外婆“送庚”从来只送一次,不送二次(或弥月,或四周月送)。
  房屋落成
  民间建房落成要搞一次庆祝。庆祝要放鞭炮,贴红联,宴请工匠、帮工亲朋,并邀请友好伴宴。
  录后语
  以上所辑资料,着重于我县目前尚流行的民俗,或过去流行,现在只残留部份的;或已不流行,已改变,但与现存的民俗有连带关系的。我县系唐代开漳时中原汉族移到这里定居,其后又有汉族客家迁入,因而在全县范围内的民俗并非统一,辑录的资料,取普遍流行,或大部份共通的。可能有一些资料漏录,候以后补充。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蒲复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