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成与《梅月诗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83
颗粒名称: 吴大成与《梅月诗卷》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174-1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大成是诏安县的梅月先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志士和能文能诗的学者。他曾与陈景肃等人在渐山筑庵讲学,后因秦桧被列为景肃的党羽而被罢黜回籍。大成与师友仍不忘国事,时刻关怀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关键词: 诏安县 吴大成 《梅月诗卷》

内容

吴大成,字子集,号梅子,又号梅月、谥宪,后人追尊为梅月先生,福建省诏安县(原属漳浦县辖)四都人,其先世居陵。大约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在宋孝宗乾道年间,大成以太学生授秀州司理参军,后历仕江浙,卒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寿越百岁。
  大成是一位能文能诗的学者,亦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志士。他与本邑儒士陈景肃(字和仲,登高宗绍兴间进士)、翁待举(字正德,一作至善,登徽宗政和间进士)、郑柔(字克刚,调高要县主簿,不就)、薛京(字宗汴,屏跻不仕)、杨耿(字国光,终身不仕)、杨士训(字尹叔,一作尹政,登宁宗庆元间进士)等,称为诏安渐山七贤。吴氏“生有淑质,志慕濂洛之道”(《梅月传》载)。“年十九,游太学。闻陈景肃师事高登(漳浦县九都人,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学者),学有渊源,往师之(《诏安县志·吴大成传》)。景肃出师后,便讲学于家乡的仙人峰(今云霄县辖)下。大成与颜耆仲、杨耿、薛京、郑柔、翁汝孙、杨士训、杨士谨等人闻陈氏是高登的高徒,就相率负笈拜景肃为师。
  高宗绍兴初,景肃因学行优异,被荐入朝。“尝同秦梓奉使燕、赵。梓归,表为祈请使,不拜”(《县志·陈景肃传》载)。由于朝廷不委其职,陈氏回到仙人峰,仍设帐授徒,继续讲学。因其地逼仄,故选择较为宽阔、距此20余里的渐山作为新的讲学处。吴氏与颜、杨、薛、郑、翁等窗友即相随陈氏卜居渐山之阳。
  绍兴二十年(1150年)。大成在渐山之西建别墅,广植梅树,称为梅洲,自号梅子。据《梅月吴先生遗事》载:“大成溯渐山之西港,有洲如月,峙于江浒,植梅成圃,卜居其上,日梅洲。一日,景肃先登小舟访之,叹想江溪奇胜,风景清丽,因为之赋。”赋中有句云:“潮声来而有助,山光翠而欲滴……泛小舟兮憩泉石,弄梅月兮玻璃碧。帆影开兮小舸回,石屏梯兮在顷刻。遗主人兮烟墨林,入岩洞兮风尘隔”(陈景肃《赠吴大成梅洲梅月赋》)。是年,陈氏开始在风光旖旎的渐山筑庵(书室)讲学,吴氏与诸师友在讲堂周围遍裁石榴,谓之“石榴洞”。《县志》称其“宋代人物多在(渐山)山麓筑室,读书于上,种石榴数百株,号石榴洞”。当时任漳州知事的朱熹还亲笔题写“石榴洞”的榜额和庵内正厅“读圣贤书”的木匾。陈氏《石榴洞赋》云:“渐山去仙人峰二十余里,卓然屹立于长江,双峰齐耸,并凌天云,而咸淡之水,萦纡出入,被其捍注,汇而为港:向西曰梅港,吴大成之小洲也,东日竹港。绍兴庚午,予始庵其麓,辞其田以资讲业。旋南六、七里,巨石相向,茂树交荫,水泻云飞。遥望南海诸峰,神观高耸,襟量宏大。诸友郑柔、薛京、杨耿、吴大成亭其中以游憩,多植石榴,高下纠结,四周绿垂,洞泉喷薄。穿其内,廓然有容,可以筵几,外则苍蔚妍灼,密不见人,乃名曰石榴洞。其地高百余丈,迥绝人寰。”大成与诸师友每有闲暇,则登临觞咏,飘然有沂雩气象。
  是年端午节后,大成参加了由陈景肃主持的石榴洞联吟盛会,与会者有陈氏的畏友翁待举(年事最高),吴氏的窗友颜、杨、薛、郑等人及景肃的长子陈肇(又名宗一,绍熙元年特奏名进士)、次子陈宰,八宾一主。“联八仙之吟,属一主之赋”。兮韵附事,以春夏秋冬为之制,风花雪月为之度”(《石榴洞赋》载)。在联吟会上,大成与师友恣情歌颂石榴美艳的风姿与高尚的品格。并以拟人化手法,高度褒扬石榴具有“肃霜冻肌吐益奇兮”“有艳有节松篁避兮”的清操劲节。诸咏叹由陈氏裒集成《石榴洞赋》,并勒刻碑上,嵌镶在庵墙中。
  绍兴二十一年,陈氏登进士,任仙游县令。大成以文行与薛京、郑柔、杨耿等人分别考入太学肄业。在学期间,曾被朝廷差遣任事,他不投时好,不阿权责;正气凛然。《县志·吴大成传》载:“肃以草诰,召旧相张浚判建康,大成奉旨,回白浚志精忠。桧以浚老病废事,诰太学,大成复会同列,议如前,桧大怒。”时,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极端腐朽,大奸臣、卖国贼秦桧窃弄权柄,推行卖国投降政策,排斥主战派,坑害忠良,朝纲混乱,国运日衰,天下骚然。而金兵则乘势大举南侵,宋军节节溃退。对此,大成义愤填膺,与同舍生抗疏,痛斥投降派的卖国罪行,表现了凛然的民族气节。因此,为秦桧所嫉忌,被列为景肃的党羽而伺机报复。
  景肃在湖州知事的任上被秦桧罢黜还乡后,“大成与杨、薛诸友亦乞归省,桧衔为景肃党,寻有旨,许会同回籍”(《梅月吴先生遗事》)。于是,吴氏与陈及薛、郑等再度隐居石榴洞,潜心讲读理学,辨订经籍。大成与师友“兴来拍案共吟,煮醪同酌;闲去江潭垂钓,林树挥斥。悦桑麻之逸兴,乐泉石之幽情”(清道光间进士黄开泰《访渐山谒梅月先生墓》诗序)。
  大成虽身处江湖,却心存社稷,他同师友时刻关怀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冀望有朝一日能被朝廷起用,从而施展其才略。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冬,国之大秦桧病亡,翌年,景肃回朝任知制诰。大成与郑柔亦重回太学肄业,薛、杨仍留居渐山。吴氏与师友仍不时返石榴洞,聚首治学。
  吴氏在乾道间任秀州司理参军,廉洁奉公,暇则与友好斟酒赏花,高吟联咏,吴氏与颜耆仲之《秀州梅月七言联句》中云:“秀州迎冬霜夜零(颜氏),寒官无裘感候惊(吴氏)。竖门报道司理廨(颜氏),大梅花发千枝横(吴氏)。”从以上的诗句中即可窥见其清寒官况。大成后来历仕江浙,且曾奉檄湖湘。景肃临别赠诗“料应动太史,德星聚南东。”吴氏每遇名都胜景,即登临题咏,故佳什甚富,积诗千首,题日《梅月诗卷》。他因始终坚持民族气节,力主抗战,抨击秦奸余党、继任丞相汤思退的卖国投降罪行,受到“言侵时宰”之咎而“落等归”乡,栖隐于石榴洞。“自是乔居小洲,课子读书,率僮耕钓,怡怡如也”(《梅月吴先生遗事》)。
  乾道中,吴氏等七贤之挚友,主战派人物、丞相陈俊卿(莆田人)、梁克家(晋江人)、学者林择之(福州人)同访渐山,于石榴洞和梅洲与陈、吴、薛、郑等联吟聚乐。一时名贤咸集,使渐岳增辉,其风流韵事千古传为佳话。宁宗嘉定中,漳州知事方来、漳浦县令张大卞、郡友赵师缙、赵安卿等联袂“诣吴氏梅月小洲,见其梅竹森翠,蔬果行列,门庭修整,长幼齐楚,各赠以诗”(《梅月吴先生遗事》)。
  理宗宝庆三年丁亥某日,大成召子孙面诫,不可以因乃父乃祖与琼州(翁待举)、石屏(陈景肃)诸公、师友不得于时而自阻,毋苟阿时窃禄,须待天下清平方可出仕。“……是夜,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寿逾期颐。子奋龙、应龙、兴龙、见龙、乘龙等遵其遗命,安葬于渐山西原。……友人杨士训为叙行状,……学者追尊为梅月先生。”(《梅月吴先生遗事》)。
  大成等七贤相继逝世后,当地人民慕其高风亮节,在讲堂(庵)旧址奉祀他们。三百多年后,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诏邑四都人杨江永(嘉靖间岁贡,听选监生,任石屏州知州)上书,经福建提督学政夏月川批准,将大成及陈、翁等正式列为乡贤奉祀。以石榴洞讲堂遗址为奉祀之祠庙,因所祀是7人,故后世谓之七贤,并称讲堂故址为“七贤榴洞”“七贤庵”或“七贤祠”。
  吴氏一生著作甚富,七贤中其遗诗最多。生前已有《梅月诗卷》《笔议》《语录》等专集问世。惜自南宋,越元代,迨至明代中叶,历时400年,其遗作多数已毁不堪。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仲春,由邑人、贡生叶瑜重新校编,删除蠹余不可句读者,订正为五卷,迄今又历400多年,洵可谓寿世文章矣!
  《梅月诗卷》分为三卷:卷一是《梅月百咏》(原为120首,已散佚30首,今存90首),卷二为《杂咏》145首(另附词一首),卷三是《联句》。卷首列有陈景肃及明代陈汶辉之序文。兹摘录几首诗作如下:
  咏岳飞
  江梅语我莫忘君,冒月驱车谒圣门。
  谁似梅仙靖国难,敢将月斧破胡尘。
  数年忠义环戈甲,百二山河入梦魂。
  迅扫燕云归二主,宸光不似去年春。
  咏宗泽
  正当变故不遗君,到此南朝有几门。
  六贼不清腾物议,双张未可许忠魂。
  堪怜宗社成圩陇,谁挽冠裳出土尘。
  独有过河三泣血,传知穷谷倍生春。
  忆李纲
  几逢梅月漫思君,曷日君回神武门。
  对月共看千里影,观梅应忆九重魂。
  江山如故人非旧,岁月蹉跎跻易尘。
  安得微躯身将相,长驱朔漠挽回春。
  悲屈原
  黄陵停掉忆湘君,惆帐江中悼楚魂。
  彼弄些词升乐府,由来梅月脱骚尘。
  错将隐义披忠悃,疑是英姿近圣门。
  千古灵均遗憾处,愁云空结几经春。
  隐居石榴洞七首(录一)
  板荡孤风又绝音,我公一本日星临。
  英雄万古中州气,流向胡疆托万金。
  梅洲八景(录一)
  渐岳晴岚
  岳立孤高势最雄,丛云複岫欲平嵩。
  我为振屐凌霄过,身在蓬莱第几宫。
  大成之诗作,无论生前身后,均赢得高度评价,遐迩赞誉。下面列举历代名贤之赞语:
  景肃在乾道七年(1171年)季秋之《题吴子集诗卷序》中云。“其拟汉晋者,孤标清丽如梅月之独横云霄;拟唐律者,和声抑扬如秋鹤之孤鸣风夜;拟骚词三、五、七言者,联玉锵锵,犹迴澜流雪于深山大泽中。奇态逸发,犹晴霞霁霭、雁鹜齐飞,声色并美,累观而咏,不穷其趣”。又道:“随寓爱梅,近逋仙也,朗吟狎月,近谪仙也,岂尘累所得而后之哉!”
  明代洪武间大理寺少卿陈汶辉于《梅月百咏序》中云:“花草绵绵盈壤土,乾坤筒筒与精魂。两言妙入,非周程发不出,直万殊一贯之义。”
  扬江永在《题梅月集后序》中称其诗“追陶、杜一时流辈咸推重之。”又赞其“于时固足以稽世运之衰。”
  颜耆仲云:“观吴诗令人胸次洒然”。
  (以上俱载《梅月吴先生遗事》)。
  陈宗一在《赠梅月》诗中云:“弄梅清思寒挥麈,对月酣歌自倒樽。”
  景肃之子陈良翰(乾道间为右正言)于《寄梅月》诗中云:“心于富贵如春梦,道乐鸢鱼厌世纷”。
  宗一次子陈植(理宗淳佑间进士)在《鞔梅月》诗中道:“海上有洲擎月魄,诗中无景不梅躯。”
  耆仲之季子、宋通政郎颜铢在《悼梅月》诗中云:“榴洞石崖纷墨跻,雪梅霜月破诗玄。”
  宋进士罗荐可在《同悼梅月》诗中云:“一生弄月咏梅花,奉檄南行御赐茶。啸月不忘金虏耻,种梅肯傍桧阴斜。
  景肃之五世孙陈和卿(元代贡士,南安县令)《题梅月墓》诗云:“八闽耆叟四朝臣,太学青衫古貌新。漳水泛舟游月夜,秀州踏雪咏梅晨。名峰陟遍知天近,寰宇周流觉道真。惆怅坟前猿鹤语,始知公已化真人。
  陈宜《过梅月墓》诗句:“石榴结洞路荒迷,千载令人诗思凄。”
  黄开泰《访渐山谒梅月先生墓》诗句:载酒江湖怀社稷”。
  清代光绪间孝廉马近光《奉酬黄夫子访渐山谒梅月先生墓》诗句:“诗情还似梅花淡,心跻应同月彩明。”
  吴大成谢世迄今已750多年了,虽代远年湮,星移物换,但其清操及佳篇却永远赢得人们的旌扬。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钟麟
责任者
吴大成
相关人物
陈景肃
相关人物
郑柔
相关人物
杨耿
相关人物
杨士训
相关人物
颜耆仲
相关人物
杨士谨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陈肇
相关人物
陈宰
相关人物
张浚
相关人物
白浚志
相关人物
秦桧
相关人物
黄开泰
相关人物
陈俊卿
相关人物
梁克家
相关人物
林择之
相关人物
张大卞
相关人物
赵师缙
相关人物
杨江永
相关人物
陈汶辉
相关人物
许忠魂
相关人物
周程
相关人物
陈宗
相关人物
陈良翰
相关人物
诗思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