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江考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76
颗粒名称: 仕江考略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
页码: 156-159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仕江村由五个村庄统称而来,其中平屿村除外。这个村庄历史上曾是一个海滩内港,人们称之为“下水片”。通过对遗物、旧址和地理名称等证据的考察,可以证明这个村庄很早以前是一个海滩内港。
关键词: 诏安县 地名考 仕江

内容

仕江、岸屿、埭美、溪墘园、平屿这五个村庄,除平屿村外,统称仕江村(仕渡),人们又称它为“下水片”。
  “下水片”名称的由来是:除了地势低洼而外,主要还是这一带村庄,很早以前是一个海滩内港。
  据先辈传说:明洪武(1368)年间,仕渡村还是一片内海。当时海水从宫口流经澳仔头,一直涌到这里。未建村之前,这里先有1间“土地庙’建立在海滩上。(封建时代,建此庙是专以止风、海煞)庙的面前,当时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狭而又长的石路,称为石路巷。
  清康熙、雍正(1662-1723)年间、广东的柘林、东界一带船民要到诏安县通商、大部分的船只都停泊在这庙前,从这石路起水。
  当时的海潮是从土地庙面前经过,绕岸屿、平屿,一直到港头村。
  据老一辈人说:当时在这海滩上除这间土地庙外,还有几户姓唐姓徐的人家,搭几间篷棚,经常在这里捕鱼。
  大约在明朝初期,姓沈的梅港祖(沈仁),专攻天文地理、看此海滩风景秀丽,宜于建乡,就决意在这里定居。并在南山麓的壕仔埔,建起一座凉亭,名曰:“济川亭”(此亭遗址尚存)。从这时起,海滩上逐步建起房屋,成为村庄。几户姓唐姓徐人家,陆续到别的地方居住。这个海滩经过多年创建,世世代代归于沈仁子孙居住。经过许多年代,人口不断繁殖,村庄逐步扩大,至明万历(1573-1616)年间,沈姓后裔就根据沈仁生前确定的地点,先后建起一座“仕渡大庙”和一间“振海寺”。
  仕渡村就是这样从沧海变成陆地的。
  从下面一些遗物、旧址和地理名称等等,都可证明仕渡村很早以前是一个海滩内港。
  (一)仕渡大庙和村内各庙寺的石刻对联及横匾
  1.仕渡大庙对联是“海不扬波黄者喜;地虽斥卤贤豪生。”(石刻金字,在大庙门前)中间横匾是“长祚玄江”;另一横匾是“仕渡槎僊”。
  2.振海寺门前的横匾是:“振海潮音”四个字。
  3.清道光年间重修的那一间石路巷土地庙对联是:“石路重修,好是千家真命脉;海港古迹,依然一座老公婆。”
  这些对联和横匾的字眼,都突出“海”和“潮”两个字。
  查仕渡大庙对联,相传说是明万历天启(1573-1616)年间,张瑞图(泉州人)避难到仕渡村,在沈灿家里时写赠的。此对联的意思是称赞仕渡村地临海滨,环境幽美,并嘉许这里人民的智慧。
  根据“振海寺”横匾所刻的“振海潮音”和土地庙的“石路重修,海港古迹”等都可证明这一带村庄原先就是海地。
  再查沈姓梅港族谱,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1736-1821)年间,这一带乡人的祖宗,大都是从事航海业,到宁波、上海,天津一带运载货物。最昌盛时期算是嘉庆、道光年代、全仕渡村就拥有数十艘的“大北船”经常来往于北方。当时到北方经商的人要返航时,大多数从上海、天津一带购买北方制造的“大龙缸”回家。现在这种“大龙缸”还存有三、四十个。这就可证明此地人民以前确曾航海到北方经商的。当时出海航行最大的船要算岸屿斗门头村沈一、沈严正经营的“国盛”号,有五支桅杆,载重达四、五百吨。由于这一带的人经营商业,经济十分富裕,陆续建起大房屋。这些房屋,墙基很坚固,墙壁全是“三合土”的。现在诏安人还有一句话:“有岸屿的富、没有岸屿的厝。”就是这个原因。
  再查仕渡旧俗,每年正月初二日,群众祈祷平安的1个圆盾(木制的)和祈祷的项目来看,也可证明这一带村庄、以前从事航海业的人居多。
  这间庙里,有2尊神像,用手托一船舶,名曰“水仙王。”传说此“水仙王”是专以保护航海船只平安。旧时每年正月初二日,群众用圆木盾祈祷平安的项目有3种:(1)保乡里,(2)海利,(3)年冬。项目中的“海利”,就证明当时村民向海谋生的是占主要部分。
  (二)从村庄位置、名称和出土壕石贝壳也可作证明
  根据地理形势,岸屿村和平屿村。当时是海滩中的一条沙线冲积起来的沙岸和横屿。地形像一条狭长的带子,一直延伸到港头村。岸屿村和仕渡村交界的出水处,有一个地方叫“桁仔头”,这里的水形成旋涡,是当时群众立桁捕鱼的地方。岸的上面还建有一间书斋,门匾写着“问潮”两字(旧址尚存),潮水经常涨到这里。
  平屿大队的屿仔顶村是当时海滩中的一个横屿,右边有一个西港埭,可以追溯这里以前是个内港。
  再从仕渡村出土的贝壳和壕仔埔出土的一大片蠔石证明:
  1958-1964年间,群众在村内开水井、挖厕所、清地基时,发现很多贝壳类,其中有约一尺多厚的贝壳层。在壕仔埔开荒挖沟渠时,还发现一片的蠔石。从这些事实都可证明这个村原先是一个海滩内港。
  回忆我幼年时代(1932-1942),仕渡大庙面前的水还很深,那时这里还有一个船只停泊处,每日来往船只很多,大部分船是一桅杆的,少数是溪船。西路一带和附近村庄的群众要到下河、宫口一带挑“土〓”买鱼,或者邻近村庄从南洋回祖国探亲的人们,都在这里搭船起落。每逢九月初三、十月初四海潮大涨之时,这里的水都是咸的。当时,这个村还有20多户人家专门以撑船为业,(解放后已纳入县航管站)10多户专门捕鱼为生。我还经常看见他们在这里放网(放能仔)捕鱼。捕到之鱼,除鲫鱼外,还有海里的尖头鱼。
  在“桁仔头”这个地方,桁木虽已消失不见,但在底下还留着几根腐蚀木柱。每逢潮水来临之际,有些群众还在此岸墩撒网捕鱼。
  记得当时岸屿村四家制“咸金枣”店的枣子货源,都是从海运到大庙面前溪起卸的。每当枣子运来之时,我们许多小孩子就不约而同地到溪边捞取丢下水里的枣子。
  当时,这个村尚有3户人家专搞“造船”。每当明月当空,天清气爽的夜晚,我们还经常偷放这3家“造船户”的船在溪里划游。有时还跟着大人们把船划到南山寺渡口看社戏。
  这时,仕渡村周围还是一片深水,人们要过南山耕田还需搭船,在洪洲载贝壳的运输船,经常把贝壳运到“平济桥”起卸。(当时这里有一间壳灰厂。)那时,仕渡大庙面前的溪还是风帆点点,每逢下大雨时,这一带村庄就一片汪洋成为泽乡。
  这个村的田地较少,只有在南山的部分坑田。周围大部分是埭田,其中有:大坂埭、东城埭、王会埭、和尚埭、后溪埭、西港埭、面前埭、林厝埭等,这些埭都自生鱼、虾、蟹,各埭都有斗门水闸装置。退潮时,人们可以把网安装在斗门捕鱼虾。埭田都是单季稻,栽种的稻谷、都是剑穗红粒的谷子。种子名曰“咸水稻”,能耐淹,耐咸性。
  由于山川不断改变,这些埭田,据云是清朝末年,劳动人民逐步把海滩围垦起来的,当时十种九失收。
  由于仕江村是由海变陆,所以这一带的村名有仕江、埭美、溪边、岸屿、平屿、港头等等。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这一带人民与天斗,与地斗,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才在这里建筑堤岸、疏浚西溪、引流出海、把埭田改为双季稻,目前亩产1000-1200斤左右。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江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