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72
颗粒名称: 诏安县概况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5
页码: 137-1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位于闽粤交界,是福建省最南部的县份,全境面积1247平方公里,辖1个镇、8个公社、5个农场和2个林场,辖245个大队(街道、作业区),3511个生产队。
关键词: 诏安县 人口数量 全境面积

内容

诏安县位于东经116°55’﹣117°22',北纬23°35’﹣24°10',地处闽粤交界,是福建省最南部的县份。东接本省云霄县,西邻广东省饶平县,南濒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东南与本省东山县隔海相望,西南邻广东省饶平县,北界本省平和县。全境面积1247平方公里,全县分成1个镇、8个公社、5个农场和2个林场,辖245个大队(街道、作业区),3511个生产队。有868个自然村。全县9万户,459000人(内农业人口41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南诏镇。
  根据出土文物判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唐朝以来,是畲、汉等民族杂处的地方。以后,畲族人民或者同化为汉族,或者迁徙到其他地区。到现在,这里的居民已全部是汉族了,就其南迁先后,分成河老、客家两种。河老讲汉语闽南话,约占总人口的75%,分布在平原、丘陵和沿海地带;客家讲汉语客家话,约占总人口的25%,分布在山区。此外,1978年7月安置越南难侨时,有壮、京、瑶等族四十一人,定居本县梅洲华侨农场。
  本县所辖地方,在唐朝垂拱间建立第一个基层政权——怀恩县南诏保以前,行政归属没有史籍记载。据分析,这里古时属于《禹贡》书中的扬州区域,《职方》书中的七闽地方。晋朝时属于绥安县。唐朝时,有南诏国使者经过这里,说“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从此这里被称为南诏。垂拱四年(688年),在泉州、潮州的中间增设漳州,下辖漳浦、怀恩二县,这里称怀恩县南诏保,并设立岭南行军总管的行台,以便不时巡逻。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撤销怀恩县建制,南诏保划归漳浦县管辖。宋朝时,漳浦县所属分为一坊三乡,南诏保划为安仁乡的海滨、遵化、修竹、思政等里,统称南诏场,由漳浦县西尉(驻云霄)统辖。后来在这里设立临水驿、沿边巡检寨,直接派官驻守。元朝时,这里设置南诏屯田万户府。明朝初年,改乡里为都,南诏地方列为第二、三、四、五等都,由先后设置在这里的南诏守御千户所和捕盗通判兼管。嘉靖九年(1530年),朝廷批准将漳浦县第二、三、四、五都(即南诏地方)析出,单独置县,取“南诏安靖”之义,定名诏安县。万历三年(1575年),南澳岛设立副总兵(后升总兵)驻防,岛上四澳分属广东省饶平县和诏安县管辖,诏安县管辖云、青二澳(共14个村)。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再割漳浦县六都之铜山岛归诏安县。嘉庆三年(1798年),害诏安县四都余甘岭以东26村归云霄厅管辖。民国初年,从诏安县析出五都、铜山两地设立东山县;析出南澳岛之云、青二澳,与饶平县属之深、隆二澳,合并为南澳县。解放后,1952年1月,害诏安县四都大嵼村归东山县。1956年10月,害平和县上洋村归诏安县。1957年8月,害诏安县四都的竹港、峰外等11村归云霄县。经过上述多次调整,才成为今天的诏安县辖区。
  诏安人民以不畏强暴、勇于斗争著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300年前——唐朝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以雷万兴、苗自成、陈谦为首的畲畲、汉农民队伍,就在这一带爆发了震撼唐王朝的联合起义。宋朝绍兴间,以陈景肃为首的渐山七贤,支持李纲、岳飞的抗金主张,与大奸臣、大卖国贼秦桧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景炎间,张达、陈格等人率领义勇抗元,后来壮烈牺牲于崖山。特别是宋末元初,以陈吊眼为首的畲汉农民起义军,坚持抗元斗争,声势浩大,震动了闽、粤等省的元人统治。明朝洪武间,大理寺少卿陈汶辉执法不阿,敢于“封还御旨”,誉满当时。天启四年(1624年),致仕知府沈鈇上福建巡抚南居益《经营澎湖六策书》,促使明廷驻兵澎湖,进一步从广东,福建沿海移民台湾,对开拓澎湖、台湾作出一定贡献。明末清初,以江警庸、黄调阳为首的二都农民军,参加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起义队伍,在这一带继续活动。到了清朝同治间,入诏安的太平军在本县农民沈宅等人的配合下,克复县城,杀死顽抗到底的清朝知县赵人成等人。清朝末年,诏安人民还参加了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黄冈丁未起义,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九月,又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在诏安的统治。从1928年开始,诏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武装游击队和革命根据地。领导全区革命斗争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中共闽南地委,都曾一度设在这里。革命的星星之火,延续了20多年,直到1949年12月12日解放全县。
  诏安县依山面海,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山峦重迭,中部和东、西两半部丘陵起伏,东南部海岸蜿蜒,中南部比较低洼。全县分成沿海、平原、丘陵、山区四种地带。山区面积约占全县一半。全县重要山峰:北部有八仙座山,海拔1025.9米;龙伞岽,海拔1151.6米,为全县最高山峰。西北部有犁头岽,海拔1076米。中部屹立着点灯山,海拔894.5米。东部有乌山,绵延四、五十公里,最高峰西山岩1117米;九侯山,为闽南著名风景区;河港山,海拔575.5米。西南部有八仙山,海拔437.6米。中南部海拔只有50.3米的良峰山,为县城的制高点。东南沿海有渐山,海拔476米。南部有南山,海拔225.9米。主要河流有东、西二溪。东溪由北贯南,流经9个公社(农场),长达89多公里。西溪在县城西南,全长30公里,流经2个公社。东、西二溪汇聚于澳仔头,入内海宫口港。此外,县东部还有公子店溪、石飒溪、林墘溪和梅洲溪,流经部分乡村后,汇聚于港口渡入海。东南部海岸线长达90多公里,蜿蜒曲折,构成诏安湾,是优良的避风港。明朝时称为梅岭港,是漳州府主要外贸港口,洋泊经常往来。湾内的铁湖港,为著名军事要地,于清朝乾隆、嘉庆间曾被列入朝廷试士考题。
  本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北回归线,地形优异,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季温暖,具有海洋性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21.2℃,月平均最高温度27.7℃(七月份),月平均最低温度13.1℃(一月份),无霜期长达36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471毫米。
  解放以来,本县搞了许多中小型水利建设,有效灌溉面积达285900亩,其中容积1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小水库达36个(100万立方米以上的10个)。水利建设成绩最突出的有如下几项:一是1956年拦海筑坝建成的港口人工湖,蓄水1000万立方米,灌溉和围垦农田各1万多亩,可养殖面积3000亩。二是1958年在东溪上游截流建成的三姑嫂渠道,全长102公里,灌溉面积达103000亩。三是1962年建成的东西溪防洪工程,变中下游严重水患为水利,受益面积6万亩。四是1972年6月建成的亚湖水库,集雨面积3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337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6000亩。加上购置排灌机械、柴油机等979台,总马力达8000多匹;等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利益。
  农业生产为本县经济的主要部分,农业总产值95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3.4%。耕地面积292000亩(其中水田173000亩。农地119000亩)。水稻、甘蔗、花生、地瓜等项是主要农产品。稻谷年总产量达2亿1590万斤。花生年总产量达1900万斤。地瓜年总产量达4200多万斤。本县平原、丘陵地带辽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甘蔗含糖率高(达15-16%),产量高(最高亩产3万斤,单株重达26.1斤),是种植甘蔗的优选地区。现在插种面积23800亩,总产2亿零200万斤,还有待于进一步大力发展。
  山林面积约109万亩,已造林种果81万亩,主要种植杉、松等用材林,和果树、茶叶、橡胶。果树品类繁多,以荔枝、柑桔、柿子、凤梨为主要特产,荔枝种植面积19000亩,总产650万斤。大多数是优质荔,果大核细,味甜汁多,是鲜食和制罐头的佳品,远销港、澳等地。柑桔种植历史悠久,至今有几株闻名全国、有140年果龄的老柑桔树,生长旺盛。主要品种芦柑,味甜质佳,畅销国内外。现有种植面积3000多亩,产量30多万斤。柿子种植5千亩,总产约70万斤,制成的柿饼,畅销国内外。凤梨原来种植不多,现已扩大到12000多亩,年产81万斤。茶叶已种植28000亩,年产75万斤,是龙溪地区乌龙茶主要产地之一。特别是我县培植的八仙茶,是全国解放以来第一个乌龙茶新品种,而且是可与安溪铁观音比美的优质名茶。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得天独厚,本县是省内种植橡胶南药的最适宜地带。1958年开始在建设农场试种橡胶,现已在11个公社(农场)普遍种植,总面积达63000亩,年产干胶达67万斤,占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1970年,本县南药试验站开始引种、试种南方药材,现已引种25种、44个品系,75%已开花结果。如海南槟榔、印尼诃子、越南肉桂、印度马钱子等等的引种成功,引起中央、省、地区领导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重视,多次莅临考察参观。
  沿海渔业生产种类繁多,捕鱼类年产630多万斤,淡水养殖年产135万斤。此外,四都公社还办了盐场,年产食盐达390万斤。
  本县工业,30年来逐步发展,现已办起各种企业138个。除凤寮糖厂系中型工厂外,其余全部是小型企业。而且大部分属于轻工业、手工业。主要单位有电厂、农械厂、蜜饯厂、酒厂、油厂等。年总产值3461万元。蜜饯厂生产的冬瓜条、白雪条、蜜金枣、蜜青竹梅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该厂的传统产品咸金枣还畅销港、澳、南洋等地。
  县城南诏镇是闽南的著名文化城镇。除县儒学外,从宋朝绍定间设立的丹诏书院,兴办700多年,一直到解放后。因而文风炽盛,诗书画人才辈出。清朝道光、咸丰间,以谢琯樵、沈古松为代表的诏安画派,驰名中外,他们的作品陈列入北京故宫和日本东京博物院。直到今天,诏安人还有2人担任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人担任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在,全县有中学12所,小学231所,学生达76000多人。其中诏安第一中学是省重点中学,曾获得全国“高考红旗”。全县有文化馆、站9个,专业剧团1个,影剧院7个,广播站1个,电影放映队18个。有县医院1所,公社(农场、镇)卫生院14所,病床319张,医务人员504人。大队医疗站、广播网、业余剧团,遍布全县。地区皮肤病院也设在本县境内。
  交通运输以南诏镇为枢纽,四通八达。陆路方面:漳汕公路由东至西,贯穿本县;诏和公路由南到北,直达平和县;还有从县城到宫口、秀篆、金溪等地的境内公路,以及南抵沿海的铁湖港、北至乌山麓进水村的简易公路。各公社、大队之间还通行大车路。航运方面:内河航运从东溪中游到达诏安湾,与海运衔接;海运由宫口码头起运,可达东山、厦门、汕头等地。
  诏安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渐岳晴岚、钓屿临江、钟门巨浪、腊屿祥麟等二十四景。尤以有“南闽第一峰”之称的九侯山最负盛名。相传夏禹子孙九人入闽,没而为神,各主一山,故称九侯山。方圆十里,风光旖旎,称十八景。有唐建古刹、宋元石刻和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陈吊眼遗迹。此外,南诏镇的怀恩古井,是1300年前(唐朝垂拱间)置县时所开凿,至今清泉不竭,蔚为奇观。
  编者按:本文原载《诏安县地名录》。本刊转载时,由作者将文中引用的1979年统计数字,更改为1981年统计数字,并对历史叙述,作了个别修正。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继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