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谢琯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61
颗粒名称: 书画名家谢琯樵
其他题名: (1811-1864)
分类号: J209.2
页数: 6
页码: 85-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谢琯樵是福建诏安的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画坛的巨擘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山水、花鸟、兰竹等多种题材,被广泛收藏和欣赏。谢琯樵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厚,这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关键词: 诏安县 画家 谢琯樵

内容

一、从声誉名望看琯樵
  (一)福建省有数的名画家
  我省著名文学家兼画家林琴南(纾)说:
  “闽人不善为名,画笔为人所赏者,瓯香、新罗、瘿瓢、绵亭外,尚有苏六朋号石楼吟叟,汪志周号瘦石山人,谢颖苏者号懒樵,人物,山水、兰竹皆入能品。令执人而问之,竟无举其名者,则地之域人,亦可悲矣。”(《跋王砚田画卷》)
  (二)台湾书画界推崇的“开山祖”之一
  台湾著名学者、《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说:
  “晚近谈艺之士,輙宗吕西村、谢琯樵。……琯樵名颖苏,号懒云山人,诏安人。……壮年游台湾,历主巨室,居于海东精舍。……”(《雅堂文集》)
  《台湾通志稿》卷六《学艺志·艺术篇》开头,即介绍谢琯樵,把他列为第一个台湾艺术家。还说:“台人士至今多藏其墨迹,甚宝爱之。”
  (三)东京博物院和北京故宫所收历代名画的作者
  福州市文管会王铁藩:说:“他(指琯樵)的花鸟画,生前即已进入内府,日本东京博物院也藏有山水画。”(《福建画坛史话》)
  琯樵的侄孙谢又秋也指出:“其生平作品,若山水、花鸟、兰竹、写真以及行草诗词,留存台湾者殊多。甲午之役,日本占我台湾,其山水遂珍重于日人,评称小痴。至其花鸟,供奉故宫。”(《伯祖琯樵公传略》)
  二十年代,我县在北京读大学的学生,就曾亲眼在故宫文华殿观赏琯樵的几帧花鸟画。
  (四)诏安画派的巨擘
  王铁藩说:“清代道、咸时期,福建画坛形成了诏安画派。……从事者数十人,一脉相承,代有发展,影响波及全省(包括台湾)。所以诏安画派又有闽派之称。”(《福建画坛史话》)
  《诏安县志》说:“诏安画派之盛,实颖苏有以发挥光大之。”
  新加坡著名学者邱炜菱评谢琯樵说:“诏安虽多画家,同时若沈古松(瑶池)、许禹涯(钓龙)、吴织云(天章)、胡汉槎(倬章)、沈雪湖(祖文)举望尘不及,此外之摹稿填粉,全昧门径者,更无论已,今日谈诏派画,端推君为第一流。”(《五百石洞天挥麈》)
  (五)在东南亚久享盛誉的名画家
  王铁藩说:“他(指琯樵)的墨迹,不但在闽粤台等地视同珍宝,在东南亚各国也颇享盛誉。”(《福建画坛史话》)
  新加坡1980年3月18日的《星洲日报》说:“清代,福建诏安县出现不少优秀的画家,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广阔的题材,驰誉画坛,形成了一个画派,人称诏安画派。他们的作品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等中国东南地区,部分佳作还流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备受欢迎。谢琯樵便是这一画派中的巨擘。”(《谢琯樵和诏安画派》)
  (六)收入《闽人自号录》的我省历代名人
  《闽人自号录》(福州市文管会出版)“收录了我省历代政治、文学、艺术各方面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物约八百人”,其中就有“懒云山人,清诏安谢颖苏”一条。
  (七)《福建通志》立传的重要人物
  谢颖苏传列《福建通志》第四十四卷《福建艺术传》卷一。传中说他“善画山水兰竹,行草法元章,而每用秃笔。”等等。最后还婉惜“颖苏足不出闽疆,书面之妙,乃无知者。”
  二、从家世生平话琯樵
  (一)一门风雅的书香世家
  谢琯樵于清朝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年)出生于诏安县城北门外(今属东北街)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上原来居住漳州,清朝康熙间才迁入诏安。高祖谢捷科,字名卿。是硕兴糖坊的老板,人称“谢百万”。曾祖谢国栋,业商。到了祖父一辈,家境渐趋没落。谢琯樵的祖父谢廷烘,业儒读书,早亡。叔祖父廷爚,字跻山,是著名书法家,《诏安县志》说他的“草书笔气融贯,卓然自成一家。”
  谢琯樵的父亲谢声鹤,字梅宾,号雪谿,嘉庆岁贡生,历任仙游、清流县训导,工诗。《诏安县志》称其“不高守渔洋门户,有声骚坛。”著《雪谿诗钞》问世。在清流县儒学时,开辟竹园,“铺沙点石,读书其下。经年添笋数百,苍翠成荫,因结竹林诗社,日与门士哦吟园中”(谢琯樵《谈画偶录》)。广东省连平人、直隶总督颜检的儿子颜伯焘闻谢声鹤诗名,特地负笈清流县向他求教。谢声鹤兼善经学古文辞,著《词林荟萃》《礼经汇解》《古文类选》等书。亦能工笔花鸟,是谢琯樵画艺的家学渊源。
  谢琯樵姐弟共四人。姐浣湘,字芸史,是著名女诗人,著《咏雪斋诗录》传世,因不满包办婚姻,长期居住娘家,靠垂簾课读,收取学费过生活,教书生涯长达三十多年,学生来自本地和邻省邻县,后来考进秀才以上的达数十人,是诏安县第一个女教师。
  谢琯樵的长兄谢维崧为县学秀才,也能诗,前人称他“能读父书,蜚声黉序”(沈钦文《雪谿诗钞序》)。
  谢琯樵的高祖留下一所建筑在风景如画的东溪西岸的别墅——笋庄,也为琯樵一家的文艺生涯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笋庄清雅绝俗,是县里有名胜地,与主人的雍容儒雅,相得益彰。清末本县诗人林友石(东关人,秀才)在《和朱古渔秋日东溪晚眺元韵兼吊笋庄》诗第二首“谢家池馆傍清溪”句后注云:
  “笋庄一面临溪,占邑中山水之胜,先辈谢声鹤学博与其子琯樵所筑。先生一家子女均以诗名。声鹤著有《雪谿诗钞》,女谢浣湘著《咏雪斋诗钞》,皆出版行世。琯樵兼以书画名,至今零缣寸绢,犹重兼金,一门风雅,诚旷世所稀也”(《逸园诗草》)。
  谢琯樵的文章中(载《谈画偶录》)也曾多次提到笋庄:
  “余故居雪溪草堂(即笋庄),蕉松绕屋,浓翠铺庭,……每长夏炎熇,清凉适体。”
  “故园北溪之涘,绕屋旧栽翠竹,茅斋数椽,颜曰笋庄。别来五六载,新梢添绿,可垂荫半亩矣。……”
  “比日屏居家园,所居笋庄,窗櫺,栏槛,几案,床榻,皆以湘妃竹为之,极幽雅可人。而窗外修竹成阴,更觉□□有致,当以潇湘馆颜吾居也。……”
  谢琯樵的姐姐谢芸史在《寄弟琯樵移居笋庄》诗中,这样描写笋庄:
  幽居四面尽修篁,真合嘉名署笋庄。
  为问小窗秋雨夜,梦魂曾否到潇湘?
  芭蕉分植遍洲前,卷慢闲看尽绿天。
  夜夜惊闻溪上雨,推窗只见月娟娟!
  奇峰相映水相环,饱玩烟波几席间。
  试把新笺描一幅,著人细看小溪山。
  谢琯樵,行二,名颖苏。早年别字采山,二十几岁改字管樵,大约35岁左右,因为“人有误其姓管者,乃改管为琯”(《诏安县志》),别署懒云山人、懒樵、北溪渔隐等,而以琯樵行世。
  谢琯樵出身于叔侄、父子、姐弟分别以诗书画著名,时人有“一门风雅”之誉的书香世家,加上经济条件优越,居住环境优美,他自己又肯勤学苦练,因而达到“生性灵敏,天机颖悟,九岁能画,十岁能诗,乡人咸以神童目之。”(谢又秋《伯祖琯樵公传略》)的早慧地步。
  (二)绝意仕进,埋首丹青
  本县清末举人张绳武所撰《谢颖苏传》说:“先生为人慷慨有大节,尝语人曰:‘大丈夫生逢乱世,宜立功疆场,何必侷促书生,博领青衫耶?少有俊才,九岁能画,能诗,能琴,尤工书法。既而放浪江湖、穷溯□□。所见山奔海立,沙起涛涌,雨鸣树偃,与夫幽谷、大都、人物、鱼龙、鸟兽怪愕之状,皆呈诸画。”
  谢琯樵对于家乡前辈书画名家的优良传统,如明末沈起津、黄道周、蔡润石等人的书画,清初康瑞、刘国玺的画艺,早已耳濡目染,薰陶在心了。后来,又向受北派影响擅长院体花鸟的沈锦洲求教,学习周密不苟、秀劲工致的宋院画法,打下了严实的基本功。与此同时,还虚心学习来诏安的外地画人的一技之长,包括方琴的兰竹,郑崇礼的水墨画,以及潮州艺人益伶的壁画等等,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因而画艺大进。
  民间传说,谢琯樵名传京师,受皇家宣召晋京作画。谢琯樵用甘蔗块和家乡的草鞋醮墨水,掷到挂在壁上的画绫,经过用笔稍加修饰,竟成了轰动一时的《百鸟归巢图》。
  从此,谢琯樵更加名播遐迩了。邻邑漳浦县故宰相蔡新的六公子闻琯樵名,遂以长女蔡素心小姐妻之。
  (三)纵游四方,所见既广,各体兼通
  道光二十年(1840年),谢琯樵父亲谢声鹤的诗弟子颜伯焘来福州任闽浙总督,闻琯樵声誉,征聘他到总督衙幕府。从此,谢琯樵长期寓居福州,辗转于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福建巡抚三大衙门间,过着幕僚生涯,宦海沉浮达二十多年。
  新的环境使谢琯樵有可能利用公干,往来京、津、苏、杭和省内的台湾、厦门等地,接触更多的大自然,更丰富的生活素材,更多的古今著名书画作品,结识更多的当代名家,从而大大提高了他的见识和画艺。
  谢琯樵自己在《谈画偶录》一书所说的“壮年纵游四方,所见既广,各体兼通。”是对这段时期的最好概括。
  在这段时间里,谢琯樵结识了许多当代名人,这里举几个例子。
  谢琯樵与江苏省名画家汤贻汾关系密切,《谈画偶录》有一篇《白门旅舍题梅花图序》,可以略窥端倪。这篇序说:
  “齐梅麓太守招饮三山二水之居,出题汤雨生都督画梅楼图诗册见示,并臻佳绝。酒阑客散,辄复写此,明日当与雨生赏之,并索太守题也。”
  按:汤贻汾,字若仪,号雨生,江苏人,以祖荫袭武职,“擅画山水,亦写墨梅花卉,笔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汤戴。”(新《辞海》“汤贻汾”条)
  谢琯樵与我省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字少穆),也有深厚的友谊。他在《谈画偶录》中说:
  “小西湖蓄洪桥之水以溉田,林中丞少穆里居时,鸠工濬之,重修湖上开化寺宛在堂为游宴之所。寺中多荔子树。每岁夏,少穆仿姑苏画舫以迎客。时余与□□常作汗漫之游。少穆出寿山巨觥试酒,余曾尽十二觥,俨然负大户名。距今□载,同游诸君皆化异物,聚散之感,不堪回首矣!”
  道光、咸丰、同治间,先后任台湾道员和福建巡抚的徐宗干(字树人),是一个工诗能文,屡著政绩的能员,谢琯樵也和他相处极好。张绳武《谢颖苏传》说:
  “尝客台湾,所过求画者冠盖相望。中丞徐公宗干见而奇之,客诸幕。每拜见,布衣草笠,纵谈天下事,无与争者。中丞尝有疏云:‘颖苏上马作军机,下马作露布。’荐为同知,使任粤东不果。”
  谢又秋《伯祖琯樵公传略》更指出徐宗干任巡抚后,琯樵为民请命的情况。
  “公陈策于抚军徐宗干,指摘官吏贪虐,胥役横暴,大欺小,强凌弱,致酿争端,非民好犯上作乱也。搜剔根源,略无懈讳。抚军器之,徵为幕友,并按实收回剿办之命,全活无数”。
  在画艺方面,由于谢琯樵每到一处,即“遍交当时闻人”(《诏安县志》,“喜与名宿骚士游处”(邱炜蔓《五百石洞天挥麈》),“周旋骚人墨客,风雅一世”(谢又秋《伯祖琯樵公传略》),因而得以在吸收大自然生活源泉的基础上,集古今名家经验,吸收融化,逐步发展成自己画学的“一家言”。
  三、从学艺造诣论琯樵
  谢琯樵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工诗文,精篆刻,对于当时文人所宝贵的技艺,无不达到相当造诣。由于不能拿出具体指标,下面摘录部份志书和私人著述中的有关评语,以供参考:
  《福建通志》说:“善画山水、兰竹。行草书法元章,而每用秃笔。”
  《台湾通志稿》说:“善画兰竹,书亦秀逸。”
  《诏安县志》说:“以诗书画名。……其画以山水、花鸟、兰竹为著。天资秀逸,学力兼赅,每一着笔,辄饶生趣。”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说:“书法之外,兼善画法。写竹,瓣香郑燮,而能自出新意,不为所囿。”
  清末状元吴鲁(字肃堂,本省人)说:“琯樵先生笔力沉雄,蔚然深秀,盖书卷之气溢于毫纸间矣。莫怪吉光片羽,吾乡皆拱如珍璧。”(《台湾通志稿》)
  著名学者,闽县人林纾(字琴南)说:“谢琯樵先生吾闽一代艺人,兰竹造诣,过于板桥。”(《世界画报》)
  琯樵的朋友、江西书画家陈偕灿(字少香)说:“笔墨秀淡,有倪迂、米颠风致。……着墨不多,而神韵悠然。”(《北谿渔隐图》题辞)
  琯樵的朋友,福州进士黄绍芳赠联说:“画法直追董北苑,书家今见米南宫。”
  新加坡名学者、海澄县人邱炜萲(字菽园)说:“画擅兰竹,书学颜米,行间笔下,雅具一种不凡之致。……一时俗派,都无所染。”(《五百石洞天挥麈》)
  台湾连横说:“擅画兰竹,山水尤佳。题诗作书,皆超脱不群。”(《雅堂文集》)
  台湾魏清德说:“书法平原、海岳;画则兰竹、花鸟、山水,靡不超妙。”(《台湾通志稿》)
  诏安清末举人沈钦文说:“工诗、古文词。善画,随物赋形,萧远之致,逈出尘表。……又精于篆刻,自秦汉来古今字及文人学士所宝贵之物,旁门杂艺,无不通晓。书法亦冠越时流,顾意不屑屑也。”(《雪谿诗钞序》)
  诏安清末翰林林壬说:“琯樵亦善画能吟,”(沈兰《咏雪斋诗录序》)
  诏安清末举人张绳武说:“每下笔,一纵一横,或深或浅,神出意表。体格虽近工,然门户自别,不坠入俗道,古顾虎头、唐解元不是过也。书法奔放,仿佛如其画,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近之。间以其余,旁溢为诗词歌赋,皆超逸有致深焉。”(《谢颖苏传》)
  前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子奋《福建画人传》说:“少作不工,后渐悔之,辄易其款曰琯樵,划昔之管樵而二之。书初学米帖,至是一变为颜鲁公。题诗篆刻皆自为之,骀台宕可喜,时有三绝之誉。故人观管琯画,于署款外,恒致意于颜体者,乃其晚年到家之作,尤为宝惜。”
  福州文史专家王铁藩说:“工山水、花鸟,尤擅兰竹,诗词、书法、篆刻,无所不精。……他的兰竹,继承宋元以来闽人画法,并吸收郑板桥豪逸之气,能自出新意,不为所囿。”(《福建画坛史话》)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继东
责任者
林琴南
相关人物
王铁藩
相关人物
谢又秋
相关人物
谢琯樵
相关人物
谢声鹤
相关人物
谢维崧
相关人物
张绳武
相关人物
沈起津
相关人物
黄道周
相关人物
蔡润石
相关人物
康瑞
相关人物
刘国玺
相关人物
汤贻汾
相关人物
林则徐
相关人物
徐宗干
相关人物
陈偕灿
相关人物
沈钦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