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涂屏南同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44
颗粒名称: 忆涂屏南同志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6-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涂屏南同志是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在福建诏安出生,参加革命活动,支持进步青年和游击队,最终牺牲。
关键词: 诏安县 革命烈士 涂屏南

内容

在今年的清明节,家乡的老友写了一组悼念我县烈士的律诗。(辘轳体共五首)寄给我,其中第一首是悼念涂屏南同志的,诗说:
  壮志将炉宇宙来,难防黑手失雄才。
  前方落落挥刀剑,后院纷纷布祸灾。
  头断漳州无处觅,魂归诏邑有人哀。
  一声霹雳新天现,终见英灵笑夜台。
  诗人的语言,勾引起我对烈士的生平的重重回忆。
  涂屏南(参军时化名涂峰)同志,身体魁梧,黑黝黝的脸孔,雪白的牙齿,一看见就知道是一个很健康的人。他生长在福建诏安。这是闽粤边区一个滨海的县份。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华侨家庭,父亲涂金榜是我县数一数二的侨商。还在少年的时候,父母已在南洋逝世,家产也全被他两个兄弟(养子)吃喝掉了。等他长大的时候,只剩下一座房子和几亩田地,已经是破产了。到了自己有了儿女以后,就完全得靠自己工作来养活。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是在农村当小学教师。那些日子的小学教师,职业很不安定,只要县里的教育局长换了人,校长换了人,教师也就更换了。因此他今年在东村,明年在西村,任过一些地方的教员。他为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善于接近群众,又会拉弦,会唱曲,和青年朋友相处得特别好,他每到了一个村子就很快交上农民朋友,离开时大家总是依依不舍,就是离开多年还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屏南同志很早就参加革命活动。在1924年大革命时期,他是国民党左派,在地方上很是活跃,拥护北伐军,宣传革命,反封建,反迷信,参加“新剧团”演文明戏。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清党,他就为国民党反动派所逮捕坐牢。以后虽在革命低潮的时候,他还是坚持革命活动。当1932年东路红军入漳州,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人民政府时,他都积极参加活动。后来他又极力支持为知识分子所办的“大同派报社”,大力传播公开和半公开的书刊报纸。1936年夏天该派报社受到搜查,他和另外三个人被捕,坐了几个月的监牢。地方上国民党反动派,土豪、恶霸也就把他看作眼中钉。
  诏安是闽粤边区的老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长征离开闽西以后,红三团部队就挺进到云、和、诏边区,在乌山建立起革命根据地。从此广大农村里,便掀起如火如荼的游击战争。在那些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日子里,屏南同志在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张敏同志的领导下秘密地在城区活动,组织进步青年,支援农村的武装斗争。他曾经冒着危险给游击队输送武器,在城关地区散发传单。国民党驻军有1个士兵带枪逃跑到青山村,屏南同志出钱买下他的1支步枪和200发子弹,然后把枪支和子弹送给游击队。后来这个逃兵叫驻军抓住,供出枪支贩卖的地方,一队国民党兵带着他到青山村,要追回枪枝,弄得很紧张。后来是由村里保长出面派钱赔偿。他还把自己出钱买的1支卜壳枪也送给游击队。
  1937年7月爆发了“漳浦事变”。同一时间,诏安也爆发了“月港事变”,中共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等12位同志就在诏安的月港村被捕而牺牲。他是亲眼看到张敏等同志壮烈牺牲的情景的。那一天他听说被捕的同志将被杀害,一清早他便站在城门等着,一直等到张敏和许辉星12位同志被绑出来,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被杀害为止。烈士英勇牺牲的形象一直教育着他,使他更加仇恨反动派。事后他还偷偷地在埋葬烈士的地方,埋下一块石头做为凭记,准备在革命胜利后,以便为烈士建立坟墓。
  1938年2月25日,涂屏南、林晓和我三人前往龙岩参加新四军。我们三人路过南靖和溪去约在龙溪师范读书的沈耀琨(柔坚)同去。沈耀琨在一个星期之后与彭燕郊等三人赶到部队。我和沈耀琨、林晓那时候都是在学学生,是瞒着家庭去参军的。而涂屏南同志已经是个38岁的中年人了,有了家庭负担。但还是那样热情,毅然丢下爱人和两个小孩子上前线去。我们于28日晚到了龙岩白土。中共闽西南特委何濬同志来谈话,留我们在闽南做地下党工作。我们要求参加新四军,隔天(3月1日)就随部队出发。当部队在小池休息,邓子恢主任找了我们谈话。他问了一些诏安地方上的情形,也问起诏安群众对张贞的印象,然后分配我们在政治部宣传队工作。宣传队队长是彭冲同志,指导员是王直同志。队伍集中了从闽西、闽南、潮梅和南洋来的参加抗战的知识青年几十人,主要是彭冲同志带来的芗潮剧社十多人、梅县的一批人、汕头青抗会十多人。两天后,邓子恢主任和张鼎丞司令员还特地开欢迎会和聚餐。被请参加欢迎会的还有沈尔七同志率领的菲律宾华侨回国战地服务团全体同志,有《星洲日报》特派员许彧青同志,有作家马宁同志等许多人。
  从福建到皖南要经过四个省,走上五千里路。我们宣传队在路上还要做宣传工作,写标语。宣传红军北上的道理,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赣州、吉安、泰和时,涂屏南同志都在街上对群众演讲,他讲着闽南腔的普通话,人家可能不完全听得懂,但围着听的人还是很多。在行军路上,他因为身体健康,走起路来快步如飞,真是轻松愉快。我则因身体不好又背着行李,时常远远落在队伍后面,这时他便帮助我拿包袱,带我赶上队伍。
  部队在途中走了两个月,4月底新四军各支队就在皖南岩寺会师,二支队宣传队奉命合并到军部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同志,党代表兼副团长徐平羽同志,另一位副团长吴仲超同志。屏南同志被分配在服务团总务科负责事务工作,那更是积极了。时常出发采购物品,给分散在各地工作的工作队送经费。从泾县云岭到屯溪四、五百里地,他常常是四、五天就赶来回,就是太平铜山那样崎岖山路,他一天也能走上100多里。因为工作积极负责,当时徐平羽同志对他的印象很好。组织上知道他有家庭负担,特地照顾他每月发给12元,让他寄回家庭。
  1939年冬天,他终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无法解决,要求回家,组织上只好批准他。他回家后,地方上的一些进步的青年都去看望他。他公开对人们介绍了新四军在江南抗战的情形,扩大了党的影响。这时,广州、武汉已经沦陷了,抗日进入了新阶段。屏南同志回家后,曾给邓子恢主任写过信,报告回家后的情形,可惜邓主任这时已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了。
  1940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正在阴谋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新四军正在积极备战应付事变,经常夜间进行军事演习。组织上动员年老病弱不能随军作战的人员疏散。我因为肺病严重,经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批准,组织部长李子芳当面决定保留党籍于军部,请假回家养病。途中经过皖浙闽三省,走了半个月回到家里,住在乡下家里。这个时候国民党反动军队二十师(师长钱东亮)的别动队到处进行反共活动,国民党的军队公开进攻乌山根据地,党的地方组织有一些被破坏。在龙岩中共闽西南特委训练班学习回来工作的谢世杰同志,也在平和山隈被捕,押回诏安。许多同志都不敢安心在地方上住下去了。涂屏南同志知道我回来,特地走了30里路到乡下来看我,他告诉我环境很不好,要我匿居在家不要露面。他估计自己还有些上层关系,可能还不会出事。我听了风声之后,便连夜离开家里,偕沈秋生同志一起出走回皖南去。我们去后,当天伪警察局即派人去沈秋生同志家里要抓他。
  我走后不久,屏南同志便被捕了。诏安一伙反动派的阴谋实现了。他们把涂屏南同志骗到宿舍里,然后扣押。隔天便解交平和伪新编二十师团部,禁在平和的监狱里。屏南同志被捕时,乌山地下党负责人吴青山同志还在涂的家里居住,知道消息才出走脱险的。
  涂屏南同志被捕以后,他的爱人江亭同志到处奔走设法营救。她丢下3个未满十岁的小孩子在家里,跑到平和县城去探监。这时屏南同志已经在各种各样严刑拷打下,病倒在监狱里了。见面时态度很是坚决。劝他爱人不要哭,也不要为他的牺牲而悲哀。只是要她赶快回家照顾孩子,不让她在平和久住。几天后江亭同志就只好回家来。不久敌人把他解到漳州,禁在芝山钱东亮的司令部。江亭同志得到消息,便变卖东西,东拉西借,筹得一点旅费,丢下3个孩子,赶到漳州去探访。诏安到漳州有300多里路,那时公路破坏,不通汽车,一个妇道人家,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奔波,各地又没有熟人,她不知费了多少辛苦,徒步走了6天才赶到漳州城。好容易在一位做收买鸡鸭毛小生意的同乡家里借住。然后到处探问,终于得到一位同乡——涂屏南的学生(仙塘村人),他是在伪司令部当班长的帮助,带他到芝山伪司令部禁闭室去探望。这时涂屏南同志已经是病得不成样子了,在平和狱中原来就病倒了,到了漳州又是严刑拷打,又是肌饿,病就更重了,已经是折磨得不像样了,人消瘦得很难看,连站都站不起来,说话都没有力气了。江亭同志留在漳州耐心照顾,每天在外面煮点食物送到禁闭室里去给他吃。半个月后身体才慢慢地好转起来,体力恢复了,能够走路,精神也好了。但这时江亭同志带来的几个钱也用完了,不能再在漳州呆下去,不得已只好再回诏安设法。但想起那些日子不论白天黑夜,反动派正在荒山上屠杀革命同志,那肯放过已经落在罗网中的呢?她怎样也放不下心,临去时拜托那位学生多多关照,说是如果有什么临时变故请即写信告知。谁知就在她回到诏安后的不久,屏南同志就被杀害了。一个月后,江亭同志才接到那个学生的来信,说是他的老师被杀害了,叫她不必再到漳州去,去了也是没有用。那位学生信里说:他几天前出差不在家,等他回来时,涂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经打听,说在一个黑夜里被杀害在芝山的野地里。尸首究竟在那里,直到现在都难以寻到。
  这消息真是如晴天霹雳,像天塌下来一样。江亭同志有如万箭穿心,呼天抢地,眼泪千滴万点抛,以后的日子怎样度过?这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什么时候才能得报呢?以后八年长的时间,我们的烈属过着非人的生活,日子可真是不容易挨过来。在苦难中度日如年,受尽迫害,流尽眼泪,养活着孩子,一直等至解放。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松茂
责任者
涂屏南
相关人物
张敏
相关人物
许辉星
相关人物
林晓
相关人物
沈耀琨
相关人物
彭燕郊
相关人物
何濬
相关人物
邓子恢
相关人物
张贞
相关人物
彭冲
相关人物
张鼎丞
相关人物
沈尔七
相关人物
许彧青
相关人物
马宁
相关人物
朱克靖
相关人物
徐平羽
相关人物
吴仲超
相关人物
袁国平
相关人物
李子芳
相关人物
钱东亮
相关人物
谢世杰
相关人物
江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