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爱的家乡——诏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41
颗粒名称: 我们可爱的家乡——诏安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7
页码: 5-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诏安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和人文景观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诏安的旅游资源,以及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诏安县 人文环境 经济发展

内容

诏安,是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版图、锦绣河山的小小的一角。她地极七闽,境连百粤;背负北山,面对南海;风云飘缈,潮汐吞吐;控闽粤交通之要冲,扼山海汇合之津口;形势十分险要。她地处亚热带,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物产丰饶。她历史悠久,文华蔚盛,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具有与天斗,与地斗,与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斗的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古到今,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祖国的缔造、成长和强盛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此古博富饶、雄伟秀丽的诏安,怎能不令人醉心爱慕。生于斯,长于斯,或直接间接渊源于斯者,又怎能不感到骄傲自豪。作为她的儿女们,我们无权不知她,无权不理她;更无权糟踏她美丽的身躯,败坏她美好的声誉,辱没她光荣的传统。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忠诚她,热爱她;发扬她光荣的革命传统;竭尽全力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秀丽,使她变得更加富有生气,更加令人爱慕。
  本着这个宗旨,所以我敢于在这里冒昧地向大家简要介绍我们家乡——诏安的历史。由于见识浅陋,水平限制,错漏在所难免,希望有识者多加教正。
  为了讲述便利起见,特分成如下四个部分:
  一、诏安(包括诏安人)是怎样来的?
  二、诏安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
  三、诏安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四、诏安地灵人杰,文华蔚盛。
  (一)诏安(包括诏安人)是怎样来的
  诏安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最南端的一个县份。距离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3102公里,距离我们的省城福州479公里,全县面积约1247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状好象一个巨人奔海的足印。县境四至:东邻云霄,西接饶平,南临大海,北界平和。东南和西南分别同东山和南澳隔海相望。全县人口约四十六万,基本上都是汉人。以前虽有少数畲民,但因早已同化,畲汉难分,现在已经融合为一体了。
  这样一个诏安(包括诏安人)。它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我们若翻一翻祖国的历史,查一查有关的文物,同时再温一温家乡的故事,我们便会有所了解。
  根据诏安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石器时代,同祖国其他地方一样,我们的祖先即在诏安这个地方劳动着生活着了。1958年诏安一中师生协助福建省探矿队到诏安的太平、官陂、秀篆等山区探矿,在官陂彩下乡捡得了两枚石簇(即石箭头)。1964年,湖内乡糖厂基建时又挖出了一枝石枪和若干陶网坠。这些都是原始的渔猎工具,经过检验都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些遗物的发现,雄辩地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即距今约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射杀鸟兽,打猎捕鱼,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了。不过,当时这个地方仍然是荒野一片,处于半洪荒的状态,在丛山密林中,虫蛇出没,虎狼咆哮。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十分艰险。
  到了大禹时代,根据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的记载,禹定九州贡法,诏安远属杨州,纳贡“天子”。又据《周礼》《职方》篇中的记载,诏安原属“七闽”地。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诏安隶属闽中郡。那时,诏安这个地方仍为荒僻之区。后来经过两汉的逐步开拓,到晋朝时,特别是到东晋南渡以后,汉人大量南迁,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才逐步地影响了闽南,那时诏安又改属岭南义安郡(即今之潮州,现在诏安人仍称潮州为“府城”)。经南北朝动乱以后,到隋统一中国时,诏安又回属泉州。到这时候为止,闽南一带,泉潮之间,经济文化仍然落后,仍然没有很好的开发。既没有漳州的设置,也没有诏安的建立。土著居民(畲民)仍旧过着落后的部落式生活。他们依山结寨,有的还居住在山洞里,被称为“洞蛮”。“洞蛮”性情十分骠悍。唐高宗初年,汉人陈谦和“洞蛮”首领雷万兴、蓝凤高等曾联兵袭击边陲,以致边警频传。由于当时正是唐帝国初期,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开疆拓土,国势强盛。因此,一闻“蛮乱”,当即派遣左郎将陈政统兵前往镇压。因蛮地山险,“洞蛮”凭险顽强抵抗。在艰苦的战斗中,陈政因山瘴病亡。他的儿子陈元光随军远征,英俊有为,因此,唐朝便任命他继掌兵权,继续征战。经过“鹅仔寨”破寨战成功以后,战局急转直下。“洞蛮”从此一蹶不振。不久,“蛮乱”便被镇压下去。事定以后,陈元光带兵屯驻漳水北岸,且耕且守。为了安定和开发边境,唐朝移民实边,并鼓励陈元光将卒家属亲友南迁创业。从这以后,中原汉人便逐步南迁入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逐渐地和本地土著居民互通有无、互相交往,后来进一步互相学习,互通婚姻。他们肩并肩地向险恶的山川疫瘴和凶猛的野兽虫蛇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坚毅地披荆斩棘,开荒辟地,经过一段艰苦的经营以后,原来疫病流行,野草丛生的荒凉地区,终于逐步得到了开发,中原先进的农耕方法逐步推广,人口增殖,商旅渐通。
  到了唐朝垂拱二年(686年),由于闽南地区已经逐步开发,唐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便诏准陈元光的奏请,在泉潮之间,漳水之上建置漳州,任命陈元光为刺史,下辖怀恩、漳浦两县。那时诏安属怀恩县。到了唐开元廿九年(741年)并怀恩入漳浦,诏安改属漳浦县为南诏保(因为唐初有南诏使者进京朝贡,经过此地,说此地风光好似南诏,因此,便以南诏为名)。以后历经宋、元各代,为南诏场,为沿边巡检寨……等,政区名称,屡有变动。那时都还没有建筑城墙,只是土堠木栅。到了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才开始建筑城墙,以后城区逐步扩大,城墙逐步加固加高,至明朝时,城区周长达一千三百六十丈,城墙高达一丈六尺,俨然成为闽粤边境一座重要的城池。诏安筑城以后又经过畲汉人民一百多年的辛勤开发,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中原先进的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熏陶。这个地方物产日益丰富,人口日趋繁衍,闭塞的风气也日渐开通。这样,这一地区便逐步地具备了建县的条件。
  到了明朝嘉靖八年,这里巳是“粮逾万石,户过三千”,商贾辐辏,文华蔚盛。于是为了靖边陲,长治安,乡绅许仲远等便上奏朝廷,请设县治。第二年,即公元1530年,获朝廷诏准,将漳浦县的二、三、四、五等都划出另成一县,以南诏安靖的意思,勅名为诏安县。县城设在原南诏守御千户所所城(即今我县县城),隶属漳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将漳浦六都的铜山和南澳岛的青澳、云澳划归诏安。嘉庆三年(1798年)割余甘岭外至新店地(共26村)归云霄厅。辛亥革命以后,民国5年(1916年),因为诏安辖地分散,治理不便,将五都和铜山划出去另建东山县。将青澳、云澳划出去,和饶平县属的深澳、隆澳合并另建南澳县。1949年诏安解放以后,为了生产和管理便利起见,诏安的辖区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1952年将诏安的大嵼乡划归东山县。1956年将平和县的上洋村划归诏安县。1957年又把诏安的竹港乡划归云霄县。至此,诏安县境便固定下来了,这便是现在诏安县。
  诏安人口,刚解放时约21万,现在已增至46万。这数十万人口是那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说法各异。在这里我谨将多年来调查所得,也提供一点粗浅的看法。
  现在诏安的居民大概可分为两种人:一种是说蛮南话的“河老人”;另一种是说客家话的“客家人”。“河老人”人数较多,约占80%,聚居在诏安的南半部和沿海
  地带。“客家人”人数较少,约占20%,聚居在诏安北半部的山区地带。关于这两种人的来源问题,大概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客家人”是本地的土著居民,“河老人”是从中原一带迁来的汉人。持这种说法的人理由有三:
  ①从字面上说,“河老人”就是河南老的意思。河南老便是指从河南迁来的汉人。而客家人则系指畲客,畲客就是畲民一一本地的土人。
  ②从史实考证,所谓“开漳圣王”及其所属将卒,全系河南人。现在的诏安人多数是他们的后裔。
  ③从住地分布情况:“客家人”住在内地山区地带,而沿海平原则居住着“河老人”。这是因为本地土人比较落后,被河老人驱赶到山区里,而沿海平原地带便为从中原迁来的河老人所占据。
  第二种说法是相反的说法,他们认为“河老人”是本地土人,“客家人”才是从中原迁来的汉人,他们也有三个理由:
  ①“河老人”原是“福佬人”的讹称。“福佬”就是福建佬,即福建土人的意思。“客家人”从字面说,顾名思义,是外来客居的意思,是从北方迁来的。
  ②以居住地区说,“福佬人”居住在沿海边远地区,而客家人则居住在距中原较近的腹地。这是因为随着客家人从北而南,步步南迁的时候,福佬人便步步后退南移,以至被挤到南部海边所致。
  ③从语音来说,“客家人”语言较近国语,学习国语也较容易,而“福佬人”的语言则与国语相去较远,学习国语也较难。因此,这也是证据之一。
  上面所说的关于诏安河老人和客家人的来源问题的两种尖锋相对的说法,在旧社会里,持这两种说法的人,大都带有狭隘的地方民族偏见。前者鄙视客家人,动辄叫客家人为“客仔”,或“客仔龟”,常常欺压他们。而后者则嫉妒河老人,动辄叫河老人为“河老鬼”,对河老人猜忌不信任。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看法和抱有这种狭隘的地方民族偏见呢?归根结底,这是旧社会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是封建统治者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的结果。他们害怕河老人和客家人团结起来反抗他们的统治,便挑拨离间,制造不和,以便他们从中渔利。不幸的是有不少善良的河老人和客家人,竟中了他们的毒素,因而彼此互相猜忌,勾心斗角,各怀鬼胎。这种情况在旧社会里是很严重的。诏安解放以后,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和耐心教育,大家头脑逐步清醒过来,阶级觉悟逐步提高,认识到彼此原是同受压迫的阶级兄弟,于是才逐步各自摒除成见,互推心腹,重新携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
  但是,还有必要指出:旧社会封建宗法制度的残余毒素和反动派在“河老人”和“客家人”之间撒下的不和种籽的影响,现在仍然没有彻底肃清。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内乱和“四人帮”的暴虐统治以后,沉渣又有泛起之势。因此,时至今日,我们还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必须继续设法彻底肃清这一毒素的残余。要彻底肃清这一毒素的残余,弄清楚“河老人”和“客家人”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这是很有必要的,是带有根本性的意义的。
  然则,诏安现在的“河老人”和“客家人”到底是怎样来的呢?
  请让我们从有关的史籍、现存的语音和住地的分布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必要的结论。
  1.根据有关的史籍
  清代康熙时诏安知县秦炯修、贡生戴冠所纂的《诏安县志》附旧志(即明末丁丑志)的(徭人篇》中有“山区徭人(俗呼畲民)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系陈元光将卒始也……’的记载。另外,在约占诏安人口半数的沈姓族谱中也明确记载了他们在诏安的开山祖先沈勇是“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上述这些记载有力地说明“河老人”确实是从河南迁来的“河南老”,不是本地的土著居民“福建佬”。考虑到诏安的“河老人”,绝大部分是跟随陈元光南下的将卒及其家属的后裔。因此,可以判定诏安的“河老人”确实是从河南一带南迁入诏的汉人。
  我们再查一查山区“客家人”的族谱,也可以得到同样有力的证据。例如诏安官陂黄姓的族谱明白记载他们的始祖久隆,是在元朝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入居诏安径口村的。他的祖代和父代原居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再上溯,其远祖是楚春申君的后裔。这一记载也清楚地说明了“客家人”的原住地是江楚,逐步南移的路线是由湘、赣入闽。
  2.根据现在的语音
  现在诏安“河老人”和“客家人”的语音,相去确实较远。但是两者都同属汉语体系。“客家人”现在的语音同现行国语比较相近,学习国语也较容易,因此,这比较容易成为他们是从北方南迁的汉人的一个重要证据。而“河老人”现在的语音表面上看来同现行国语相差确实较远,学习国语也确实较难,但是,我们若深入探究,便能发现其中是有根有源的。这根源恰恰可以准确无误地证明他们是从中原地区南迁入诏的。这根源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现在诏安“河老人”的语音中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唐代中原古音的音素。例如以唐诗《长恨歌》(头段)为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若以现行的国语来读:得(de)和识(shi)是不会协韵的。但若用诏安“河老”音来读:得(dieq)和识(shleq)便协韵了。再以另一首唐诗《春望》为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若以现行国音来读:深(Shen),心(xin),金(jin)和簪(zan)也是不会协韵的,但用诏安的“河老”音来读:深(qim),心(sim),金(qim)和簪(im)(诗腔)这便协韵了。
  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在唐诗中几乎俯拾即是。
  上述诏安“河老人”的语音中保存着大量唐代中原地区古音音素的事实,不是可以准确无误地证明他们确实是唐朝时从中原南迁入诏的吗?
  3.根据现在住地分布的情况:
  “河老人”现在多分布在晋江(因东晋时北方汉人南迁沿江定居而得名),九龙江和韩江等流域的中下游及其沿海和附近海岛等地区。在诏安则分布在南半部和沿海地带。“客家人”则分布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在诏安则分布在北半部的山区地带。上述这一居住地区的分布情况,联系到他们各自的原住地分别是河南和江楚,他们南迁的路线就很清楚了。“河老人”是由河南经安徽、浙江入福建,顺江而下,沿海而南。“客家人”则由江楚经湖南,江西入福建,定居在江河上游和山区腹地。
  另外,诏安本地原有的居民是否是畲民?他们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他们?这也可以从下述文献中得到明确的答案。
  根据明末《诏安县志》《徭人篇》中记载:“徭人,漳邑深山中皆有之,俗呼畲客”。他们原过着落后的部落生活。志中记他们“织绩木皮,染以木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性鸷悍,言语侏离,其后滋蔓,号曰蛮裔。”“漳徭人,住漳、汀、潮接壤处者,亦以槃、蓝、雷为姓。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荻架茅为居。善射猎,以毒药涂弩矢,中兽立毙。其贸易商贾,刻木大小长短为验。后酋魁亦有办华文者,山中自称狗王,各画其象,犬首人身,岁时祝祭族处。喜仇杀,或侵负之,一人讼则众人同,一山讼则众山同……。”以上记载,说明徭人(即俗称畲民)便是本地原有的土著居民。
  又如《漳州府志》也明文记载漳属山区,明初仍设“抚徭土官”(徭即指畲)。《诏安县志》还有明朝万历年间沈鈇(即沈介庵)《游六峒丈量学田记》。记中说:“二都在万山中,丛谷峭岭,半插天表。至六峒,则畲民所居者,……上下山谷,皆畲民所种植者。……至峒,编篱为垣,覆以营茅,鳞次而居者,……男子束发脑后,妇女椎髻于前,与城邑迥别。”这就清楚地说明在明朝万历年间,诏安山区仍然居住着畲民,只是在这以后,“客家人”才逐步入居诏地,畲民也才与之逐步融合同化。
  还有诏安的畲歌仍然在流传。解放初期,我们诏安的歌手还曾赴北京演唱过畲歌呢!
  上述一系列具体史实,清楚地说明诏安原有的土著居民就是畲民。
  至于诏安的畲民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他们了呢?这简单说来有下列三个原因:
  ①遭受历代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屠杀。例如在元初陈吊眼领导闽西南畲汉农民起义抗元,事败以后,便遭到元兵大屠杀达数十万人之众,很多是整村整乡被剿灭。
  ②由于忍受不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因而四散逃亡,流徙他处。
  ③同南迁汉人在一起劳动生产,互相融合,互相同化,时间一久便畲汉难分,混然成为一体了。例如上面所说的明朝万历时,六峒一带还有畲民居住,但是经过明清两代五百多年的融合过程以后,现在便同化了,再也找不到明显的畲民来了。
  就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今天在诏安是再也看不到明显的畲民了。
  综合上述大量史实和对这些史实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诏安的“河老人”和“客家人”基本上都是南迁的汉人。“河老人”原住地是河南一带,东晋时即开始大量南迁,南迁路线是从河南经皖、浙入闽,顺江沿海而南,定居在闽南、粤东的江河下游和沿海平原地带。诏安的“河老人”则是唐朝时才大量入迁诏地的。但是这距今也巳有一千二百多年了。
  诏安的“客家人”原住地是江楚两湖一带。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才大量入迁诏地的,这距今只有五百多年。(两者大量入迁诏地的时间相距约六、七百年)。“客家人”的南迁路线是从江楚、湘、赣而南,循谿依谷,定居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的江河上游和腹地山区地带。
  无论是“河老人”或是“客家人”里面都融合有本地少数原有的土著居民——畲民。
  现在问题弄清楚了,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诏安现在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从北方迁来的汉族人,其中也融合有少数本地的畲族人。但是无论是汉族人、畲族人,“河老人”或“客家人”,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尽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余毒,尽抛狭隘的地方民族偏见,携手团结、相亲相爱,为建设好我们可爱的家乡而同心协力,并肩前进。
  (待续)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一册》

本书收集了有关诏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包括沈亚练革命斗争事迹、五先烈悼词、丹诏小学简史等。此外,还介绍了诏安县概况、解放诏安城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文化考据和人物传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绍美
责任者
陈谦
相关人物
雷万兴
相关人物
蓝凤高
相关人物
陈政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