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八景之峰苍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26
颗粒名称: 南靖八景之峰苍岭
分类号: K928.3
页数: 3
页码: 110-11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靖县和溪镇的峰苍岭和相关历史遗迹。峰苍岭是该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行人往来频繁的地方。文中还介绍了铜山寺和峰苍庵等古迹的历史和修建过程,以及一些文人墨客对峰苍岭的赞美和描述。文章最后提到了峰苍岭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目前状况,以及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和行动。
关键词: 南靖县 峰苍岭 历史遗迹

内容

据南靖县志记载:峰苍岭,在县治(靖城)北十六里,今县城(山城)东北四十六里。北枕欧寮山,一名大帽山,主山高峙,端严庄重,为屏为障,磅礴挠棹,八方肆出,缭绕数十里,环抱四周。欧寮山过脉之所,名“峰苍岭”。西行有五峰列峙者为五凤山。自古以来,石磴盘回、路通上游汀、赣,古时为漳龙驿道,是历代重要的地方交通大道,行人往来如织,官府在岭上建“驿亭”,曰:峰苍岭关隘。乃若“苍亭”,作亭憩息焉。萦纡盘折、石壁磨光、烟霞景色、晴明自佳,而有取于春雨者,云壑山深、碧纱笼罩、远近离迷,恍如身在空际;回望郡城,雨中春树,烟火万家,太平景象,寓目可见也:邑八景之一。有诗云:“苍亭春雨”翘首苍亭春雨濛,洞壑幽邃卧长松。
  自唐宋以来佛教传入闽南之地,漳州古号佛国,郡县所建寺院选择依山傍水,地多清胜,迹过客游人履迹之所时到,安必有其人而庐其居乎。峰苍岭形胜俗称:“十八支娘伞列峙,九骡拖车过峰苍”。地以物灵,事以人传。竊惟圣朝以社稷为重,乡阁以庙宇为重,乡人在岭上建峰苍庵、土地庙奉祀神明保庇社稷平安。唐宋佛教盛传期间,郡县为鼎建寺院,聘请漳南法师、禅师考察闽南地理风水,在龙漳驿道、峰苍岭关隘时,看到峰苍岭山川秀气,地灵修钟,三凤吉地,旷志而怡神、人杰响应之符、可聚群宣讲经文,传播佛学,蔚起文明之象,广传四方乐生知德,为此倡议奉佛焚修寺院,按府制建造“铜山寺”。配住法师僧人主持。得到知府、县尹允许和资助,择里人地方富豪信士,同心协力,共享和睦之风,是役也,喜诸吾信士乐趋就绪,鸠工垒基盖瓦,而雉堞森如,拣宇焕如,俨然若神运鬼输,蔚然雄伟壮观。寺庙落成、堂宇全新佛灯表祥,慈云护之,如天造地设然。选佛道场,诵颂“莲华经”点悟无常,实吾佛无量功德欤。有诗云:五凤屏开三凤地,挺出高岗万仞雄,四时葱蒨翠色融。”
  明景泰五年郡守谢骞因公务视察地方驿站,看到峰苍庵,年久倾圯,而地方人力不济,修缮维艰、捐俸银重修、不数月而告成,岁无恙民亦无恙耶,神喜人欢,而福泽绵长矣。由于南靖处在连接赣南、闽西和沿海出海口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前往龙岩、汀州、赣州的货物水运到南靖龙山、金山就开始用肩挑或车载。江西、闽西的商旅频繁地往来于汀漳龙驿道,再加上南靖原有的烧制陶瓷的良好基础,生产的东溪窑制品在龙山峰苍岭古驿道上,也成交易所在地。从出土的瓷制品残件就可说明当时的繁荣景象。
  明弘治四年知南靖县典史林弘履任
  斯邑过其关隘,目击苍亭年久失修,往来行人、冬寒地冻,夏日暴晒,岭上憩息之所,破旧不如当年,心焉恻之,秉报募捐重修峰苍亭。
  清雍正九年知县金鼎锡登临峰苍岭,时有感悟,在铜山寺题刻有诗云:“匹马上高原、极目窮千里,凉风乱江树,孤云不敢起。彭泽未辞官,奔走应如此。黄菊高可歺,不宜大官来,悠悠远村暮,花对夕阳紫。”
  清乾隆年间文人墨客胜游县邑八景,写下了不少诗句。
  清乾隆六年举人沈培春游峰苍岭题诗:“苍亭春雨”,苍亭灵雨沛,布谷唤春耕,近望云无迹,遥闻谷有声,沽村何处觅,野店暂留程,四境均沾足,讴歌颂太平。
  峰苍涧,源出峰苍岭铜山寺前,东南流至新寨过得仙桥入双溪。清乾隆七年,县尹姚循义任斯邑过其地,重修中埔桥有碑记之。兆丰桥,在中埔,旧名中埔桥,久圯,乾隆八年,邑令姚循义重修,有碑记曰:中埔桥为靖邑孔道、上达汀赣,下通漳郡。其旧有石梁,当水势冲击之外,年久倾圯,病涉者众,而人力不齐,修葺维艰。壬戌之冬、予履任斯邑过其地,目击行人褰裳以往,天寒水冷,心焉恻之,计图更易创建,而经费不给,偶检旧卷有归公田产,应追遂年租谷八十六石,可易白强五十两,及为靖于列宪、拨充桥工,幸得报可,更捐薄俸,以图济厥事。越明年,时和岁稔,民歌大有,佥议勷以人工,踊跃趋事者如鹜,度地经营,去旧址稍远,俾无冲击之患,到期而竣工,又其近地双溪,概为葺以徒江,一时而三挢幸观厥成。民之力也,时之丰也,爱嘉其名曰:“兆丰”。
  清乾隆九年,姚知县在编辑“南靖县志”时记述,靖邑山川形胜不亚溪浦,但前此风气淳朴,古迹流传者寥寥或未经品题而埋没于荒烟蔓草中,非遇其时固无得而表彰之也,值今声名文物之盛,应有高人学士登临凭吊以溪山生色声,银管黎烟,据今遮古,庸可缺者。志古迹。姚循义有诗云:“峰苍岭”峻岭连霄汉,迢遥入北关,一元通脉络,四气递循环,苍郁云中树,阴沈雨后山,长年青未了,极目翠微间”。
  清乾隆十年盐场大使,李有章在铜山寺题诗云:“苍亭春雨”,峭壁危亭面面山,万家烟火入双眸,迷空树色连云远,积翠岚光带雾稠,膏雨无边归绿野,黎民有喜事西畴,我来欲共山灵语,呵笔题诗最上头。
  由于年代久远,时至民国时期开通龙漳公路、峰苍岭古道则成为山民进城的小路,行人稀少。铜山寺、峰苍庵等古迹历经风吹雨打,损毁坍塌。1932年,国民党四十九师为抵抗中国工农红军进漳,在五凤山、十字岭、风霜岭(峰苍岭)设立防御工事,重兵驻守阻挡红军从古道进占漳州。4月19日,漳州战役在南靖境内打响,毛泽东亲临寨前山前沿指挥部指挥战斗。红四军第十一师在第十师配合下,分别向十字岭、风霜岭(峰苍岭)一线敌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取得漳州战役决定性的胜利。铜山寺、峰苍庵等古迹经历战火,只剩下石砫、碑刻和残破的苍亭(关隘)。
  峰苍岭、铜山寺、峰苍庵、关隘及驿道,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南靖县至今有据可查的文物古迹之一,历经时代变迁,它依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讲述南靖县的抗灾和革命历史; 第二部分史海钩沉,探讨南靖县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部分本地风情,介绍南靖县的茶业、土楼和民俗风情; 第四部分家风家训,讲述南靖县的传统家风家训; 第五部分靖商风采,介绍南靖县的商业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清溪
责任者
庄福鹏
责任者
沈培
相关人物
尹姚循
相关人物
李有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