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溪镇碧云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25
颗粒名称: 和溪镇碧云岩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和溪镇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山区小镇,曾连续1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该镇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工作,充分发掘人文历史,修缮景区文物古迹,全力维护先人遗留的珍贵历史遗产。其中,碧云岩是该镇的重要景点之一,采取依山就势布局,分四大梯级建筑,有文昌阁、文昌庙等历史遗迹。近年来,和溪镇政府支持碧云岩文管组组建理事会,负责修复碧云岩景区文物古迹等古建筑,实施道路硬化,整理周边自然奇石景点,群策群力,全力修复先人遗留的珍贵历史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 南靖县 和溪镇 碧云岩

内容

南靖县和溪镇位居九龙江西溪源头的闽西南结合部山区,迄今巳有600余年历史。和溪镇连续十四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获得省级“卫生乡镇”、“十好文明集镇”、“家园杯村镇建设竞赛先进单位”、“明星乡镇”和市级“党建先进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六好乡镇党委”等称号,是漳州市44个重点乡镇之一。近年来,和溪镇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工作,充分发掘人文历史,修缮景区文物古迹,全力维护先人遗留的珍贵历史遗产。
  在距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村西3公里的尖峰山东麓,有座碧云岩,据《南靖县志》载:因其“怪石嶙峋,时有白云飞挂其上,故名“碧云岩”。碧云岩采取依山就势布局,分四大梯级建筑,整个景区结构紧凑,亭台楼阁层叠参差,错落有致,殿堂楼宇寺庙与周围自然景物相容,自然和谐。
  南靖县和溪镇碧云岩管委会主任林炳荣说:这个碧云岩是当时漳州知府朱熹从建阳走这个汀漳古道,到这里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地,后来回到漳州,又到这边建了一个学校叫碧云岩书院,他有写了一个匾,那个匾上叫碧海云天,这个地方原来叫白石岩,后来因为他这块匾上的字,就改名为碧云岩,到明朝万历年间,林姓第九代孙就把这个碧云岩重新进行扩建,然后又建了文昌庙,然后改名为棣华书院,它是南靖县最早的一间学校。
  据悉,棣华书院于清朝光绪丙午年(1906)重修后殿,并建院前围墙。民国时期,废科举办学堂,加上社会变革动荡,于是书声遂绝。由林氏族雇人守护,供奉文昌阁香火。后殿是1570年盖的,原址原样都没有动过,棣华书院的教室,现在已经倒塌了,现在的教室是后来重新恢复起来,还有棣华书院老师的宿舍和学生的宿舍。还有一间学校的办公厅,现在供奉文昌帝君,学生都要供奉文昌帝君,朝圣。
  棣华书院后的“文昌阁”庙宇为一层单进,砖木结构,庙内奉祀文昌帝君,是求学者奉信敬仰的智慧神。在文昌阁右侧,有纵卧巨石覆盖形成的石洞,丽泽洞。这个天然石洞高约3米,深5米,面积约40平方米。传说丽泽洞是原来朱元璋的女儿叫朱丽,原来避难的时候在这边洞里面待过,后来我们就把它命名为丽泽洞。现在是供奉云山林太师。
  自唐宋以来,和溪地处四县交界区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屯兵于此发展生产,易货交流,供需战略物资。在碧云岩前,有条汀漳古道,古时为通向龙岩及江西的大路。据《南靖县志》记载,和溪通往龙岩旧驿道旁的尖峰山麓石坑有一块巨石,雕有一尊大石佛,石佛雕刻于元朝末年,高3米,宽4米,面朝东南,双目微闭,右手倚右膝,外衣胯间有以侧立半浮雕小孩,石佛仪态端庄慈祥,乡人奉敬为神。
  传说,元朝末年,陈友谅与朱元璋进行多次的交战,朱元璋在和溪驻镇期间,积屯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分别藏于三个洞中,有这么一个说法,有两类人才可以找到这批金银宝藏,一类就是雕刻上看到的,三岁以内的孩童。他如果没有在大人的帮助下,自己可以爬上石佛,并且触摸到石佛的乳房,这种孩童可以找到。还有一类是成年人哭泣的泪水能够积满石佛前面的三个石窟,当然由于历史久远,三个石窟不见了。
  据悉,在文革期间,碧云岩由于历史原因无人问津,亭台楼阁庙宇殿堂受损严重,昔日圣地,成为荒郊野岭。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全国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南靖县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文化部门对南靖县文物古迹进行普查,1983年,南靖县政府将碧云岩列为县级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文物保护小组,加强文物保护。在和溪镇政府的引导下,当地村民筹募资金,对碧云岩文昌阁进行修葺,并整理景区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及天然景点。同时,南靖县政府加大对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宣传,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对台文化交流,给和溪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棣华书院按原址原模样进行修复,下一步准备向国家申请建农民公园,农民公园现在还有几个项目要上去,一个是冲霄那边,要做一个木栈道到上面去,还有底下要建一个停车场,停车场要建一个宽50米,长80米,大概4000平方左右,能够停100辆车左右,连栈道,连停车场,投资160万,争取1年内建完。
  近年来,在和溪镇镇政府的支持下,碧云岩文管组组建理事会,负责修复碧云岩景区文物古迹,观音庙,棣华书院,及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革命遗址等古建筑,实施道路硬化,整理周边自然奇石景点,群策群力,全力修复先人遗留的珍贵历史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南靖县和溪镇强化相关职能部门不辱使命、严格执法,在组织协会担当使命、积极引导的同时,最大化引导公众的参与,充分发挥出蕴藏在民间的智慧和力量。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讲述南靖县的抗灾和革命历史; 第二部分史海钩沉,探讨南靖县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部分本地风情,介绍南靖县的茶业、土楼和民俗风情; 第四部分家风家训,讲述南靖县的传统家风家训; 第五部分靖商风采,介绍南靖县的商业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游连眉
责任者
白云飞
相关人物
林炳荣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朱丽
相关人物
陈友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棣华书院
相关机构
南靖县政府
相关机构
和溪镇政府
相关机构
和溪镇镇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和溪镇
相关地名